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7801发布日期:2022-09-14 12: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原料,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其中混凝土强度检测是检测的一个项目。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时,常采用液压缸带动压板对成型的混凝土进行施压,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
3.原有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没有设置防护装置,在对混凝土板进行检测时,混凝土板因压力而炸开可能会导致飞出的混凝土使人划伤,另外,现有的检测装置没有设置对检测时混凝土产生的灰尘和碎屑进行清理的装置,导致灰尘和碎屑不易清理,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具有防止碎屑飞溅伤人和对灰尘碎屑进行清理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上侧设有第一结构板与第二结构板,所述主板的上侧位于两个第一结构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对混凝土板进行夹持的夹板,两个所述第一结构板内设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飞出伤人的防护结构,所述第二结构板内设有用于混凝土碎屑和灰尘进行清理的除灰结构,所述主板的下侧设有一组支腿。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设于第二结构板一侧的第一透明防护板,两个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一侧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通过延伸板与第一结构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透明防护板,且两个第二透明防护板均贯穿第一结构板并相互抵住。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除灰结构包括设于第二结构板内的除灰腔,所述主板的下侧位于除灰腔的下侧设有导板,所述除灰腔内设有过滤板,所述第二结构板的一侧位于过滤板的一侧设有风机。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贯穿主板的一侧并设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主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侧在主板内开设的第一滑槽内横向移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相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对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夹板,且夹板与支撑板的上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下侧在主板内开设的
第二滑槽内横向移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结构板的上侧设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结构板的上侧并设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的上侧设有压力测量仪。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第一透明防护板的设置,防止了混凝土碎屑相侧边飞溅伤人的问题,通过第二透明防护板的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第二透明防护板贯穿第一结构板并与第一结构板滑动连接,使该装置能够在混凝土板移动到合适位置后,通过电动伸缩杆发力,使两个第二透明防护板对其进行后面防护,方便工作人员贯观察且阻拦碎屑向后飞溅伤人,从而解决了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混凝土飞溅伤人的问题。
12.2、通过第二结构板的后侧设有风机,且第二结构板内设有除灰腔,使该装置在对混凝土进行检测或检测过后,能够通过风机的发力,使灰尘和细小的碎屑通过吸力进入到除灰腔内,通过过滤板的设置,使灰尘净化排出,细小的碎屑能够通过除灰腔下侧设有的导板排出,从而结解决了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灰尘和碎屑不易清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俯视立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部立体结构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正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a-a方向的剖视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视立体结构图;
19.图中:1、主板;2、第一结构板;3、第二结构板;4、电机;5、螺纹杆;6、支撑板;7、第一滑槽;8、移动块;9、电动推杆;10、夹板;11、连接杆;12、第二滑槽;13、防护结构;1301、第一透明防护板;1302、固定板;1303、延伸板;1304、电动伸缩杆;1305、第二透明防护板;14、除灰结构;1401、除灰腔;1402、导板;1403、过滤板;1404、风机;15、液压机;16、压力板;17、压力测量仪;18、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板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主板1,主板1的上侧设有第一结构板2与第二结构板3,主板1的上侧位于两个第一结构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对混凝土板进行夹持的夹板10,两个第一结构板2内设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飞出伤人的防护结构13,第二结构板3内设
有用于混凝土碎屑和灰尘进行清理的除灰结构14,主板1的下侧设有一组支腿18,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主板1的上侧位于两个第一结构板2之间滑动连接有支撑板6,使工作人员能够把混凝土板放在支撑板6上进行下一步工序,通过支撑板6的两侧均设有用于对混凝土板进行夹持的夹板10,使混凝土板能够通过夹板10的夹持,防止混凝土板发生位移的现象,通过两个第一结构板2内设有用于防止混凝土飞出伤人的防护结构13,使该装置在运行时,能够通过防护结构13的设置,防止混凝土碎屑飞溅伤人。
23.具体的,防护结构13包括设于第二结构板3一侧的第一透明防护板1301,两个第一结构板2的一侧设有固定板1302,且固定板1302通过延伸板1303与第一结构板2相连接,固定板1302的一侧设有电动伸缩杆1304,电动伸缩杆1304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且两个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均贯穿第一结构板2并相互抵住,本实施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1304的输出端设有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且两个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均贯穿第一结构板2并相互抵住,使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杆1304的运行而发生移动,使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能够根据混凝土移动的合适位置,进行防护,避免了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阻碍混凝土板移动的问题。
24.具体的,除灰结构14包括设于第二结构板3内的除灰腔1401,主板1的下侧位于除灰腔1401的下侧设有导板1402,除灰腔1401内设有过滤板1403,第二结构板3的一侧位于过滤板1403的一侧设有风机1404,本实施例中,通过除灰腔1401内设有过滤板1403,第二结构板3的一侧位于过滤板1403的一侧设有风机1404,使该装置在运行时,能够通过风机1404的发力,使灰尘和碎屑能够进入到除灰腔1401内,能够通过过滤板1403的过滤,使灰尘得到净化,避免污染空气。
25.具体的,主板1的一侧设有电机4,电机4输出端贯穿主板1的一侧并设有螺纹杆5,且螺纹杆5与主板1转动连接,螺纹杆5的外侧设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下侧在主板1内开设的第一滑槽7内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板6的下侧在主板1内开设的第一滑槽7内横向移动,使螺纹杆5转动时,螺纹杆5侧壁上设有的支撑板6能够通过第一滑槽7的限位,使支撑板6能够进行移动,防止了支撑板6出现转动的现象。
26.具体的,支撑板6的两侧均设有移动块8,且移动块8通过连接杆11与支撑板6相连接,两个移动块8相对的一侧设有电动推杆9,电动推杆9的输出端设有夹板10,且夹板10与支撑板6的上侧滑动连接,移动块8的下侧在主板1内开设的第二滑槽12内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块8通过连接杆11与支撑板6相连接,使支撑板6移动时,能够通过连接杆11的设置,带动移动块8移动,从而使夹板10能够稳定的对混凝土板进行夹持固定。
27.具体的,第一结构板2的上侧设有液压机15,液压机15的输出端贯穿第一结构板2的上侧并设有压力板16,压力板16的上侧设有压力测量仪17,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板16的上侧设有压力测量仪17,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压力测量仪17来观察混凝土板所能承受的压力。
28.本实施例中压力测量仪17、液压机15和风机1404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把混凝土板放在支撑板6上,通过电动推杆9发力,使夹板10能够对混凝土板进行夹持,通过电机4发力,使螺纹杆5转动,使螺纹杆5侧壁上的支撑板6在第一滑槽7的限位下进行移动,使混凝土板移入机体内,通过连接杆11的设
置,使夹板10也能跟随移动,对混凝土板进行夹持,在移动到合适位置时,能够通过电动伸缩杆1304发力,使两个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相互抵住,使第二透明防护板1305对混凝土板的后侧进行防护,通过液压机15发力,使压力板16对混凝土板施压,使压力测量仪17进行测量,使风机1404发力,使灰尘通过过滤板1403的过滤排出,使碎屑通过除灰腔1401直接落下。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