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8773发布日期:2022-09-14 10:4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水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
3.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时,大都是采用浮标式平台式监测基站在水面漂浮时,在水的流速作用下,很难实现对其进行定位,导致监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装置,能够保证对污水处理池中的水质的监测效率。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浮标式水质监测器,被配置为悬浮于污水处理池中,并用于采集所述污水处理池的水质信息;移送机构,与所述浮标式水质监测器连接,以驱使所述浮标式水质监测仪在所述污水处理池中沿第一方向移动。
6.上述方案中,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大都是采用浮标式平台式监测器在水面漂浮,监测器无固定位置,在水流作用下,一般处于池的出水端或者无规则地在池中漂浮,无法掌控监测器的位置,无法充分有效的对池中任意位置监测,为此,本技术中,设置了移送机构,以能够在移送机构的驱使,使得浮标式水质监测器按照规定的轨迹移动,进而可选择地监测任意位置的水质信息,提高监测效率。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行走机构,与所述移送机构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移送机构沿第二方向移动;
8.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9.上述方案中,第一方向可以为污水处理池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污水处理池的宽度方向。由于移送机构在行走机构的作用下,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配合移送机构驱使浮标式水质监测器沿第一方向移动,浮标式水质监测器能够在污水处理池任意位置监测水质,保证监测效果。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电动绞盘、牵引绳以及第二电动绞盘;所述第一电动绞盘和所述第二电动绞盘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动绞盘用于收卷所述牵引绳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动绞盘用于收卷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所述浮标式水质监测器连接于所述牵引绳的中部,以在所述第一电动绞盘和所述第二电动绞盘分别收卷的作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1.上述方案中,第一电动绞盘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的一侧池台,第二电动绞盘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另一侧的池台,牵引绳沿污水处理池的长度方向横跨污水处理池,由于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固定于所述牵引绳的中部,故通过第一电动绞盘和所述第二电动绞盘分别收卷,能够使得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向收卷的电动绞盘的一侧移动(如第一电动绞盘收卷时,第二电动绞盘放卷,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向第一电动绞盘的一侧移动;第二电动绞盘收卷时,第
一电动绞盘放卷,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向第二电动绞盘的一侧移动),进而改变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一小车以及第二小车;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小车和所述第二小车被配置为分别行走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一小车与所述第一电动绞盘连接,所述第二小车与所述第二电动绞盘连接。
13.上述方案中,第一轨道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的一侧池台,第二轨道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另一侧的池台。通过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的行走,以使得第一电动绞盘和第二电动绞盘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调整浮标式水质监测器的位置。需要解释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以保证第一小车和第二小车的同步移动。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还包括定位标签以及阅读器;多个所述定位标签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轨道,所述阅读器设置于第一小车,用于读取所述定位标签的信息。
15.上述方案中,定位标签可以为rfid标签,通过多个rfid标签对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信息进行限定,配合阅读器,可用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小车(以及第二小车)抵达第二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电动绞盘和第二电动绞盘的工作状态,通过对牵引绳的收卷圈数的控制,以控制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在第一方向的位置。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移送机构和所述行走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浮标式水质监测仪在所述污水处理池的位置。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包括浮体、上盖以及水质监测仪,所述水质监测仪设于所述浮体,所述上盖与所述浮体连接,所述上盖与所述牵引绳连接。
18.上述方案中,浮标式水质监测器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水质监测仪设于浮体内,且水质监测器的探头伸出于浮体以监测水质。上盖盖合浮体,以使得水质监测仪的主要部分处于封闭环境中。上盖与牵引绳连接,以避免浮标式水质监测器的移动轨迹不可控。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浮体的外壁设置有探头管,所述探头管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水质监测仪处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水质监测仪的探头由所述探头管伸出于浮体,以接触水;
20.所述上盖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浮体连接,以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浮标式水质监测器还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所述水质监测水质监测仪器连接,用于向污水处理控制室发射所述水质信息。
21.上述方案中,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可自带有电池,以实现水质监测仪的工作,以及无线发射模块的工作,保证水质信息顺利地传输至污水处理控制室中,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地水质信息。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配置有弹性绳以及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牵引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环,另一端连接所述上盖。
23.上述方案中,弹性绳能够根据浮标式水质监测器的重力以及受到的浮力自适应地
改变自身的长度,以保证浮标式水质监测器悬浮于污水处理池,以有效地采集水质信息。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绳配置有固定套筒和固定块,所述牵引绳穿过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固定块;
25.所述固定套筒固定于所述牵引绳,所述固定块可滑动地沿所述牵引绳滑动;所述固定套筒穿过所述固定环的内环并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被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固定块抵接。
26.上述方案中,固定环,即浮标式水质监测器在固定套筒和所述固定块抵接下,稳定地处于牵引绳的中部,保证浮标式水质监测器的位置可控。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具有水质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浮标式水质监测器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上盖的示意图;
31.图4为弹性绳拉伸后的示意图。
32.图标:10-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1-浮体;110-探头管;12-上盖;120-弹性绳;121-固定环;20-移送机构;21-第一电动绞盘;22-牵引绳;23-第二电动绞盘;30-行走机构;31-第一轨道;32-第二轨道;33-第一小车;34-第二小车;35-定位标签;40-固定套筒;41-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40.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具有水质监测装置的示意图。在图1中以1a示出污水处理池。
4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质监测装置,包括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和移送机构20。
42.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被配置为悬浮于污水处理池中,并用于采集污水处理池的水质信息。移送机构20与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连接,以驱使浮标式水质监测仪在污水处理池中沿第一方向移动。
43.上述方案中,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的水质监测,大都是采用浮标式平台式监测器在水面漂浮,监测器无固定位置,在水流作用下,一般处于池的出水端或者无规则地在池中漂浮,无法掌控监测器的位置,无法充分有效的对池中任意位置监测,为此,本技术中,设置了移送机构20,以能够在移送机构20的驱使,使得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按照规定的轨迹移动,进而可选择地监测任意位置的水质信息,提高监测效率。
4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行走机构30,与移送机构20连接,用于驱使移送机构20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5.上述方案中,第一方向可以为污水处理池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污水处理池的宽度方向。由于移送机构20在行走机构30的作用下,能够沿第二方向移动,配合移送机构驱使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沿第一方向移动,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能够在污水处理池任意位置监测水质,保证监测效果。
4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移送机构20包括第一电动绞盘21、牵引绳22以及第二电动绞盘23;第一电动绞盘21和第二电动绞盘2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电动绞盘21用于收卷牵引绳22的一端,第二电动绞盘23用于收卷牵引绳22的另一端;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连接于牵引绳22的中部,以在第一电动绞盘21和第二电动绞盘23分别收卷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
47.上述方案中,第一电动绞盘21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的一侧池台,第二电动绞盘23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另一侧的池台,牵引绳22沿污水处理池的长度方向横跨污水处理池,由于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固定于牵引绳22的中部,故通过第一电动绞盘21和第二电动绞盘23分别收卷,能够使得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向收卷的电动绞盘的一侧移动(如第一电动绞盘21收卷时,第二电动绞盘23放卷,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向第一电动绞盘21的一侧移动;第二电动绞盘23收卷时,第一电动绞盘21放卷,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向第二电动绞盘23的一侧移动),进而改变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4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行走机构30包括第一轨道31、第二轨道32、第一小车33以及第二小车34;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3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道32沿第二方向延伸;小车和第二小车34被配置为分别行走于第一轨道31和第二轨
道32;第一小车33与第一电动绞盘21连接,第二小车34与第二电动绞盘23连接。
49.上述方案中,第一轨道31设置在污水处理池的一侧池台,第二轨道32设置于污水处理池的另一侧的池台。通过第一小车33和第二小车34的行走,以使得第一电动绞盘21和第二电动绞盘23沿第二方向移动,进而调整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的位置。需要解释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小车33和第二小车34可通过控制单元控制,以保证第一小车33和第二小车34的同步移动。
5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移送机构还包括定位标签35以及阅读器;多个定位标签35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轨道31,阅读器(图中未示出)设置于第一小车33,用于读取定位标签35的信息。
51.上述方案中,定位标签35可以为rfid标签,通过多个rfid标签对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信息进行限定,配合阅读器,可用于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小车33(以及第二小车34)抵达第二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可控制第一电动绞盘21和第二电动绞盘23的工作状态,通过对牵引绳22的收卷圈数的控制,以控制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在第一方向的位置。
5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水质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与移送机构20和行走机构30连接,用于控制浮标式水质监测仪在污水处理池的位置。
5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2的示意图。
54.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包括浮体11、上盖12以及水质监测仪(图中未示出),水质监测仪设于浮体11,上盖12与浮体11连接,上盖12与牵引绳22连接。
55.上述方案中,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水质监测仪设于浮体11内,且水质监测器的探头伸出于浮体11以监测水质。上盖12盖合浮体11,以使得水质监测仪的主要部分处于封闭环境中。上盖12与牵引绳22连接,以避免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的移动轨迹不可控。
5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浮体11内部具有容纳腔(图中未示出),浮体11的外壁设置有探头管110,探头管110与容纳腔连通,水质监测仪处于容纳腔,且水质监测仪的探头由探头管110伸出于浮体11,以接触水;
57.上盖12通过密封(图中未示出)与浮体11连接,以封闭容纳腔;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还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无线发射模块与水质监测水质监测仪器连接,用于向污水处理控制室发射水质信息。
58.上述方案中,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可自带有电池,以实现水质监测仪的工作,以及无线发射模块的工作,保证水质信息顺利地传输至污水处理控制室中,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地水质信息。
5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2配置有弹性绳120以及固定环121,固定环121固定于牵引绳22,弹性绳120的一端连接固定环121,另一端连接上盖12。请结合图4,图4为弹性绳120拉伸后的示意图。
60.上述方案中,弹性绳120能够根据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的重力以及受到的浮力自适应地改变自身的长度,以保证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悬浮于污水处理池,以有效地采集水质信息。
6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牵引绳22配置有固定套筒40和固定块41,牵引绳22穿过固定套筒40和固定块41;固定套筒40固定于牵引绳22,固定块41可滑动地沿牵引绳22滑动;固定套筒40穿过固定环121的内环并与固定块41螺纹连接,固定环121被固定套筒40和固定块41抵接。
62.上述方案中,固定环121,即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在固定套筒40和固定块41抵接下,稳定地处于牵引绳22的中部,保证浮标式水质监测器10的位置可控。
6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