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848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工程物探领域,涉及工程物探浅层地震勘探(测试)数据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主要应用于水电工程、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及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的勘探、勘察和测试。
【背景技术】
[0002]浅层地震勘探包括地震折射方法和地震反射方法,是工程物探常用的方法,是覆盖层厚度探测有效物探手段之一,应用广泛,具有经济高效和精度高的特点;地震波测试包括钻孔地震纵横波测试、平洞地震波测试等,是岩土动力学参数测试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
[0003]浅层地震勘探和地震波测试的数据采集方式灵活多样,数据分析方法众多、过程复杂、经验性强,数据分析的关键过程包括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和绘制时距曲线。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需要反复对地震波初至读时进行检查修改,然后重新绘制时距曲线。在传统的浅层地震勘探(测试)数据分析方法中,建立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和绘制时距曲线是两个独立的过程,每当要修改时距曲线时,必须先根据相应的地震波形数据修改初至读时数据文件,然后重绘时距曲线,如此反复交替必定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使得时距曲线更新(重绘)与地震数据中地震波初至读时的修改之间建立动态联系,显著提高数据分析的工作效率,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I,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具体为,在地震波形数据中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得到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
[0008]S2,建立参数文件,具体为,建立分析计算所需的解译参数文件;
[0009]S3,绘制时距曲线,具体为,根据S2中所建立的解译参数文件绘制时距曲线;
[0010]S4,数据动态关联分析,在SI得到的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和S3绘制的时距曲线之间建立动态联系;具体为:选择时距曲线上的数据点,打开该数据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修改地震波初至读时后,及时更新时距曲线。
[0011]优选的,SI具体为,先将地震仪器记录的地震数据转换为物探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特定的RPS格式数据,然后编辑包括测线号、炮点粧号、接收粧号在内的相关文件头信息,根据相邻记录道地震波初至的相关性进行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
[0012]优选的,S2具体为,根据数据采集时所设计的观测系统,选择对应的地震波数据文件,建立参数文件。
[0013]优选的,S3具体为,选择适当的纵横绘图比例,根据参数文件所确定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中的地震波初至读时,以小粧号边炮点为坐标原点、以接收粧号为横坐标、以地震折射波初至读时为纵坐标绘制时距曲线。
[0014]优选的,S4具体为,在时距曲线更新与地震数据中地震波初至读时的修改之间建立动态联系;即,在时距曲线上选择某一坐标点(τ,χ)后,查找该坐标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并打开,切换至地震波初至读时界面,并跟踪定位到相应的地震数据记录道;修改相应道的地震波初至读时后,关闭地震波初至读时界面、返回时距曲线界面,并按修改后的坐标点(Τ,χ)数据重绘时距曲线;如此反复,直至得到满意的用于分析计算的时距曲线。
[0015]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系统,包括:
[0016]地震波初至读时拾取模块,用于在地震波形数据中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得到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
[0017]参数文件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分析计算所需的解译参数文件;
[0018]时距曲线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建立的解译参数文件绘制时距曲线;
[0019]数据动态关联分析模块,用于在得到的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和绘制的时距曲线之间建立动态联系;具体用于,选择时距曲线上的数据点,打开该数据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修改地震波初至读时后,及时更新时距曲线。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发明应用于地震折射数据分析、地震反射数据分析、平洞地震波测试数据分析、钻孔地震纵横波测试数据分析等分析过程中,有效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的界面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建立参数文件的界面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绘制的时距曲线图;
[002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查地震波初至读时的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8]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波初至读时与时距曲线动态关联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用于在地震数据(波形)中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
[0030]2、建立参数文件,用于建立分析计算所需的解译参数文件;
[0031]3、绘制时距曲线,用于根据所建立的解译参数文件绘制时距曲线;
[0032]4、数据动态关联分析,用于在地震波初至读时数据和时距曲线之间建立动态联系:选择时距曲线上的数据点,打开数据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修改地震波初至读时后,及时更新(重绘)时距曲线。
[0033]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先将地震仪器记录的地震数据转换为物探测试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特定的RPS格式数据,然后编辑测线号、炮点粧号、接收粧号等文件头信息,根据相邻记录道地震波初至的相关性进行识别,拾取地震波初至读时。
[0034]建立参数文件,根据数据采集时所设计的观测系统,选择对应的地震波数据文件,建立参数文件。
[0035]绘制时距曲线,选择适当的纵横绘图比例,根据参数文件所确定的地震波数据文件中的地震波初至读时,以小粧号边炮点为坐标原点、以接收粧号为横坐标、以地震折射波初至读时为纵坐标绘制时距曲线(即时间与距离关系曲线)。
[0036]数据动态关联分析,即在时距曲线更新(重绘)与地震数据中地震波初至读时的修改之间建立动态联系:在时曲线上选择某一坐标点(T,X)后,查找该坐标点所在的地震波数据文件并打开,切换至地震波初至读时窗口,并跟踪定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