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2412发布日期:2022-07-26 23:3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适应装修的需要,水管走天的做法在装修中越来越流行,走天的做法也是越来越规范。装修水管走上面、走顶的话,出现漏水等问题可以较早及时的发现,安全性要稍微高一点,发生漏水也比较容易维修,减少殃及到地面,减少承担下层楼顶渗水的维修。现有的建筑给水排水管路布置好后,需要对给水排水管路进行水压试验。
3.然而,管路走顶需要检测人员高空作业,现有的管路水压试验装置难以进行高空作业,而且管路水压试验外接软管过长,会影响压力检测的稳定性,也不方便检测人员近距离观察水压大小和管路漏水部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
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包括高空抬升组件和顶压试验组件。
7.所述高空抬升组件包括基座套柱、过度套柱、支撑套柱和支撑台,所述过度套柱下端滑动贯穿于所述基座套柱内,所述支撑套柱下端滑动贯穿于所述过度套柱内,所述支撑套柱上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台下方,所述支撑台搭接于所述支撑套柱顶部,所述顶压试验组件包括顶压缸、顶压盘、水压机和水压管,所述顶压缸缸身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顶压盘设置于所述顶压缸活塞杆一端,所述水压机机身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所述水压管连通设置于所述水压机内。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套柱表面、所述过度套柱表面和所述支撑套柱表面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一一对应。
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所述基座套柱下端设置有滑销,所述滑销表面滑动套接有撑杆,另一组所述基座套柱下端设置有卡套,所述撑杆一端卡接于所述卡套内。
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柱上端设置有转耳,所述支撑台底部设置有转座,所述转耳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座上。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柱顶部设置有撑板,所述支撑台底部设置有轨座,所述撑板搭接于所述轨座下端。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轨座内滑动贯穿设置有搭板,所述搭板贴合于所述撑板顶部。
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搭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贯穿于所述轨
座表面。
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拉杆表面套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贴合于所述轨座表面。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压缸上设置有第一压杆,所述水压机上设置有第二压杆。
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水压机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水压管一端设置有接头。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使用时,根据管路的离地高度,检测人员手持基座套柱外壁将支撑套柱上端转动支起,使支撑套柱顶部卡入支撑台底部,移动滑块贴合支撑套柱顶部,通过基座套柱、过度套柱和支撑套柱之间的滑动调节支腿的离地高度,将螺栓穿过表面贯穿通孔,通过螺母将滑动锁死。基座套柱底部落地立起,检测人员高空作业手持压杆上下,使顶压缸上的顶压盘升起,直到柔性顶压盘贴合室内房顶,继续加压使装置上下挤压地面和房顶,增加装置上下接触摩擦力。检测人员通过水压管将被测管路与水压机连通,手持压杆对被测管路内进行加压,可方便的距离观察走顶管路水压大小和漏水部位,管路水压试验外接软管短,管路水压试验更稳定,管路水压试验检测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高空抬升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高空抬升组件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顶压试验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0-高空抬升组件;110-基座套柱;111-锁孔;112-滑销;113-撑杆;114-卡套;120-过度套柱;130-支撑套柱;131-转耳;132-撑板;140-支撑台;141-转座;142-轨座;143-搭板;144-拉杆;145-定位螺母;300-顶压试验组件;310-顶压缸;311-第一压杆;320-顶压盘;330-水压机;331-第二压杆;332-压力表;340-水压管;341-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5.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6.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包括高空抬升组件100和顶压试验组件300,顶压试验组件300安装在高空抬升组件100上。高空抬升组件100通过滑动撑脚对试验装置进行高度支撑,顶压试验组件300对走顶管路进行水压试验,并通过液压顶压屋顶和高空抬升组件100组成梁柱,减少水压试验过程中产生晃动。
27.如图2-图4所示,管路走顶需要检测人员高空作业,现有的管路水压试验装置难以进行高空作业,而且管路水压试验外接软管过长,会影响压力检测的稳定性,也不方便检测人员近距离观察水压大小和管路漏水部位。
28.高空抬升组件100包括基座套柱110、过度套柱120、支撑套柱130和支撑台140。过度套柱120下端滑动贯穿于基座套柱110内,支撑套柱130下端滑动贯穿于过度套柱120内。基座套柱110表面、过度套柱120表面和支撑套柱130表面开设有锁孔111,锁孔111一一对应,具体的通过螺栓贯穿锁孔111,通过螺母旋入贴合锁死定位,方便基座套柱110、过度套柱120和支撑套柱130滑动距离的限位。支撑套柱130上端转动连接于支撑台140下方,支撑套柱130上端设置有转耳131,转耳131与支撑套柱130焊接。支撑台140底部设置有转座141,转座141与支撑台140螺接。转耳131转动连接于转座141上,转耳131与转座141销轴连接。支撑台140搭接于支撑套柱130顶部,支撑套柱130顶部设置有撑板132,撑板132与支撑套柱130螺接。
29.其中,支撑台140底部设置有轨座142,轨座142与支撑台140螺接。撑板132搭接于轨座142下端,轨座142内滑动贯穿设置有搭板143,搭板143贴合于撑板132顶部,具体的撑板132通过轨座142和搭板143包夹限位,实现支撑套柱130的转动和支撑。搭板143上设置有拉杆144,拉杆144与搭板143螺接。拉杆144一端贯穿于轨座142表面,拉杆144表面套接有定位螺母145,定位螺母145贴合于轨座142表面,通过上述结构调控搭板143的滑动位置,方便支撑套柱130转动卡入轨座142内。其中一组基座套柱110下端设置有滑销112,滑销112与基座套柱110焊接。滑销112表面滑动套接有撑杆113,另一组基座套柱110下端设置有卡套114,卡套114与基座套柱110焊接,撑杆113一端卡接于卡套114内,增加装置的落地支撑强度。
30.顶压试验组件300包括顶压缸310、顶压盘320、水压机330和水压管340。顶压缸310缸身设置于支撑台140上,顶压缸310与支撑台140螺接。顶压盘320设置于顶压缸310活塞杆一端,顶压盘320与顶压缸310螺接。具体的顶压盘320柔性橡胶材料,减少顶压过程中对屋顶的破坏。顶压缸310上设置有第一压杆311,方便检测人员的手持操作。水压机330机身设置于支撑台140上,水压机330与支撑台140螺接。水压机330上设置有压力表332,方便检测人员的实时观测水压变化。水压管340连通设置于水压机330内,水压管340一端设置有接头341,方便与上顶管路的连接。水压机330上设置有第二压杆331,方便检测人员的手持操作。
31.具体的,该建筑给水排水水压试验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时,根据管路的离地高度,检测人员手持基座套柱110外壁将支撑套柱130上端转动支起,使支撑套柱130顶部卡入支撑台140底部,移动滑块贴合支撑套柱130顶部,通过基座套柱110、过度套柱120和支撑套柱130之间的滑动调节支腿的离地高度,将螺栓穿过表面贯穿锁孔111,通过螺母将滑动锁死。基座套柱110底部落地立起,检测人员高空作业手持第一压杆311上下,使顶压缸310上的顶压盘320升起,直到柔性顶压盘320贴合室内房顶,继续加压使装置上下挤压地面和房
顶,增加装置上下接触摩擦力。检测人员通过水压管340将被测管路与水压机330连通,手持第二压杆331对被测管路内进行加压,可方便的距离观察走顶管路水压大小和漏水部位,管路水压试验外接软管短,管路水压试验更稳定,管路水压试验检测精度更高。
3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