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86869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50份、无水甲醇20~25份,聚乙二醇?400 15份,纯化水10~20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5g/L和三氯乙酸6~8g/L。本发明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试剂制成,固定效果好,组织细胞的形态保存完整。
【专利说明】
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病理学实验技术领域,涉及体外诊断试剂,尤其涉及一种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
【背景技术】
[0002]组织病理学的诞生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医院,手术切除的病理样本及各种活体检查组织,均由医院病理科对手术组织样本作出组织病理学诊断。
[0003]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制片是当前用以处理组织样本的最基本技术,它是病理诊断方法学的基础,也是许多新方法、新技术优劣的评定参照标准。传统的方法是将组织样本放置处理液的缸中,依次倒入或调入不同处理液,样本依次在每个试剂中按规定浸泡不同时间完成处理切片、染色、封片等,全程需要30多个步骤。整个过程大量使用甲醛、二甲苯、氧化汞、氨水有毒害化学试剂,病理技术人员长期置身于有毒环境,且试剂排放严重污染环境。并且所用的试剂宽容度差,操作复杂,试剂消耗量大,病理制片优质片低(全国统计在40?70%),严重影响病理诊断。同时绝大数医院自行配试剂,缺乏统一标准。因此病理行业组织标本处理液用品的标准化生产、无毒化、社会化供求,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0004]例如申请号为200810136961.X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组织样本常规石蜡制片HE染色无二甲苯全程处理液。然而这种基于传统组织固定的处理液仍旧采用了严重污染环境的毒害试剂甲醛。使用不同浓度的甲醛-福尔马林,固定人体及动植物组织标本,进行人体病理学和动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已有160年以上的历史。甲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其是一种单纯固定液,其固定机理是通过在蛋白质亚单位氨基酸分子间的铰链反应,形成亚甲基桥完成固定作用。然而交联反应会出现收缩硬化等现象,对组织细胞的抗原分子结构、酶类、核酸分子保存不佳。因此,研发甲醛的替代品,替代甲醛用于病理学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无毒害、固定效果好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
[0006]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7]—种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50份、无水甲醇20?25份,聚乙二醇-400 15份,纯化水10?20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5g/L和三氯乙酸6?8g/L。
[0008]优选的是,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中,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份、无水甲醇25份,聚乙二醇-400 15份,纯化水15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g/L和三氯乙酸7.5g/L。
[0009]优选的是,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类表面活性剂。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中,所述混合溶液还包含聚乙二醇-2005份、聚乙二醇600 5份以及聚丙二醇-425 3份。
[0011]本发明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试剂制成,固定效果好,组织细胞的形态保存完整。本发明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可满足常规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要求,处理的组织效果优于传统技术,以完全替代甲醛应用于相关的病理学实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3]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50份、无水甲醇20?25份,聚乙二醇-40015份,纯化水10?20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5g/L和三氯乙酸6?8g/L。
[0014]本发明不使用甲醛,既避免了甲醛的毒害作用,又消除了甲醛对抗原物质的遮盖,能够很好的保存抗原。而且本发明使用聚乙二醇-400来促进分子的渗透作用,以促进细胞蛋白质沉淀作用完成固定过程,此过程抑制了交联反应的收缩硬化等现象,有利于组织细胞形态的保存。
[0015]本发明提供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采用复合成分配方,其全部组分为无毒无害的化学试剂;经细胞形态学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分子病理学实验及核酸提取实验证明,无醛固定液具有较为全面的固定效果,完全可以替代甲醛应用于相关的病理学实验,以完成对组织标本的固定作用。
[0016]本发明提供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的配制,是将各组分在常温下按所述比例混匀即可。
[001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中,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份、无水甲醇25份,聚乙二醇-400 15份,纯化水15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g/L和三氯乙酸7.5g/L。
[001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类表面活性剂。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中,所述混合溶液还包含聚乙二醇-200 5份、聚乙二醇600 5份以及聚丙二醇-425 3份。
[0020]经研究发现,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之间相互作用,更有助于促使分子的渗透作用,从而促进细胞蛋白质沉淀。另外,少量的聚丙二醇-425可进一步抑制交联反应的收缩硬化,保证细胞不收缩变形,最大程度保存组织细胞的形态。通过精确调节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的用量,还可以增强组织的稳定性,使组织在脱水、包埋、切片以及染色过程不被损坏,并改善组织成分对染料的亲和力,使染色效果好。
[0021]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三个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本实施例中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mL,无水甲醇20mL,聚乙二醇-400 15mL,纯化水1mL以及氟类表面活性剂0.03mL,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g/L和三氯乙酸6g/L。
[0024]应用本实施例的固定液,组织细胞的固定效果好,细胞无变形,细胞形态保存完整。
[0025]实施例二
[0026]本实施例中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50mL,无水甲醇25mL,聚乙二醇-400 15mL,纯化水20mL以及氟类表面活性剂0.05mL,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5g/L和三氯乙酸8g/L。
[0027]应用本实施例的固定液,组织细胞的固定效果好,细胞无变形,细胞形态保存完整。
[0028]实施例三
[0029]本实施例中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mL,无水甲醇25mL,聚乙二醇-400 15mL,聚乙二醇-200 5mL,聚乙二醇600 5mL,聚丙二醇-425 3mL,纯化水15mL以及氟类表面活性剂0.03mL,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g/L和三氯乙酸 7.5g/L。
[0030]应用本实施例的固定液,组织细胞的固定效果好,细胞无变形,细胞形态保存完整。
[0031]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主权项】
1.一种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特征在于,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50份、无水甲醇20?25份,聚乙二醇-40015份,纯化水10?20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5g/L和三氯乙酸6?8g/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特征在于,其由混合溶液和添加组分组成,其中,混合溶液包含以下体积份数的组分:无水乙醇45份、无水甲醇25份,聚乙二醇-400 15份,纯化水15份以及表面活性剂0.03?0.05份,所述添加组分包含以下组分,各组分在所述固定液中的终浓度为:无水碳酸钠3g/L和三氯乙酸7.5g/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氟类表面活性剂。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甲醛组织标本固定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还包含聚乙二醇-200 5份、聚乙二醇600 5份以及聚丙二醇-425 3份。
【文档编号】G01N1/28GK105842033SQ201610319527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3日
【发明人】李明, 王德田
【申请人】北京九州柏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