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前缀的mimo雷达超低副瓣距离重建方法

文档序号:892147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基于循环前缀的mimo雷达超低副瓣距离重建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MM0雷达超低副瓣距 离重建方法,能有效改善目标距离像的性能。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现代雷达技术的发展,具有多个发射和多个接收天线的多输入多输出(MM0) 雷达已经引起了雷达研宄人员相当大的兴趣。不同于传统的相控阵雷达,MM0雷达利用多 个发射天线发射多个正交或接近正交的波形,可增加自由度和分辨率,提高发射波束模式 设计的灵活性,增强同时跟踪多个运动目标的能力。
[0003] 在雷达信号处理中,距离副瓣电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我们知道雷达中 最常使用的线性调频(LFM)信号经过脉冲压缩后的距离副瓣电平仅为-13. 2dB,采用匹配 函数加窗会降低距离副瓣,但同时带来了距离主瓣展宽的缺点。当同时存在多个目标时,强 目标高的距离副瓣会淹没弱目标,造成雷达漏警。同样对于高分辨雷达距离像来说,散射点 之间的主瓣和副瓣互相影响使得距离像的性能也大为降低,所以如何降低距离副瓣是一个 值得研宄的课题。尤其对于MIM0雷达,各个天线发射波形不同,如果各个天线发射信号不 能很好地正交,发射信号之间会互相干扰,进一步抬高距离副瓣电平,这就是现有MM0雷 达中广泛采用时域正交序列的原因。但是,当各时域正交序列之间有时间延迟时,这些序列 将变得不再正交,从而影响距离重建的性能。另外,传统MM0雷达波形往往不具有时域恒 模特性,这会降低发射机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距离重建的性能。
[0004] 现有的MM0雷达的发射波形一般采用线性调频(LFM)波形或正交频分复用 (OFDM)波形进行距离重建,简称为传统OFDM方法和LEM方法。但是,LFM波形不能保证完全 正交,从而使得距离副瓣电平较高,距离重建性能较差;现有的OFDM波形虽然可将内部符 号间的码间干扰(ISI)信道转换成多个无ISI的子信道,但是发射的OFDM波形一般不包括 循环前缀,并且在接收端采用传统的匹配滤波方法进行距离重建,这样的处理方式使OFDM 波形没有完全转换成无ISI的子信道,从而降低了距离重建性能。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MM0雷达超低副瓣距离重建方法,该方法借鉴通信波形和通信信号处理理论,能够实现超低距 离副瓣的目标距离像重建。
[0006]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MM0雷达超低副瓣距离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骤:
[0008] 步骤1,设计第m个长度为N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频信号为Um(k),k = 0,2,…,N-l,m = 0,2,…,M-1,其中,M是发射天线个数,N是子载频个数;对^〇〇进行N 点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得到第m个发射天线的基带信号u m(t),根据um(t)得到第m 个发射OFDM信号为
,其中,rect( ?)为矩形函数,
t为距 离上快时间,T为信号时间窗;
[0009] 步骤2,在第m个发射OFDM信号前插入循环前缀(CP),形成第m个发射天线的发 射基带信号为
,其中为循环前缀的长度;对M个发射 天线的发射基带信号Sl(t). . . sm(t). . . sM(t)进行上变频后,送到对应的M个发射天线进行 发射;
[0010] 步骤3, M个上变频后的发射天线的发射基带信号Sl(t)... sm(t)... sM(t),在遇到 目标后,反射到达Q个接收天线并经下变频处理得到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其中, 第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为x q (t),q = 0, 1,…,Q-1 ;将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 号写成向量形式为基带接收信号向量xr(t) = [xQ(t),…,xq(t),…,x^a)]1,其中,卜]1 表示矩阵转置;
[0011] 步骤4,对基带接收信号向量\(t)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得到数字波束形成后的信 号
,其中,4(0)是接收导向矢量的转置;
[0012]步骤5,对数字波束形成后的信号z (t)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离散接收信号z (n), 0彡n < N+2L-2, N是子载频个数,L是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个数;
[0013] 步骤6,对离散接收信号z(n)移除循环前缀,并进行N点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得到离散频域信号
,其中,B(k)和V(k)分别是离散空间 合成信号b(n)和噪声信号v(n+L-l)的N点离散傅立叶变换,H(k)是h(l)的N点离散傅 立叶变换,
,h(l)第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的复散射系数;对H(k) 估计得到其估计量片(幻,并对片斤)进行N点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距离重建信号, 0<n<N,其中N为子载频个数。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 第一,本发明在发射的OFDM信号中插入了循环前缀,并在插入循环前缀的OFDM信 号的回波处理中,提出了一种MM0雷达超低副瓣距离重建算法,能够避免内部符号间的干 扰对距离重建的影响;
[0016] 第二,本发明设计的基于循环前缀的MIM0雷达OFDM发射波形,具有时域恒模特 性,能够获得MM0雷达发射机的最大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与传统OFDM方法、LFM方法重建点扩散函数的归一化距离像对 比图,横轴表示距离单元,纵轴表示幅度,单位是分贝(dB)。
[0020] 图3是多个散射点时本发明方法与传统OFDM方法、LFM方法重建的归一化距离像 对比图,横轴表示距离单元,纵轴表示幅度,单位是分贝(dB),其中:
[0021] 图3a是本发明方法重建的距离像结果图;
[0022] 图3b是传统OFDM方法重建的距离像结果图;
[0023] 图3c是LFM方法重建的距离像结果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与传统OFDM方法重建的归一化距离像的均方根误差(RMSE) 图,横轴表示信噪比,单位是分贝(dB),纵轴表示均方根误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参照图1,本发明的基于循环前缀的MM0雷达超低副瓣距离重建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0026] 步骤1,设计第m个长度为N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子载频信号为Um(k),k = 0,2,…,N-l,m = 0,2,…,M-1,其中,M是发射天线个数,N是子载频个数;对^〇〇进行N 点离散傅立叶逆变换(IDFT),得到第m个发射天线的基带信号u m(t),根据um(t)得到第m 个发射OFDM信号为
其中,rect( ?)为矩形函数
,t为距 离上快时间,T为信号时间窗。
[0027]步骤2,在第m个发射OFDM信号前插入循环前缀(CP),形成第m个发射天线的发 射基带信号为
,其中为循环前缀的长度;对M个发射 天线的发射基带信号Sl(t). . . sm(t). . . sM(t)进行上变频后,送到对应的M个发射天线进行 发射。
[0028] 步骤3, M个上变频后的发射天线的发射基带信号Sl⑴...sm⑴...sM(t),在遇到 目标后,反射到达Q个接收天线并经下变频处理得到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其中, 第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为x q (t),q = 0, 1,…,Q-1 ;将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 号写成向量形式为基带接收信号向量xr(t) = [xQ(t),…,xq(t),…,x^a)]1,其中,卜]1 表示矩阵转置。
[0029] 步骤3的具体子步骤为:
[0030] 3a)M个上变频后的发射天线的发射基带信号Sl(t). . . sm(t). . . sM(t),在遇到目标 后,反射到达Q个接收天线并经下变频处理得到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其中,第q 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xq(t)为
[0031]
,q = 0, 1,...,Q-1,
[0032]其中,L是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个数,f。是雷达载频,t1=21^/(3是第1个目标占 据的距离单元的延时,札是第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的距离,c是电磁波传播速度;81是 第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的散射点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如果在第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 元里没有散射点,则gl= 〇 ;n q(t)是第q个接收天线的噪声,Q个接收天线的噪声相互独 立,且均服从均值为零,协方差为c2的复高斯分布,n(l(t) =0;ym是第m个发射天线到第 一个发射天线的时间迟延差:
dt(m)表示第m个发射天线到第一个发射 天线的距离,口表示波束离开方向角,yc^O^ q是第q个接收天线到第一个接收天线的 时间迟延差,0q= cU(q)Sin0/C,cUq)表示第q个接收天线到第一个接收天线的距离,0 表示波束到达方向角,0(1= 0 ;
[0033] 实际工程中,第m个发射天线到第一个发射天线的时间迟延差Ym和第q个接收 天线到第一个接收天线的时间迟延差0 q都很短,因此设定第m个长度为N的OFDM子载频 信号Um(k)的N点离散傅立叶逆变换u m(t)可以不考虑发射延时和接收延时,只考虑距离延 时,um(t-t^是第m个发射天线的第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的基带信号;
[0034] 3b)将Q个接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写向量形式,即基带接收信号向量\(t)= [X0(t),Xi(t),…,Xg-i(t) ] T为
[0036]其中,[*]T表示矩阵转置,
是第一个接 收天线的基带接收信号,n(t) = [nQ(t), ? ? ? jjt),? ? ?,叫-"!:)]1是接收噪声向量;Ar( 0 ) 是接收导向矢量的转置,其表达式为:
[0038] 其中,X = c/fc是波长。
[0039] 步骤4,对基带接收信号向量x,(t)进行数字波束形成,得到数字波束形成后的信 号
,其中,4(0)是接收导向矢量的转置。数字波束形成后的信号z(t)的 表达式为:
[0041]其中,[y11表示共轭转置,
是数字波束形成后的接收噪声; U(t_ T 0 = [UQ(t_ T J,…,Um(t_ T …,Um (t_ T T D 是第 m 个发射天线的第 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的基带信号
,A,(的是发射导向矢量的 转置,其表达式为:
[0043]步骤5,对数字波束形成后的信号z (t)进行模/数转换,得到离散接收信号z (n), 0彡n<N+2L-2, N是子载频个数,L是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个数。
[0044] 步骤5中,采样频率fs=B,B是信号带宽,采样间隔Ts= 1/f s,循环前缀的长度 I;p= (L-l)Ts,信号时间窗T=NTS,得到的离散接收信号z(n)为
[0046]其中,= 为第1个目标占据的距离单元的复散射系数,v(n)是离散接 收噪声,b(n-l)是M个天线中对应的第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