一种多功能工程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62928发布日期:2022-04-30 11:4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工程测量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工程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工程测量作业中需要用到多种测量设备,且各设备是独立存在的,需要多人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使用时需要反复切换,十分不方便,一种多功能工程测量设备成为行业的需求。
3.公开号为cn111811556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工程施工用多功能测量装置,包括连接环、第一连接耳和连接主杆,所述第一连接耳固定连接在连接环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连接有折叠支撑机构,所述连接主杆伸缩连接在连接环上,所述连接环上还转动连接有锁紧套管,所述锁紧套管与连接主杆相匹配,所述连接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盘,所述卡接盘上连接有转动连接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的顶面与水平仪相连接,所述水平仪的顶面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之间转动安装有多功能测量机构,该发明有效解决现有设计体积较大且结构固定,不便于携带以及未设置防摔保护装置,以及使用过程中意外倾倒易发生损坏的问题。但该发明检测装置单一,不方便携带需要多人搬运,浪费人力和时间,可适用地形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功能工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准仪,水准仪下侧装有伸展机构,伸展机构下侧装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设置有多组,伸展机构下侧装有测量画线机构,伸缩支撑机构下侧装有多地形支撑机构;所述伸展机构包括手柄,手柄上固定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驱动齿轮同轴固定安装有线粉盒,线粉盒下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测量画线机构,线粉盒下侧装有多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数量与所述伸缩支撑机构数量相同,每组组驱动组件与一组伸缩支撑机构固定连接,驱动组件用于实现伸缩支撑机构沿线粉盒轴心旋转展开,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伸缩筒,伸缩筒上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用于实现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展开后的角度调节,每个伸缩筒内装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下侧装有多地形支撑机构,多地形支撑机构包括切换柄,切换柄上固定装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上转动装有切换脚,旋转组件用于实现旋转切换脚。
5.所述测量画线机构包括输送管,输送管,固定装在伸展机构上,所述输送管下侧装有画线组件,输送管外壁上滑动装有可伸缩的测量组件。
6.进一步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伸缩杆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套,旋转套两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纽,伸缩杆两侧铰接有凸块,凸块与旋转纽成交叉状,伸缩杆上铰接有抓板,抓板在凸块一侧,抓板上固定安装有恢复弹簧,恢复弹簧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抓板上啮合有齿板,齿板与伸缩筒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旋转组件包括齿盘一,齿盘一上固定安装有花键,花键上滑动安装有转
伸缩杆;313-旋转套;401-画线轮;402-支撑外壳;403-弹簧;404-外套管;405-磁铁一;406-铁滑块一;407-橡胶堵头;408-输送管;409-铁滑块二;410-磁铁二;411-中套管;501-切换柄;502-齿盘一;503-齿盘二;504-安装座;505-花键;506-转动轴;507-切换齿轮一;508-切换齿轮二;509-钎杆;510-万向轮;511-抓底板;51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27.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8.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一种多功能工程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准仪1,水准仪1是现有装置,水准仪1下侧装有伸展机构2,伸展机构2下侧装有伸缩支撑机构3,伸缩支撑机构3设置有多组,伸展机构2下侧装有测量画线机构4,伸缩支撑机构3下侧装有多地形支撑机构5;伸展机构2包括手柄201,手柄201上固定装有主动齿轮204,主动齿轮204与驱动齿轮202啮合,驱动齿轮202同轴固定安装有线粉盒203,线粉盒203下侧固定安装有测量画线机构4,线粉盒203下侧装有多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数量与伸缩支撑机构3数量相同,多组驱动组件与一组伸缩支撑机构3固定连接,驱动组件用于实现伸缩支撑机构3沿安装盘205轴心旋转展开,伸缩支撑机构3包括伸缩筒306,伸缩筒306上固定安装有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用于实现伸缩支撑机构3展开后的角度调节,每个伸缩筒306内装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下侧装有多地形支撑机构5,多地形支撑机构5包括切换柄501,切换柄501上固定装有旋转组件,旋转组件上转动装有切换脚,旋转组件用于实现旋转切换脚,多组驱动组件或伸缩支撑机构3设置有多组,具体使用几组驱动组件和伸缩支撑机构3可自由选择,本实施例中采用三组伸缩支撑机构3仅作示意,手柄201转动带动主动齿轮204转动,主动齿轮204转动带动驱动齿轮202转动,驱动齿轮202转动带动线粉盒203转动,线粉盒203转动带动驱动组件,从而实现伸缩支撑机构3沿线粉盒203轴心旋转展开。
29.如图1、图2图3图9所示,测量画线机构4包括输送管408,输送管408,固定装在线粉盒203上,输送管408下侧装有画线组件,输送管408外壁上滑动装有可伸缩的测量组件。
30.如图11、图12所示,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312,伸缩杆312上转动安装有旋转套313,旋转套313两侧固定安装有旋转纽307,伸缩杆312两侧铰接有凸块310,凸块310与旋转纽307成交叉状,伸缩杆312与抓板309中心铰接,抓板309在凸块310一侧,抓板309顶部固定安装有恢复弹簧311,恢复弹簧311与旋转套313固定连接,抓板309上啮合有齿板308,齿板308与伸缩杆312固定连接,转动两侧旋转纽307,两侧旋转纽307转动从而挤压凸块310一侧,使得凸块310另一侧抬起,凸块310另一侧抬起从而抬起抓板309顶部,使得抓板309与齿板308脱离,从而实现伸缩杆312沿伸缩筒306槽移动,从而实现伸缩支撑机构3伸缩,到达合适位置松开旋转纽307,恢复弹簧311复位使得抓板309复位,抓板309复位使得抓板309与齿板308再次啮合,从而使得装置固定,抓板309复位使得抓板309挤压凸块310,从而使得凸块310另一侧抬起,凸块310另一侧抬起挤压旋转纽307,使得旋转纽307复位。
31.如图5所示,旋转组件包括齿盘一502,齿盘一502上固定安装有花键505,齿盘一
502上固定装有切换柄501,花键505上滑动安装有转动轴506,转动轴506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切换齿轮一507,切换齿轮一507与切换齿轮二508啮合,切换齿轮二508侧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轴512,连接轴512上转动安装有切换脚,连接轴512两侧与安装座504两侧转动安装,安装座504上固定安装有齿盘二503,齿盘二503与齿盘一502同轴,齿盘二503与齿盘一502之间安装有弹簧,拉动切换柄501使得切换柄501与齿盘二503脱离啮合,后转动切换柄501,切换柄501转动带动齿盘一502转动,齿盘一502转动带动转动轴506转动,转动轴506转动带动切换齿轮一507转动,切换齿轮一507转动带动切换齿轮二508转动,切换齿轮二508转动带动连接轴512转动,多连接轴512转动带动切换脚旋转,切换脚旋转到适合位置松开切换柄501,弹簧复位,使得齿盘一502与齿盘二503再次啮合,从而使得装置固定。
32.如图2图3所示,驱动组件包括曲杆209,曲杆209中心上固定安装有随动柱208,随动柱208上滑动安装有驱动槽207,驱动槽207一侧与线粉盒203固定连接,线粉盒203上转动安装有安装盘205,安装盘205上设置有滑槽,滑槽数量与驱动组件数量相同,随动柱208另一侧与安装盘205滑动连接,曲杆209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柱206,转动柱206另一侧与安装盘205转动连接,线粉盒203转动带动驱动槽207转动,驱动槽207转动带动随动柱208沿安装盘205上滑槽滑动,随动柱208滑动带动曲杆209沿线粉盒203轴心旋转展开。
33.如图8图9图10所示,测量组件包括外套管404,外套管404两侧顶部各固定安装有一个铁滑块一406,外套管404两侧各滑动安装有一个磁铁一405,两个磁铁一405固定安装在中套管411两侧,中套管411两侧顶部各固定安装有一个铁滑块二409,中套管411两侧各滑动安装有一个磁铁二410,两个磁铁二410固定安装在输送管408两侧,外套管404、中套管411和输送管408外壁上都设有刻度,使用时可使外套管404下移,使得铁滑块一406与磁铁一405吸附固定,铁滑块一406带动中套管411下移,中套管411下移使得铁滑块二409与磁铁二410吸附固定伸长可测量井的深度。
34.如图6图7所示,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铰接座302,铰接座302上滑动安装有滑动柱305,滑动柱305与伸缩筒306固定连接,滑动柱305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304,复位弹簧304另一侧与铰接座302固定连接,滑动柱305上固定安装有卡销303,卡销303上啮合有交接块301,交接块301转动安装在铰接座302上,交接块301上设置多个弧形卡接槽与卡销303对接,通过拉拽伸缩筒306,使得交接块301与卡销303分离,调好角度后松手通过复位弹簧304从新卡接固定角度。
35.如图8图9图10所示,画线组件包括橡胶堵头407,橡胶堵头407滑动安装在输送管408内,输送管408与线粉盒203固定连接,输送管408上滑动安装有支撑外壳402,支撑外壳402上固定安装有弹簧403,支撑外壳402上转动安装有画线轮401,线粉通过线粉盒203填进输送管408内部,通过画线轮401与地面接触,画线轮401顶动橡胶堵头407,使得橡胶堵头407上行打开输送管408底部口漏出线粉落在画线轮401上实现划线写作业,支撑外壳402与输送管408的底部滑动连接设置有弹簧,闲置状态下通过橡胶堵头407密封,防止线粉漏出。
36.如图7所示,切换脚由平衡减震的抓底板511、移动用万向轮510和可伸缩的钎杆509组成,其三个夹角成一百二十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