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09314阅读:来源:国知局
后期针对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
(4)本发明设计的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中,针对电源,进一步设计采用外接电源,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自动化抗寒储藏式机械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进而能够保证本发明所设计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设计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设计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中滤波电路的示意图。
[0014]其中,1.气象传感器本体,2.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盖板,5.控制模块,6.电控伸缩杆,7.转动电机,8.温度检测器,9.电加热模块,10.上环形封闭盖板,11.下环形封闭盖板,12.加热腔体,13.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针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包括气象传感器本体
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盖板4、温度检测器8、控制模块5,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的电源、电控伸缩杆6、转动电机7、滤波电路13、至少一个电加热模块9,温度检测器8经滤波电路13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气象传感器本体I与控制模块5相连接;电源经过控制模块5分别为电控伸缩杆6、转动电机7、气象传感器本体I,以及各个电加热模块9进行供电,同时,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5、滤波电路13为温度检测器8进行供电;第一套筒2和盖板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第二套筒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第一套筒2的其中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第二套筒3的两端均敞开;第一套筒2的长度大于第二套筒3的长度,且第一套筒2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筒3的外径;第二套筒3设置于第一套筒2内,且第二套筒3的中心线与第一套筒2的中心线共线,第二套筒3其中一个敞开端的所在面与第一套筒2敞开端的所在面共面,且第二套筒3该敞开端开口边缘外侧与第一套筒2敞开端开口边缘内侧之间设置上环形封闭盖板10,将第二套筒3该敞开端作为装置主敞开端,第二套筒3另一敞开端开口边缘外侧与第一套筒2内壁一周对应位置之间设置下环形封闭盖板11,由第二套筒3外壁、第一套筒2内壁、上环形封闭盖板10和下环形封闭盖板11构成加热腔体12;各个电加热模块9设置在加热腔体12中;盖板4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筒3的外径,且小于第一套筒2的内径;转动电机7设置于上环形封闭盖板1的上表面,且转动电机7的驱动轴与盖板4边缘固定连接,盖板4在转动电机7的控制下,以转动电机7驱动轴为轴心进行转动,针对装置主敞开端实现封闭或开启;控制模块5和滤波电路13设置于第一套筒2内部封闭端的底部;如图2所示,滤波电路13包括运放器Al、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l,电阻Rl上相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为滤波电路13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器8,并且电阻R3串联在运放器Al输出端与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同时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与电容Cl、电阻R4串联,并接地,电容Cl串联在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输出端之间,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l串联;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2串联,并接地,且电阻R5串联在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且运放器A3的输出端为滤波电路13输出端连接控制模块5;电控伸缩杆6的电机底座设置于第一套筒2内部封闭端底部的中央位置,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的顶端竖直向上,且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所在直线与第一套筒2的中心线共线;气象传感器本体I的外径与第二套筒3内径相适应,气象传感器本体I设置于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的顶端,气象传感器本体I在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的作用下,在第二套筒3中上下移动,并进出装置主敞开端;温度检测器8设置于第一套筒2的外壁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针对现有传感器外部结构进行改进,引入自动化抗寒储藏式机械结构,其中,通过设计第一套筒2与第二套筒3之间的位置关系,一方面实现针对气象传感器本体I的储藏式收纳保护腔体,另一方面构成针对气象传感器本体I控温保护的加热腔体12;并基于外部设计设置的温度检测器8实现针对外部环境温度的实时准确检测,同时借助具体设计的滤波电路13,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实时滤波处理,滤除其中的噪声数据,获得准确检测结果,由此针对所设计的电控伸缩杆6和电加热模块9进行智能控制,实现气象传感器本体I相对储藏式收纳保护腔体的进出,在实现气象传感器本体I正常工作的同时,针对气象传感器本体I实现了有效的保护。
[0017]基于上述设计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发明还进一步设计了如下优选技术方案:针对电控伸缩杆6的电机,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电机,以及针对转动电机7,进一步设计采用无刷转动电机,使得本发明设计的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具有的抗寒工作功能,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还有针对控制模块5,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而且针对电源,进一步设计采用外接电源,能够有效保证所设计自动化抗寒储藏式机械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取电、用电的稳定性,进而能够保证本发明所设计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
[0018]本发明设计的滤波检测式抗寒气象传感器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包括气象传感器本体1、第一套筒2、第二套筒3、盖板4、温度检测器8、单片机,以及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外接电源、电控伸缩杆6、无刷转动电机、滤波电路13、至少一个电加热模块9,温度检测器8经滤波电路13与单片机相连接,气象传感器本体I与单片机相连接;外接电源经过单片机分别为电控伸缩杆6、无刷转动电机、气象传感器本体I,以及各个电加热模块9进行供电,同时,外接电源依次经过单片机、滤波电路13为温度检测器8进行供电;第一套筒2和盖板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第二套筒3采用导热材料制成;第一套筒2的其中一端敞开,另一端封闭;第二套筒3的两端均敞开;第一套筒2的长度大于第二套筒3的长度,且第一套筒2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筒3的外径;第二套筒3设置于第一套筒2内,且第二套筒3的中心线与第一套筒2的中心线共线,第二套筒3其中一个敞开端的所在面与第一套筒2敞开端的所在面共面,且第二套筒3该敞开端开口边缘外侧与第一套筒2敞开端开口边缘内侧之间设置上环形封闭盖板10,将第二套筒3该敞开端作为装置主敞开端,第二套筒3另一敞开端开口边缘外侧与第一套筒2内壁一周对应位置之间设置下环形封闭盖板11,由第二套筒3外壁、第一套筒2内壁、上环形封闭盖板10和下环形封闭盖板11构成加热腔体12;各个电加热模块9设置在加热腔体12中;盖板4的外径大于第二套筒3的外径,且小于第一套筒2的内径;无刷转动电机设置于上环形封闭盖板10的上表面,且无刷转动电机的驱动轴与盖板4边缘固定连接,盖板4在无刷转动电机的控制下,以无刷转动电机驱动轴为轴心进行转动,针对装置主敞开端实现封闭或开启;单片机和滤波电路13设置于第一套筒2内部封闭端的底部;滤波电路13包括运放器Al、运放器A2和运放器A3,运放器Al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串联电阻R3、电阻R2和电阻Rl,电阻Rl上相对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为滤波电路13输入端连接温度检测器8,并且电阻R3串联在运放器Al输出端与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和运放器Al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同时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依次与电容Cl、电阻R4串联,并接地,电容Cl串联在运放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输出端之间,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l串联;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电容C2串联,并接地,且电阻R5串联在运放器A3的同相输入端与运放器A2的同相输入端之间,运放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相连,且运放器A3的输出端为滤波电路13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电控伸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