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

文档序号:954483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
【专利说明】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坡面检测方法,具体地说是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要经常恢复边线,检查路基外缘边坡线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在路堑开挖过程中,要及时掌握边坡线的位置,防止超挖或者欠挖;在路堑边坡护面墙施工前,内侧坡面坡度要检查验收,并且坡度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否则,严重影响护面墙质量;上述工作点多面广,用全站仪放样虽然精确,但是效率非常低或者不及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另一种情况,出现管理盲区时,测量放样工作不到位,边坡发生亏坡和欠挖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例如:
(1)路基填筑过程中,恢复边线首先要恢复中粧,再通过测量边粧与路肩的高差,乘以坡度,计算得出边线距离中粧的相应宽度,效率低、时间长,影响施工进度进而经济效益。
[0004](2 )路堑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超挖、欠挖现象发生,也要经常测量开挖界面是否准确,由于开挖断面情况复杂,做到准确及时找到开挖面非常不容易。
[0005](3)护面墙基底必须准确,出现欠挖,影响护面墙厚度,出现超挖,超挖部分往往砌筑砂浆不密实,或者出现干砌现象,严重影响质量与安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坡面精度,又能简单、快速确定坡面的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坡面外侧设置临近坡面的内侧粧和远离坡面的外侧粧,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垂直于路基中线,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所在的水平面为基准平面,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所在的垂直于水平面的面为基准截面,在基准截面内量取内侧粧顶点与坡面的水平距离D、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间的水平距离L ;
步骤二:在基准截面内,选取内侧粧顶点与坡面的距离r,r不小于D,坡面上与内侧粧顶点距离为r的点为A点;
步骤三:根据已知r、D、L和坡比i,在基准截面内建立以A点和内侧粧顶点的连线为斜边、以A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h ;根据h、D、L以及坡比i,在基准截面内建立以A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为斜边、A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点与外侧粧顶点的距离R;
步骤四:在基准截面内,将长度为r的第一长度量具的一端设置在内侧粧顶点,长度为R的第二长度量具的一端设置在外侧粧的顶点,第一长度量具围绕内侧粧顶点转动,第二长度量具围绕外侧粧顶点转动,第一长度量具远离内侧粧顶点端和第二长度量具远离外侧粧顶点端的交点即为点A的实际坡面位置;
步骤五:多次重复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确定位于基准截面内的多个坡面控制点,多个坡面控制点确定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所在的同一截面内的坡面线;
步骤六:在路基延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重复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则可确定多条位于不同基准截面内的坡面线,所述多条坡面线可确定坡面。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一中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距离L与内侧粧顶点至坡面的水平距离D取相同值。
[000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内圆与外圆交汇确定坡面的方法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普通施工人员即可操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坡面精度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效率高。内侧粧和外侧粧的高度可任意设定,方便使用。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尤其适合坡顶为斜面、施工环境复杂,应用全站仪无法及时测力的情况,并且能够明显缩短工序间歇时间。在路堑开挖过程中,能及时掌握边坡线的位置,防止超挖或者欠挖;对于工作点多面广的施工情况,有效避免了应用全站仪放样效率非常低或者不及时的问题;同时,避免出现管理盲区、测量放样工作不到位、边坡发生亏坡和欠挖等现象,工程质量与安全得到有效保证。同时,本发明对于普及测量知识及操作技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操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利用交汇法确定坡面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坡面外侧设置临近坡面的内侧粧和远离坡面的外侧粧,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垂直于路基中线,内侧粧的顶点和外侧粧的顶点的连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内侧粧的顶点和外侧粧的顶点的连线所在的水平面为基准平面,内侧粧的顶点和外侧粧的顶点的连线所在的垂直于水平面的面为基准截面,在基准截面内量取内侧粧顶点与坡面的水平距离D、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间的水平距离L ;
步骤二:在基准截面内选取内侧粧顶点与坡面的距离r,r不小于D,坡面上与内侧粧顶点距离为r的点为A点;
步骤三:根据已知r、D、L和坡比i,在基准截面内建立以A点和内侧粧顶点的连线为斜边、以A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h ;根据h、D、L以及坡比i,在基准截面内建立以A点和外侧粧顶点的连线为斜边,A点相对基准平面的高为一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点与外侧粧顶点的距离R;
步骤四:在基准截面内,将长度为r的第一长度量具的一端设置在内侧粧顶点,长度为R的第二长度量具的一端设置在外侧粧的顶点,第一长度量具围绕内侧粧顶点转动,第二长度量具围绕外侧粧顶点转动,第一长度量具远离内侧粧顶点端和第二长度量具远离外侧粧顶点端的交点即为点A的实际坡面位置;
步骤五:多次重复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确定位于基准截面内的多个坡面控制点,多个坡面控制点确定内侧粧顶点和外侧粧顶点所在的同一截面内的坡面线;
步骤六:在路基延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重复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则可确定多条位于不同基准截面内的坡面线,所述多条坡面线可确定坡面。
[0013]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已知坡比为i=l:l.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