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空间重建方法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文档序号:8318022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K空间重建方法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K空间重建方法及磁共振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中,成像的速度是衡量成像方法的一个很重要标准。限制成像速度的很重要因素是数据采集以及k空间数据填充。一般的数据采集方式要采满k空间后才能进行重建得到图像,磁共振并行采集重建技术利用线圈重组合并的方式,采集部分K空间数据,然后对欠采样的K空间进行数据填补,最后利用填补完整的k空间数据进行图像重建。采用并行采集技术,无需对整个K空间的数据进行采集,耗时少,提高了磁共振成像的速度。
[0003]图1为4个通道(线圈1,2,3,4)拟合的GRAPPA方法的采样图。传统的GRAPPA算法如图1,黑色点代表实际采集的K空间数据,也可称为应采集数据,白色点代表欠采样需要填补的数据,灰色点代表为了计算线圈合并系数,而适量全采的K空间数据,也可称为校准数据。图中任意一个白色点可以表示为周围黑色点的线性叠加,相当于对多个线圈的数据进行了合并,而合并系数Hij (表示第i个线圈,第j个位置)可以通过黑色点拟合灰色点来确定,图1中从某个灰色点辐射出去到其他每个黑色点之间的线表示拟合灰色点的关系。线圈合并系数确定后,白色点可根据求得的线圈合并系数将各线圈的数据合并后计算得到。
[0004]虽然这种填补方式可以将成像速度提高,但是由于合并系数的精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噪音),导致拟合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使得填补的数据与实际值产生偏差,导致重建后图像产生卷折等伪影,影响成像质量(在加速因子较大时更为明显)。所以,如果能够克服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减小线圈合并系数的误差,会对成像的质量带来很大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K空间重建方法及装置,以以减小线圈合并系数计算过程中,噪音等不理想因素的干扰。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并行采集K空间数据,所采集数据包括应采集数据和校准数据;
[0008]b,提取所述校准数据形成第一数据组,对所述第一数据组执行像素合并操作获得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扫描视野相同;
[0009]C,利用所述第二数据组计算线圈合并系数,基于所述线圈合并系数对欠采样的K空间进行填补,以获得满采样的K空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对所述第一数据组执行像素合并操作获得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扫描视野相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0011]bl I,在所述第一数据组中,选取至少一个维度;
[0012]bl2,将所述第一数据组变换至所选各维度的时域,在各维度的时域中,对所述第一数据组执行卷积操作,得到第二数据组;
[0013]bl3,将所述第二数据组由时域变换至K空间域。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ll和步骤bl3中,所述变换为傅里叶变换。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l2之前,还包括:在各维度的时域中,对所述第一数据组的相位执行去线性操作。
[0016]进一步地,所述在各维度的时域中,对所述第一数据组的相位执行去线性操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各维度的时域中,对所述第一数据组取模值。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对所述第一数据组执行像素合并操作获得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扫描视野相同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0018]b21,在所述第一数据组中,选取至少一个维度;
[0019]b22,在所选维度的K空间域,对所述第一数据组执行点乘操作以得到第二数据组。
[0020]基于上述K空间重建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以上述的K空间重建方法对K空间进行重建;
[0022]将重建之后的K空间变换到图像域以获得图像。
[0023]本发明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在利用校准数据计算线圈合并系数之前,对校准数据执行不改变扫描视野的像素合并操作,提高了数据的信噪比,优化了线圈合并系数的计算精度,减小了由拟合误差引起的图像伪影。
【附图说明】
:
[0024]图1是4个通道(线圈I,2,3,4)拟合的GRAPPA方法的采样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K空间数据采样示意图;
[0027]图4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进行K空间重建时的数据变化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一种Cn操作的实现过程的示意图;
[0029]图6a是利用传统GRAPPA的方法,在加速因子为4时,填补缺失k空间数据后重建的图像;
[0030]图6b是利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在加速因子为4时,填补缺失k空间数据后重建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
[0031]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2,所述K空间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a,并行采集K空间数据,所采集数据包括应采集数据和校准数据;
[0034]b,提取所述校准数据形成第一数据组,对所述第一数据组执行像素合并操作获得第二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组与第二数据组的矩阵尺寸相同;
[0035]C,利用所述第二数据组计算线圈合并系数,基于所述线圈合并系数对欠采样的K空间进行填补,以获得满采样的K空间。
[003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K空间重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37]实施例一
[0038]图3是本实施例的K空间数据采样示意图。请参考图3,图中共有4个通道,分别代表线圈I’、线圈2’、线圈3’和线圈4’,黑色点代表实际采集的数据,即应采集数据,白色点代表待填补的欠采集数据,灰色点代表为了计算线圈合并系数而适量全采的校准数据。图中任意一个白色点可通过周围黑色点的线性叠加而计算得到,相当于对多个线圈的数据进行了合并,而线圈合并系数可以通过黑色点拟合灰色点来确定。若直接利用采集到的黑色点拟合灰色点来计算线圈合并系数,由于噪声等不理想因素的干扰,会导致计算得到的线圈合并系数不精确。为了减少线圈合并系数计算过程中不理想因素的干扰,本实施例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在计算线圈合并系数之前,对由灰色点组成的校准数据进行优化。
[0039]图4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进行K空间重建时的数据变化示意图。下面结合图4,对本实施例提供的K空间重建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中,41为K空间采集区域,白色部分代表应采集数据区域和欠采集数据区域,包含多个如图3所示的代表应采集数据的黑色点和代表欠采集数据的白色点;黑色部分代表校准数据区域,包含多个代表校准数据的灰色点。图4中虽未示出各数据点,但是关于各数据点的具体分布可参考图3所示的采样示意图。
[0040]将校准数据提取出来,形成第一数据组,如图中42所示数据。在第一数据组的所有维度中(如频率编码维度、相位编码维度、三维采集中的第二相位编码维度等),选取至少一个维度。将第一数据组由K空间域变换至所选各维度的时域中,在各维度的时域中,对第一数据组执行卷积操作。本实施例以从第一数据组的所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