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84374阅读:来源:国知局
,通过电源模块供电,串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相连,应变测量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应变测量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片,可将被测结构的应变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对测量得到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微处理器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的MK60FX单片机,通过ADC模块对放大后的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并处理;存储器存储检测节点运行的代码;液晶显示屏用于节点调试时应变数据的显示、数据采样频率的选择及W1-Fi连接状态的显示;独立按键用于选择采样频率;W1-Fi模块采用的是TLN13UA06模块,在节点上电后加入无线局域网,通过UART和单片机进行通信;串口和电平转换模块上传检测节点代码;电源采用大容量锂电池,为测量节点供电;节点处理后的数据通过W1-Fi模块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
[0024]如图3所示,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惠斯通电桥、滤波放大电路和自动调零电路,有相同网络名称的点均相连导通。图3(a)为惠斯通电桥,其中SI?S8是电阻应变片,R7?R30为桥臂电阻。电桥由2V电压供电,将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可去除其输出信号的共模噪声。滤波放大电路如图3(b)所示,PTEx,PTCx表示单片机的I/O 口,Signall?Signal8表示8路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的信号,由微处理器的ADC对其进行采样。采用PGA204和AD526级联的方式,两者都是可编程增益高精度仪表放大器,PGA204的A0,A1引脚以及AD526的A0,A1,A2引脚均为芯片的控制引脚,和单片机的I/O 口相连。利用微处理器的I/O 口调节引脚的电平能改变其增益,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中心发送指令来远程调节电路的放大倍数;自动调零电路如图3(c)所示,由DA芯片DAC128S085和限流电阻构成,芯片的SYNC,CLK,Din引脚分别和微处理器的PTCO?PTC2引脚相连,两者利用SPI协议进行通信,通过调节Bi (i = I,3,5...15)点的电压来调节电桥的输出电压,从而可根据需要,通过上位机发送调零指令来对电桥进行自动调零操作。
[0025]微处理器的工作过程如下:无线应变测量节点初始化时,首先通过UART和W1-Fi模块进行通信,利用“AT+控制指令”来配置W1-Fi模块的网络参数,使节点加入局域网。接着将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初始化为1000倍,ADC的采样频率初始化为10Hz,并开启串口接收中断。然后通过ADC对放大后的应变信号进行采样和预处理,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各个测量点的应变。之后再利用W1-Fi模块将测量数据以数据帧的形式发送给控制中心。若控制中心向节点发送控制指令,则触发串口接收中断,微处理器接收并执行控制指令。若接收到放大倍数切换指令,则改变相应I/O口的电平,调节程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若接收到采样频率切换指令,则将ADC的采样频率调节至相应频率。若接收到自动调零指令,则通过调节DAC的输出电压来平衡电桥。另外,在节点调试模式下,可根据读取到的独立按键的状态来改变节点的采样频率,从而可以很方便地手动调节节点采样频率。
[0026]如图4所示,控制中心工作过程及功能如下:
[0027](I)加入无线局域网:系统工作后,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加入路由器组建的局域网,并手工分配IP地址;
[0028](2)建立连接并读取端口数据:控制中心作为服务器端,建立套接字后,上位机通过一个线程监听指定端口。若在端口监听到有测量节点发出连接请求,则通过TCP协议的“三步握手”建立连接,并从端口读取该节点通过W1-Fi模块发送的数据;
[0029](3)解析数据包:监听线程接收节点发来的数据包并进行分析,若数据格式相符,则对数据包内容进行解析,获得测量节点的节点号、应变等信息。并向主线程发送消息;
[0030](4)实时显示:当主线程接收到监听线程发来的消息时,在上位机的数据接收栏实时显示各节点号及其测得的应变,并调用绘图控件,在图形显示界面以曲线的方式显示应变的变化;
[0031](5)指令发送:在上位机的数据发送栏可以给指定的节点发送控制指令,如自动校准指令、采样频率切换指令、放大倍数选择指令等。
[0032](6)数据存储:上位机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基于W1-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应变测量节点、一个AP和一个控制中心。无线应变测量节点包含W1-Fi通信设备,启动后利用W1-Fi通信设备加入AP组建的无线局域网络,然后利用传感器检测被测结构应变的变化,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滤波、放大,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局域网络将数字信号实时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分析,同时还能对大量测量节点同时进行远程调试和参数设置,从而实现对大型结构应变的无线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1-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应变测量节点由应变测量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微控制器、存储器、串口、电平转换模块、W1-Fi模块、液晶显示屏、独立按键以及电源模块组成;其中,信号处理电路、存储器、电平转换模块、W1-Fi模块、液晶显示屏和独立按键均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自带16位精度的ADC,通过电源模块供电,串口与电平转换模块相连,应变测量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应变测量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片,可将被测结构的应变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对测量得到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微处理器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的MK60FX单片机,通过ADC模块对放大后的测量信号进行采样并处理;存储器存储节点运行的代码;液晶显示屏用于应变数据的显示、数据采样频率的选择及W1-Fi连接状态的显示;独立按键用于选择采样频率;W1-Fi模块采用的是TLN13UA06模块,在节点上电后加入无线局域网,通过UART和单片机进行通信;串口和电平转换模块上传节点代码;电源采用大容量锂电池,为测量节点供电;节点处理后的数据通过W1-Fi模块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出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W1-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惠斯通电桥、滤波放大电路和自动调零电路。所述惠斯通电桥由三个桥臂电阻和一个电阻应变片组成,采用1/4桥结构,由2V电压供电,去除其输出信号的共模噪声。所述滤波放大电路采用PGA204和AD526级联的方式,两者都是可编程增益高精度仪表放大器,PGA204的A0,A1引脚以及AD526的A0,A1,A2引脚均为芯片的控制引脚,和单片机的I/O口PTEx、PTCx相连,电桥输出信号两端和PGA204的4、5引脚相连,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在AD526的9号脚输出,通过微处理器的ADC对其进行采样,利用微处理器的I/O口调节引脚的电平能改变其增益,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控制中心发送指令来远程调节电路的放大倍数。所述自动调零电路由DA芯片DAC128S085和限流电阻构成,DA芯片和限流电阻一端相连,限流电阻另一端和应变片所在桥臂电阻和应变片连接点相连。DAC的SYNC,CLK,DIN引脚分别和微处理器的PTCO?PTC2引脚相连,两者利用SPI协议进行通信,通过调节DAC的输出电压来调节电桥的输出电压,从而可根据需要,通过上位机发送调零指令来对电桥进行自动调零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1-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P由无线路由器组成;通过路由器组建无线局域网,无线应变测量节点和控制中心构成客户端/服务器模型(C/S模型);采用手工分配方式指定分配控制中心的IP地址;采用自动分配方式分配节点的IP地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1-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由计算机和上位机组成,是C/S模型中的服务器端,其工作过程及功能如下: (I)加入无线局域网:系统工作后,计算机通过无线网卡加入路由器组建的局域网,并手工分配IP地址; (2)建立连接并读取端口数据:控制中心作为服务器端,建立套接字后,上位机通过一个线程监听指定端口。若在端口监听到有测量节点发出连接请求,则通过TCP协议的“三步握手”建立连接,并从端口读取该节点通过W1-Fi模块发送的数据; (3)解析数据包:监听线程接收节点发来的数据包并进行分析,若数据格式相符,则对数据包内容进行解析,获得测量节点的节点号、应变等信息。并向主线程发送消息; (4)实时显示:当主线程接收到监听线程发来的消息时,在上位机的数据接收栏实时显示各节点号及其测得的应变,并调用绘图控件,在图形显示界面以曲线的方式显示应变的变化; (5)指令发送:在上位机的数据发送栏可以给指定的节点发送控制指令,如自动校准指令、采样频率切换指令、放大倍数选择指令等; (6)数据存储:上位机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以文本的形式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当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i-Fi的无线应变测量系统,包括多个无线应变测量节点、一个AP(Wireless,Access,Point)和一个控制中心。无线应变测量节点包含Wi-Fi通信设备,启动后利用Wi-Fi通信设备加入AP组建的无线局域网络,然后利用传感器检测被测结构应变的变化,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滤波、放大,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无线过局域网络将数字信号实时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上位机对接收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和分析,同时还能对大量测量节点同时进行远程调试和参数设置。从而实现了对大型结构应变的无线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测量成本。
【IPC分类】G08C17/02, G01B7/16
【公开号】CN105547139
【申请号】CN201510890735
【发明人】程鹏, 张晓峰, 陈积明, 贺诗波, 史治国, 孙优贤
【申请人】浙江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