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

文档序号:835936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同时具备化学性质稳定、绝缘性高、拉伸强度高、抗老化性能好、施工便捷和成本低效益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填埋场防渗、养殖防渗、油罐防渗、地下室防渗、人工湖防渗等领域。
[0003]随着现代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构成的防渗系统作为阻止污染物扩散的第一道屏障,其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防渗系统作为隐蔽工程,往往处于覆盖层之下。以垃圾填埋场为例,由于机械施工会对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造成损坏,这在运营的过程中会导致渗沥液的渗漏,对周边的水土环境造成污染,所以施工后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检测显得极其重要。底部防渗层铺设完毕后需要在其上铺设渗沥液导排层,这对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0004]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应用于有覆盖层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渗漏检测方法采用偶极子进行防渗层漏洞的检测,偶极子法由于其无需预埋元件、检测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应用于有渗沥液导排层覆盖情况下的防渗膜质量检测,但由于现场条件复杂,严重影响了检测区域的电势分布,也导致了目前的偶极子检测方法在现场实施中容易出现定位不准,漏判甚至误判漏点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偶极子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渗层漏点定位不准,出现漏判甚至误判漏点的情况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该探测方法能用于覆盖层小于0.5m的防渗膜漏点的检测,能显著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渗漏检测的精度,减少因误判漏判造成的工程损失的技术效果。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所述探测方法包括:
[0007]S1:通过标记物将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区域,每个所述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所述子区域为多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或者多个边长不同且形心重合的正方形;
[0008]S2:通过所述标记物分别标定多个所述分区域形心引出的多条检测线;所述多条检测线中相邻两条检测线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2m ;
[0009]S3:在所述防渗层下设置膜下电极,在所述防渗层上设置膜上电极;所述膜下电极连接高压发生器的负极;所述膜上电极连接所述高压发生器的正极;
[0010]S4:在所述覆盖层表面洒水,开启所述高压发生器,调节至设定电压;
[0011]S5:使用双向偶极子依次沿每条所述检测线进行检测;所述双向偶极子包括:主偶极子及副偶极子,所述主偶极子与副偶极子垂直固连;其中,先使用所述主偶极子沿所述检测线检测,当所述主偶极子产生极性反向时,记录此时所述主偶极子的中点位置,在此位置使用所述副偶极子沿垂直于所述检测线的方向进行检测,所述副偶极子产生极性反向后,记录此时所述副偶极子的中点位置;所述副偶极子中点位置即可确定为漏点位置。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I中的若干子区域包括: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及第五区;所述第一区为边长或直径为2?4m的正方形或圆;所述第二区为边长或直径为4?Sm的正方形或圆;所述第三区为边长或直径为8?16m的正方形或圆;所述第四区为边长或直径为16?32m的正方形或圆;所述第五区为边长或直径为32?64m的正方形或圆。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的所述多条检测线包括:
[0014]第一检测线,为相邻夹角为45°的8条检测线,将所有子区域的边界分割为8段;
[0015]第二检测线,为所述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及第五区中对应8段边界中点的连线,将所述第二区、第三区、第四区及第五区的边界分割为16段;
[0016]第三检测线,为所述第三区、第四区及第五区中对应16段边界中点的连线,将所述第三区、第四区及第五区的边界分割为32段;
[0017]第四检测线,为所述第四区及第五区中对应32段边界中点的连线,将所述第四区及第五区的边界分割为64段。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所述膜上电极设置在所述防渗层上所述分区域形心的位置;所述膜上电极及膜下电极材质为不锈钢;
[0019]所述防渗层为单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对应的,所述膜下电极设置为圆柱状,直接插入所述防渗层下部的土层中。
[0020]作为优选,所述防渗层为复合防渗系统,对应的,所述膜下电极设置为L型片状;所述膜下电极一侧水平插于两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之间的膨润土层中。
[00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中的所述主偶极子两端的探头水平位置高于所述副偶极子两端的探头水平位置;所述主偶极子的检测间距为0.8?1.5m ;所述副偶极子的检测间距为0.3?0.8m ;
[0022]所述副偶极子两端的探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副偶极子连杆上。
[002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4]1、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上部设置膜上电极,下部设置膜下电极,通过高压发生器分别对膜上电极及膜下电极提供电压,由于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的绝缘特性,应用双向偶极子对膜上电势分布进行检测,先用主偶极子沿检测线纵向检测,膜上电极及膜下电极会通过漏点形成回路,主偶极子通过漏点时会发生极性反向,进而确定漏点沿检测线的纵向位置,再用副偶极子沿检测线的横向检测,确定漏点沿检测线的横向位置,这样实现对防渗层漏点的精确定位。
[0025]2、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放射状的检测线将检测区域分割为若干分区域及子区域,保证在各个子区域具有相似的检测密度,能有效避免漏判甚至误判漏点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正方形分区域的检测线分布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圆形分区域的检测线分布示意图。
[002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向偶极子结构的主视图。
[002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向偶极子结构的俯视图。
[003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探测方法流程图。
[0031](图示中各标号代表的部件依次为:1第一区、2第二区、3第三区、4第四区、5第五区、6第一检测线、7第二检测线、8第三检测线、9第四检测线、10主偶极子、11弹簧、12副偶极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防渗层漏点定位不准,出现漏判甚至误判漏点的情况的技术问题,该探测方法通过采用放射状的检测线将检测区域分割为若干分区域及子区域,在检测过程中应用不同检测精度的主偶极子及副偶极子对漏点进行双向定位,使得该探测方法能用于覆盖层小于0.5m的防渗膜漏点的检测,能显著提高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渗漏检测的精度,减少因误判漏判造成的工程损失。
[003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4]参见附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填埋场防渗层破损渗漏探测方法包括:
[0035]S1:通过标记物将检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区域,每个分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子区域为多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或者多个边长不同且形心重合的正方形。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标记物为石灰粉。
[0036]S2:通过标记物分别标定多个分区域形心引出的多条检测线;多条检测线中相邻两条检测线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2m。
[0037]S3:在防渗层下设置膜下电极,在防渗层上设置膜上电极;膜下电极连接高压发生器的负极;膜上电极连接高压发生器的正极。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高压发生器为0-800V的高压直流发生器。
[0038]S4:在覆盖层表面洒水,开启高压发生器,调节至设定电压。洒水使膜下电极与膜下土层或膨润土层充分接触,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
[0039]S5:使用双向偶极子依次沿每条检测线进行检测;参见附图3和4,双向偶极子包括:主偶极子10及副偶极子12,主偶极子10与副偶极子12垂直固连;其中,先使用主偶极子10沿检测线检测,当主偶极子10产生极性反向时,记录此时主偶极子10的中点位置,在此位置使用副偶极子12沿垂直于检测线的方向进行检测,副偶极子12产生极性反向后,记录此时副偶极子12的中点位置;副偶极子12中点位置即可确定为漏点位置,检测过程中,通过开关保证两对偶极子不同时工作。
[0040]其中,检测前在覆盖层表面洒水,开启高压发生器,调节至设定电压。用双向偶极子的主偶极子10依次沿各检测线进行检测,步长为主偶极子10长度。遇到疑似漏点位置(由U = J edl其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