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

文档序号:8471910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属于电力监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针对电力用户而言,窃电通常指用户通过非法手段占用电能,以不交或者少交电 费为目的,采用非法手段不计量或者少计量用电的行为。窃电的泛滥一直困扰着电力企业, 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年损失电量超过数十亿千瓦时,同时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引发不正当竞争。
[0003] 传统的窃电手法多种多样,从广义上讲,都是通过改变电能计量结果来实现窃电 的目的。从电能计量原理入手,电能表计量电能的多少取决于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乘积在 时间上的积分。改变三个量中任一个,都可以使电能表慢转、停转、甚至反转,从而达到少计 量、少交电费的目的。常见窃电方法有如下几种:
[0004] 1.欠压法窃电
[0005] 通过改变计量装置电压回路的正常接线或造成计量电压回路故障,使电能表的电 压线圈失压或所受电压降低,导致电量少计的方法叫欠压法。
[0006] 2.欠流法窃电
[0007] 窃电者采用各种手法,故意改变电能计量装置电流回路的正确接线或故意造成电 能计量回路故障,致使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无电流通过或只通过部分电流,从而导致不计电 量或少计电量。
[0008] 3.移相法窃电
[0009] 窃电者根据电能表的计量原理,采用不正常接线,接入与电能表线圈不对应的电 压、电流,或在线路中接入电感或电容,改变电能表线圈中电流、电压间的正常相位关系,致 使电能表转速变慢甚至反转。
[0010] 4.扩差法窃电
[0011] 私拆电能表,改变电能表内部的结构性能,致使电能表本身计量误差加大,以及利 用电流或机械损坏电能表,改变电能表安装条件,使电能表少计量的窃电手法叫做扩差法。
[0012] 5.编程器法窃电
[0013] 窃电者通过编程手段改变峰谷时段、表常数等方式进行窃电。目前,防窃电技术的 研宄对象侧重于电能计量表本体,主要针对传统用户窃电方式而开展。但是,分布式光伏发 电享受的补贴主要取决于与自身发电量,存在用户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得分布式光伏上 网电表多计量发电量,进而获取高额补贴的可能性。
[0014] 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凭借其容量小、电压等级低、接近负荷、对电网影响小等 优势,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作为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应用方式, 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广泛存在的特点,避免集中建设的场地限制因素,尤 其面对我国中东部居住密集的现实条件,其大范围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0015]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分布式光伏发电一般仅向电网公司上传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状 态、发电量等信息,缺乏有效的辅助测量信息,会使得分布式发电上网电量的监管变得较为 困难,而部分缺乏诚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业主可能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获得更多的补贴,扰 乱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的落实,影响光伏发电行业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分布式光伏大 多分布在用户附近并直接接入用户内部,所发电量通常就地消纳,光伏计量表通常装设于 用户内部,用户能够极为便利地通过增设附加电量实现光伏计量表超过实发电量。
[0016]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不同,光伏发电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型发电方式,基于其 特殊的发电方式及补贴政策,亦催生一些非法获取补贴的技术型窃电手段。如何科学有效 地遏制新能源发展所带来的负面问题,避免国家的经济损失,是目前电力企业有待解决的 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17]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 管方法。
[0018] 分布式发电:位于用户附近,所发电能就地利用,以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 电网,且单个并网点总装机容量不超过6兆瓦的发电方式。
[0019]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20]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所述窃电嫌疑判别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0021] 步骤Ia :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0022] 步骤Ib :输入辐照、温度参数,建立环境修正后的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0023] 步骤Ic :计算光伏系统理论发电量90%置信区间的上下限;
[0024] 步骤Id :比较分布式光伏系统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置信区间的上下限的关 系,进行窃电嫌疑系数判别。
[0025] 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0026] 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光照强度Sref= 1000W/m2,T = 25°C。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输 出表达式:
【主权项】
1.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包括窃电嫌疑判别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窃 电嫌疑判别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la;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步骤化:输入福照、温度参数,建立环境修正后的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步骤Ic;计算光伏系统理论发电量90%置信区间的上下限; 步骤Id;比较分布式光伏系统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置信区间的上下限的关系,进 行窃电嫌疑系数判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 式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光照强度Suf= 1000W/m%T= 25°C;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输出表 达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 修正后的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
U〇ci=U〇c(l-cAT)ln(e+bA巧(8) Umi=Um(l-cAT)ln(e+bA巧(9)。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Id包括;当分布式光伏电站实际发电量超过理论计算发电量置信区间上限时,则可W判断 有窃电可能存在,即每高出10个百分点,窃电嫌疑系数增加0. 1 ;当窃电嫌疑系数大于0. 3, 则判断为窃电。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窃 电识别流程,所述窃电识别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a;当窃电嫌疑系数大于0. 3,通过营销系统的用户采集系统、关联营销人员给出 稽查重点。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窃电嫌疑监测流程,所述窃电嫌疑监测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a;当窃电嫌疑系数在0. 1-0. 3之间时,计算一个月内累计发电量数据; 步骤3b;计算同区域、同组件数量光伏电站一个月实际计发电量的90%置信区间上限 值;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所述窃电嫌疑判别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a: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步骤1b:输入辐照、温度参数,建立环境修正后的光伏发电量输出表达式;步骤1c:计算光伏系统理论发电量90%置信区间的上下限;步骤1d:比较分布式光伏系统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置信区间的上下限的关系,进行窃电嫌疑系数判别。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窃电监管方法,对发电量明显高于应发电量的分布式光伏用户进行核查,避免部分用户通过不法手段获取高额补贴,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计量安全水平。
【IPC分类】G01R11-24
【公开号】CN104793030
【申请号】CN201510203372
【发明人】钟旭, 张羽, 刘刚, 姬秋华, 陈磊, 王彦隽, 周光, 胡继昊, 蔡伟, 王彤, 戴晨松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