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4672发布日期:2022-07-19 22:4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对汽车的雪种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会产生有误渗漏,杂质的进入,内部的污渍非常多,或者是冷媒的泄露,都会导致车用空调的制冷效果下降。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对车用空调进行更换或者清洁。目前市面上的更换方法有以下几种:1、通过抽取设备直接将内部的冷媒全部抽出,直接更换全新的冷媒,这种方式一般是手动操作,成本较高,需要全部的冷媒更换。2、通过更换设备进行补充,即通过气压判断是否冷媒足量,如果不足的情况下,进行适量的补充即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大幅降低成本,但是内部的冷媒仍然会处于脏污状态,因此,目前市面上需要一种,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雪种检测过滤及更换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一种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可达到在给过滤雪种之前,通过设备将雪种抽出,检测雪种是否具备过滤价值,根据需要添加,并且不会影响雪种过滤清洗和更换。
4.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包括用于系统控制的控制面板,用于给系统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系统,用于抽出汽车冷媒的抽出装置,过滤装置,存储装置和检测装置,抽出装置,过滤装置,存储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使冷媒在相关的系统内部运转,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媒的清洁状况及杂质含量。技术方案是通过抽出装置将车用冷媒抽出,通过检测装置对原始的冷媒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判断冷媒的状态,是否要进行更换,如果冷媒的状态良好且没有过度脏污,仅根据冷媒的气压状态和存储装置的重量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从而补充适量的冷媒即可,达到了节约成本及时间的目的。
5.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检测装置由检测管,气流单向阀,检测管道和电磁阀组成,其中检测管设置在控制面板上,气流单向阀设置在检测管道前端,且和检测管密封连接,气流单向阀和检测管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检测管内部设有吸附材料,用于吸附冷媒,检测管道和气流单向阀连接,在检测管道上设有电磁阀,用于关闭或打开检冷媒进入检测装置的通路。通过在检测管内部设置吸附棉,当抽出装置将冷媒抽出时,会通过该检测管,从而可以收集适量的冷媒,然后通过检测管内的冷媒杂质成分可以得知是否到了更换冷媒的程度,从而确定是整体更换,还是部分添加,通过气流单向阀来确保冷媒部分停留在检测管内部,从而能获取原始冷媒。通过检测管的活动连接设置可以单独取出检测管,对检测管内部的吸附棉材质进项检测,再进行该动作时,可以通过电磁阀关闭管道,放置冷媒外泄。
6.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控制面板上设有主控电路板,压力表,吸入口,排出口和控制屏幕,压力表用于检测压力并将数据传送至主控电路板,吸入口用于将冷媒吸入
到设备内部,排出口用于将冷媒输入到汽车内部,控制屏幕用于显示冷媒更换过程。其中,观测瓶用于检测汽车空调内的冷媒质量。检测管设置在检测管道中间,检测管道形成并联,一条检测管道与吸入口的管道连通,吸入口吸入的汽车空调内冷媒,一部分吸入到检测管,检测管可取出,检测内部的冷媒是否需要更换,若不需要更换,进行过滤循环。控制面板上设有把手,把手用于推拉机器。
7.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过滤装置由冷凝系统,过滤罐,压缩机,油气分离装置组成,其中油气分离装置由上盖,分离罐和下盖组成,上盖中设有进料口,送料口,排气口和若干模块阀,进料口和吸入口通过管道相通,将冷媒送至分离罐内,压缩机给分离罐增加或减小压力,模块阀设置在上盖表面,通过模块阀来控制分离罐工作状态,底盖设置在分离罐下方,底盖上设有一个排料孔和进料孔,其中排料孔用于将杂质通过管道排送到存储装置,进料孔用于将冷凝系统中的冷媒送入到分离罐内。冷媒先通过上盖上的进料口进入油气分离装置进行油气分离,因为压缩机给油气分离装置提供压力,将冷媒进行增压处理,使冷媒进行接近液体状态,在油气分离装置内部,杂质和油污因为比重较大,会下沉到油气分离装置的底部,而冷媒会上升到油气分离装置的上部,下盖上的排料孔会将杂质和油污排出到旧油瓶内进行收集。气化后的冷媒会进一步通过上盖上的送料口输送到过滤系统中,同时排气口和控制面板上的压力表相连,通过感应到的气压判断冷媒的量和压力是否足够,从而形成数据进行对比。
8.气化后冷媒通过过滤管道,进入过滤罐内,进行过滤,进一步保证冷媒的清洁。过滤罐用于过滤气化后的冷媒,过滤罐顶端带有阀门部件,并且与压缩机连接,过滤后的冷媒通过压缩管道进入压缩机内部,压缩机提供动力,使气化的冷媒进入冷凝系统。过滤罐旁设有动力转化阀,用于使气化冷媒进入过滤罐内。压缩机用于给整个过滤系统提供动力,压缩机上设有三根管道,与过滤罐连接的压缩管道,与油气分离装置连接的动力管道,与冷凝系统连接的与冷凝传送管。过滤后的冷媒进入压缩机后,在压缩机的作用下,通过冷凝传送管,进入冷凝系统内部。冷凝系统用于让过滤好的气化冷媒,重新冷凝成液态冷媒。冷凝系统与油气分离装置之间设有传液管道,液态化的冷媒重新进入油气分离装置下端,通过下盖上的进料孔回到分离罐内部。
9.整套过滤系统过滤完后,油气分离装置内部收集好的干净的冷媒会,在排出口连接好外置胶管后,过滤好的液态冷媒通过油气分离装置的送料管,再通过送料口送至排出口,回到汽车空调系统内部。
10.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上盖为方形板状结构,进料口和送料口设置在上盖的侧方,且远离分离罐,排料孔和进料孔设置在下盖侧方远离分离罐。这种设计的好处是更好的利用冷媒易于受到压力进行气液转换,这样液体能向下沉,既方便收集油污和杂质,又方面冷凝的冷媒进入。同时通过压力的改变,又使气化的冷媒通过上盖上方的送料口排出到汽车内部,保证更换后的冷媒更加符合要求。
11.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冷凝系统由冷凝管,及包裹在冷凝管外部的散热片和冷却风机组成,其中冷却风机提供降温,使冷媒凝结。
12.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压缩机为空气压缩机,过滤罐设有一个3通的动力转化阀,过滤罐的一端和空气压缩机连接,另一端和该动力转化阀的一个通孔相连,送料口和该动力转化阀的另外一个通孔相连,冷媒通过过滤罐过滤后进入压缩机。通过动力
805为下盖,806为排料孔,807为进料孔,9为真空泵,901为清理口,902为真空阀,10为加热棒,11为新油瓶,1101为新油传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5.一种车用空调雪种检测及更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系统控制的控制面板1,用于给系统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系统,用于抽出汽车冷媒的抽出装置,过滤装置,存储装置和检测装置,抽出装置,过滤装置,存储装置和检测装置之间通过管道相连,使冷媒在相关的系统内部运转,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冷媒的清洁状况及杂质含量。
26.检测装置由检测管102,气流单向阀1021,检测管道和电磁阀组成,其中检测管102设置在控制面板1上,气流单向阀1021设置在检测管道前端,且和检测管102密封连接,气流单向阀1021和检测管102之间可拆卸连接,在检测管102内部设有吸附材料,用于吸附冷媒,检测管道和气流单向阀1021连接,在检测管道上设有电磁阀,用于关闭或打开检冷媒进入检测装置的通路。
27.控制面板1上设有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用于控制和管理系统的运行,压力表101,吸入口104,排出口105和控制屏幕106,压力表101用于检测压力并将数据传送至主控电路板,吸入口104用于将冷媒吸入到设备内部,排出口105用于将冷媒输入到汽车内部,控制屏幕106用于显示冷媒更换过程及相关数据。其中,检测管102用于检测汽车空调内的冷媒质量。检测管102设置在检测管道中间,检测管道形成并联,一条检测管道与吸入口104的管道连通,吸入口104 吸入的汽车空调内冷媒,一部分吸入到检测管102,检测管102可取出,检测内部的冷媒是否需要更换,若不需要更换,冷媒则从检测管 102,通过检测管道进入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循环。控制面板1上设有手把103,手把103用于推拉机器。
28.过滤装置由冷凝系统5,过滤罐6,压缩机7,油气分离装置8组成,其中油气分离装置8由上盖804,分离罐803和下盖805组成,上盖804中设有进料口801,送料口802,排气口和若干模块阀,进料口801和吸入口104通过管道相通,将通过吸入口104将冷媒送至分离罐803内,压缩机7给分离罐803增加或减小压力,模块阀设置在上盖804表面,通过模块阀来控制分离罐803工作状态,底盖设置在分离罐803下方,底盖上设有一个排料孔806和进料孔807,其中排料孔806用于将杂质通过管道排送到旧油瓶2内进行存储,进料孔 807用于将冷凝系统5中过滤后的冷媒送回到分离罐803内。
29.油气分离装置8的上盖804为方形板状结构,进料口801和送料口802设置在上盖804的侧方,且远离分离罐803,排料孔806和进料孔807设置在下盖805侧方远离分离罐803。通过远离设置,进一步降低压力,使相关的管道和设备能正常运行,保证上下盖的受力均匀,油气分离装置8用于将抽出来的冷媒进行液化,被高压压缩的冷媒变成液态,杂质和油污沉淀在油气分离装置8的下端,经过气化后的冷媒上浮到油气分离装置8的上端,气化后冷媒通过过滤管道601,进入过滤罐6内,进行过滤。
30.过滤罐6用于过滤气化后的冷媒,过滤罐6顶端带有阀门部件,并且与压缩机7连接,过滤后的冷媒通过压缩管道701进入压缩机7 内部,压缩机7提供动力,使气化的冷媒进入冷凝系统5。过滤罐6 旁设有动力转化阀602,用于使气化冷媒进入过滤罐6内。
31.压缩机7用于给整个过滤系统提供动力,压缩机7上设有三根管道,分别与过滤罐6
连接的压缩管道701,与油气分离装置8连接的动力管道702,与冷凝系统5连接冷凝传送管703。过滤后的冷媒进入压缩机7后,在压缩机7的作用下,通过冷凝传送管703,进入冷凝系统5内部。压缩机7和冷凝系统5通过管道相连,将压缩后的冷媒送入到冷凝系统5中。
32.冷凝系统5由冷凝管502,及包裹在冷凝管外部的散热片503和冷却风机504组成,其中冷却风机504提供降温,使冷媒凝结。冷凝系统5用于让过滤好的气化冷媒,重新冷凝成液态冷媒。冷凝系统5 与油气分离装置8之间设有传液管道501,液态化的冷媒重新进入油气分离装置8下端,再通过排出口105回到汽车空调系统内部。
33.冷媒整套过滤系统过滤完后,油气分离装置8的底部会储存有过滤好的液态冷媒,在排出口105连接好外置胶管后,过滤好的液态冷媒通过油气分离装置8的送料管,从排出口105重新回到汽车内部。
34.所需压缩机7为空气压缩机,过滤罐6设有一个3通的动力转化阀602,过滤罐6的一端和空气压缩机连接,另一端和该动力转化阀 602的一个通孔相连,送料口802和该动力转化阀602的另外一个通孔相连,冷媒通过过滤罐6过滤后进入压缩机7。
35.真空系统由真空泵9和真空阀902组成,真空泵9、加热棒10和真空阀902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真空阀902设有3个连接口,一个和存储装置连接,一个和进料口801连接,在真空泵9上还设有一个清理口901,加热棒10从该清理口901插入到真空泵9内部,用于给真空泵9进行防止乳化。
36.存储装置由旧油瓶2,冷媒罐3,称重系统4及新油瓶11组成,其中旧油瓶2和排料孔806通过管道相连,冷媒罐3和动力转化阀602 的一个通孔相连,且冷媒罐3放置在称重系统4上,新油瓶11和动力转化阀602通过管道相连通。旧油瓶2用于对油气分离机内,无法气化的浑浊油渍进行储存同时进行称重,判断损失的旧油的重量,便于下一步进行补充,旧油瓶2与油气分离机之间设有旧油输送管201,旧油输送管201分别连接在旧油瓶2的顶端与油气分离机的底端。需要储存的油污都会经过旧油输送管201,进入旧油瓶2内。新油瓶11 用于储存干净润滑油,新油瓶11与过滤罐6通过新油传送管1101连接,新油传送管1101分别连接在新油瓶11的顶端与过滤罐6的顶端。因为车用空调内部也有运动部件,需要对其进行润滑,所以需要对损失的旧油污进行补充,新油瓶11内部的新油可以对损失的旧油进行补充,冷媒罐3为外置设备,内部有大量新冷媒,需要时通过管道将冷媒罐3的新冷媒抽入过滤罐6内。冷媒罐3设有两根管道,一根与真空泵9连接,一根与过滤罐6旁的动力转化阀602连接。冷媒罐3下端设有称重系统4,称重系统4在冷媒罐3下方,用于检测使用了冷媒罐3内部多少冷媒,称重结果会在控制屏幕106显示,根据显示将对应损失的冷媒补充会车用空调内部。
3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