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84934发布日期:2022-08-19 21:0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地质测量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地质灾害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而引起的对财产或者环境有破坏性的地质运动或者地质现象,地址灾害出现的时候,往往能形成大面积的土地移动现象,并且附带产生地面裂痕,这些地面裂痕很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等现象,若出现在房屋上则很容易的导致房屋的安全性下降,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来对地质灾害产生的裂缝进行测量,以判断裂缝的危害性,常用的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出裂缝的宽度等数据,但是由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产生的裂缝总是不规则的,而常规的侧脸工具测量部位通常是平面的,因此在测量内部凸起的的裂缝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没有与裂缝的内层轮廓完全接触的现象,因此容易导致测量数据偏小而误判地质灾害裂缝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由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产生的裂缝总是不规则的,而常规的侧脸工具测量部位通常是平面的,因此在测量不规则的裂缝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没有与裂缝的轮廓完全接触的现象,因此容易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而误判地质灾害裂缝的危险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滑动把、测量头、滚动块、长度尺,所述滑动把上下面与测量头内层活动连接,所述滚动块中心与滑动把底面活动连接、所述长度尺背面与滑动把正面焊接连接,所述滚动块外环与测量头右侧相互接触;所述测量头包括数据机、显示板、接触卡、夹块,所述显示板背面嵌入于数据机正面,所述接触卡顶部与数据机底部嵌固连接,所述夹块顶面与接触卡底面焊接连接,所述数据机内层与滑动把上下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把外层经过抛光处理,光滑度很高。
5.更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卡包括连接滑块、分离块、分离槽、复位条、贴附块,所述连接滑块右侧与分离块左侧嵌固连接,所述分离槽与分离块内部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复位条两端与分离槽内层嵌固连接,所述贴附块左侧嵌入于分离块右侧,所述连接滑块顶部嵌入于数据机底部,所述连接滑块左侧设有三个弧形深凹槽,且采用软钢材料制造,有较强的韧性。
6.更进一步的,所述贴附块包括压缩环、防滑球、过滤罩、排风管,所述压缩环右侧与防滑球左侧嵌固连接,所述过滤罩上下端与压缩环内部嵌固连接,所述排风管右侧与压缩环左侧相互接通并通过嵌固连接,所述压缩环左侧嵌入于分离块右侧,所述防滑球设有四个,四个防滑球分为两组,两个一组镜像分布于压缩环右侧,且表面设有粗糙内凹孔结构。
7.更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包括导出管、中心块、开合片、贴合柱,所述导出管内层与开合片底部活动卡合,所述贴合柱底部与导出管内层活动卡合,所述开合片右侧与贴合柱
顶部嵌固连接,所述中心块上下面嵌入于导出管中段并相互接通,所述导出管右侧与压缩环左侧相互接通并通过嵌固连接,所述导出管内层设有七个朝上的光滑鳍状片结构。
8.更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块包括外层壳、冲击架、密封球、密封块、压力条,所述外层壳上下面嵌入于导出管中段并相互接通,所述冲击架两侧与外层壳内层嵌固连接,所述密封球嵌入于外层壳内层,所述密封球外层与密封块底面相互接触,所述密封块顶面通过压力条与外层壳内层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块底面设有弧形条状的附着结构,采用硅胶材料制造。
9.更进一步的,所述冲击架包括导风片、扩张管、折叠架、受风球,所述导风片两侧与外层壳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扩张管底面与导风片顶面相互接通并通过嵌固连接,所述受风球中心与折叠架顶部活动活动卡合,所述折叠架底部与扩张管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扩张管为内壁光滑的喇叭状管结构。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受风球包括中心轮、连接架、外层轮、撞击头、反推槽,所述中心轮中心与折叠架顶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架两侧与外层轮内层嵌固连接,所述连接架中段与中心轮中心活动卡合,所述撞击头底面与中心轮外层嵌固连接,所述反推槽嵌入于外层轮内层,所述撞击头顶面与外层轮内层相互接触,所述外层轮外层设有八个粗糙水滴状凹槽结构。
11.更进一步的,所述撞击头包括外推架、内收架、接触球、滑动管、甩出头,所述外推架顶面与接触球底面嵌固连接,所述内收架顶部与接触球两侧嵌固连接,所述滑动管底面嵌入于接触球内层,所述甩出头顶部与滑动管内层活动连接,所述外推架底面与中心轮外层嵌固连接,所述接触球顶面与外层轮内层相互接触,所述甩出头顶部为钢制光滑小球结构,底部设有弹簧与滑动管内层底部连接。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测量头移动来进行数据读取,进而可以有效地获取裂缝的宽度数据,并且在对内壁凸起的裂缝进行测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动向两侧施加力量,进而令接触卡的分离块进行变形扩张,使其可以贴合于凸起的形状上,并通过贴附块挤压而排出空气,在压缩环处产生强烈的吸力紧密贴合于裂缝的内层,使测量的时候不会由于凸起的裂缝内层而使测量数据过小,保障测量内层凸起的裂缝的准确度。
13.2.本发明在通过挤压排出空气进而产生气压差吸附内壁的时候,由于裂痕经常含有大量的粉尘,因此在排气的过程中,通过气流流动并在冲击架的增强下,使气流以较强的力驱动受风球,进而令受风球的外层环产生转动,并在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使撞击头撞击在反推槽内,并同时令的接触球内层在惯性的作用下被甩出头撞击,进而产生振动,来使裂缝吸入的粉尘无法大量粘附,增强吸附效果避免滑动进而进一步保障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发明测量头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发明接触卡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发明贴附块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发明排风管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发明中心块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发明冲击架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发明受风球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2.图9为本发明撞击头正视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滑动把-1、测量头-2、滚动块-3、长度尺-4、数据机-21、显示板-22、接触卡-23、夹块-24、连接滑块-231、分离块-232、分离槽-233、复位条-234、贴附块-235、压缩环-a1、防滑球-a2、过滤罩-a3、排风管-a4、导出管-a41、中心块-a42、开合片-a43、贴合柱-a44、外层壳-b1、冲击架-b2、密封球-b3、密封块-b4、压力条-b5、导风片-b21、扩张管-b22、折叠架-b23、受风球-b24、中心轮-c1、连接架-c2、外层轮-c3、撞击头-c4、反推槽-c5、外推架-c41、内收架-c42、接触球-c43、滑动管-c44、甩出头-c45。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一种地质灾害裂缝测量装置,其结构包括滑动把1、测量头2、滚动块3、长度尺4,所述滑动把1上下面与测量头2内层活动连接,所述滚动块3中心与滑动把1底面活动连接、所述长度尺4背面与滑动把1正面焊接连接,所述滚动块3外环与测量头2右侧相互接触;所述测量头2包括数据机21、显示板22、接触卡23、夹块24,所述显示板22背面嵌入于数据机21正面,所述接触卡23顶部与数据机21底部嵌固连接,所述夹块24顶面与接触卡23底面焊接连接,所述数据机21内层与滑动把1上下面活动连接,所述滑动把1外层经过抛光处理,光滑度很高,有利于更加顺滑的进行滑动测量裂缝宽度。
[0027]
其中,所述接触卡23包括连接滑块231、分离块232、分离槽233、复位条234、贴附块235,所述连接滑块231右侧与分离块232左侧嵌固连接,所述分离槽233与分离块232内部为一体化成型,所述复位条234两端与分离槽233内层嵌固连接,所述贴附块235左侧嵌入于分离块232右侧,所述连接滑块231顶部嵌入于数据机21底部,所述连接滑块231左侧设有三个弧形深凹槽,且采用软钢材料制造,有较强的韧性,有利于配合分离块232变形,进而更好的贴合裂缝内的突出部分。
[0028]
其中,所述贴附块235包括压缩环a1、防滑球a2、过滤罩a3、排风管a4,所述压缩环a1右侧与防滑球a2左侧嵌固连接,所述过滤罩a3上下端与压缩环a1内部嵌固连接,所述排风管a4右侧与压缩环a1左侧相互接通并通过嵌固连接,所述压缩环a1左侧嵌入于分离块232右侧,所述防滑球a2设有四个,四个防滑球a2分为两组,两个一组镜像分布于压缩环a1
右侧,且表面设有粗糙内凹孔结构,有利于在测量过程中更好的贴合裂缝内层,避免产生滑动影响测量准确。
[0029]
其中,所述排风管a4包括导出管a41、中心块a42、开合片a43、贴合柱a44,所述导出管a41内层与开合片a43底部活动卡合,所述贴合柱a44底部与导出管a41内层活动卡合,所述开合片a43右侧与贴合柱a44顶部嵌固连接,所述中心块a42上下面嵌入于导出管a41中段并相互接通,所述导出管a41右侧与压缩环a1左侧相互接通并通过嵌固连接,所述导出管a41内层设有七个朝上的光滑鳍状片结构,有利于将挤压出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其以更快的速度向外流动。
[0030]
其中,所述中心块a42包括外层壳b1、冲击架b2、密封球b3、密封块b4、压力条b5,所述外层壳b1上下面嵌入于导出管a41中段并相互接通,所述冲击架b2两侧与外层壳b1内层嵌固连接,所述密封球b3嵌入于外层壳b1内层,所述密封球b3外层与密封块b4底面相互接触,所述密封块b4顶面通过压力条b5与外层壳b1内层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块b4底面设有弧形条状的附着结构,采用硅胶材料制造,有利于增强贴合效果,进而增强气密性。
[0031]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通过测量头2移动来进行数据读取,进而可以有效地获取裂缝的宽度数据,并且在对内壁凸起的裂缝进行测量的时候,可以通过手动向两侧施加力量,进而令接触卡23的分离块232进行变形,并在分离槽233的作用下产生扩张,同时在复位条234的作用下避免扩张过度而产生贴合不佳的现象,使其可以贴合于凸起的形状上,同时,在进行贴合时通过贴附块235的压缩环a1,进而挤压出压缩环a1的空气,使空气向左侧移动,进入排风管a4内,并在排风管a4内经过中心块a42,在冲击架b2的作用下集中后,推动密封块b4,使空气经过导出管a41顶开开合片a43进而可以向外排出,同时由于开合片a43的作用,使外界空气无法重新被吸入,进而可以使压缩环a1的开口处产生强烈的吸力,吸附在裂缝内层的边缘上,同时配合防滑球a2,使其在测量过程中更加难以产生滑动影响测量精度,通过变形贴合和吸附效果,使测量的时候不会由于凸起的裂缝内层而使测量数据过小,保障测量内层凸起的裂缝的准确度。
[0032]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7-图9,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如下:所述冲击架b2包括导风片b21、扩张管b22、折叠架b23、受风球b24,所述导风片b21两侧与外层壳b1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扩张管b22底面与导风片b21顶面相互接通并通过嵌固连接,所述受风球b24中心与折叠架b23顶部活动活动卡合,所述折叠架b23底部与扩张管b22内层嵌固连接,所述扩张管b22为内壁光滑的喇叭状管结构,有利于使上升气流范围扩大,并产生一定的集中效果产生更强的推力。
[0033]
其中,所述受风球b24包括中心轮c1、连接架c2、外层轮c3、撞击头c4、反推槽c5,所述中心轮c1中心与折叠架b23顶部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架c2两侧与外层轮c3内层嵌固连接,所述连接架c2中段与中心轮c1中心活动卡合,所述撞击头c4底面与中心轮c1外层嵌固连接,所述反推槽c5嵌入于外层轮c3内层,所述撞击头c4顶面与外层轮c3内层相互接触,所述外层轮c3外层设有八个粗糙水滴状凹槽结构,有利于在受到气流吹拂时产生更强的转动推力。
[0034]
其中,所述撞击头c4包括外推架c41、内收架c42、接触球c43、滑动管c44、甩出头c45,所述外推架c41顶面与接触球c43底面嵌固连接,所述内收架c42顶部与接触球c43两侧嵌固连接,所述滑动管c44底面嵌入于接触球c43内层,所述甩出头c45顶部与滑动管c44内
层活动连接,所述外推架c41底面与中心轮c41外层嵌固连接,所述接触球c43顶面与外层轮c3内层相互接触,所述甩出头c45顶部为钢制光滑小球结构,底部设有弹簧与滑动管c44内层底部连接,有利于产生更强的撞击力,并在伸出后可以进行回收。
[0035]
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发明在通过挤压排出空气进而产生气压差吸附内壁的时候,由于裂痕经常含有大量的粉尘,因此在排气的过程中,通过气流流动并在冲击架b2的扩张管b22和导风片b21的增强下,使气流被集中向上流动,并且以较强的力冲击在受风球b24上,同时推动折叠架b23产生一定的变形,进而令受风球b24的外层轮c3上的凹槽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力,进而转动受风球b24的外层轮c3,在转动过程中,当转动到一定角度后,使撞击头c4在其底部的外推架c41的弹力作用下,向外退出接触球c43,使其撞击在反推槽c5内,产生振动并被反推槽c5内的弹性椭圆球反推复原,并同时令接触球c43内层在惯性的作用下被甩出头c45撞击,进而产生振动,两种振动结合,并向外传播,来使裂缝吸入的粉尘无法大量粘附,增强吸附效果避免滑动进而进一步保障测量的准确度。
[003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7]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