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9957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正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和油气田开发,更进一步地说,涉及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 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转换波静校正一直是多分量处理的难题。由于横波的低速带比潜水面深,并且起 伏变化较大,在地表浅层横波速度又小于纵波速度。因此,这就导致了 P-SV静校正量大,一 般为纵波的2倍~10倍。此外,道与道之间时差变化剧烈。
[0003] 转换波静校正量是由震源点的P波静校正量和接收点S波的静校正量组成。静校 正量可以分解成低频和高频分量。对低频分量的校正被称作长波长静校正,对高频分量的 校正被称作短波长静校正。通常对长、短波长静校正的划分是相对野外观测排列长度而言 的。一般把波长大于或接近于一个排列长度的时延变化称为长波长静校正量,而把波长小 于一个排列长度的时延变化称为短波长静校正量。
[0004] 而静校正短波长分量是由地表介质局部变化及观测误差所导致的。在一个排列内 随机分布会引起反射波同相轴错位。叠加后不能很好地聚焦成像,从而影响地震剖面的信 噪比。静校正长波长分量主要是由近地表介质在较大范围内速度或厚度变化引起的,其会 造成地震剖面上的虚假构造,从而导致错误的解释结论。当然,长波长与短波长静校正的划 分应该是相对的,实际上波长小于地震排列长度的中等波长的静校正量的变化。有时它们 既影响地震同相轴的聚焦,也会引起同相轴一定宽度的起伏,形成虚假构造。
[0005] 在生产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采用纵横波速度比扫描后结合纵波检波点校正量来 计算出转换横波的检波点静校正量。基于转换折射横波初至的静校正方法也有比较多的学 者研究。比较常用的是,由Armin W. Schafter提出的转换折射横波静校正方法、刘洋等人提 出的折射静校正方法与杨海坤等提出转换波延迟时静校正方法。共检波点叠加互相关方法 也是比较常用的转换波静校正方法。最早提出该方法的是PW. Cary和DW. S. Eaton。该方法 提出了依据有效反射波来求取P-SV波静校正量的观点。基于此原理,唐建候等、赵秀莲等 分别提出了改进的转换波波静校正方法。此外,瑞雷面波反演横波速度静校正方法也是目 前比较热的一个研究方向。该方法主要根据瑞雷面波频散特性来反演表层横波速度模型, 进而求取转换波静校正量。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工程物探上,但是在勘探界用的比较少,黄 中玉等人曾做过少量的实验。
[0006] 基于转换折射横波初至的静校正方法,要求有可供拾取的转换折射横波初至。但 在实际地震资料中,转换折射横波初至杂乱地混在纵波初至后,辨认比较困难。并且,只有 当低降速带和基岩的速度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产生较强的转换折射横波初至。因此由于资 料品质的问题,能够适用这一方法的地区并不多,从而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0007] 虽然共检波点叠加互相关静校正方法在构造较缓的区域切实可行,但是它只能求 取影响成像质量的中长波长和短波长静校正量,而不能解决影响构造形态的长波长静校正 量问题。利用瑞雷面波反演表层横波速度的静校正方法,需要特殊的小道距的采集方式,而 且目前这一方法还处在试验阶段,基本不能用于大规模的实际生产应用。
[0008]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解决转换横波的静校正问题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正方法,其包括以下 步骤:
[0010] 针对获取地震波数据资料进行纵横波速度比序列扫描,并确定其中最优的速度比 值,其中,所述地震波数据资料包括纵波资料和转换横波资料;
[0011] 根据所述最优速度比值并结合针对纵波检波点的静校正量计算转换横波中的第 一时间差,并根据该时间差对所述转换横波资料进行第一次静校正;
[0012] 分别在通过速度分析得到的纵波叠加剖面和转换横波叠加剖面上拾取标志层 位;
[0013] 将纵波叠加剖面的标志层位拉伸到转换横波叠加剖面对应的时间上,从而得到两 个叠加剖面的第二时间差,基于该第二时间差对已进行第一次静校正的转换横波资料进行 第二次静校正;
[0014] 以拉伸后的纵波叠加道为模型道,将对应位置的经过两次静校正的转换横波ACP 道集与模型道进行相关,计算出所述ACP道集中各道与模型道的第三时间差,并基于该第 三时间差对经过两次静校正的转换横波资料进行第三次静校正。
[001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基于转换横波资料在表层上叠加的效果来确定最优速 1匕。
[00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标志层位是在所述叠加剖面上选取的指示共同反 射纵波和转换横波的层的位置,并基于对应于所述标志层位的纵横波速度比值来将纵波叠 加剖面的标志层位拉伸到转换横波叠加剖面对应的时间上。
[001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相关时窗来对ACP道集与所述模型道进行相关, 从而得到一系列的相关时差,其中相关时窗的长度与地震资料的品质有关,并以标志层位 时间为时窗中心。
[001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求取所述一系列的相关时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 值作为第二时间差。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转换横波中的静校正装置,其包括:
[0020] 速度比扫描单元,其用于针对获取地震波数据资料进行纵横波速度比扫描,并确 定其中最优的速度比,其中,所述地震波数据资料包括纵波资料和转换横波资料;
[0021] 第一静校正单元,其用于根据所述最优速度比并结合针对纵波检波点的静校正量 计算转换横波中的第一时间差,并根据该时间差对所述转换横波资料进行第一次静校正;
[0022] 拾取单元,其用于分别在通过速度分析得到的纵波叠加剖面和转换横波叠加剖面 上拾取标志层位;
[0023] 第二静校正单元,其用于将纵波叠加剖面的标志层位拉伸到转换横波叠加剖面对 应的时间上,从而得到两个叠加剖面的第二时间差,基于该第二时间差对已进行第一次静 校正的转换横波资料进行第二次静校正;
[0024] 第三静校正单元,其用于以拉伸后的纵波叠加道为模型道,将对应位置的经过两 次静校正的转换横波ACP道集与模型道进行相关,计算出所述ACP道集中各道与模型道的 第三时间差,并基于该第三时间差对经过两次静校正的转换横波资料进行第三次静校正。
[00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速度比扫描单元中,基于转换横波资料在表层 上叠加的效果来确定最优速度比。
[002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拾取单元中,所述标志层位是在所述叠加剖面 上选取的指示共同反射纵波和转换横波的层的位置,并在所述第二静校正单元中,基于对 应于所述标志层位的纵横波速度比值来将纵波叠加剖面的标志层位拉伸到转换横波叠加 剖面对应的时间上。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三静校正单元中,采用相关时窗来对ACP道 集与所述模型道进行相关,从而得到一系列的相关时差,其中相关时窗的长度与地震资料 的品质有关。
[002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三静校正单元中,求取所述一系列的相关时 差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作为第三时间差。
[0029] 本发明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0030] 本方法无需专门另外采集资料,便于大规模的生产处理。此外,不要求资料中存在 较好的横波初至,也不存在共检波点叠加方法所面临的限制,而且能比速度比扫描方法更 准确地解决转换横波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