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5042发布日期:2022-09-14 09:57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泄包括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为加强泄洪消能等工程水力学问题的认识,目前常通过泄洪消能试验装置对泄洪消能进行试验。
3.但是现有的泄洪消能试验装置还存在着不便于放置实验记录用具,不便于观察土层厚度和不便于调整泄洪口的高度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便于放置实验记录用具,便于观察土层厚度并且便于调整泄洪口的高度。
6.其中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支撑架,泄洪台,消能墩,控制阀,挡砂板,砂石层,排水管,l型支架,拉动置物板结构,可拆卸计量棒结构和可调节泄洪管结构,所述的试验箱的左侧下部螺栓连接有支撑架,试验箱的内部左下侧设置有泄洪台,泄洪台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一体化设置有消能墩,泄洪台的右侧设置有控制阀,且控制阀与试验箱螺栓连接设置,试验箱的内部右侧螺栓连接有挡砂板,控制阀与挡砂板之间的下部设置有砂石层,试验箱的下部右侧法兰连接有排水管,试验箱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l型支架;所述的拉动置物板结构和可拆卸计量棒结构均连接试验箱;所述的可调节泄洪管结构连接支撑架;所述的拉动置物板结构包括置物板,后挡板,l型拉动座,凹槽和l型限位杆,所述的置物板后侧与后挡板的前部下侧胶接设置,置物板的上部前后两侧的中间部位分别螺栓连接有l型拉动座,两个所述的l型拉动座的垂直段内部上侧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的l型拉动座的垂直段的前部下侧均开设有凹槽,其中l型限位杆的水平段从前向后依次贯穿两个所述的插孔。
8.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计量棒结构包括防护管,管箍,计量棒,连接杆和转动柱,所述的防护管的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有管箍,防护管的内部插接有计量棒,计量棒的上端轴承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与防护管的上端螺纹连接设置。
9.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泄洪管结构包括泄洪管,水阀,连接座,插杆,支撑管和调节螺栓,所述的泄洪管的右端螺栓连接有水阀,泄洪管的上下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连接座,两个所述的连接座螺栓连接设置,其中下侧所述的连接座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一体化设置有插杆,两个所述的插杆的下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的支撑管的内部,且插杆与支撑管通过调节螺栓连接设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置物板,后挡板,l型拉动座,凹槽和l型限位杆的设置,有利于放置纸、笔等实验记录用具。
1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护管,管箍,计量棒,连接杆和转动柱的设置,有利于观察土层厚度。
13.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泄洪管,水阀,连接座,插杆,支撑管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调整泄洪口的高度。
14.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泄洪台,消能墩和砂石层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引导水流和泄洪的作用。
15.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砂板的设置,有利于过滤砂石。
16.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排水管的设置,将外部管路与排水管连接,有利于排出实验用水。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拉动置物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计量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泄洪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试验箱;2、支撑架;3、泄洪台;4、消能墩;5、控制阀;6、挡砂板;7、砂石层;8、排水管;9、l型支架;10、拉动置物板结构;101、置物板;102、后挡板;103、l型拉动座;104、凹槽;105、l型限位杆;11、可拆卸计量棒结构;111、防护管;112、管箍;113、计量棒;114、连接杆;115、转动柱;12、可调节泄洪管结构;121、泄洪管;122、水阀;123、连接座;124、插杆;125、支撑管;126、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箱1,支撑架2,泄洪台3,消能墩4,控制阀5,挡砂板6,砂石层7,排水管8和l型支架9,所述的试验箱1的左侧下部螺栓连接有支撑架2,试验箱1的内部左下侧设置有泄洪台3,泄洪台3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一体化设置有消能墩4,泄洪台3的右侧设置有控制阀5,且控制阀5与试验箱1螺栓连接设置,试验箱1的内部右侧螺栓连接有挡砂板6,控制阀5与挡砂板6之间的下部设置有砂石层7,试验箱1的下部右侧法兰连接有排水管8,试验箱1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螺栓连接有l型支架9。
24.其中一种多功能的水利工程泄洪消能试验装置,还包括拉动置物板结构10,可拆卸计量棒结构11和可调节泄洪管结构12,所述的拉动置物板结构10和可拆卸计量棒结构11均连接试验箱1;所述的可调节泄洪管结构12连接支撑架2。
25.其中所述的拉动置物板结构10包括置物板101,后挡板102,l型拉动座103,凹槽104和l型限位杆105,所述的置物板101后侧与后挡板102的前部下侧胶接设置,将纸、笔等实验记录用具放置到置物板101上,置物板101的上部前后两侧的中间部位分别螺栓连接有
l型拉动座103,两个所述的l型拉动座103的垂直段内部上侧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的l型拉动座103的垂直段的前部下侧均开设有凹槽104,其中l型限位杆105的水平段从前向后依次贯穿两个所述的插孔,通过凹槽104向前拉动l型拉动座103,使得置物板101沿l型限位杆105向前移动,便于拿取试验记录用具。
26.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拆卸计量棒结构11包括防护管111,管箍112,计量棒113,连接杆114和转动柱115,所述的防护管111的中部上下两侧分别套接有管箍112,防护管111的内部插接有计量棒113,防护管111对计量棒113起到保护作用,计量棒113起到计量砂石层7厚度的作用,计量棒113的上端轴承连接有连接杆114,连接杆114的上端一体化设置有转动柱115,转动柱115与防护管111的上端螺纹连接设置,通过将转动柱115转动,便于将计量棒113取出。
27.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调节泄洪管结构12包括泄洪管121,水阀122,连接座123,插杆124,支撑管125和调节螺栓126,所述的泄洪管121的右端螺栓连接有水阀122,泄洪管121的上下两侧分别相对设置有连接座123,两个所述的连接座123螺栓连接设置,其中下侧所述的连接座123的下部左右两侧分别一体化设置有插杆124,两个所述的插杆124的下端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的支撑管125的内部,且插杆124与支撑管125通过调节螺栓126连接设置,通过调节螺栓126调节插杆124和支撑管125的高度,从而调整泄洪管121的高度,便于在试验中调整和改变泄洪口高度这一变量,使得试验测量更加灵活。
28.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l型限位杆105的垂直段上端螺栓连接在试验箱1下部的中后侧。
29.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置物板101设置在两个所述的l型支架9的水平段之间的上部。
30.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管111设置在控制阀5与挡砂板6之间的前部,且管箍112与试验箱1螺栓连接设置。
31.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两个所述的支撑管125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架2的水平段上部左右两侧。
32.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泄洪台3采用水泥台;所述的消能墩4采用水泥墩;所述的控制阀5采用插板阀;所述的挡砂板6采用垂直段左右两侧分别螺钉连接有不锈钢网的l型不锈钢冲孔板。
33.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管111采用透明pvc塑料管;所述的计量棒113采用外部从上到下依次刻画有刻度的pvc塑料棒,其中刻度的最小单位设置为毫米。
34.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泄洪管121采用pvc塑料管;所述的水阀122采用插板阀。
35.工作原理
36.本实用新型中,将纸、笔等实验记录用具放置到置物板101上,通过凹槽104向前拉动l型拉动座103,使得置物板101沿l型限位杆105向前移动,便于拿取试验记录用具;防护管111对计量棒113起到保护作用,计量棒113起到计量砂石层7厚度的作用,通过将转动柱115转动,便于将计量棒113取出,通过调节螺栓126调节插杆124和支撑管125的高度,从而调整泄洪管121的高度,便于在试验中调整和改变泄洪口高度这一变量,使得试验测量更加灵活。
3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