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96750发布日期:2022-07-19 20:2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灾害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事故灾害、自然灾害等频繁发生,大型工厂、森林等地方由于面积较大,出现灾害事故后容易发生通信中断现象,导致救援工作很难快速响应,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前无法判断现场灾情的危险情况。传统的救援方式需要靠人工进入灾情现场进行勘察,在没有探清现场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直接进入可能存在极大的人身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包括天线组件、主控板、电池、蛋状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摄像头;所述壳体底部具有用于定心的配重部,以使所述壳体形成不倒翁结构;所述天线组件、主控板和电池分别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控板上设有uwb定位模块,所述电池、所述天线组件和所述摄像头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摄像头围绕所述壳体的周向均布。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有伸缩支脚,且所述壳体外壁面上设有供所述伸缩支脚伸出以抬高所述壳体的通孔。
7.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重力加速度计,所述重力加速度计与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板上还设有无线自组网模块。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面覆盖有隔热层。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由阻燃材料制成。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有卡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结构简单、新颖;将壳体设置成不倒翁结构,可使壳体在投放入灾害现场后能够保持直立,令摄像机具有良好的拍摄视角;天线组件可将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传输至灾害现场外的指挥中心,帮助救援人员远程勘察现场情况;uwb定位模块可帮助确定救援人员身上的uwb定位卡的位置,防止救援人员迷失。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的结构简化示意图。
14.标号说明:
15.1、天线组件;
16.2、主控板;
17.3、电池;
18.4、壳体;41、配重部;411、避位腔;42、伸缩支脚;
19.5、摄像头;
20.6、重力加速度计;
21.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3.请参照图1,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包括天线组件1、主控板2、电池3、蛋状壳体4和设于所述壳体4上的摄像头5;所述壳体4底部具有用于定心的配重部41,以使所述壳体4形成不倒翁结构;所述天线组件1、主控板2和电池3分别设于所述壳体4内;所述主控板2上设有uwb定位模块,所述电池3、所述天线组件1和所述摄像头5分别与所述主控板2电性连接。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结构简单、新颖;将壳体4设置成不倒翁结构,可使壳体4在投放入灾害现场后能够保持直立,令摄像机具有良好的拍摄视角;天线组件1可将摄像头5拍摄到的画面传输至灾害现场外的指挥中心,帮助救援人员远程勘察现场情况;uwb定位模块可帮助确定救援人员身上的uwb定位卡的位置,防止救援人员迷失。
25.进一步的,所述摄像头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摄像头5围绕所述壳体4的周向均布。
26.由上述描述可知,多个围绕壳体4周向均布的摄像头5有利于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全方位(如360
°
无死角)地勘察周边环境。
2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内设有伸缩支脚42,且所述壳体4外壁面上设有供所述伸缩支脚42伸出以抬高所述壳体4的通孔。
28.由上述描述可知,伸缩支脚42抬高壳体4可使摄像头5处于更高的拍摄位置,以使摄像头5拍摄到更远处的画面,扩大勘察范围,同时,可降低摄像头5被杂草或树枝等杂物遮挡的风险。
2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4内的重力加速度计6,所述重力加速度计6与所述主控板2电性连接。
30.由上述描述可知,重力加速度计6可通过实时监测加速度的方式,驱使伸缩支脚42在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落地后自动伸出通孔以抬高壳体4。
31.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板2上还设有无线自组网模块。
32.由上述描述可知,多个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投入灾害现场后,可通过无线自组网模块组成一个应急无线通信网,帮助进入灾害现场的救援人员利用wifi通讯设备与指挥中心保持通讯连接。
3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内壁面覆盖有隔热层。
34.由上述描述可知,隔热层可保证壳体4内部的电子器件在合适的温度下正常运行。
3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由阻燃材料制成。
36.由上述描述可知,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可投入火灾现场等高温环境中使用。
3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4上设有卡扣7。
38.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卡扣7有利于无人机或直升机吊起壳体4,以将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从空中投放入灾害现场中。
39.实施例一
40.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可投放入各种灾害现场中,帮助救援人员勘察现场情况,所述灾害现场包括但不限于地震现场、火灾现场等。
41.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包括天线组件1、主控板2、电池3、蛋状壳体4和设于所述壳体4上的摄像头5;所述壳体4底部具有用于定心的配重部41,以使所述壳体4形成不倒翁结构;所述天线组件1、主控板2和电池3分别设于所述壳体4内;所述主控板2上设有uwb定位模块,所述电池3、所述天线组件1和所述摄像头5分别与所述主控板2电性连接。
42.配备了配重部41的壳体4为不倒翁结构,因此,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能够保证确定的顶底关系,投放后不会出现倾倒、颠倒等现象。
43.具体的,摄像头5优选为鱼眼摄像头5,以使拍摄到的画面的视角更广阔,有利于增大勘察范围。主控板2优选为pcb板;电池3为可充电的蓄电池。
44.所述摄像头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摄像头5围绕所述壳体4的周向均布。本实施例中,摄像头5的数量为三个,且每个摄像头5的视角大于或等于120
°
,以便于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全方位地对周边环境进行勘察。在其它实施例中,摄像头5可设有两个、四个或更多个。另外,也可以将摄像头5设置成围绕所述壳体4的周向可转动的,这种情况下,摄像头5的数量为一个也是可行的。
45.所述壳体4内设有伸缩支脚42,且所述壳体4外壁面上设有供所述伸缩支脚42伸出以抬高所述壳体4的通孔。本实施例中,伸缩支脚42优选为液压杆,伸缩支脚42设有三个,三个伸缩支脚42绕壳体4的中轴线均布,以便于平稳地支撑壳体4,进一步防止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受外力作用而倾倒。壳体4内设有一端连通外壁面的筒状结构,伸缩支脚42设于该筒状结构内;配重部41上设有避开该筒状结构的避位腔411。
46.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4内的重力加速度计6,所述重力加速度计6与所述主控板2电性连接。具体地,本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从空中投放入灾害现场中,与此同时,重力加速度计6实时监测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在掉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当其落地后,重力加速度计6监测到加速度的急剧降低,即发送电信号至主控板2,主控板2控制伸缩支脚42伸出通孔,抬高壳体4。
47.为使进入灾害现场的救援人员能与外界保持通讯,所述主控板2上还设有无线自组网模块。具体的,无线自组网模块包括e-pole100、e-pack100或e-pack200等型号的数字无线自组网转发台。
48.所述壳体4内壁面覆盖有隔热层。具体的,隔热层优选为隔热棉材质。
49.所述壳体4由阻燃材料制成。具体的,壳体4优选由耐磨性强、熔点极高的无卤塑料制成。
50.所述壳体4上设有卡扣7,以便于无人机或直升机吊起壳体4。
5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结构简单、新颖;将壳体设置成不倒翁结构,可使壳体在投放入灾害现场后能够保持直立,令摄像机具有良好的拍摄视角;天线组件可将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传输至灾害现场外的指挥中心,帮助救援人员远程勘察现场情况;uwb定位模块可帮助确定救援人员身上的uwb定位卡的位置,防止救援人员迷失;伸缩支脚可用于抬高壳体,令摄像机能拍摄到更远处的画面;多个灾害现场自适应应急勘察装置可通过无线自组网模块组成一个应急无线通信网,帮助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与外界保持通讯。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