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3212发布日期:2022-07-20 02:3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3.而接线端子的连接要求非常严格且精确,稍有连接不精确就会导致连接无效,通常工人都是直接连接接线端子,连接完之后,通过启动设备从而间接得出接线端子是否可以使用,如果不可使用,将其拆除再连接新的接线端子,直至可以使用。
4.研发人员在研究改进中发现不是所有的接线端子都会很精确的连接,通常会因为自身结构的不精确导致连接的接线端子无法使用,而重复的更换接线端子费时又费力,存在费时费力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和u形板,箱体呈l状,箱体与地面垂直的侧壁上固定有测量座,u形板置于箱体与地面平行的侧壁上,u形板和箱体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滑动方向与测量座垂直,u形板u形口竖直向上设置,接线端子嵌在u形板中,滑动u形板,接线端子会嵌在测量座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时,将接线端子置于u形板中,使得接线端子长度方向和u形板长度方向相同,接线端子针头一端靠近测量座,滑动u形板,使得接线端子一同滑动,当接线端子与测量座接触时,观察接线端子是否可以嵌在测量座中,从而完成对接线端子的测试,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u形板相互对应的两个侧壁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相同的凹槽,凹槽均置于u形板远离测量座的一端,接线端子接线的一端刚好嵌在两个凹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时,将接线端子接线一端刚好嵌在凹槽中,使得接线端子和u形板的连接更加牢固,达到增加接线端子和u形板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箱体与地面平行的侧壁靠近u形板的一侧固定有两块固定块,两块固定块的长度方向均与u形板的长度方向相同,两块固定块均与测量座垂直,u形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固定有多个滑轨,多个滑轨均套在固定块上,且与固定块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滑动方向与测量座垂直,每个固定块上至少有一个滑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时,将接线端子和u形板连
接,再滑动u形板从而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固定块和滑轨的设置,使得u形板在箱体上的固定更加牢固,达到增加u形板和箱体之间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箱体内部为空心,u形板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板,滑动板竖直向下设置,箱体与地面平行的侧壁靠近u形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滑动板穿过矩形孔插入箱体中,滑动板和箱体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且滑动方向和测量座垂直,箱体内部固定有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固定在箱体与地面平行的侧壁靠近地面的一侧,两块限位板均与地面垂直,箱体上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穿过两块限位板,转动杆和两块限位板均转动连接,转动杆以自身为轴自转,且转动杆部分外漏箱体,转动杆上环套固定有传动板,传动板与转动杆垂直,且传动板置于两块限位板之间,当传动板处在竖直方向且滑动板处在矩形孔远离测量座的一端时,此时传动板和滑动板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时,将接线端子和u形板连接,转动转动杆,传动板会随之转动,从而传动板会推动滑动板,从而u形板朝测量座方向滑动,完成接线端子的测试,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转动杆外漏箱体的一端固定有延长杆,延长杆和转动杆垂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转动转动杆时,转动延长杆,从而转动转动杆即可,达到省力快捷的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滑动板和箱体与地面垂直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均置于箱体内部,弹簧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箱体与地面垂直的侧壁固定连接,弹簧和地面平行,当接线端子完全插入测量座中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接线端子测试完成时,松开延长杆,弹簧会将滑动板弹开,从而分离接线端子和测量座,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弹簧内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长度方向和弹簧长度方向相同,伸缩杆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箱体与地面垂直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和弹簧没有接触。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杆的设置,使得弹簧被压缩的时候不容易出现弯折,从而弹簧更加稳定,达到增加弹簧自身稳定性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传动板一端的边缘线为直线,当接线端子完全插入测量座中时,转动板边缘线为直线的一端与滑动板抵接,且此时该直线竖直向下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线端子完全插入测量座时,转动板边缘线为直线的一端与滑动板抵接,转动板的边缘为直线,从而将滑动板顶住将其固定,避免了人一直握着延长杆,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u形板、测量座、滑动板、限位板、转动杆、传动板、延长杆以及弹簧的设置,达到方便快捷的效果;
25.2.凹槽、固定块以及滑轨的设置,达到增加装置内部稳定性的效果;
26.3.伸缩杆的设置,达到增加弹簧自身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为显示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箱体;11、测量座;12、固定块;13、矩形孔;14、限位板;15、转动杆;2、u形板;21、凹槽;22、滑轨;23、滑动板;3、传动板;4、延长杆;5、弹簧;6、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
32.参照图1,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包括箱体1、u形板2以及测量座11,箱体1为l形状,箱体1的一个侧壁与地面平行,另一个侧壁与地面垂直,测量座11固定在箱体1与地面垂直的侧壁上,u形板2用于承载接线端子,测量座11用于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
33.参照图1,箱体1与地面平行的侧壁远离地面的一侧固定有两块,两块固定块12互相平行,且两块固定块12均与测量座11垂直,两块固定块12之间留有距离,u形板2的u形口竖直向上设置,u形板2靠近固定块12的一端固定有四个滑轨22,四个滑轨22均套在固定块12上,四个滑轨22与固定块12均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固定块12长度方向设置,且每个固定块12上设置有两个滑轨22,每个固定块12上的两个滑轨22的位置相互对应,u形板2相互对应的两个侧壁相同位置处开设有相同的凹槽21,凹槽21均置于u形板2远离测量座11的一端,当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时,接线端子接线的一端刚好嵌在两个凹槽21中,当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时,将接线端子置于u形板2中,且接线端子接线的一端刚好嵌在凹槽21中,推动u形板2,使得接线端子朝向测量座11滑动,直至接线端子针头一端插入测量座11中,通过判断接线端子与测量座11的结合程度从而判断接线端子是否可以使用,从而完成测试。
34.参照图1和图2,箱体1内部为空心,u形板2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有滑动板23,滑动板23竖直向下设置,滑动板23和u形板2垂直,箱体1与地面平行的侧壁远离地面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13,矩形孔13位于箱体1水平侧壁靠近箱体1竖直侧壁的一端,矩形孔13和测量座11垂直,滑动板23穿过矩形孔13插入箱体1内部,滑动板23和箱体1滑动连接,滑动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滑动方向和测量座11垂直,箱体1内部固定有两块相同的限位板14,限位板14固定在箱体1水平侧壁靠近地面的一侧,两块限位板14均与地面垂直,箱体1上设置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部分插入箱体1内部,部分外漏箱体1,且转动杆15同时穿过两块限位板14,转动杆15和两块限位板14均转动连接,转动杆15以自身为轴自转,两块限位板14沿转动杆15长度方向的竖直投影完全重合,转动杆15上环套固定有传动板3,传动板3和转动杆15垂直,且传动板3置于两块限位板14之间,传动板3一端的边缘线为直线,当传动板3处在竖直方向且滑动板23处在矩形孔13远离测量座11的一端时,此时传动板3和滑动板23抵接,当接线端子完全插入测量座11中时,转动板边缘线为直线的一端与滑动板23抵接,且此时该直线竖直向下设置,转动杆15外漏箱体1的一端固定有延长杆4,延长杆4和转动杆15垂直。
35.滑动板23和箱体1与地面垂直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5,弹簧5一端固定在滑动板23靠近箱体1与地面垂直的侧壁一侧,弹簧5另一端和箱体1与地面垂直的侧壁固定连接,弹簧5和滑动板23垂直,当接线端子完全插入测量座11中时,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弹簧5内部设置有伸缩杆6,伸缩杆6长度方向和弹簧5的长度方向相同,伸缩杆6一端和滑动板2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箱体1与地面垂直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伸缩杆6和弹簧5没有接触。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接线端子测试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接线端子进行测试
时,将接线端子置于u形板2中,握住延长杆4,转动延长杆4,使得接线端子与测量座11相连接,即可通过观察接线端子与测量座11的连接情况,从而完成对接线端子的测试,完成对一个接线端子的测试后,转动转动杆15,弹簧5会将接线端子弹出,取出接线端子,再对下一个接线端子进行测试即可。
3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