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8569发布日期:2022-08-12 19:0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属于保护膜领域。


背景技术:

2.保护膜在功能上讲是要对我们所要保护的实体物品外放一层膜,现在世面上已有ar防反光膜、ag磨砂抗反射膜、手机镜子膜、防窥膜,高清防刮膜等功能型保护膜。
3.一般对保护膜进行防潮性能测试时,往往用水直接进行浇灌或者淹没保护膜,但是保护膜一般是在空气中使用,对于防潮性能需要特定的设备进行测试,因此需要一种新型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保护膜进行防潮性能测试时,往往用水直接进行浇灌或者淹没保护膜,但是保护膜一般是在空气中使用,对于防潮性能需要特定的设备进行测试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设备筒,所述设备筒的上端安装有放置盘,所述设备筒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环槽,所述螺纹环槽的内部安装有凸起环,所述设备筒的内部开设有检测腔,所述放置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螺纹环,所述放置盘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筒,所述夹持筒的下端面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试纸,所述夹持槽的两侧夹持筒下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开设有滑移口,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一端安装有弹簧,所述夹持块的另一端穿过滑移口至夹持槽的内部,所述设备筒的前端面安装有抽拉板,所述抽拉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上端面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内部安装有水雾发射器,所述水雾发射器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喷射口。
6.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环的上端面放置有保护膜,且保护膜延伸至螺纹环槽的内部,所述放置盘通过螺纹环旋合至螺纹环槽的内部与设备筒相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外侧与安装槽的内壁相贴合。
8.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通过抽拉板安装在设备筒的内部,且集水箱位于检测腔内部的中心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通过放置盘与检测腔相贯通,所述检测试纸通过夹持筒穿过安装口至检测腔的上端。
1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腔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口外侧的检测腔底部设置有斜坡。
11.进一步地,所述设备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三根支撑柱,三根所述支撑柱位于设备筒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呈120
°
等距排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在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筒,且夹持筒的下端面开设有夹持槽,再通过夹持槽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试纸,且在夹持槽的两侧夹持筒下端开设有移动槽,使得能够对检测试纸进行更换,通过在移动槽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夹持块,再通过夹持块的一端安装有弹簧,且夹持块的另一端穿过滑移口至夹持槽的内部,使得能够便于查看测试的结果,以此能够及时的查看测试的数据,达到便于减少工作量的效果。
14.2、通过在凸起环的上端面放置有保护膜,且保护膜延伸至螺纹环槽的内部,再通过放置盘通过螺纹环旋合至螺纹环槽的内部与设备筒相固定,使得能够将保护膜有效的固定在设备的内部,通过在抽拉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集水箱,且在集水箱的上端面开设有集水槽,再通过集水槽的内部安装有水雾发射器,且水雾发射器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喷射口,使得能够便于制造潮湿的环境,以此能够有效对保护膜进行检测,达到提高测试数据准确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中夹持筒和放置盘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中集水箱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中夹持筒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中夹持筒的剖视图。
21.图中:1-设备筒、2-放置盘、3-安装盘、4-抽拉板、5-支撑柱、6-螺纹环槽、7-凸起环、8-检测腔、9-斜坡、10-导流口、11-螺纹环、12-安装槽、13-安装口、14-夹持筒、15-检测试纸、16-集水箱、17-集水槽、18-水雾发射器、19-喷射口、20-夹持槽、21-移动槽、22-移动板、23-滑移口、24-夹持块、2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3.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保护膜防潮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设备筒1,设备筒1的上端安装有放置盘2,设备筒1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环槽6,螺纹环槽6的内部安装有凸起环7,凸起环7的上端面放置有保护膜,且保护膜延伸至螺纹环槽6的内部,放置盘2通过螺纹环11旋合至螺纹环槽6的内部与设备筒1相固定,设备筒1的内部开设有检测腔8,放置盘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螺纹环11,放置盘2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口13,安装口13通过放置盘2与检测腔8相贯通,检测试纸15通过夹持筒14穿过安装口13至检测腔8的上端,检测腔8的底部开设有导流口10,导流口10外侧的检测腔8底部设置有斜坡9,安装槽12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筒14,夹持筒14的下端面开设有
夹持槽20,夹持槽20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试纸15,使得能够便于查看测试的结果,以此能够及时的查看测试的数据,达到便于减少工作量的效果。
24.夹持槽20的两侧夹持筒14下端开设有移动槽21,夹持筒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安装盘3,安装盘3的外侧与安装槽12的内壁相贴合,移动槽21的内部开设有滑移口23,移动槽21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板22,移动板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夹持块24,夹持块24的一端安装有弹簧25,夹持块24的另一端穿过滑移口23至夹持槽20的内部,设备筒1的前端面安装有抽拉板4,抽拉板4的后端面固定连接集水箱16,集水箱16的上端面开设有集水槽17,集水箱16通过抽拉板4安装在设备筒1的内部,且集水箱16位于检测腔8内部的中心位置,集水槽17的内部安装有水雾发射器18,水雾发射器18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喷射口19,设备筒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三根支撑柱5,三根支撑柱5位于设备筒1下端面的中心位置呈120
°
等距排列,使得能够便于制造潮湿的环境,以此能够有效对保护膜进行检测,达到提高测试数据准确度的效果。
25.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在安装槽12的内部安装有夹持筒14,且夹持筒14的下端面开设有夹持槽20,再通过夹持槽20的内部设置有检测试纸15,且在夹持槽20的两侧夹持筒14下端开设有移动槽21,使得能够对检测试纸15进行更换,通过在移动槽21的内部安装有移动板22,且移动板2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夹持块24,再通过夹持块24的一端安装有弹簧25,且夹持块24的另一端穿过滑移口23至夹持槽20的内部,使得能够便于查看测试的结果,以此能够及时的查看测试的数据,达到便于减少工作量的效果,通过在凸起环7的上端面放置有保护膜,且保护膜延伸至螺纹环槽6的内部,再通过放置盘2通过螺纹环11旋合至螺纹环槽6的内部与设备筒1相固定,使得能够将保护膜有效的固定在设备的内部,通过在抽拉板4的后端面固定连接集水箱16,且在集水箱16的上端面开设有集水槽17,再通过集水槽17的内部安装有水雾发射器18,且水雾发射器18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喷射口19,使得能够便于制造潮湿的环境,以此能够有效对保护膜进行检测,达到提高测试数据准确度的效果。
26.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