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95610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及
目.ο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变化突飞猛进,高达的建筑物不断增加,而且越来越多样化,室内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服务显得越来越重要。室内路网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人们在一些陌生或复杂的室内环境中,用最短的时间,走最短的路,办最快的事。
[0003]现有的应用于建筑物的室内空间的路径规划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人工设定法、栅格化法及三角剖面法。人工设定法通过人工绘制确定在通行区域内的规划路径。这种方法的弊端非常明显,那就是工作效率不高,代价较大。栅格化法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栅格,并用栅格标示室内空间的通行区域和非通行区域。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室内空间的栅格数量太多,整体的计算量过大。三角剖面法将通行区域进行Delaunay三角化,得到三角的中心,作为道路节点,连接各个道路节点,创建出道路线。与栅格化法类似,采用这种方法的不足也在于,计算量偏大。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及装置,以降低室内路网规划的计算量。
[000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
[0007]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两个轮廓边界,所述轮廓边界代表行人在所述子区域中的主要行进方向;
[0008]获取所述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
[0009]将不同子区域的中轴线相互连接,形成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
[0010]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室内的路网规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0011]划分模块,用于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
[0012]边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两个轮廓边界,所述轮廓边界代表行人在所述子区域中的主要行进方向;
[0013]中轴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
[0014]路网形成模块,用于将不同子区域的中轴线相互连接,形成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
[001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和装置,通过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两个轮廓边界,获取所述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将不同子区域的中轴线相互连接,形成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以降低室内路网规划的计算量。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轮廓边界选取的原理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规划路网的平面图;
[0020]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规划路网的平面图;
[0021]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中划分操作的流程图;
[0022]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0023]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中轴线获取的平面效果图;
[0024]图8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0025]图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中轴线获取的平面效果图;
[0026]图10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平行中轴线获取的平面效果图;
[0028]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13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路径添加的原理示意图;
[0030]图14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2]第一实施例
[0033]本实施例提供了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包括: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两个轮廓边界;获取所述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将不同子区域的中轴线相互连接,形成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
[0034]参见图1,所述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包括:
[0035]S11,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
[0036]所述通行区域是在建筑物的室内空间中,行人能够达到的区域。建筑物内部行人可以使用的走廊、过道都可以被认为是通行区域。相反,建筑物内的各种支柱、墙壁所占据的空间不被认为是通行区域。
[0037]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通行区域具有自身的轮廓边界。并且,根据所述通行区域的形状上的不同,所述轮廓边界会发生走势上的变化。为了方便的对整个通行区域进行路径规划,依据所述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在进行室内空间的路径规划时,首先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
[0038]S12,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两个轮廓边界。
[0039]所述两个轮廓边界应该是能够代表行人在所述子区域内的主要行进方向的两个轮廓边界。以图2示出的情况为例,一个子区域的位置处于所述通行区域的一端,因此除了与其他子区域相互连接的部分以外,所述子区域具有三个轮廓边界。在上述三个轮廓边界中,第一边界21是该子区域的一个端面,它并不能代表行人在该子区域中的主要行进方向。因此,在选择轮廓边界时,不选择第一边界21作为所述两个轮廓边界中的一个,而是选择第二边界22及第三边界23作为所述两个代表行人的主要行进方法的轮廓边界。
[0040]当然,选取的两个轮廓边界并不一定是直线。在一些情况下,所述轮廓边界有可能是曲线,甚至有可能是边界点。
[0041]S13,获取所述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
[0042]—般情况下,所选择的两个轮廓边界会相交。此时,求取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
[004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两个轮廓边界可能并不会直接相交。此时,则需要将两个轮廓边界延长至交点,再求取两个轮廓边界的角平分线。
[0044]S14,将不同子区域的中轴线相互连接,形成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
[0045]图3给出了所述规划路网的一个示例。参见图3,将各个子区域的中轴线首尾相连,就得到了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3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将所述路网上的连接点与轮廓边界上的拐点相连接的虚线32可以被视为是所述路网的支撑线。
[0046]图4则给出了一种室内空间的拓扑构图较为复杂的场景下,依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计算得到的室内规划路径。参见图4,虽然在此场景下,室内空间的情况较为复杂,但依据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路网规划方法,依然准确的得到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室内规划路径41。
[0047]本实施例通过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获取每个子区域的两个轮廓边界,获取所述两个轮廓边界的交点处的角平分线,并将所述角平分线作为所述子区域的中轴线,以及将不同子区域的中轴线相互连接,形成所述通行区域的路网,能够利用较小的计算量完成对不同室内空间中的路网规划,降低了室内路网规划的计算量。
[0048]第二实施例
[0049]本实施例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一步的提供了室内的路网规划方法中划分操作的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依据通行区域的轮廓边界的走势变化,将所述通行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区域包括:选取所述通行区域的两条轮廓边界线作为所述通行区域的特征轮廓边界;所述两条特征轮廓边界中的任意一个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