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批量生产的芦根汤药效测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329041发布日期:2022-08-31 06:3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汤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批量生产的芦根汤药效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2.芦根汤方出《千金》卷二,制备所需药材包括芦根、知母、竹茹以及粳米,用于治疗妊娠头痛壮热,心烦呕吐,不下食等症状。
3.随着现代医学、药学的发展以及检测手段的进步,各种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已经被测出,芦根汤所涉及到的药材中,芦根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黄酮类物质、蒽醌类物质和甾体类物质,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氨基酸、脂肪等;知母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知母多糖、知母皂苷类物质,还含有少量的有机酸、双苯吡酮类,木脂素类和微量金属元素;竹茹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糖、氨基酸、黄酮类物质,还含有对苯二甲酸-2'-羟乙基甲基酯、2,5-二甲氧基一对苯醌、丁香醛等。粳米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
4.虽然各种药材的成分基本已知,但是在判断芦根汤的药效时,主要是通过临床试验,不确定性较大,药效判断不准确,并且耗时长,无法在批量化生产芦根汤汤剂时对药效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批量生产的芦根汤药效测量方法,可以在汤剂煎制后立即测定药效,以保证产品质量。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批量生产的芦根汤药效测量方法,对煎制的芦根汤取样,得到多份样品;
7.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糖类含量c1;
8.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蒽醌含量c2;
9.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知母皂苷含量c3;
10.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黄酮含量c4;
11.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甾体含量c5;
12.如果c1、c2、c3、c4和c5同时满足
13.2.5mg/ml≤c1,0.35mg/ml≤c2,0.6mg/ml≤c3,0.8mg/ml≤c4,0.2mg/ml≤c5,
14.则药效为合格,否则药效不合格。
15.进一步地,芦根汤的煎制方法包括:
16.将生芦根、知母、竹茹、粳米和水按照重量比1200:50:40:120:5000混合,浸泡1h后煎煮45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与一次滤液;
17.将一次滤渣加水,再次煎煮30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与二次滤液;
18.将二次滤液与一次滤液均匀混合,得到芦根汤。
19.进一步地,如果c1、c2、c3、c4和c5同时满足
20.8mg/ml≤c1,0.7mg/ml≤c2,1mg/ml≤c3,1.5mg/ml≤c4,0.5mg/ml≤c5,
21.则将二次滤渣加水,再次煎煮30min,过滤,得到三次滤渣与三次滤液;
22.取三次滤液加入芦根汤,使c1、c2、c3、c4和c5满足
23.2.5mg/ml≤c1≤8mg/ml,0.35mg/ml≤c2≤0.7mg/ml,0.6mg/ml≤c3≤1mg/ml,0.8mg/ml≤c4≤1.5mg/ml,0.2mg/ml≤c5≤0.5mg/ml。
24.进一步地,当药效不合格时,对芦根汤进行浓缩,然后再次取样检测,直到药效合格。
25.进一步地,通过煎煮的方式进行浓缩。
26.进一步地,当药效不合格时,根据取样检测结果确定含量低于设定值的不达标成分,根据不达标成分向芦根汤中添加相应的药材,然后在密闭的容器中煎煮。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芦根中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调节免疫、保肝等作用,因此又叫免疫活性多糖;知母中的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还能够降血糖、具有增强免疫的功能;竹茹中的多糖可以调节免疫,抗肿瘤;粳米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磷、铁等可以减少高血压,降低胆固醇、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
28.芦根和竹茹中的黄酮类物质可以抗菌、抗炎、改善睡眠、保护心脑、调节身体机能、抗衰老、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可以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阻止细胞衰老、退化和癌变。
29.芦根中的蒽醌类物质具有止血、抗菌、泻下、利尿、抗病毒等作用;芦根中的甾体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30.知母中的知母皂苷类物质具有预防老年痴呆、保护闹缺血损伤,抗凝血、抗氧化、抗炎、降血压血糖等作用。
31.将芦根、知母、竹茹和粳米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煎制即得到芦根汤,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入汤剂中,这些有效成分共同起到消炎抗菌、止痛、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可以改善孕妇妊娠期间头痛壮热,心烦呕吐,不下食等症状。
32.芦根、知母、竹茹和粳米中的其他成分也就具有一定的效用,但要检测芦根汤中所有成分的含量可操作性过低,因此,本发明通过检测芦根汤中的糖类、蒽醌、黄酮、甾体和知母皂苷这五类起到主要作用的物质含量,并且制定了判断药效是否达标的明确标准,以保证制得的汤剂的药效稳定,解决了传统中药制剂药效难以把控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34.本发明的用于批量生产的芦根汤药效测量方法,通过测量芦根汤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判断芦根汤的药效是否达到标准。具体地:
35.对煎制的芦根汤取样,得到多份样品。
36.芦根汤的煎制按照古籍《千金》记载的方式即可,将生芦根、知母、竹茹、粳米和水按照重量比1200:50:40:120:5000混合,浸泡1h后煎煮45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与一次滤液;将一次滤渣加水,再次煎煮30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与二次滤液;将二次滤液与一次滤液均匀混合,得到芦根汤。
37.生芦根即新鲜的芦根,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因此重量较大,而知母和竹茹采用干药
材。
38.由于需要检测糖类、蒽醌、黄酮、甾体和知母皂苷这五类物质的含量,因此取样时至少需要五份样品,最好取十份,每一类物质的含量检测两次,如果两次的检测结果接近,则表明检测结果比较准确,如果两次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大,则表明检测结果不准确,需要重新取样检测。取样时,待汤剂冷却后再进行。
39.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糖类含量c1;
40.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蒽醌含量c2;
41.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知母皂苷含量c3;
42.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黄酮含量c4;
43.重新选取一份样品,检测该样品中的甾体含量c5。
44.以目前的检测手段,如果要检测中药制剂的未知成分比较困难,但是要检测已知成分的含量则比较简单,已经有不少文献公开了具体的检测过程,如
45.杨莲芳,刘珍,《复方制剂中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现代中医药》2009年05期;
46.cn201110228488.x-复方丹参提取物中糖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47.cn200810207225.9一种测定药物中蒽醌含量的方法;
48.梁凤,《比色法测定复方紫花地丁注射液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1990年09期;
49.cn201110097332.2-一种中药组合物中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测定方法;
50.王寅,李明峰,解蕊,张巧艳,《二仙汤中知母黄酮及皂苷含量测定》,《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年06期;
51.韦建荣,《rp-hplc法测定重楼中甾体皂甙的含量》,《药学学报》,1998年06期;
52.《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安徽医药》2007年11期;
53.《不同中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研究》,《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54.本发明采用现有的检测手段对糖类含量c1、蒽醌含量c2、知母皂苷含量c3、黄酮含量c4和甾体含量c5进行检测即可。
55.糖类、蒽醌、知母皂苷、黄酮以及甾体的含量达到一定的值,才能够具有良好的药效,因此,糖类含量c1、蒽醌含量c2、知母皂苷含量c3、黄酮含量c4和甾体含量c5的含量检测完成后,即可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芦根汤的药效:
56.如果c1、c2、c3、c4和c5同时满足
57.2.5mg/ml≤c1,0.35mg/ml≤c2,0.6mg/ml≤c3,0.8mg/ml≤c4,0.2mg/ml≤c5,
58.则药效为合格,否则药效不合格。即只要c1、c2、c3、c4和c5中有一个不满足上述条件,则药效不合格。
59.通过制定明确的药效判断标准,可以实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保证芦根汤的药效稳定、均衡。
60.当药效不合格时,要先检查药材原料是否达标,具体检查药材是否以次充好,药龄是否不足,是否有假药等,如果药材原料符合要求,则需要改进煎制工艺。
61.当汤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低于标准时,也可以对汤剂进行再加工,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具体地,当药效不合格时,可以对芦根汤进行浓缩,浓缩方式为煎煮,使得水分
蒸发,有效成分的浓度则得到提高,具体的煎制时间根据有效成分的检测结果确定,煎制时随时检测汤剂的总体积,防止有效成分的浓度过高。煎制后再次取样检测,直到药效合格。
62.此外,当药效不合格时,根据取样检测结果确定含量低于设定值的不达标成分,根据不达标成分向芦根汤中添加相应的药材,然后在密闭的容器中煎煮。假如糖类含量不达标,则向汤剂中添加生芦根和粳米并再次煎煮;如果是知母皂苷的含量不达标,则向汤剂中添加知母并进行再次煎煮;如果蒽醌和甾体的含量不达标,则向汤剂中添加生芦根并进行再次煎煮。添加的药材量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如果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则需要添加较多的药草,如果有效成本的含量比较接近设定值,则只需要添加少量的药材。通过添加药材并再次煎煮的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某种或者几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提高药效。在密闭的容器中煎煮,可以减少水分流失,有利于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
63.公知的,需要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汤剂中的有效成分不是越高越高,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经过实验研究,糖类含量c1、蒽醌含量c2、知母皂苷含量c3、黄酮含量c4和甾体含量c5控制在2.5mg/ml≤c1≤8mg/ml,0.35mg/ml≤c2≤0.7mg/ml,0.6mg/ml≤c3≤1mg/ml,0.8mg/ml≤c4≤1.5mg/ml,0.2mg/ml≤c5≤0.5mg/ml,既能够保证药效,又能够防止产生较强的副作用。
64.糖类含量c1、蒽醌含量c2、知母皂苷含量c3、黄酮含量c4和甾体含量c5检测完成后,如果c1、c2、c3、c4和c5同时满足
65.8mg/ml≤c1,0.7mg/ml≤c2,1mg/ml≤c3,1.5mg/ml≤c4,0.5mg/ml≤c5,
66.则表明芦根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过高,此时需要适当的降低有效成分的含量,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67.将二次滤渣加水,再次煎煮30min,过滤,得到三次滤渣与三次滤液;
68.取三次滤液加入芦根汤,使c1、c2、c3、c4和c5满足
69.2.5mg/ml≤c1≤8mg/ml,0.35mg/ml≤c2≤0.7mg/ml,0.6mg/ml≤c3≤1mg/ml,0.8mg/ml≤c4≤1.5mg/ml,0.2mg/ml≤c5≤0.5mg/ml。
70.三次滤渣中还含有少量的有效成分,经过再次煎制后可以提取出部分剩余的有效成分,并且得到的三次滤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较低,将三次药液与原芦根汤混合后,可以降低原芦根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同时又增加了芦根汤的总量,即扩大了产量。
71.实施例一
72.将生芦根3600g、知母150g、竹茹120g、粳米360g和水15l水混合,浸泡1h后煎煮45min,过滤,得到一次滤渣与一次滤液;
73.将一次滤渣加水9l,再次煎煮30min,过滤,得到二次滤渣与二次滤液;
74.将二次滤液与一次滤液均匀混合,得到芦根汤4500ml。
75.对芦根汤进行取样,每份20ml,得到5份样品;
76.分别检测5份样品中的糖类含量、蒽醌含量、知母皂苷含量、黄酮含量和甾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糖类含量4.8mg/ml,蒽醌含量0.56mg/ml,知母皂苷含量0.84mg/ml,黄酮含量1.15mg/ml,甾体含量0.36mg/ml。
77.对比例
78.实施例一取样后的芦根汤平均分为五份,分别为第一芦根汤、第二芦根汤、第三芦根汤、第四芦根汤、第五芦根汤,每份芦根汤为880ml;
79.向第一芦根汤中加蒸馏水880ml并均匀混合,得到第一稀释芦根汤,检测第一稀释芦根汤中的糖类含量、蒽醌含量、知母皂苷含量、黄酮含量和甾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糖类含量2.2mg/ml,蒽醌含量0.26mg/ml,知母皂苷含量0.41mg/ml,黄酮含量0.55mg/ml,甾体含量0.18mg/ml。
80.向实施例一中的二次滤液中加水5l,煎制60min,过滤后得到约300ml三次药液,将三次药液与第二芦根汤均匀混合,得到第二稀释芦根汤,检测第二稀释芦根汤中的糖类含量、蒽醌含量、知母皂苷含量、黄酮含量和甾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糖类含量3.6mg/ml,蒽醌含量0.42mg/ml,知母皂苷含量0.66mg/ml,黄酮含量0.98mg/ml,甾体含量0.31mg/ml。
81.向第三芦根汤中加生芦根400g、知母20g、竹茹15g和粳米40g,在密闭的容器中煎煮45min,过滤后得到约750ml第一浓缩芦根汤,检测第一浓缩芦根汤中的糖类含量、蒽醌含量、知母皂苷含量、黄酮含量和甾体含量,检测结果为:糖类含量7.5mg/ml,蒽醌含量0.68mg/ml,知母皂苷含量0.93mg/ml,黄酮含量1.38mg/ml,甾体含量0.47mg/ml。
82.通过加热蒸发的方式将第四芦根汤浓缩至500ml,得到第二浓缩芦根汤,检测第二浓缩芦根汤中的糖类含量、蒽醌含量、知母皂苷含量、黄酮含量和甾体含量,检测结果为:检测结果为:糖类含量8.5mg/ml,蒽醌含量0.89mg/ml,知母皂苷含量1.47mg/ml,黄酮含量1.92mg/ml,甾体含量0.61mg/ml。
83.猩猩、猴子等灵长类动物与人类一样,也会产生妊娠反应,具体表现为暴躁,食欲不振、呕吐等。选取10只妊娠反应的猩猩,随机分为5组,对第一组猩猩饲喂第一稀释芦根汤,第二组猩猩第二稀释芦根汤,第三组猩猩饲喂第一浓缩芦根汤,第四组猩猩饲喂第二浓缩芦根汤,第五组猩猩饲喂第五芦根汤,早晚各饲喂一次,每次饲喂量为50ml。
84.连续饲喂两周后,第一组猩猩的症状得到改善,但并未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可见药效较差;第二组、第三组和第五组猩猩基本恢复正常,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可见药效较好,且无明显副作用;第四组猩猩妊娠反应得到控制,但均出现腹泻、失眠等不良状况,可见副作用明显。
85.上述实验证明,当3.6mg/ml≤糖类含量≤7.5mg/ml、0.42mg/ml≤蒽醌含量≤0.68mg/ml、0.66mg/ml≤知母皂苷含量≤0.93mg/ml、0.98mg/ml≤黄酮含量≤1.38mg/ml,0.31mg/ml≤甾体含量≤0.47mg/ml,芦根汤既具有良好的药效,又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用药比较安全。
86.临床用药
87.病例一,刁某,23岁,怀孕五周后频繁出现恶心呕吐现象,服用按照实施例一的方式制备的芦根汤,两周后恢复正常。
88.病例二,黄某,28岁,怀孕四周后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现象,服用按照实施例一的方式制备的芦根汤,三周后恢复正常。
89.病例三,李某,25岁,怀孕四周后出现恶心、头痛、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服用按照实施例一的方式制备的芦根汤,三周后恢复正常。
90.病例五,任某,31岁,怀孕六周后出现失眠、头痛、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服用按照实施例一的方式制备的芦根汤,四周后恢复正常。
91.综上,本发明制定了明确的芦根汤药效判断标准,生产时依据此标准,可以保证芦根汤的药效,解决了传统中药汤剂药效不稳定的缺陷,并且可以防止产生较强的副作用,提
高用药的安全性。
9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