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3161发布日期:2022-08-10 00:0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液晶屏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液晶显示行业飞速发展,为提高屏幕的生产速度,现有采用机器视觉的成像检测方案代替人眼来进行检测,通过拍摄影像实现对液晶屏的自动检测。在液晶屏幕生产制造的过程和设备搬运过程中就难免会出现气泡、贴合异物、划伤、刮伤、脏污、凹凸点、凹凸痕、破片、崩边、崩角等外观类缺陷。
3.通过在液晶屏正面打光后再拍照可以拍摄到正面较明显的缺陷,例如屏幕上比较明显的刮痕,漏液、油墨缺失和边缘崩角。若液晶屏的边缘存在划伤、批锋(毛刺)等小区域缺陷时,由于直接采用正面光所拍摄的图像中,边缘处的缺陷处反射的光与非缺陷区域反射光差别不大,会使边缘处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在成像时所产生的灰度差不明显,从而导致检测系统难以分辨边缘上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小气泡、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而易造成漏检。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视觉检测系统难以分辨液晶屏边缘上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从而导致易造成漏检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用于检测液晶屏的外观,包括:机座;第一外观检测装置,第一外观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同轴光源、侧面水平光源以及成像器,同轴光源位于支撑台朝向成像器的一侧,且发出的光朝向支撑台的承载面,侧面水平光源位于支撑台的外侧,且其发光面平行于支撑台的承载面并用于发出水平光;检测搬运装置,检测搬运装置设置在机座上,并用于将液晶屏取放到支撑台上。
7.进一步,检测搬运装置包括:上料组件,上料组件位于第一外观检测装置的一侧,定位台,定位台位于上料组件和第一外观检测装置之间,上料组件用于将液晶屏放置于定位台上并对液晶屏进行限位;转运组件,转运组件设置在定位台和第一外观检测装置之间,转运组件用于将定位台上的液晶屏转移至支撑台。
8.进一步,侧面水平光源包括多个侧面条形光源件,多个侧面条形光源环绕支撑台一周设置。
9.进一步,多个侧面条形光源件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侧面光条、第二侧面光条、第三侧面光条、以及第四侧面光条;
其中第一侧面光条、第二侧面光条、第三侧面光条以及第四侧面光条中分别单独控制,或者将其中相邻的两个为一组进行控制。
10.进一步,外观检测装置还包括光源支架,同轴光源和成像器均固定在光源支架上;机座上设置有y向直线模组,支撑台通过y向直线模组活动于成像器的下方,第一侧面光条固定设置在支撑台上,第二侧面光条、第三侧面光条、以及第四侧面光条均固定设置在光源支架上。
11.进一步,同轴光源包括:同轴发光部,同轴发光部的发光面垂直于承载面;半透半反片,半透半反片位于同轴发光部的出光侧,且倾斜设置在支撑台和成像器之间。
12.进一步,同轴发光部包括:多个第一发光部,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第一发光部和第二发光部在横向上间隔排列,或在纵向上间隔排列;每个第一发光部和每个第二发光部分别单独控制;或者多个第一发光部之中部分或全部并联控制,多个第二发光部之中部分或全部并联控制。
13.进一步,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侧面倾斜光源组件,侧面倾斜光源组件环绕支撑台设置;侧面倾斜光源组件的发光面与承载面呈预定倾斜角度设置。
14.进一步,所侧面倾斜光源组件包括:第一倾斜光源,第一倾斜光源环绕支撑台一周设置,第一倾斜光源的发光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65
°‑
75
°
;第二倾斜光源,第二倾斜光源位于第一倾斜光源朝向成像器的一侧,第二倾斜光源的发光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为:45
°‑
60
°

15.进一步,第一倾斜光源和第二倾斜光源均包括:固定架,以及通过调节件连接在固定架上的条形发光部,调节件用于调整条形发光部的发光面与承载面之间的倾斜角度。
16.进一步,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外观检测装置,第二外观检测装置设置在机座上,并与第一外观检测装置间隔设置,且第二外观检测装置与第一外观检测装置的结构相同;翻转装置,翻转装置设置在第一外观检测装置与第二外观检测装置之间,并用于接收第一外观检测装置中输送来的液晶屏并将其翻转到第二外观检测装置上。
17.进一步,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下料装置,下料装置设置在机座上,并用于将第二外观检测装置所检测完的液晶屏取出并分拣。
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通过设置同轴光源,使同轴光源所发出的光朝向承载台,照射到液晶屏上的光反射进入成像器,拍摄液晶屏的影像,由于液晶屏显示区域被同轴光源所发出的光照射,其屏幕上有缺陷的地方所反射的光方向不同,从而在影像中形成灰度,在影像中可以显示缺陷,而位于屏幕边缘处的缺陷(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由于区域小,且很多在屏幕的厚度方向重叠或被覆盖,这样同轴光源朝向液晶屏的显示面的光照射下所成像的影像中并不能直观显示(灰度不明显,或被覆盖而无法被分辨出),因此通过设置在支撑台外侧的侧面水平光
源,侧面水平光源的发光面垂直于承载面,以使侧面水平光源发出水平光,从而从侧面水平光源的发光面所发出的水平光正对位于支撑面上的液晶屏的边缘侧面上,这样当侧面的正对光打在液晶屏上时,边缘处直接受光,在有缺陷的地方会形成不规则的反射,从而使成像器拍摄到的影像上产生明显灰度,缺陷处被会明显的区别出来。因此,将同轴光源和侧面水平光源相结合进行视觉检测,所形成的影像中很容易分辨液晶屏边缘上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小气泡、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不易造成漏检问题。另外玻璃有0.5~2.2mm的厚度,边沿崩边、崩角可能有多种形态,除了侧面水平光之外,还需要侧面倾斜光进行补充,因此还可以在侧面设置侧面倾斜光源组件,可以从不同的倾斜角度对液晶屏进行打光检测,以免造成漏检。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实施例的主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第一外观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光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支撑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同轴光源的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同轴光源的同轴发光部的一种排列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同轴光源的同轴发光部的另一种排列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的侧面倾斜光源组件的爆炸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晶整膜图像检测机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各标号:10、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0、支撑台;101、承载面;110、成像器;120、同轴光源;121、遮光壳;122、同轴发光部;123、半透半反片;124、第一发光部;125、第二发光部;126、光学膜片;127、第三发光部;130、侧面水平光源;131、侧面条形光源件;132、第一侧面光条;133、第二侧面光条;134、第三侧面光条;135、第四侧面光条;136、y向直线模组;140、光源支架;150、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1、第一倾斜光源;152、第二倾斜光源;153、第三倾斜光源;154、固定架;155、调节件;156、条形发光部;160、液晶屏;170、背光源;20、机座;30、检测搬运装置;310、上料组件;311、第一x向直线模组;312、第一z向滑移组件;313、第一吸附件;320、定位台;330、转运组件;331、第二x向直线模组;332、第二z向滑移组件;333、第二吸附件;334、第三吸附件;40、第二外观检测装置;50、翻转装置;60、下料装置;610、第三x向直线模组;620、第三z向滑移组件;640、第四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
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2.机器视觉的成像检测方案中,通过在液晶屏正面打光后再通过成像器从正面拍摄可以拍摄到正面较明显的缺陷(例如崩角),例如屏幕的正面的显示面上比较明显的刮痕,漏液和边缘崩角。若液晶屏的边缘存在划伤、批锋(毛刺)等小区域缺陷时,由于直接采用正面光所拍摄的图像中,边缘处的缺陷接收到反射的光与非缺陷区域反射光差别不大,会使边缘处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在成像时所产生的灰度差不明显,因此可以设置多个不同角度的成像器,从不同角度进行成像拍摄出不同位置的影像,从而使检测系统从多角度分辨边缘上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但是该方式需要多个成像器,而机器视觉的成像检测方案中成像器的成本极高,这样虽然可以实现边缘缺陷的检测,但是成本极高。
23.如图1、图3所示,本方案还提出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采用一个成像器的基础上用于检测液晶屏的外观缺陷。能正常检测出液晶屏160显示面上的缺陷以及液晶屏160边缘处的不明显缺陷。本外观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机座20;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以及检测搬运装置30。检测搬运装置30设置在机座20上,并用于将液晶屏160取放到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上。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设置在机座20上并用于对液晶屏160进行外观检测。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具体结构包括:支撑台100,成像器110,同轴光源120,以及侧面水平光源130。为方便结构描述,当进行外观检测时,液晶屏160平放在支撑台100上,成像器110位于支撑台100的上方对液晶屏进行拍摄。支撑台100的上表面为承载面101,支撑台100的承载面101用于承载液晶屏160。成像器110固定设置在承载面101的一侧(上方)并离承载面101有一定距离,通常成像器110包括相机和镜头,通过成像器110所拍摄的影像传输至机器视觉的成像检测软件,可以实现自动分析与检测。同轴光源120位于支撑台100朝向成像器110的一侧,且发出的光朝向承载面101;具体为同轴光源120位于支撑台100的上侧,其所发出的光朝向液晶屏的显示面。由于光是散射光,很难做到水平发光,因此为方便结构描述,本实施例中以理论上光源所发出的光均为水平光为例,光源均具有发光面,以条光为例,发光面为光源的前端的平面,这样光源所发出的光均是垂直于发光面的光。本实施例中侧面水平光源130位于支撑台100的外侧,且其发光面垂直于承载面101,用于发出水平光(平行于水平面或尽量平行于水平面)。为方便结构描述,以朝向支撑台100的中心一侧为内,以远离支撑台100的中心一侧为外。通过支撑台100的外侧设置侧面水平光源130,所发出的光能垂直于支撑台100上的液晶屏的侧面,通过调节侧面水平光源130的高度,能使侧面水平光源130的下端与承载面101齐平,这样侧面水平光源130就能正对液晶屏的侧面发光,侧面的光在缺陷位置反射进入到上方的成像器110内,实现成像,使边缘侧缺陷位置明显。
24.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要实现原理为:机座20作为底座用于支撑整个设备,检测搬运装置30用于将液晶屏取放到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上的支撑台100上。通过在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中的同轴光源120,使同轴光源120所发出的光朝向承载台,照射到液晶屏上的光反射进入成像器110,拍摄液晶屏的影像,由于液晶屏显示区域被同轴光源120所发出的光照射,其屏幕上有缺陷的地方所反射的光方向不同,从而在影像中形成灰度,在影像中可以显示缺陷,而位于屏幕边缘处的缺陷(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由于缺陷区域小,且很多在屏幕的厚度方向重叠或被覆盖,这样同轴光源120朝向液晶屏的显示面的光照射下所成像的影像中并不能直观显示(灰度不明显,或被覆盖而无法
被分辨出),因此通过设置在支撑台100外侧的侧面水平光源130,侧面水平光源130的发光面垂直于承载面101,从而从侧面水平光源130的发光面所发出的光正对位于支撑面上的液晶屏的边缘侧面上,这样当侧面的正对光打在液晶屏上时,边缘处直接受光,在有缺陷的地方会形成不规则的反射,从而使成像器110拍摄到的影像上产生明显灰度,缺陷处被会明显的区别出来。通过同一处的成像器110,拍摄到液晶屏在不同角度的光源下的影像,且可以通过将不同影像进行相结合分析,从而分析出不同影像的同一位置的缺陷,进而可以判断出缺陷。从而实现对液晶屏的自动化检测,检测过程可以自动控制。
25.因此,本实施例的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将同轴光源120和侧面水平光源130相结合实现多光源进行视觉检测,所形成的影像中很容易分辨液晶屏边缘上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不易造成漏检问题。而且采用同一成像器110进行拍摄,实现了多成像器110在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的同样的检测效果,明显节约了成本,实用性更强,具有更好的市场应用优势。通过对液晶屏的自动化检测而提高检测效率。
26.如图1、图2所示,为方便结构描述,以液晶屏在检测时的流转方向设为x方向,上下方向为z方向,前后方向为y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检测搬运装置30具体包括:上料组件310,定位台320,转运组件330。上料组件310位于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的一侧,上料组件310主要包括:第一x向直线模组311,第一z向滑移组件312,以及第一吸附件313。第一z向滑移组件312连接在第一x向直线模组311上,并通过第一x向直线模组311的驱动而沿x方向移动;第一吸附件313连接在第一z向滑移组件312上,并通过第一z向滑移组件312的驱动而沿上下方向移动。从而通过上料组件310使液晶屏从送料带上移动到定位台320上,第一z向滑移组件312可以是由气缸驱动。定位台320上设置有限位部,使每个放置在定位台320上的液晶屏的位置固定,在定位台320上设置有负压吸孔,这样使液晶屏可以在定位台320上定位等待转动组件的取放。转运组件330包括第二x向直线模组331,设置在第二x向直线模组331上的第二z向滑移组件332,设置在第二z向模组上的第二吸附件333,第二z向滑移组件332通过第二x向直线模组331的驱动而沿x方向移动,第二吸附件333通过第二z向滑移组件332的驱动而沿上下移动。这样定位台320位于上料组件310和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之间,上料组件310可以将液晶屏放置于定位台320上并对液晶屏进行限位,转运组件330设置在定位台320和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之间,转运组件330可以将定位台320上的液晶屏转移至支撑台100。
27.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还包括光源支架140,同轴光源120和成像器110均固定在光源支架140上;具体结构中,光源支架140沿竖直方向架设,同轴光源120固定在光源支架140的侧面上,成像器110固定在光源支架140上,且镜头朝向下方。如图3、图5所示,支撑台100活动设置于成像器110的下方,具体为支撑台100连接y向直线模组136,通过y向直线模组136可以沿预设方向移动在光源支架140的下方。y向直线模组136带动支撑台100移出光源支架140,可以在支撑台100上放置液晶屏,或取出检测好的液晶屏。y向直线模组136带动支撑台100移进光源支架140内,使液晶屏到达预设位置而进行外观检测。
28.另外支撑台100为实现对液晶屏的限位,在承载面101上开设有真空吸孔,通过将支撑台100连接外部负压管而可在真空吸孔内产生负压,从而实现对液晶屏的吸附固定。
29.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侧面水平光源130包括多个侧面条形光源件131,多个侧面条形光源环绕支撑台100一周设置。通过在支撑台100的一周环绕设置侧面条形光源可
以对支撑台100上的液晶屏的各个侧面均进行打光,从而实现对液晶屏的各个侧面的检查。
30.如图3、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侧面条形光源件131包括首尾相接的第一侧面光条132、第二侧面光条133、第三侧面光条134、以及第四侧面光条135。其中,一条侧面光条对应于液晶屏的一个侧面,可以实现对液晶屏的环绕,利于对液晶屏的各个侧面进行全面检查。本方案中采用多个侧面光条进行打光时,对侧面光条的控制可以是通过一个控制单元对整个侧面光条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将全部侧面光条一起开启或关闭,但这样相对立的两个侧面光条就会互相干扰(例如第一侧面光条132和第三侧面光条134相对里发光),不利于成像观测。对侧面光条的控制可以是通过多个控制单元对应连接多个侧面光条,从而对每个侧面光条进行单独的开启或关闭,但方式可以避免相对侧面光之间的干扰,但是操作过程慢,检测效率低。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侧面光条132、第二侧面光条133、第三侧面光条134以及第四侧面光条135中相邻的两个为一组进行控制;具体为第一侧面光条132和第二侧面光条133垂直设置,并通过同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第三侧面光条134和第四侧面光条135垂直设置,并通过同一控制单元进行控制,第一侧面光条132、第二侧面光条133相对立于第三侧面光条134、第四侧面光条135设置。这样同时开启第一侧面光条132、第二侧面光条133而对液晶屏的相邻的两个侧面进行检测,拍照后关闭第一侧面光条132、第二侧面光条133而开启第三侧面光条134和第四侧面光条135,再进行拍照。这样就避免了相对光的影响,从而也提高了检测效率。
31.本方案中的侧面水平光源130可以设置其他形式,例如可以只设置一条侧面条形光源件131,针对于液晶屏的一个侧面进行检测。也可以设置相邻的两个侧面条形光源件131,对液晶屏的相邻的侧面进行检测。
32.第一侧面光条132固定设置在支撑台100上,可以使第一侧面光条132跟随支撑台100一起移动。第二侧面光条133、第三侧面光条134、以及第四侧面光条135均固定设置在光源支架140上。当移动到成像器110下的预设位置后,使第一侧面光条132与第二侧面光条133、第三侧面光条134、以及第四侧面光条135形成环绕支撑台100一圈的侧面水平光源130,且发出的光能正对液晶屏的侧面。
33.如图3、图4、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同轴光源120包括:遮光壳121,同轴发光部122,以及半透半反片123。遮光壳121固定设置在光源支架140上,遮光壳121环绕支撑台100设置,且遮光壳121的中间开设检测空间,在外观检测时,支撑台100移动至检测空间所覆盖的区域。同轴发光部122设置在遮光壳121的一侧面上,同轴发光部122的发光面垂直于承载面101。半透半反片123位于同轴发光部122的出光侧,且倾斜设置在支撑台100和成像器110之间;具体结构中,半透半反片123固定设置在遮光壳121内且与水平面沿45
°
倾斜设置,同轴发光部122的发光面垂直于水平面,成像器110沿竖直方向设置。从而当同轴发光部122发光,使光经过半透半反片123而将水平方向的光反射后沿上下方向,从而使同轴发光部122所发出的光沿液晶屏的正面打光。从液晶屏上所反射的光经过半透半反片123而透射进入到成像器110。
34.如图3、图7、图8所示,采用将同轴发光部122设置在侧面的方式,可以使一侧面整体都布置满发光件,和通常将同轴光设置在成像器110周围的方式相比,本同轴光源120具有发光距离近,整个侧面均可发光,没有检测暗区,使光线在整个承载面101上分布更均匀。而传统的同轴光设置在成像器110周围的方式为避开中间的成像器110而设计成中间没有
光射出,这样就会导致检测暗区,且光线分布不均匀,检测效果差。
35.如图3、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同轴发光部122至少包括:多个第一发光部124,以及多个第二发光部125。第一发光部124与第二发光部125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发光部124和每个第二发光部125分别单独控制,例如:每个第一发光部124通过单独一个控制单元开启或关闭,每个第二发光部125通过单独的控制单元进行开启或关闭。或者多个第一发光部124之中部分或全部并联控制,多个第二发光部125之中部分或全部并联控制,例如第一发光部124中的相距较远的几个被一控制单元控制,而第二发光部125中的相距较远的几个被另一控制单元控制。或者多个第一发光部124通过一个控制单元统一开启或关闭,第二发光部125通过另外的控制单元进行开启或关闭,而且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
36.在控制过程中,一次开启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发光部124或一个第一发光部124,然后对液晶屏进行拍照,再关闭第一发光部124而开启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发光部125或一个第二发光部125,再对液晶屏进行拍照。从而通过点亮局部的同轴发光部122而使液晶屏上的入射光具有很小的角度,通过交替点亮同轴发光部122,能从照片中清楚的查看到微小气泡。如图3、图7、图8所示,而将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间隔设置,且采用间隔进行开启或关闭的好处如下:通常为对不同规格的液晶屏均能进行检测,因此支撑台100设计的足够大,这样同轴发光部122也需要匹配支撑台100进行设置,从而使承载面101能支撑市面上大部分的液晶屏,而当小尺寸的液晶屏放置在支撑台100上时,例如液晶屏上有小气泡,那小气泡对同轴发光部122所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由于该缺陷区域有弧度,那反射光与正常光就不一样,从而通过影像可以展现出来,射在液晶屏上的光越正,那成像的效果就很明显。但是在实际中同轴发光部122所发出的光是散射光,如果在缺陷很小的情况下,还采用大面积的同轴发光部122发光,那么大量的散射光照射到该缺陷区域,使其成像后的灰度就不明显,从而使缺陷区域与屏幕的正常区域就区分不明显。而采用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间隔设置的形式,当第一发光部124发光时,第二发光部125就关闭,这样使有限区域的光照射到液晶屏上,避免其他区域的散射光的干扰,从而使缺陷区域反射到成像器110的光与屏幕的正常区域进入到成像器110的光就能区别开,从而使缺陷区域与屏幕的正常区域就能明显区分开。
37.如图3、图7所示,其中一种同轴发光部122的方式中,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在横向上间隔排列,或在纵向上间隔排列;具体为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均为长条形,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间隔设置。采用长条形的光源进行间隔排列的方式,这样在拍照时采用的是局部光源,其产生的局部光就会沿垂直方向照射到液晶屏上(即使有散射,由于周围的光是不亮的,其没有周围光的散射干扰,因此此时的入射光角度小),从而能明显的从照片上观察到微小气泡。
38.如图3、图8所示,另一种同轴发光部122的方式中,本实施例中对于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的排列方式也进行相应改进,使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在横向上间隔排列,且在纵向上间隔排列。从而当第一发光部124时,周围的第二发光部125关闭,使第一发光部124的周围均是黑暗状态,从而能尽量避免周围过多的散射光影响,在成像部所拍摄的影像中,使缺陷区域能很明显的被显示出来。
39.如图3、图7所示,另外同轴发光部122还包括多个第三发光部127,其中第三发光部
127与第一发光部124和第二发光部125依次排列设置,且设置多组。将多个第一发光部124、第二发光组件125和第三发光部127分别开启后拍照,使得拍摄出的照片更清楚的显示微小气泡。
40.如图3、图6所示,在同轴发光部122的出光侧还可以设置光学膜片126,例如扩散片,以将同轴光调均匀。
41.易于想到,同轴发光部122还可采用多个发光部,其通过一个控制单元统一控制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光源控制。但是该方式对于液晶屏表面的小气泡等的检查效果不好。
42.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增加多种其他形式的光源,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背光源170,背光源170位于承载面101背离成像器110的一侧,且背光源170所发出的光透射承载面101。通过设置背光源170可以从液晶屏的背面照射光,对液晶屏的正面成像,这样可以看到液晶屏上的透光区域,从而根据标准判断液晶屏是否合格。具体结构中,背光源170可以设置在支撑台100上,也可以与支撑台100分离设置,例如到分离设置时,支撑台100的承载面101采用透光材料,当支撑台100移动到背光源170上方时,背光源170启动而朝向承载面101发光。本实施例中的背光源170设置在支撑台100上,并位于承载面101的下方。
43.如图3、图4所示,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环绕支撑台100设置,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的发光面与承载面101呈预定倾斜角度设置。通过倾斜光源组件的设置,倾斜光源组件的发光面所发出的光倾斜射向承载面101,这样倾斜的光照射到液晶屏后,同样可以检测出液晶屏上的不同位置不明显的缺陷。通过不同角度的照射光的照射,使液晶屏上不同位置的缺陷所反射到成像器110内的光不同,使缺陷在不同的影像上所成的像就有所差别,而有些角度的图像上,缺陷能清楚显示,这样通过多种光实现更全面的检测。例如:玻璃有0.5~2.2mm的厚度,边沿崩边、崩角可能有多种形态,除了侧面水平光之外,还需要侧面倾斜光进行补充,因此在侧面设置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可以从不同的倾斜角度对液晶屏进行打光检测,以免造成漏检。
4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其中第一种形式包括:第一倾斜光源151,第一倾斜光源151环绕支撑台100一周设置,第一倾斜光源151的发光面与承载面101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65
°‑
75
°
。以第一倾斜光源151所发出的光为水平光为例,那第一倾斜光源151所发出的光就与承载面101的夹角为15
°‑
25
°
之间的角度。光就以水平方向倾斜15
°‑
25
°
的方向射向液晶屏,这样形成一种底角度的倾斜光源。
45.第二种形式包括:第二倾斜光源152,第二倾斜光源152位于第一倾斜光源151朝向成像器110的一侧,第二倾斜光源152的发光面与承载面101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45
°‑
60
°
。以第二倾斜光源152所发出的光为水平光为例,那第二倾斜光源152所发出的光就与承载面101的夹角为30
°‑
45
°
之间的角度。光就以水平方向倾斜30
°‑
45
°
之间的角度方向射向液晶屏,这样形成一种中角度的倾斜光源。
46.第三种形式包括:第三倾斜光源153,第三倾斜光源153位于第一倾斜光源151朝向成像器110的一侧,例如位于同轴光源120的上侧,第三倾斜光源153的发光面与承载面101之间的倾斜角度a为:20
°‑
35
°
。以第三倾斜光源153所发出的光为水平光为例,那第三倾斜光源153所发出的光就与承载面101的夹角为55
°‑
70
°
之间的角度。光就以水平方向倾斜55
°‑
70
°
之间的角度方向射向液晶屏,这样形成一种高角度的倾斜光源。
47.或者,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形式的组合方式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同时采用第一倾斜光源151和第二倾斜光源152的组合形式形成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基本可以对出现的缺陷都能进行有效检测。
48.如图3、图4、图9所示,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的具体结构中,第一倾斜光源151和第二倾斜光源152均包括:固定架154,以及通过调节件155连接在固定架154上的条形发光部156,调节件155用于调整条形发光部156的发光面与承载面101之间的倾斜角度。具体结构中,固定架154成“几”字形,具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容纳条形发光部156,且使条形发光部156的两端铰接在固定架154上,而且在固定架154的侧面上设置有弧形调节孔,弧形调节孔内设置螺钉,螺钉穿过弧形调节孔而连接在条形发光部156上,这样的固定架154和条形发光部156均沿四个侧面设置。从而形成环绕支撑台100的侧面倾斜光源组件150。
49.如图1、图10所示,通过上述的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可以实现对液晶屏的一面进行检测,而为了实现对液晶屏的另一面的检测,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以及翻转装置50。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设置在机座20上,并与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间隔设置,且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与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可参考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不再进行详细说明。翻转装置50设置在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与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之间,并用于接收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中输送来的液晶屏并将其翻转到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的支撑台100上。具体结构中,翻转装置50包括转台以及与转台相连接的驱动部,通过驱动部的驱动而使转台转动,这样就通过转台翻转180
°
而将转台上的液晶屏翻扣在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的支撑台100上,从而使液晶屏的另一面朝上。
50.为实现将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中的支撑台100上的液晶屏转移到翻转装置50上,可以在第二z向滑移组件332上连接第三吸附件334,第三吸附件334与第二吸附件333间隔一预设距离,且同步移动,这样当第二吸附件333将定位台320上的液晶屏转移至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中支撑台100的过程中,第三吸附件334同时将第一外观检测装置10中支撑台100上的液晶屏移动到转台上。从而准确的移动液晶屏,使液晶屏能连续不断的检测,优化结构设计。
51.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观检测设备还包括下料装置60,下料装置60设置在机座20上,并用于将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所检测完的液晶屏取出并分拣。下料装置60包括第三x向直线模组610,连接在第三x向直线模组610上的第三z向滑移组件620,以及连接在第三z向滑移组件620上的第四吸附件640,这样通过第四吸附件640可以将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检测后的液晶屏进行取出,如果系统判断为良品,则放到良品输送带上,而次品则放到次品输送带上。本实施例中将良品输送带与次品输送带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而位于下方向的输送带朝向第二外观检测装置40的一端要凸出于上方输送带,这样只需要第三x向直线模组610驱动第三z向滑移组件620移动不同的距离即可实现分拣。
52.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设备,通过设置同轴光源,使同轴光源所发出的光朝向承载台,照射到液晶屏上的光反射进入成像器,拍摄液晶屏的影像,由于液晶屏显示区域被同轴光源所发出的光照射,其屏幕上有缺陷的地方所反射的光方向不同,从而在影像中形成灰度,在影像中可以显示缺陷,而位于屏幕边缘处的缺陷(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由于区域小,且很多在屏幕的厚度方向重叠或被覆盖,这样同轴光源朝向液晶屏的显示面的光照射下所成像的影像中并不能直观显示(灰度不明
显,或被覆盖而无法被分辨出),因此通过设置在支撑台外侧的侧面水平光源,侧面水平光源的发光面垂直于承载面,从而从侧面水平光源的发光面所发出的光正对位于支撑面上的液晶屏的边缘侧面上,这样当侧面的正对光打在液晶屏上时,边缘处直接受光,在有缺陷的地方会形成不规则的反射,从而使成像器拍摄到的影像上产生明显灰度,缺陷处被会明显的区别出来。因此,将同轴光源和侧面水平光源相结合进行视觉检测,所形成的影像中很容易分辨液晶屏边缘上的崩边、崩角、划伤、内部裂纹、或批锋(毛刺)等不明显缺陷,不易造成漏检问题。
53.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