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_2

文档序号:9843178阅读:来源:国知局
砂体的定量表征,实现了对地下曲流河砂体的直观 定量认识。2、本发明的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以河道满岸深度计算河道满岸宽 度,进而计算各级次砂体规模,在计算砂体规模理论值的同时,计算实际砂体规模的上限和 下限,使砂体规模的不确定性得到充分体现,表征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合理。3、本发明的曲 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与油田开发普遍采用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够由粗 到细地定量表征单河道带、点坝、侧积单元三个级别的砂体和夹层规模,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52]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53]图2是曲流河砂体的结构不意图;
[0054]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55] 图4是曲流河砂体地层的测井连井图;
[0056]图5是曲流河砂体理论规模的示意图;
[0057]图6是曲流河砂体上限规模的示意图;
[0058]图7是曲流河砂体下限规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60]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其包括以下步 骤:
[0061 ] 1)识别曲流河砂体中保存完整的单一点坝,以该单一点坝所在的河道砂体作为曲 流河砂体规模的表征对象。
[0062] 识别单一点坝的方法是:在包括待表征曲流河砂体储层(即目的层)的地层内进行 测井,对得到的自然电位(SP,spontaneous potential)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GR,natural gamma ray)测井曲线的形态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目的层的砂体类型,包括单一点 坝、复合点坝和非河道砂体等。
[0063] 分析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形态,以识别目的层砂体类型的具体方法 为:
[0064]如图4(a)所示,如果目的层(即图中a小层)内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 曲线的形态呈钟形或低幅箱形,并呈正韵律,且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没有明显回返,则认为该 砂体是单一点坝;
[0065] 如图4(b)所示,如果目的层(即图中a小层)内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 曲线的形态呈指状,且厚度小于2m,则认为该砂体是非河道砂体;
[0066] 如图4(c)所示,如果目的层(即图中a小层)内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 曲线的形态呈箱形,且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在砂岩内部出现明显回返,则认为该砂体是复合 点坝。
[0067] 2)确定步骤1)选取的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
[0068] 如图4(a)~(c)所示,根据测井资料的岩性解释成果,可将地层根据岩性进行分 层;如果地层包括砂岩和泥岩,则将砂岩厚度作为该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通过自然电位测 井曲线半幅点区分出砂岩和泥岩的分界点,从而确定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
[0069] 3)对步骤2)得到的单一点坝砂体厚度进行去压实校正,得到河道满岸深度。
[0070] 基于曲流河砂体的压实程度随埋藏时间和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特性,本发明给出 了一个计算曲流河砂体压实率的经验公式,如下所示:
[0071] n = _2X10-8z2+2X10-4z+0.9996 (1)
[0072] 式中,η为砂岩压实率,ζ为单一点坝砂体中部的垂直深度。
[0073] 首先,将单一点坝砂体所处的深度(即该单一点坝中部的垂直深度)代入式(1),计 算该深度处砂岩的压实率;然后,利用下式(2)对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进行去压实校正,得 到该单一点坝砂体沉积时的原始厚度,将单一点坝砂体沉积时的原始厚度视为河道满岸深 度。
[0074] Ho = nH (2)
[0075] 式中,Ho为单一点坝砂体沉积时的原始厚度,H为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
[0076] 4)根据步骤3)得到的河道满岸深度,计算河道满岸宽度的理论值和上、下限值。
[0077] 基于描述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参数间具有的高相关性和不确定性,本发明给出了计 算河道满岸宽度的经验公式,包括:
[0078]计算河道满岸宽度理论值的经验公式为:
[0079] ¥ = 8.94^'40 (3)
[0080] 式中,W为河道满岸宽度的理论值,h为河道满岸深度。
[0081 ]计算河道满岸宽度上限值的经验公式为:
[0082] ^ = 10.96111.49 (4)
[0083]式中,wi为河道满岸宽度的上限值。
[0084] 计算河道满岸宽度下限值的经验公式为:
[0085] - = 7.25111.3° (5)
[0086]式中,W2为河道满岸宽度的下限值。
[0087] 根据步骤3)得到的河道满岸深度,利用上述公式(3)~(5),分别计算河道满岸宽 度的理论值和上、下限值,从而得到河道满岸宽度的分布范围。
[0088] 5)根据步骤4)得到的河道满岸宽度的理论值和上、下限值,分别计算曲流河不同 级次砂体和夹层的规模。
[0089] 基于描述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参数间具有的高相关性和不确定性,本发明给出了计 算地下曲流河不同级次砂体和夹层规模的经验公式,包括:
[0090] 计算单河道带宽度、河弯曲率半径、点坝长度和侧积层水平宽度理论值的经验公 式分别为:
[0091] Wm=4.71W1'12 (6)
[0092] ^ = 2.1^-04 (7)
[0093] Lp = 6.15w0·93 (8)
[0094] wl = 2/3w (9)
[0095] 式中,wm为单河道带宽度理论值,Rc为河弯曲率半径理论值,L P为点坝长度理论值, WL为侧积层水平宽度理论值。
[0096] 计算单河道带宽度、河弯曲率半径、点坝长度和侧积层水平宽度上限值的经验公 式分别为:
[0097] ^ = 6.29111.18 (10)
[0098] R〇i = 2.57wi1·09 (11)
[0099] Lpi = 7.13wi0·96 (12)
[0100] wli = 2/3wi (13)
[0101] 式中,Wml为单河道带宽度上限值,Rcl为河弯曲率半径上限值,Lpi为点坝长度上限 值,wL1为侧积层水平宽度上限值。
[0102] 计算单河道带宽度、河弯曲率半径、点坝长度和侧积层水平宽度下限值的经验公 式分别为:
[0103] Wm2 = 3.55w21·06 (14)
[0104] Rc2 = 1.73w2 (15)
[0105] Lp2 = 5.30w2°·90 (16)
[0106] wl2 = 2/3w2 (17)
[0107] 式中,Wm2为单河道带宽度下限值,Rc2为河弯曲率半径下限值,L P2为点坝长度下限 值,M2为侧积层水平宽度下限值。
[0108] 根据步骤4)得到的河道满岸宽度的理论值和上、下限值,利用上述公式(6)~ (17),分别计算单河道带宽度、河弯曲率半径、点坝长度、侧积层水平宽度的理论值和上、下 限值,实现对曲流河不同级次砂体和夹层规模的定量表征。
[0109] 地下曲流河不同级次砂体和夹层的规模在其上限与下限之间变化,构成了实际砂 体规模的不确定性。
[0110] 本发明的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根据单一点坝砂体的厚度和所处深 度,通过砂体去压实校正,还原地下曲流河砂体的原始沉积状态,从空间变化的角度建立地 下砂岩与现代沉积的定量联系,将现代曲流河的经验公式应用到地下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 量表征,实现了对地下曲流河砂体的直观定量认识。下面以对如图2和图3所示曲流河砂体 的规模进行定量表征为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曲流河砂体规模的定量表征方法:
[0111] 1)对图2和图3所示的曲流河砂体储层进行测井,得到如图4(a)~(c)所示的连井 图,分析连井图上砂体的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形态:如图4(a)中a小层 内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呈钟形或低幅箱形,并呈正韵律,且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没 有明显回返,所以该处的砂体为单一点坝;如图4(b)中a小层内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测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