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6594发布日期:2022-08-31 05:2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金柑,又名金桔,原产于中国,属于芸香科金柑属常绿果树,在我国野生和栽培的有金枣、圆金柑、长叶金柑和山金柑4个种,以及金弹、长寿金柑两个杂种金柑。金柑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食、药、赏兼用型果树,在华南地区如广西、广东等省的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广西是中国金柑主产区之一,金柑产业主要集中在融安和阳朔两县,又以融安县出产的金柑最负盛名,素有“中国金桔之乡”的美称。
3.金柑可以直接种植于土地上,也可以通过种植容器来种植。一般可以是先通过在种植容器来培育,也即进行试验,根据培育的情况再进行选种以及根据在种植容器内进行培育时获得的各项试验数据来进行后期的大范围种植。大范围种植时,既可以是直接种植于土地上,也可以通过种植容器来种植。其中通过种植容器来培育的金柑,需要进行施肥管理。金柑需要进行土壤管理时,需要抽取种植容器内的土壤以对抽取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以检查土壤的具体情况,如土壤的营养情况,再根据土壤的营养情况来进行相应的施肥,也即进行施肥管理。常规的传统方式是通过取样装置竖向取样,根据实际情况一般会取不同位置的几个试样,然后将竖向取样的土壤进行检测以根据检测得出的土壤营养状况来进行施肥等,也即进行施肥管理,控制施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施肥策略。传统的竖向取样,存在着取样方式单一,不同水平深度上的土壤取样难以具有代表性等,存在检测不准确等问题,使得施肥管理不够精确,无法达到更为理想的施肥管理,难以让金柑在更为理想、准确的土壤环境下生长,使得后期大范围种植时的施肥管路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误差,严重的甚至会影响金柑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装置在施肥管理时取样方式单一、取样代表性不足而造成的检测不准确,施肥管理不精确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包括有种植容器,所述种植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所述种植容器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配备有用于封堵所述通孔的封堵部。
7.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横向设置,多个所述通孔环绕所述种植容器的周向分布,且多个所述通孔分布在所述种植容器的侧壁的不同高度上。
8.进一步地,所述封堵部为封堵塞或所述封堵部为封盖。
9.进一步地,为封堵塞或为封盖的所述封堵部的外端面处设置有用于便于放入或取出封堵部的凸起。
10.进一步地,所述封堵部的外端面处开设有向内的凹槽,所述凸起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底处。
11.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容器的侧壁上开设有向内的安置槽,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安置槽的槽底处,所述封堵部封堵所述通孔时不凸出所述安置槽的槽口。
12.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容器的侧壁上有向内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槽底处向外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外部端口敞口,内部端口贯通所述种植容器内部以使得所述凸环的内孔形成所述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封堵部为封盖,通过插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所述凸环外部端口的外侧上。
14.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槽为多个,每个所述安置槽竖向设置在所述种植容器的侧壁上以使得所述安置槽在所述种植容器内壁处向内凸出并形成一条条竖向延伸的凸台,所述种植容器侧壁上同一竖向的通孔位于同一个安置槽内。
15.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容器的顶部的外侧壁处绕周向设置有向外的凸沿。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当需要进行土壤管理时,可进行竖向取样,也可进行水平取样,水平取样时,取下需要取样的位置的封堵部,通过通孔即可进行水平取样,水平取样也可进行多个点的取样,通过不同位置的通孔来进行多点取样,通过竖向取样以及水平取样,取样方式多,取样点多,水平取样时水平深度上的土壤取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有助于实现精准的、全面的土壤检测,以根据精准的、全面的检测数据进行施肥控制,进行精确的施肥管理;
17.同时,施肥时,不仅能够进行竖向施肥,也能通过通孔进行水平施肥,使得土壤施肥更为均匀,也更容易进行精细管理,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也可以变成种植装置,在后期进行大范围种植时可以直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以进行种植,以便于后期种植时复制试验阶段时的水平施肥;
18.且通过设置通孔,在取下相应的封堵部时,有助于通过通孔来来实现土壤通气,以使得土壤获得更多的空气,有助于金柑生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1部分封堵部取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2部分封堵部取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3部分封堵部取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4部分封堵部取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5部分封堵部取下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其中,图中所示标记为:10-种植容器;11-安置槽;12-凸环;13-凸沿;20-通孔;21-抵接环;30-封堵部;31-凸起;32-凹槽;5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1
34.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包括有种植容器10,种植容器10为圆桶状结构,上端敞口设置用以种植金柑,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种植容器10内部的通孔20,通孔20为直接在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打孔的形式,横向设置,贯穿种植容器10的侧壁以使得通过通孔20能够让种植容器10的内外相通,通孔20配备有用于封堵通孔20的封堵部30。
35.实施时,将金柑种植在种植容器10内,按照试验设定进行正常的施肥、浇水等,当需要进行土壤管理时,如需要抽取种植容器10内的土壤以对抽取的土壤样品进行检测时,可进行竖向取样,也可进行水平取样。竖向取样与传统的取样方式一样,在种植容器的上端敞口处,选择几个取样位置,竖向进行取样。水平取样时,取下需要取样的位置的封堵部30,此时种植容器10的侧壁通过该通孔20能够让种植容器10的内外相通,通过该通孔20即可进行水平取样,水平取样也可进行多个点的取样,通过不同位置的通孔20(不同高度上的通孔20和/或同一高度上不同位置的通孔20)来进行多点取样。通过竖向取样以及水平取样,取样方式多,取样点多,水平取样时水平深度上的土壤取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有助于实现精准的、全面的土壤检测,以根据精准的、全面的检测数据进行施肥控制,进行精确的施肥管理。同时,施肥时,不仅能够进行竖向施肥,也能通过通孔20进行水平施肥,使得土壤施肥更为均匀,也更容易进行精细管理,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也可以变成种植装置,在后期进行大范围种植时可以直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以进行种植,以便于后期种植时复制试验阶段时的水平施肥。且通过设置通孔,在取下相应的封堵部30时,有助于通过通孔来20来实现土壤通气,以使得土壤获得更多的空气,有助于金柑生长。当取样等完成后,通过封堵部30封堵通孔20,此时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的种植容器10,形式又与传统的种植容器相类似,不会漏土、漏水等。
36.进一步地,通孔20横向设置,多个通孔20分成四圈,每圈通孔20均匀地环绕种植容器10的周向分布,且每圈通孔20分布在种植容器10的侧壁的不同高度上。通过设置多组周向分布的通孔20,实现多点取样,且能够实现多个径向的取样,且每圈通孔20分布在种植容器10的侧壁的不同高度上,能够实现不同高度的取样,以实现全面、准确的取样,有助于全面、准确了解用以种植金柑的种植容器10内的土壤的实际情况。
37.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封堵部30为封堵塞,也即为塞子形式,封堵塞形式的封堵部30优选采用木头或橡胶材质,木头或橡胶材质的封堵部30对土壤无影响或影响较小,且能够稳定地封堵在通孔20上不易脱落。为封堵塞形式的封堵部30的外端面处设置有用于便于放
入或取出封堵部30的凸起31,凸起31整体呈垂直于封堵部30的外端面的片状结构,突出于封堵部30的外端面,通过设置凸起31,使用时,使用者捏住凸起31,即可便于将封堵部30放入通孔20或从通孔20上取出。在每个通孔20的位置处,同轴设置有环状的向内的抵接环21,该抵接环21能够增加封堵部30与种植容器10的接触面积,有助于保证封堵部30在通孔20内的稳定,防止封堵部30意外从通孔20上脱落。
38.种植容器10的顶部设置有提手50,提手50转动设置,不受力时向下搭在种植容器10的外侧壁上,使用时能够向上转动,以便于通过提起提手50而提起种植容器10,以便于实现试验装置的整体移动。
39.实施例2
40.请参照图4和图5,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开设有向内的安置槽11,通孔20开设在安置槽11的槽底处,封堵部30封堵通孔20时不凸出安置槽11的槽口。
41.考虑到在进行试验时,为了减少占地,往往是将种植容器10放置在培养架上培育,主要为放置在培养架的环状的放置环上,放置环的内径一般为稍大于种植容器10的外径,如果设置封堵部30,且封堵部30伸出种植容器10的外侧面,有可能会因封堵部30的阻挡使得种植容器10无法放入放置环。
42.本优选的实施例中,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开设有向内的安置槽11,通孔20开设在安置槽11的槽底处,封堵部30封堵通孔20时不凸出安置槽11的槽口,此时封堵部30不会对种植容器10放入放置环有影响,可实现将种植容器10放入放置环,或从放置环上取出。
43.在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开设有向内的安置槽11,为了减少用料,则实现方式主要为设置安置槽11的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安置槽11,此时将抵接环21向外设置,可避免抵接环21过于深入种植容器10内部。
44.种植容器10的顶部的外侧壁处绕周向设置有向外的凸沿13,该凸沿13的外径大于放置环的内径,以使得当种植容器10穿过放置环时能够通过凸沿13放置在放置环上。设置凸沿13时,提手50可设置在凸沿13上。
45.实施例3
46.请参照图6和图7,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有向内的安置槽11,安置槽11的槽底处向外设置有凸环12,凸环12的外部端口敞口,内部端口贯通种植容器10内部以使得凸环12的内孔形成通孔20,通过设置凸环12,使用为封堵塞或者为封盖形式的封堵部30,如本优选的实施例中,封堵部30为封盖,通过插接或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凸环12外部端口的外侧上。
47.考虑到通过封堵塞的形式,可能会存在土壤位于通孔20的内壁会影响封堵塞的插入以及封堵塞的插接方式可能会出现封堵塞形式的封堵部30插设不稳的情况。因此,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采用封盖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封堵部30采用封盖的形式,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套设在凸环12外部端口的外侧上,因作用面在凸环12外部端口的外侧面上,该面不易受种植容器10内部土壤的影响(没有土壤粘黏在该面上),从而不会对螺纹连接关系造成影响,能够保证封盖形式的封堵部30能够顺畅地螺旋固定在凸环12上,此时实现对通孔20的封堵。
48.实施例4
49.请参照图8和图9,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为了减少安置槽11向内凹陷的幅度,也即减少安置槽11的深度,封堵部30的外端面处开设有向内的凹槽32,凸起31设置在凹槽32的槽底处,可减少封堵部30的整体长度,封堵部30的整体长度变短则所需的安置槽11的深度则较小,有助于避免安置槽11过于深入种植容器10内部而影响种植容器10的容积,影响金柑的培育。
50.实施例5
51.请参照图10和图11,本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金柑的控制施肥试验装置,与实施例4不同的是,安置槽11为多个,且每个安置槽11竖向设置在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以使得安置槽11在种植容器10内壁处向内凸出并形成一条条竖向延伸的凸台,种植容器10侧壁上同一竖向的通孔20位于同一个安置槽11内。考虑到,如果每个凸环12及其形成的通孔20均独立具有一个安置槽11,则会形成数量较多的安置槽11,且安置槽11向内凹陷,凹陷时各个安置槽11在种植容器10内壁处向内形成一个个互相独立的凸台,则这些凸台在竖向上与相邻的凸台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不利于后期土壤的清理。本优选的实施例,每个安置槽11竖向设置在种植容器10的侧壁上以使得安置槽11在种植容器10内壁处向内凸出并形成一条条竖向延伸的凸台,种植容器10侧壁上同一竖向的通孔20位于同一个安置槽11内,此时一方面安置槽11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在竖向上不会形成间隙,不存在因存在该间隙而后期难以清理土壤的问题。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