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224771发布日期:2022-08-23 18:4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1.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催化器总成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催化器总成是汽车排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催化器总成周围安装附件较多,尺寸偏差易产生干涉;同时催化器总成可将尾气排出的co、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氧化还原为无害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可能导致尾气排放超标并引起噪音。在平台车试制阶段需要重点检测催化器总成尺寸及密封性,以保证其装配可靠性及试验准确性。平台车试制阶段现有解决方案是采用三坐标关节臂进行尺寸检测,然而催化器总成检测基准集中于法兰面,测点距离较远,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对装配指导意义不大,同时测量成本高,测量效率低;密封性试验针对不同直径的催化器法兰面及附件安装孔需特制堵头进行匹配,操作复杂,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低。
3.例如,中国专利cn104280394a名称为“三元催化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该三元催化器检测设备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视觉检测系统、输送机构与程序控制器,视觉检测系统包括相机、与相机相连接的工控机,工控机控制相机拍摄,并且接收来自相机拍摄的图片信息并分析该三元催化器的堵孔率,输送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三元催化器输送至拍摄区域并将拍摄好的三元催化器输出拍摄区域,工控机、输送机构分别与程序控制器相连接,程序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工控机的分析结果从而对输送机构将拍摄好的三元催化器输出拍摄区域进行控制。利用相机将三元催化器的孔面拍摄下来,通过工控机对图片进行处理检测并且分析堵孔率,实现自动光学检查,效率高、检测稳定性高,并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力。但是该专利操作复杂,制作成本高,只能对堵孔率进行检测,无法对可能出现的焊接精度不足引起的泄漏进行检测,并且无法实现催化器总成装配精度检测。
4.再例如,中国专利cn113976463a,名称为“一种催化器自动检测线”公开了一种催化器自动检测线,包括有催化器烘干炉,催化器烘干炉的一端设置有催化器运输机构,催化器运输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催化器搬运机构、高度检测机构、直径检测机构和喷码机构,催化器搬运机构、高度检测机构、直径检测机构和喷码机构按照从靠近催化器烘干炉的一端至远离催化器烘干炉的一端依次排列。该专利通过各个机构的配合能够实现烘干、检测、运输、分拣一体化,能够有效的对催化器的高度及直径进行检测,且检测效率较快,自动化程度较高,且通过机械对催化器进行定位及搬运,有效的避免了催化器在搬运的过程中出现磕碰及损伤,且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催化器进行使用,适用范围较大。但是该专利适用于流水线生产全流程,未进行密封性检测及相关尺寸检测。
5.又例如,中国专利cn216012636u,名称为“一种催化器气密性检测机构”公开了检测机构包括放置有催化器主体的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有支基,支基上设置有两个推进方向一致的导轨气缸,两个导轨气缸的推杆相互平行,支基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
压槽,压槽内设置有与压差管相连的连接管,推杆前端为在连接管中进行活塞运动的塞头。该专利针对带有压差管的催化器检测效果好,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造价便宜。但是该专利缺少相关尺寸检测,仅适用于带有压差管的催化器总成,对于存在多个附件安装孔的催化器无法进行密封检测,检测结果不直观,只能粗略判断是否泄漏,无法得出准确泄漏量。
6.又例如,cn203067065u,名称为“三元催化器快速检测装置”公开了一种三元催化器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由主机和副机组成,主机与副机通过无线通讯传递数据。主机、副机均由机身、红外测温模块、显示区及操作区、电池、测温开关、激光准星等组成。副机将实时检测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传递给主机,主机利用所采集的三元催化器进出口处温度及环境温度,并通过内置于主控模块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和修正,将实时数据、修正数据、温差绝对值与相对值等数据显示于显示屏相应位置,供使用者参考,作为评价依据。该专利采用主、副机同时测量三元催化器进口、出口温度,实时显示同一时刻温差值的方式,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应用无线通讯技术,可满足不同三元催化器布置形式车型的检测。但是该发明是对催化器总成进出口温度进行检测,无法实现对催化器总成的安装尺寸检测及密封性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说明书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检测装置。
8.本说明书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对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进行的检测方法。
9.基于上述第一项目的,本说明书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检测装置,包括:
11.底板、气密性检测仪、检测仪进气管、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三通插接头、气动密封机构、催化器检测进气管、气源、催化器总成、管位检测支架、固定孔位检测支架和输气管道;
12.所述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气动密封机构、管位检测支架、固定孔位检测支架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13.所述气源通过输气管道分别与气动密封机构和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相连通;所述气源通过催化器检测进气管与三通插接头相连通;所述检测仪进气管一端与三通插接头相连通,另一端与气密性检测仪相连通;
14.所述三通插接头安装在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上。
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气动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基座、第一密封堵头、第一密封推筒、第一气动推杆、第一气管快插接头、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和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
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一密封堵头固定在第一密封推筒的一端端头上,所述第一密封推筒内部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与第一气动推杆细端直径相同且同轴,所述第一固定基座上设有略大于第一气动推杆细端直径的孔可使其通过并插入第一密封推筒的第一凹槽内。
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设有第一内部凹槽,所述第一气
动推杆粗端位于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的第一内部凹槽中,所述第一内部凹槽与第一气动推杆粗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中,第一气动推杆粗端与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形成第一密封气室;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通过螺栓与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紧固密封连接。
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靠近第一固定基座一侧上设有与第一气动推杆细端直径大小匹配的通孔可使其伸出;所述第一气动推杆可在第一密封推筒的第一凹槽、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的第一内部凹槽以及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固定基座上。
1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上,位于第一气动推杆粗端和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气室处设有第一气管快插接头,所述第一气管快插接头与输气管道连接。
2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基座、第二密封堵头、第二密封推筒、第二气动推杆、第二气管快插接头、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和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
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基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密封堵头固定在第二密封推筒的一端端头上,所述第二密封推筒内部有第二凹槽,该第二凹槽与第二气动推杆细端直径相同且同轴,所述第二固定基座上设有略大于第二气动推杆细端直径的孔可使其通过并插入第二密封推筒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设有第二内部凹槽,所述第二气动推杆粗端位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的第二内部凹槽中,所述第二内部凹槽与第二气动推杆粗端直径相同;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中,第二气动推杆粗端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形成第二密封气室;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通过螺栓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紧固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靠近第二固定基座一侧上设有与第二气动推杆细端直径大小匹配的通孔可使其伸出;所述第二气动推杆可在第二密封推筒的第二凹槽、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的第二内部凹槽以及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沿轴向移动;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通过螺栓在第二固定基座上;所述第二密封推筒内位于第二气动推杆和第二密封堵头之间存在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堵头中间有与第三凹槽直径相同的圆孔;所述三通插接头插接在第二密封推筒的第三凹槽部分,气源的压缩气体可通过三通插接头进入第三凹槽中,进而经催化器总成进气端到达内部。
2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上,位于第二气动推杆粗端和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气室处设有第二气管快插接头,所述第二气管快插接头与输气管道连接。
23.基于上述第二项目的,本说明书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4.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对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1、检测前确认催化器总成的零件结构是否适用本发明检测装置的使用条件;即检测装置的结构组成要与被测要素相适配:
26.需要确认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能否满足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和气动密封机构的密封压力要求,能否达到催化器总成的检测压力要求;
27.需要确认第一密封堵头尺寸能否满足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各附件安装孔的密封要
求;需要确认第二密封堵头尺寸能否满足催化器总成进气端面的密封要求;
28.确认管位检测支架、固定孔位检测支架是否与能匹配支撑催化器总成相关部位;
29.确认和调整催化器总成的零件与检测装置相匹配,以消除不良影响;如果出现检测装置的尺寸和催化器总成的零件尺寸不匹配的情况,就需要调整使用不同装配尺寸的第一密封堵头或第二密封堵头;
30.s2、将催化器总成匹配放在管位检测支架和催化器固定孔位检测支架上;
31.用固定孔位检测支架与催化器总成之间的固定螺栓测试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催化器总成上对应的螺纹孔,若可以则证明催化器总成上吊钩安装孔位正确;
32.确认催化器总成与管位检测支架轮廓面是否贴合,如果贴合则证明催化器总成走向与设计要求相符,装车时可避免与周围附件干涉;
33.根据第一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的排气端法兰面及其他两处附件安装孔是否适配,第二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的进气端法兰面是否适配,可判断催化器总成的孔径、孔位与平面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4.s3、密封性检测前,首先将第一密封堵头凸起部分插入催化器总成上的法兰面安装孔和两个附件安装孔中,保证第一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完全贴合,保证第一密封堵头和两个附件安装孔平面完全贴合,调整第一气动推杆靠近第一密封推筒;其次将第二密封堵头凸起部分插入催化器总成进气端法兰面安装孔中,保证第二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进气端法兰面完全贴合,调整第二气动推杆靠近第二密封推筒;将气源设置为规定气压;
35.s4、打开气源,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及其他两处附件安装孔处的气动密封机构工作,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工作;
36.压缩气体由气源、输气管道、气管快插接头进入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与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的第一气室;随着压力增大推动第一气动推杆沿轴向向第一密封推筒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推筒挤压第一密封堵头紧压在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及附件安装孔平面上,从而实现各个孔位的密封;
37.压缩气体由气源、输气管道、气管快插接头进入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的第二气室;随着压力增大推动第二气动推杆沿轴向向第二密封推筒移动,推动第二密封推筒挤压第二密封堵头紧压在催化器总成进气端法兰面上,从而实现进气端孔位的密封;
38.当气源调节至规定压力后,压缩气体由气源、催化器检测进气管到达三通插接头,一部分经过第二密封推筒与第二密封堵头之间的第三凹槽进入催化器总成内,另一部分经检测仪进气管到达气密性检测仪;
39.根据试验要求,规定时间内气压稳定后,即可通过气密性检测仪读数判定催化器总成泄漏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0.s5、关闭气源,将被测零件拆卸下来,将检测装置复位
41.该检测装置为柔性检具,根据不同催化器零件实际结构设计变更管型支架、固定点支架及附件安装孔密封堵头即可满足检测需求,可重复利用。
42.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3.1.本发明能实现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及附件安装孔平面安装尺寸的检测与密封性
检测相结合,简单方便;
44.2.本发明的气动密封机构结构简单,在保证法兰面及附件安装孔密封的前提下进行试验,根据检测仪读数可得出准确实验结论,操作简单,从而解决了平台车试制阶段密封性检测困难的问题;
45.3.本发明可根据不同设计结构催化器总成进行少量变更即可适用,不需要反复调节。
附图说明
46.图1为本发明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7.图2为图1的上侧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8.图3为气动密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9.图4为气动密封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50.图5为气动密封机构装配后外观图;
51.图6为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的剖视图;
52.图7为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装配后外观图;
53.图8为本发明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4.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5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56.实施例1
57.参见图1、图2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一种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检测装置,包括:
58.底板1,用于安置和固定各种零部件或支撑架;
59.气密性检测仪2,用于检测催化器总成内的气密性;
60.检测仪进气管3,用于连通气密性检测仪2和三通插接头5;
61.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4,用于密封催化器总成9的进气端;
62.三通插接头5,用于连通气密性检测仪2、气源8和催化器总成9内部;
63.气动密封机构6,用于密封催化器总成9法兰面及附件安装孔平面,从而实现各个孔位的密封;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气动密封机构6设置为3个,一个用于密封催化器总成法兰面,2个用于密封附件安装孔平面。而本技术中的催化器总成共有4个孔,进行密封检测的话都需要封闭,包括2个法兰面安装孔和2个附件安装孔,其中2个附件安装孔和1个法兰面安装孔的密封机构形式一样,统一为“气动密封机构”,1个进气端的法兰面安装孔因为结
构多了一个向催化器内部进气的结构,称为“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
64.催化器检测进气管7,用于气源8向催化器总成9内部输送压缩气体;
65.气源8,用于向检测装置提供压缩气体;
66.催化器总成9,
67.管位检测支架10,用于支撑或固定催化器总成9的管位位置;
68.固定孔位检测支架13,用于支撑或固定催化器总成9的固定孔位置;
69.输气管道15,本实施例中,设有4根输气管道15,3根用于气源8向气动密封机构6输送压缩气体,1根用于气源8向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4输送压缩气体;
70.所述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4、气动密封机构6、管位检测支架10、固定孔位检测支架13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
71.所述气源8通过输气管道15分别与3个气动密封机构6和1个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4相连通;
72.所述气源8通过催化器检测进气管7与三通插接头5相连通;所述检测仪进气管3一端与三通插接头5相连通,另一端与气密性检测仪2相连通;
73.所述三通插接头5安装在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4上。
74.进一步地,参见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气动密封机构6包括第一固定基座601、第一密封堵头602、第一密封推筒603、第一气动推杆604、第一气管快插接头605、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和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607;
75.所述第一固定基座601通过螺栓6011固定在底板1上;
76.所述第一密封堵头602固定在第一密封推筒603的一端端头上,可以理解,现有固定方式包括螺接、插接或粘结,而本实施例采用粘结方式,以防止因螺接等固定连接方式造成对第一密封堵头602密封性能的干扰;
77.所述第一密封推筒603内部有第一凹槽6031,该第一凹槽6031与第一气动推杆604细端直径相同(或者第一凹槽6031的直径略大些,)且同轴,以使得第一气动推杆604细端能够插入第一凹槽6031内;所述第一固定基座601上设有略大于第一气动推杆604细端直径的孔6012可使其通过并插入第一密封推筒603的第一凹槽6031内;
78.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设有第一内部凹槽6061,所述第一气动推杆604粗端位于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的第一内部凹槽6061中,所述第一内部凹槽6061与第一气动推杆604粗端直径相同,使得第一气动推杆604粗端能在第一内部凹槽6061内移动;
79.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中,第一气动推杆604粗端与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607间形成第一密封气室6062;
80.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607通过螺栓608与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紧固密封连接;
81.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靠近第一固定基座601一侧上设有与第一气动推杆604细端直径大小匹配的通孔6063可使其伸出;
82.所述第一气动推杆604可在第一密封推筒603的第一凹槽6031、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的第一内部凹槽6061以及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后盖607间沿轴向移动;
83.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通过螺栓6064固定在第一固定基座上;
84.所述第一气动密封机构壳体606上,位于第一气动推杆604粗端和第一气动密封机
构后盖607间第一密封气室6062处设有第一气管快插接头605,所述第一气管快插接头605与输气管道15连接。
85.进一步地,参见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4包括第二固定基座401、第二密封堵头402、第二密封推筒403、第二气动推杆404、第二气管快插接头405、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和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407;
86.所述第二固定基座40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
87.所述第二密封堵头402粘结固定在第二密封推筒403的一端端头上,所述第二密封推筒403内部有第二凹槽4031,该第二凹槽4031与第二气动推杆404细端直径相同(或略大)且同轴,所述第二固定基座401上设有略大于第二气动推杆404细端直径的孔4011可使其通过并插入第二密封推筒403的第二凹槽4031内;
88.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设有第二内部凹槽4061,所述第二气动推杆404粗端位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的第二内部凹槽4061中,所述第二内部凹槽4061与第二气动推杆404粗端直径相同;
89.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中,第二气动推杆404粗端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407间形成第二密封气室4062;
90.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407通过螺栓408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紧固密封连接;
91.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靠近第二固定基座401一侧上设有与第二气动推杆404细端直径大小匹配的通孔4063可使其伸出;
92.所述第二气动推杆404可在第二密封推筒403的第二凹槽4031、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的第二内部凹槽4061以及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407间沿轴向移动;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气动推杆404的粗端可以在第二密封气室4062内沿轴向移动;
93.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通过螺栓在第二固定基座401上;
94.所述第二密封推筒403内位于第二气动推杆404和第二密封堵头402之间设有第三凹槽4032,所述第二密封堵头402中间有与第三凹槽4032直径相同的圆孔4021;
95.所述三通插接头5插接在第二密封推筒403的第三凹槽4032部分侧壁处,使得三通插接头5与第三凹槽4032相连通;气源8的压缩气体可通过三通插接头5进入第三凹槽4032中,进而经催化器总成9进气端到达内部;
96.所述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406上,位于第二气动推杆404粗端和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407间气室处设有第二气管快插接头405,所述第二气管快插接头405与输气管道15连接。
97.实施例2
98.参见图8所示,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对汽车排气系统中的催化器总成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9.s1、检测前确认催化器总成的零件结构是否适用本发明检测装置的使用条件;即检测装置的结构组成要与被测要素相适配:
100.需要确认气源提供的压缩空气能否满足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和气动密封机构的密封压力要求,能否达到催化器总成的检测压力要求;
101.需要确认第一密封堵头尺寸能否满足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各附件安装孔的密封要
求;需要确认第二密封堵头尺寸能否满足催化器总成进气端面的密封要求;
102.确认管位检测支架、固定孔位检测支架是否与能匹配支撑催化器总成相关部位;
103.确认和调整催化器总成的零件与检测装置相匹配,以消除不良影响;可以理解,如果出现检测装置的尺寸和催化器总成的零件尺寸不匹配的情况,就需要调整使用不同装配尺寸的第一密封堵头或第二密封堵头;
104.s2、将催化器总成匹配放在管位检测支架和催化器固定孔位检测支架上;可以理解,所述管位检测支架和催化器固定孔位检测支架可以根据催化器总成关键位置及安装点理论位置匹配仿形制作,更能适应安装要求;
105.用固定孔位检测支架与催化器总成之间的固定螺栓测试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催化器总成上对应的螺纹孔,若可以则证明催化器总成上吊钩安装孔位正确;
106.确认催化器总成与管位检测支架轮廓面是否贴合,如果贴合则证明催化器总成走向与设计要求相符,装车时可避免与周围附件干涉;
107.根据第一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的排气端法兰面及其他两处附件安装孔是否适配,第二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的进气端法兰面是否适配,可判断催化器总成的孔径、孔位与平面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08.s3、密封性检测前,首先将第一密封堵头凸起部分插入催化器总成上的法兰面安装孔和两个附件安装孔中,保证第一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完全贴合,保证第一密封堵头和两个附件安装孔平面完全贴合,调整第一气动推杆靠近第一密封推筒;其次将第二密封堵头凸起部分插入催化器总成进气端法兰面安装孔中,保证第二密封堵头与催化器总成进气端法兰面完全贴合,调整第二气动推杆靠近第二密封推筒;将气源设置为规定气压;
109.s4、打开气源,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及其他两处附件安装孔处的气动密封机构工作,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工作;
110.压缩气体由气源、输气管道、气管快插接头进入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与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的第一气室;随着压力增大推动第一气动推杆沿轴向向第一密封推筒移动,推动第一密封推筒挤压第一密封堵头紧压在催化器总成法兰面及附件安装孔平面上,从而实现各个孔位的密封;
111.压缩气体由气源、输气管道、气管快插接头进入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壳体与第二气动密封机构后盖间的第二气室;随着压力增大推动第二气动推杆沿轴向向第二密封推筒移动,推动第二密封推筒挤压第二密封堵头紧压在催化器总成进气端法兰面上,从而实现进气端孔位的密封;
112.当气源调节至规定压力后,压缩气体由气源、催化器检测进气管到达三通插接头,一部分经过第二密封推筒与第二密封堵头之间的第三凹槽进入催化器总成内,另一部分经检测仪进气管到达气密性检测仪;
113.根据试验要求,规定时间内气压稳定后,即可通过气密性检测仪读数判定催化器总成泄漏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114.s5、关闭气源,将被测零件拆卸下来,将检测装置复位
115.该检测装置为柔性检具,根据不同催化器零件实际结构设计变更管型支架、固定点支架及附件安装孔密封堵头即可满足检测需求,可重复利用。
116.本技术中,具备可调、大部分部件可以重复使用的检测工具都可以归为“柔性检具”。所述“柔性检具”可以通过适当调整完成对不同型号或产品的检测,所以具备一对多、所占空间小、材料浪费少的特点。不同的催化器有不同的走向、孔位、直径,该检测装置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支架和堵头,完成不同型号催化器的检测。
117.可以理解,本发明可根据不同催化器结构变更部分组件即可适配(比如调整不同装配尺寸的气动密封机构的第一密封堵头、或调整不同装配尺寸的进气端气动密封机构的第二密封堵头),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并且可实现尺寸检测与密封性检测衔接进行,并且可多次使用。
118.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说明书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119.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120.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121.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122.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