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壁及地面用尺寸测量标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51831发布日期:2022-07-30 07:5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测量标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壁及地面用尺寸测量标记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建筑墙壁和地面进行尺寸测量,然后再进行标记。
3.经检索,专利公开号为:cn213599958u的专利,一种单人操作收缩式建筑测量装置,包括尺盒,所述尺盒的侧面活动连接有测量尺,所述尺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侧面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层,所述固定框的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凸块。该单人操作收缩式建筑测量装置,通过设置尺盒、测量尺、固定框、滑槽、滑块、锁紧螺栓、活动块、橡胶层、固定块、固定螺栓、凸块和压板,从而达到该单人操作收缩式建筑测量装置具有单手固定测量的效果。本专利虽然具有单手固定测量的效果,但是本专利没有设置能够在墙壁和地面上进行标记的部件,从而还需要操作人员手动使用笔在墙壁和地面上进行标记,若标记的地点在墙壁的较高处或是在地面的较远处时,操作人员手动使用笔进行标记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便于对建筑墙壁及地面进行测量和标记的建筑墙壁及地面用尺寸测量标记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壁及地面用尺寸测量标记装置,包括有导轨、安装板、握把、后壳、测量板、直角挂钩、标记组件、延伸组件、添加组件和按压组件,导轨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之间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顶部连接有握把,导轨后侧面连接有后壳,后壳和导轨上均刻有刻度,导轨内滑动式连接有测量板,测量板顶部前侧连接有直角挂钩,直角挂钩上设有标记组件,测量板和导轨之间设有延伸组件,安装板和标记组件之间设有添加组件,标记组件和安装板之间设有按压组件。
6.优选地,标记组件包括有滑动块、第一弹簧、出液箱和海绵块,直角挂钩下部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滑动块均与直角挂钩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滑动块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出液箱,出液箱底部前侧嵌入式连接有海绵块。
7.优选地,延伸组件包括有齿条、固定板、转轴、齿轮和驱动马达,测量板顶部左侧连接有齿条,导轨左侧面前侧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中部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导轨右侧面的前侧安装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转轴连接。
8.优选地,添加组件包括有支撑板、缸体、活塞杆、拉板、单向出液管和塞子,安装板左右两侧面之间前后对称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内壁之间连接有缸体,缸体内滑动式
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后端连接有拉板,缸体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单向出液管,两根单向出液管的前端与出液箱连通,缸体顶部后侧卡接连接有塞子。
9.优选地,按压组件包括有连接杆、接触板、导向杆、导向套、滑动杆和按压杆,出液箱后侧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穿过测量板和直角挂钩,连接杆顶端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顶部前侧开有v形槽,测量板顶部后侧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接触板滑动式连接,安装板上部前侧滑动式连接有导向套,导向套内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前部位于接触板顶部的v形槽内,滑动杆后部连接有按压杆,按压杆与握把滑动式连接。
10.优选地,还包括有推动组件,安装板、后壳和测量板之间设有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包括有支杆、定滑轮、转杆、凹口柱、绕线轮、拉线、第二弹簧、推动板、竖杆和第三弹簧,安装板左右两侧面的前侧均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定滑轮,后壳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转杆,转杆中部连接有凹口柱,转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绕线轮,两个绕线轮上均连接有拉线,两根拉线的前端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两根拉线的前端均与拉板的前侧面连接,活塞杆上套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拉板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缸体连接,测量板上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竖杆,竖杆顶端连接有推动板,推动板与凹口柱卡合,竖杆上套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测量板连接,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竖杆连接。
11.优选地,还包括有定位组件,转杆和后壳之间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有斜口环、卡杆和第四弹簧,转杆中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斜口环,斜口环位于凹口柱的外侧,后壳顶部滑动式连接有卡杆,卡杆底部左右两侧的前侧均为斜面,卡杆上部左右对称套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端与卡杆连接,第四弹簧另一端与后壳连接。
12.优选地,握把的外壁连接有橡胶套。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驱动马达能够使测量板从导轨内移出至合适的长度,测量板移出的长度加上导轨和后壳的长度即为测量所需长度,直角挂钩能够在建筑墙壁及地面上进行定位,海绵块随之与需要标记之处对齐,活塞杆移动能够将缸体内的墨水推入出液箱内,出液箱内的墨水随之渗入海绵块内,按压按压杆能够使海绵块与墙壁或是地面接触将墨水涂在建筑墙壁或是地面上进行标记,从而达到了能够便于对建筑墙壁及地面进行测量和标记的效果。
14.2、本发明的测量板重新移回导轨内时通过推动板能够推动凹口柱反转,凹口柱反转带动转杆反转,转杆反转带动绕线轮反转,绕线轮反转时收卷拉线,从而通过拉线能够拉动拉板使活塞杆移动将缸体内的墨水推入出液箱内,进而无需人工手动使活塞杆移动将缸体内的墨水推入出液箱内,能够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标记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延伸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添加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按压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推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推动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定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的标记为:1-导轨,2-安装板,3-握把,4-后壳,5-测量板,6-直角挂钩,7-标记组件,71-滑动块,72-第一弹簧,73-出液箱,74-海绵块,8-延伸组件,81-齿条,82-固定板,83-转轴,84-齿轮,85-驱动马达,9-添加组件,91-支撑板,92-缸体,93-活塞杆,94-拉板,95-单向出液管,96-塞子,10-按压组件,101-连接杆,102-接触板,103-导向杆,104-导向套,105-滑动杆,106-按压杆,11-推动组件,111-支杆,112-定滑轮,113-转杆,114-凹口柱,115-绕线轮,116-拉线,117-第二弹簧,118-推动板,119-竖杆,1110-第三弹簧,12-定位组件,121-斜口环,122-卡杆,123-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结合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墙壁及地面用尺寸测量标记装置,包括有导轨1、安装板2、握把3、后壳4、测量板5、直角挂钩6、标记组件7、延伸组件8、添加组件9和按压组件10,导轨1左右两侧面的后侧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板2顶部连接有握把3,握把3的外壁连接有橡胶套,能够增大与手的摩擦力防滑,导轨1后侧面连接有后壳4,后壳4的长度加上导轨1的长度为1米,且后壳4和导轨1上均刻有刻度,导轨1内滑动式连接有测量板5,后壳4、导轨1和测量板5均用于对建筑墙壁及地面进行测量,测量板5顶部前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直角挂钩6,直角挂钩6用于在建筑墙壁及地面上进行定位,直角挂钩6上设有标记组件7,标记组件7用于在建筑墙壁及地面上进行标记,测量板5和导轨1之间设有延伸组件8,延伸组件8用于将测量板5从导轨1内移出进行测量工作,安装板2和标记组件7之间设有添加组件9,添加组件9用于将墨水添加至标记组件7内,标记组件7和安装板2之间设有按压组件10,按压组件10用于驱动标记组件7在建筑墙壁及地面上进行标记。
28.结合图3所示,标记组件7包括有滑动块71、第一弹簧72、出液箱73和海绵块74,直角挂钩6下部左右对称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71,两个滑动块71均与直角挂钩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72,两个滑动块71内侧面之间连接有出液箱73,出液箱73用于盛装墨水,出液箱73底部前侧嵌入式连接有海绵块74,海绵块74用于将墨水涂在建筑墙壁及地面上进行标记。
29.结合图4所示,延伸组件8包括有齿条81、固定板82、转轴83、齿轮84和驱动马达85,测量板5顶部左侧连接有齿条81,导轨1左侧面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板82,固定板82上转动式连接有转轴83,转轴83中部通过键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齿轮84,齿轮84与齿条81啮合,导轨1右侧面的前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驱动马达85,驱动马达85的输
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轴83连接。
30.结合图5所示,添加组件9包括有支撑板91、缸体92、活塞杆93、拉板94、单向出液管95和塞子96,安装板2左右两侧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前后对称连接有支撑板91,两个支撑板91内壁之间连接有缸体92,缸体92用于储存墨水,缸体92内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杆93,活塞杆93后端连接有拉板94,缸体92前侧左右对称连接有单向出液管95,两根单向出液管95的前端与出液箱73连通,缸体92顶部后侧卡接连接有塞子96。
31.结合图6所示,按压组件10包括有连接杆101、接触板102、导向杆103、导向套104、滑动杆105和按压杆106,出液箱73后侧面连接有连接杆101,连接杆101顶端穿过测量板5和直角挂钩6,连接杆101顶端连接有接触板102,接触板102顶部前侧开有v形槽,测量板5顶部后侧连接有导向杆103,导向杆103与接触板102滑动式连接,安装板2上部前侧滑动式连接有导向套104,导向套104内连接有滑动杆105,滑动杆105前部位于接触板102顶部的v形槽内,滑动杆105后部连接有按压杆106,按压杆106与握把3滑动式连接。
32.当要对建筑墙壁及地面进行测量和标记时可使用本装置,首先将塞子96从缸体92上拔下,接着将墨水倒入缸体92内,然后将塞子96重新塞回缸体92上,随后手持握把3使后壳4与墙壁或是地面的测量起点对齐,然后再启动驱动马达85使转轴83转动,转轴83转动带动齿轮84转动,齿轮84转动通过齿条81能够使测量板5从导轨1内移出,测量板5从导轨1内移出时带动直角挂钩6、滑动块71、第一弹簧72、出液箱73、海绵块74、连接杆101、接触板102和导向杆103一起移动,当测量板5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关闭驱动马达85,从而测量板5移出的长度加上导轨1和后壳4的长度即为测量所需长度,直角挂钩6能够在建筑墙壁或是地面上进行定位,海绵块74随之与需要标记之处对齐。接着推动拉板94使活塞杆93移动将缸体92内的墨水经单向出液管95推入出液箱73内,出液箱73内的墨水随之渗入海绵块74内,将海绵块74打湿,且接触板102移动时通过其上的v形槽能够推动滑动杆105向靠近握把3的方向移动,导向套104和按压杆106随之靠近握把3的方向移动,从而按压杆106能够穿出握把3至合适的位置;当海绵块74充分打湿后,按压按压杆106从而使滑动杆105挤压接触板102向靠近测量板5的方向移动,接触板102向靠近测量板5的方向移动通过连接杆101能够使出液箱73带着海绵块74向靠近墙壁或是地面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使海绵块74与墙壁或是地面接触,海绵块74与墙壁或是地面接触能够将墨水涂在建筑墙壁或是地面上进行标记,进而达到了能够便于对建筑墙壁及地面进行测量和标记的效果。出液箱73移动时也带动滑动块71移动,第一弹簧72被拉伸,当标记工作完成后,松开按压杆106,在第一弹簧72的复位作用下,能够使滑动块71带着出液箱73和海绵块74移动复位,出液箱73移动复位通过连接杆101推动接触板102移动复位,接触板102移动复位推动滑动杆105移动复位,接着启动驱动马达85使转轴83反向转动,如此能够使测量板5重新移回导轨1内,测量板5重新移回导轨1内时带动直角挂钩6、滑动块71、第一弹簧72、出液箱73、海绵块74、连接杆101、接触板102和导向杆103一起移动复位,当测量板5复位后,关闭驱动马达85,接触板102移动复位后,滑动杆105重新与接触板102上的v形槽对齐,最后使滑动杆105重新移回v形槽内即可,重复上述操作,能够重复进行对建筑墙壁或是地面进行测量和标记的工作。
3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结合图1、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推动组件11,安装板2、后壳4和测量板5之间设有推动组件11,推动组件11用于驱动活塞杆93移动将缸体92内的墨
水推入出液箱73内,推动组件11包括有支杆111、定滑轮112、转杆113、凹口柱114、绕线轮115、拉线116、第二弹簧117、推动板118、竖杆119和第三弹簧1110,安装板2左右两侧面的前侧均连接有支杆111,两个支杆111的上部均转动式连接有定滑轮112,后壳4中部转动式连接有转杆113,转杆113中部连接有凹口柱114,转杆113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绕线轮115,两个绕线轮115上均连接有拉线116,两根拉线116的前端分别绕过两个定滑轮112,两根拉线116的前端均与拉板94的前侧面连接,活塞杆93上套有第二弹簧117,第二弹簧117的一端与拉板94连接,第二弹簧117的另一端与缸体92连接,测量板5上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竖杆119,竖杆119顶端连接有推动板118,推动板118与凹口柱114卡合,竖杆119上套有第三弹簧1110,第三弹簧1110的一端与测量板5连接,第三弹簧1110的另一端与竖杆119连接。
34.结合图1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定位组件12,转杆113和后壳4之间设有定位组件12,定位组件12用于对转杆113进行限位防止拉板94带着活塞杆93移动复位,定位组件12包括有斜口环121、卡杆122和第四弹簧123,转杆113中部左右对称连接有斜口环121,斜口环121位于凹口柱114的外侧,后壳4顶部滑动式连接有卡杆122,卡杆122底部左右两侧的前侧均为斜面,卡杆122用于卡住斜口环121对转杆113进行限位,卡杆122上部左右对称套有第四弹簧123,第四弹簧123一端与卡杆122连接,第四弹簧123另一端与后壳4连接。
35.测量板5从导轨1内移出时通过竖杆119带动推动板118移动,由于卡杆122将斜口环121卡住,使斜口环121不能够正转,从而推动板118移动时被凹口柱114本身自带的凹口挤压,推动板118随之向远离测量板5的方向移动,竖杆119随着推动板118一起移动,第三弹簧1110随之被压缩,当推动板118与凹口柱114脱离后,在第三弹簧1110的作用下,能够使竖杆119带着推动板118向靠近测量板5的方向移动复位;当测量板5重新移回导轨1内时,通过竖杆119带动推动板118向靠近凹口柱114的方向移动复位,推动板118随之与凹口柱114重新卡合,随后推动板118继续移动复位能够推动凹口柱114反转,凹口柱114反转带动转杆113反转,转杆113反转带动绕线轮115和斜口环121反转,在斜口环121本身自带的斜口的挤压作用下,能够挤压卡杆122向上移动,第四弹簧123被拉伸;绕线轮115反转时收卷拉线116,从而通过拉线116能够拉动拉板94使活塞杆93移动将缸体92内的墨水推入出液箱73内,第二弹簧117随之压缩,进而无需人工手动使活塞杆93移动将缸体92内的墨水推入出液箱73内,能够省时省力。当斜口环121本身自带的斜口反转至与卡杆122对齐时,在第四弹簧123的复位作用下,能够使卡杆122移动复位重新将斜口环121卡住,从而能够对转杆113进行限位,防止拉板94带着活塞杆93移动复位,周而复始,能够自动的间歇性将缸体92内的墨水推入出液箱73内,当缸体92内的墨水用完,需要使活塞杆93移动复位重新注入墨水时,可人工拉动卡杆122移动将斜口环121松开,第四弹簧123随之拉伸,在第二弹簧117的复位作用下,能够使拉板94带着活塞杆93移动复位,最后松开卡杆122即可。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