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1742发布日期:2022-09-02 22:4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道路交通标志牌是显示交通法规及道路信息的图形符号,它可使交通法规得到形象、具体、简明的表达,同时还表达了难以用文字描述的内容,用以管理交通、指示行车方向以保证道路畅通与行车安全的设施。适用于公路、城市道路以及一切专用公路,具有法令的性质,车辆、行人都必须遵守。
3.道路交通标志牌生产出来后,需要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安装使用,否则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缺乏专门的检测装置,道路交通标志牌多数是由普通的操作工手工进行检测。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缺乏专门的检测装置,导致道路交通标志牌的检测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供专门的道路交通标志牌检测装置,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牌的检测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至少一根立柱,立柱连接有支撑梁,支撑梁滑动连接有不同形状的测试臂,不同形状的测试臂用以架设不同规格的道路交通标志牌。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道路交通标志牌时,将道路交通标志牌插入测试臂内部,或者放在测试臂的顶部,测试臂能够对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支撑,往道路交通标志牌上面放置沙袋,以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力学性能,随后将道路交通标志牌取下并翻转过来,再次按照同样的方式使用测试臂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固定,再次在道路交通标志牌上面放上沙袋,以再次检验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力学性能,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能够代替操作人员的手动检测,使检测过程更加高效,并且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9.可选的,所述测试臂的底面开设有卡槽,支撑梁卡入卡槽内且与测试臂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测试臂与支撑梁进行连接时,只需要使支撑梁卡入测试臂的卡槽内便能够实现测试臂与支撑梁的滑动连接,连接过程快速高效,连接稳定。
11.可选的,所述测试臂的端部设有顶紧螺栓,顶紧螺栓旋入卡槽内,顶紧螺栓将测试臂与支撑梁进行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紧螺栓将测试臂抵紧支撑梁,使测试臂与支撑梁的连接更加稳定,使测试臂能够更加稳定地对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支撑。
13.可选的,每条所述测试臂连接的顶紧螺栓有多个,每条测试臂上的顶紧螺栓等距分布。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增加测试臂与支撑梁的连接稳定性,使测试臂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道路交通标志牌,使测试过程更加安全顺利。
15.可选的,各所述立柱共同连接有将各立柱连为一体的顶部加强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加强梁能够将各立柱连为一体,提高整个检测装置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17.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自锁万向轮,各自锁万向轮关于底座的中心周向均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整个检测装置时,解锁自锁万向轮,推动立柱便能够便捷地移动检测装置,随后锁定自锁万向轮,自锁万向轮又能够对整个检测装置进行稳定支撑。
19.可选的,各所述立柱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梁,连接梁与支撑梁之间连接有转轴,支撑梁与连接梁通过转轴实现转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时,需要对道路交通标志牌的两面均施加压力,即需要翻转道路交通标志牌,通过翻转支撑梁,支撑梁能够带动测试臂及被测试的道路交通标志牌一同翻转,加快了翻转速度,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牌的测试效率。
21.可选的,各所述立柱均滑动连接有能够对支撑梁进行支撑的横撑。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撑能够对支撑梁进行稳定支撑,使支撑梁在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使测试过程顺利进行。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能够代替操作人员的手动检测,使检测过程更加高效,并且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5.2.通过翻转支撑梁,支撑梁能够带动测试臂及被测试的道路交通标志牌一同翻转,加快了翻转速度,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牌的测试效率;
26.3.顶紧螺栓将测试臂抵紧支撑梁,使测试臂与支撑梁的连接更加稳定,使测试臂能够更加稳定地对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自锁万向轮;2、立柱;21、支撑梁;22、顶部加强梁;23、连接梁;24、横撑;3、测试臂;31、卡槽;32、顶紧螺栓;4、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实施例1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参照图1,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和两根立柱2。底座1为矩形框体结构,底座1水平布置;立柱2竖直设置,两立柱2互相对应且具有间距,立柱2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两立柱2分别与底座1相互对应的两侧边固定连接。两根立柱2共同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梁21,螺栓旋入支撑梁21及立柱2内,将支撑梁21与立柱2固定连接。支撑梁21滑动连接有不同形状的测试臂3,不同形状的测试臂3用以架设不同规格的道路交通标志牌。
33.将道路交通标志牌插入测试臂3内部,或者放在测试臂3的顶部,测试臂3能够对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支撑,往道路交通标志牌上面放置沙袋,以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力学性能,随后将道路交通标志牌取下并翻转过来,再次按照同样的方式使用测试臂3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固定,再次在道路交通标志牌上面放上沙袋,以再次检验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力学性能。
34.参照图1,测试臂3的底面开设有卡槽31,卡槽31位于测试臂3的一端,支撑梁21卡入卡槽31内且与测试臂3滑动连接。测试臂3的端部旋入有顶紧螺栓32,顶紧螺栓32旋入卡槽31内,顶紧螺栓32使测试臂3抵紧支撑梁21。每条测试臂3连接的顶紧螺栓32有多个,每条测试臂3上的顶紧螺栓32等距分布。
35.顶紧螺栓32使测试臂3抵紧支撑梁21,使测试臂3与支撑梁21的连接更加稳定,使测试臂3更加稳定地对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支撑。
36.参照图1,底座1的底部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自锁万向轮11,当需要移动整个检测装置时,解锁自锁万向轮11,推动立柱2移动检测装置,随后锁定自锁万向轮11,自锁万向轮11又对整个检测装置进行稳定支撑。
37.参照图1,两根立柱2共同连接有水平的顶部加强梁22,顶部加强梁2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柱2的顶端固定连接。顶部加强梁22将两根立柱2连为一体,提高整个检测装置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38.实施例2
39.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立柱2共同固定连接有水平的连接梁23,连接梁23位于立柱2的中部,连接梁23与支撑梁21之间设有转轴4,转轴4的一端插入连接梁23内且与连接梁23转动连接,转轴4的剩余一端与支撑梁21固定连接,转轴4垂直于支撑梁21,支撑梁21与连接梁23通过转轴4实现转动连接。两根立柱2在同一高度均穿设连接有水平的横撑24,横撑24插入立柱2内且与立柱2滑动配合,横撑24能够抵接支撑梁21的底面。
40.由于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时,需要对道路交通标志牌的两面均施加压力,即需要翻转道路交通标志牌,通过翻转支撑梁21,支撑梁21带动测试臂3及被测试的道路交通标志牌一同翻转,加快了翻转速度,进一步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牌的测试效率。横撑24对支撑梁21进行稳定支撑,使支撑梁21在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使测试过程顺利进行。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用于交通工程机电产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检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根据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测试臂3,将道路交通标志牌插入测试臂3内部,或者放在测试臂3的顶部,往道路交通标志牌上面放置沙袋,以测试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力学性能。
42.将横撑24推入立柱2内部,为支撑梁21的转动避让位置,转动支撑梁21,支撑梁21带动测试臂3及被测试的道路交通标志牌一同翻转,再次在道路交通标志牌上面放上沙袋,以再次检验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力学性能。
43.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