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针式密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3016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指针式密度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高压开关SF6断路器气体密度的密度继电器,特别是指针式密度显示控制器。
目前电力供电系统的高压供电所采用的高压开关,多数为SF6断路器,在使用中对SF6断路器中的气体密度监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由于SF6断路器中的气体泄漏而不能及时报警和使供电系统自锁,则有可能导致SF6断路器爆炸造成大面积停电的恶果。现有技术中监视SF6断路器的密度控制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显示的密度继电器,串接在供电回路中直接控制;另一种是带显示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其功能不仅可直接控制供电回路,而且可以通过指针在表盘上显示出监测值。现有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它包括带有被测气源接口的表壳,其内置有由轴齿轮、扇形齿机构组成的机芯和与气源接口相连的圆弧状带弹性的检测管。在机芯的轴齿轮前端置有指针,通过表盘可显示监测值,轴齿轮的后端置有电接点,串接在供电控制回路中可发出设定信号。为了使密度控制器温度补偿,在所述检测管的前端头与表壳内壁之间设有双金属片。这种带双金属片结构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在使用中其稳定性较差,温度补偿性能不好,致使控制器的精度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工作稳定、温度补偿性能好、精度高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用来监测控制SF6断路器中的气体密度。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同样包括带有被测气源接口的表壳,其内置有由轴齿轮、扇形齿机构组成的机芯和与气源接口相连的圆弧状带弹性的检测管。所述机芯的轴齿轮前端置的指针,通过表壳中的表盘可显示监测值。轴齿轮的后端置有电接点可发出设定信号。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芯的扇形齿与所设带弹性的感温管前端头连接,感温管的形状与检测管的上部形状相同,两管的相同段紧靠在一起。感温管的末端头与检测管的前端头外部连接。感温管上通过所设连管与设在表壳外的标准气包相连接在一起,使用中标准气包与被测气源处于同一环境。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检测管的前端头外部连接有感温管,感温管与机芯的扇形齿相连接,另外感温管上设有与被测气源处于同一环境的标准气包。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感温管和检测管受温度影响的变化量可以互为抵消,因而使其的温度补偿性能大为提高,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加强了其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温度补偿性能好,工作稳定可靠,动作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参看图1和图2,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包括带有被测气源接口1的表壳3,其内置有由轴齿轮、扇形齿机构组成的机芯6和与气源接口1相连的圆弧状铜材带弹性的检测管4。机芯6的轴齿轮前端置有指针,通过表壳3中的表盘可显示监测值。轴齿轮的后端置有电接点可发出设定信号。机芯6的扇形齿与所设铜材带弹性的感温管7的前端头连接,感温管7的形状与检测管4的上部形状相同,两管的相同段紧靠在一起,感温管7的末端头与检测管4的前端头外部连接。另外在感温管7的末端上设有连管5,连管5围绕在感温管7和检测管4的外围与设在表壳3外的标准气包2相连在一起。使用时,标准气包2与被测气源SF6处于同一环境。将机芯6轴齿轮后端的电接点串接在供电控制回路中,气源接口1连接被测气源SF6。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两弹性管即感温管7和检测管4同时扩张或收缩,由其结构自身将各弹性管的变化量互为抵消,执行温度补偿。当被测气源SF6的密度发生变化时,检测管4带动感温管7使机芯6的扇形齿转动,扇形齿推动轴齿轮转动,轴齿轮的前端指针显示监测的压力值,轴齿轮的后端电接点工作,发出所设定的信号。
权利要求1.一种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它包括带有被测气源接口(1)的表壳(3),其内置有由轴齿轮、扇形齿机构组成的机芯(6)和与气源接口(1)相连接的圆孤状带弹性的检测管(4);所述机芯(6)的轴齿轮前端置的指针通过表壳(3)中的表盘可显示监测值,轴齿轮的后端置有电接点可发出设定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6)的扇形齿与所设带弹性的感温管(7)的前端头连接,感温管(7)的形状与检测管(4)的上部形状相同,两管的相同段紧靠在一起,感温管(7)的末端头与检测管(4)的前端头外部连接,感温管(7)上通过所设连管(5)与设在表壳(3)外的标准气包(2)相连接在一起,标准气包(2)与被测气源处于同一环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管(5)连接在感温管(7)的末端并围绕在感温管(7)和检测管(4)的外围。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针式密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4)和感温管(7)选用材质相同的铜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SF
文档编号G01N9/00GK2293827SQ96236229
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20日
发明者张志亭, 张东方, 高新辉, 张东辉 申请人:张志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