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文档序号:1068475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包括补给箱和堆积板;所述补给箱和堆积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补给箱和堆积板之间连接有流通槽;流通槽按照不同坡度安装泥石流激光泥位计、光纤压力传感器;堆积板上装振弦压力传感器;支架上还设置有摄像机和数据采集器。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流通槽坡度和堆积板设定;步骤二,边界条件设定;步骤三,泥石流介质模拟;步骤四,初始条件设定;步骤五,时间步长的确定;步骤六,β取值;步骤七,实验数据采集和整理;步骤八,清洗实验平台。本发明可以实现泥石流的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及实验,流通槽可以按照不同坡度不同边界条件调节,本发明中流通槽边界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容重泥石流的实验要求,获得不同重现期下的运动冲淤过程中的冲击力和堆积范围。
【专利说明】
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泥石流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泥 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用于模拟泥石流运 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的设备。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设备可以实现多参数快速模拟以及测 试,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与防灾减灾工程需要;此外,也没有一种标准的模拟试验方法 供人们所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 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 击力模拟设备,包括补给箱和堆积板;所述补给箱和堆积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补给箱和堆 积板之间连接有流通槽;流通槽_按照不同坡度安装有泥石流激光泥位计、光纤压力传感 器;堆积板上装有振弦式压力传感器;支架上还设置有摄像机和数据采集器;摄像机与数据 采集器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泥石流激光泥位计用于测量泥石流在流通槽中的泥位变化过 程;光纤土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流通区泥石流土压力,光纤渗透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流通 区泥石流渗透水压力;振弦式土压力传感器用来采集堆积区土压力信息,振弦式渗透压力 传感器用来采集堆积区渗透水压力;泥石流运动过程被摄像机记录,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 器。本发明设置有流通槽,该流通槽可以按照不同坡度不同边界条件调节,本发明中流通槽 边界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容重泥石流的实验要求,获得不同重现期下的运动冲淤过程中的冲 击力和堆积范围。
[0005] 进一步,流通槽上设置有三个光纤土压力传感器预留孔和三个光纤渗透水压力传 感器预留孔;堆积板上设有三个振弦式土压力传感器预留孔和振弦式渗透压力传感器预留 孔。。
[0006] 进一步,补给箱底端设置有排导口,排导口上安装有排导阀板。
[0007] -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一,流通槽坡度和堆积板设定;步骤二,边界条件设定;步骤三,泥石流介质模 拟;步骤四,初始条件设定;步骤五,时间步长的确定;步骤六,0取值;步骤七,实验数据采集 和整理;步骤八,清洗实验平台。
[0009] 其中在步骤一中,根据实验所需调节流通槽和堆积板的坡度,并用电子倾角仪进 行测定;同时根据模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冲出范围,设计堆积板大小为200cmX 300cm,同时 在堆积板上等分网格,大小为20X20cm,用以确定堆积范围及不同网格的堆积深度;
[0010] 在步骤二中,为了减少泥石流运动冲淤时的外界阻力的干扰,在实验平台构建过 程中,流通槽侧壁采用钢化玻璃构建,流通槽底部采用打磨光滑的钢板焊接;由此,在实验 过程中,设定实验处于理想状态中进行;
[0011] 为了对比理想边界条件,对试验台流通槽内壁及底面进行改进,在侧壁喷泡沫胶, 使其与实际沟道两侧山坡相似,泥石流运动时对泥石流体产生侧向阻力;同时在底部铺设 砖块,砖块上部铺设泥石流体,使其近似沟道沟床,泥石流运动时对泥石流体产生正向阻 力,由此,在实验过程中,设定实验处于非理想状态中进行;
[0012] 在步骤三中,取总量为200-500kg范围泥石流分别进行运动淤积模拟;
[0013] 容重(r):模拟容重为2 ? 40g/cm3、2 ? 30g/cm3、2 ? 20g/cm3、2 ? 10g/cm3、2 ? 00g/cm3、 1 ? 90g/cm3、1 ? 80g/cm3、1 ? 70g/cm3、1 ? 65g/cm3、1 ? 60g/cm3 等的泥石流运动齡积情况;
[0014]泥石流间的摩擦阻力:确定摩擦阻力系数为其重要内容,依照公式(1),基于流体 的容重、泥石颗粒直径、泥石体积比和颗粒的密度等参数确定其摩擦阻力;
[0016] 式中:《表示泥石流中泥石体积比;ai表示微调值范围为0.042-0.24的微调系数; d表示泥石流中主要颗粒直径W为范围为17°-37°的动摩擦角;p m为颗粒密度;h为泥石流堆 积深度必浓度系数;
[0017] 根据泥石流的容重r、颗粒直径d和泥石体积比等参数来分析确定动态摩擦角和 微调系数;
[0018] 在步骤四中。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及堆积板初始深度h = 0,随着模拟实验的 启动,在流通槽中点处的激光泥位计随时记录泥位的变化过程;
[0019] 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初始土压力F土 =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在流通槽上、 中及下段由土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土压力F土的变化过程;
[0020] 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初始渗透水压力F水=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在流通槽 上、中及下段由渗透水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渗透水压力F水的变化过程;
[0021] 在步骤五中,利用理论上恒稳的平均隐式剖分格式,但对于拟线性的方程组来说, 也不是不需要任何的限制;
[0022]在实际模拟时取:
[0024]式中u、v代表可能的最大值。
[0025]在步骤六中,0代表运动修正系数,运动修正系数受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的影响,其 范围为1-1.25,将运动修正系数确定为1.0、1.05、1.1、1.15、1.2和1.25,分别在下文泥石流 运动冲淤瞬时堆积深度及瞬时渗透水压力及土压力试验中进行六种不同m直的实验模拟。 [0026]在步骤七中,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0027]在步骤八中,清洗实验平台。
[0028] -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实验方法,具体实验过程包括,(1 ),野外 详细调查泥石流实验沟,选择采样点;(2),调查泥石流取样、分选;(3),上料;(4),实验数据 记录;(5 ),清洗实验台;
[0029]其中在步骤一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泥石流堆积体原材料,同时对样品进行分选, 分选时粒径d>20mm的颗粒剔除,以免影响实验的精度和连续性;
[0030] 在步骤二中,调制实验原料,根据每次的实验需要,按照所需泥石流体的总量及泥 石流容重,按一定水、土比例调制恰当的泥石流体原料;根据实验设计要求,调整试验台流 通槽的实验坡度,达到实验设计要求;安装实验所需的检测仪器;在实验开始前对整个试验 台清洗,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0031] 在步骤三中,将调制好的泥石流体原料运送至补给箱,调试仪器,实验启动;
[0032] 在步骤四中,实时记录保存实验数据,实验结束;
[0033]在步骤五中,清洗实验台;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003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0035] 本发明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及模拟实验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 中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没有一种模拟设备可以实现对于泥石流运动冲淤的模拟,此外, 采用以上设计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泥石流的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及实验,流通槽可以按 照不同坡度不同边界条件调节,本发明中流通槽边界条件能够满足不同容重泥石流的实验 要求,获得不同重现期下的运动冲淤过程中的冲击力和堆积范围。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 强,且易于在教学、科研与防灾减灾工程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37]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的光纤渗透水压力传感器和振弦式传感器设置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的传感器预留孔设置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的实验流程图;
[0041 ]附图标记中:1-补给箱;2-堆积板;3-流通槽;4-摄像机;5-数据采集器;31-泥石流 激光泥位计;32-光纤压力传感器;33-振弦式压力传感器;a-支架;311-光纤土压力传感器 预留孔;312-光纤渗透水压力传感器预留孔;313-振弦式土压力传感器;314-振弦式渗透水 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3]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包括补给箱1 和堆积板2;补给箱1和堆积板2分别固定在支架a上,补给箱1和堆积板2之间连接有流通槽 3;所述流通槽3按照不同坡度安装有泥石流激光泥位计31、光纤土压力传感器32;堆积板安 装有振弦式压力传感器;支架a上还设置有摄像机4和数据采集器5;摄像机4与数据采集器5 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
[0044] 进一步,流通槽3上设置有三个光纤土压力传感器预留孔311和三个光纤渗透水压 力传感器预留孔312;堆积板上设有三振弦式土压力传感器预留孔313和三个振弦式渗透压 力传感器314。进一步,补给箱1底端设置有排导口 11,排导口上安装有排导阀板111。
[0045] -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 步骤一,流通槽坡度和堆积板设定;步骤二,边界条件设定;步骤三,泥石流介质模 拟;步骤四,初始条件设定;步骤五,时间步长的确定;步骤六,0取值;步骤七,实验数据采集 和整理;步骤八,清洗实验平台。其中在步骤一中,根据实验所需调节流通槽和堆积板的坡 度,并用电子倾角仪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模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冲出范围,设计堆积板大小 为200cm X 300cm,同时在堆积板上等分网格,大小为20 X 20cm,用以确定堆积范围及不同网 格的堆积深度;
[0047]在步骤二中,为了减少泥石流运动冲淤时的外界阻力的干扰,在实验平台构建过 程中,流通槽侧壁采用钢化玻璃构建,流通槽底部采用打磨光滑的钢板焊接;
[0048]为了对比理想边界条件,对试验台流通槽内壁及底面进行改进,在侧壁喷泡沫胶, 使其与实际沟道两侧山坡相似,泥石流运动时对泥石流体产生侧向阻力;同时在底部铺设 砖块,砖块上部铺设泥石流体,使其近似沟道沟床,泥石流运动时对泥石流体产生正向阻 力,由此,在实验过程中,设定实验处于非理想状态中进行;
[0049] 在步骤三中,泥石流总量(m):取总量为200-500kg范围泥石流分别进行运动淤积 模拟。
[0050]容重(r):模拟容重为2 ? 40g/cm3、2 ? 30g/cm3、2 ? 20g/cm3、2 ? 10g/cm3、2 ? 00g/cm3、 1 ? 90g/cm3、1 ? 80g/cm3、1 ? 70g/cm3、1 ? 65g/cm3、1 ? 60g/cm3 等的泥石流运动齡积情况;
[0051]泥石流间的摩擦阻力:确定摩擦阻力系数为其重要内容,依照公式(1),基于流体 的容重、泥石颗粒直径、泥石体积比和颗粒的密度等参数确定其摩擦阻力;
[0053]式中:《表示泥石流中泥石体积比;ai表示微调值范围为0.042-0.24的微调系数; d表示泥石流中主要颗粒直径;少为范围为17°-37°的动摩擦角;pm为颗粒密度;h为泥石流堆 积深度必浓度系数;
[0054]根据泥石流的容重r、颗粒直径d和泥石体积比等参数来分析确定动态摩擦角和 微调系数;
[0055]在步骤四中,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及堆积板初始深度h = 0,随着模拟实验的 启动,在流通槽中点处的激光泥位计随时记录泥位的变化过程;
[0056]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初始土压力F土=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在流通槽上、 中及下段由土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土压力F土的变化过程;
[0057]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初始渗透水压力F水=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在流通槽 上、中及下段由渗透水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渗透水压力F水的变化过程;
[0058]在步骤五中,利用理论上恒稳的平均隐式剖分格式,但对于拟线性的方程组来说, 也不是不需要任何的限制。
[0059] 在实际模拟时取:
[0061]式中u、v代表可能的最大值。
[0062]在步骤六中,0代表运动修正系数,运动修正系数受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的影响,其 范围为1-1.25,将运动修正系数确定为1.0、1.05、1.1、1.15、1.2和1.25,分别在下文泥石流 运动冲淤瞬时堆积深度及瞬时渗透水压力及土压力试验中进行六种不同m直的实验模拟。
[0063] 在步骤七中,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0064] 在步骤八中,清洗实验平台。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实验方法,具 体实验过程包括,(1),野外详细调查泥石流实验沟,选择采样点;(2),调查泥石流取样、分 选;(3),上料;(4),实验数据记录;(5),清洗实验台;
[0065] 其中步骤一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泥石流堆积体原材料,同时对样品进行分选,分 选时粒径d>20mm的颗粒剔除,以免影响实验的精度和连续性;
[0066] 在步骤二中,调制实验原料,根据每次的实验需要,按照所需泥石流体的总量及泥 石流容重,按一定水、土比例调制恰当的泥石流体原料。根据实验设计要求,调整试验台流 通槽的实验坡度,达到实验设计要求;安装实验所需的检测仪器。在实验开始前对整个试验 台清洗,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0067]在步骤三中,将调制好的泥石流体原料运送至料斗,调试仪器,实验启动;
[0068]在步骤四中,实时记录保存实验数据,实验结束;
[0069]在步骤五中,清洗实验台;整理、分析实验数据。
[0070] 本发明在设计时,针对现有的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模拟中,没有考虑在不同边界 条件不同泥石流容重下的泥石流运动的缺陷。利用可靠的参数及不同边界条件对泥石流进 行不同重现期下数值模拟,获得不同重现期下的运动冲淤过程中的冲击力和堆积范围。本 研究将选取不同边界条件不同泥石流容重组成的小流域泥石流物理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分 析其运动特征,得出现实价值更高的结果。参见图2,
[0071] (1)泥石流补给箱,为四棱锥体,边长为120cm,底部设置正方形供给孔,边长为 20cm,实验时,泥石流的补给由闸板开关控制;
[0072] (2)泥石流流通槽,形态呈矩形,其内宽40cm,内高40cm,有效流动长度为500cm;
[0073] (3)泥石流堆积板,为平面铁板,其宽200cm,长300cm,以斜口方式将其与流通槽以 平整形式衔接,模拟时可随意调节其坡度。
[0074] 为了确定研究区不同类型泥石流沟运动冲淤的边界条件及运动参数,在清水沟沟 内建立了物理模拟实验平台。
[0075] (1)泥石流补给箱,为四棱锥体,边长为120cm,底部设置正方形供给孔,边长为 20cm,实验时,泥石流的补给由闸板开关控制;
[0076] (2)泥石流流通槽,形态呈矩形,其内宽40cm,内高40cm,有效流动长度为500cm;
[0077] (3)泥石流堆积板,为平面铁板,其宽200cm,长300cm,以斜口方式将其与流通槽以 平整形式衔接,模拟时可随意调节其坡度。
[0078]本发明在实验模拟过程中:为了检测不同区间段的瞬时渗透水压力及土压力,在 实验平台的流通槽的上、中、下段分别布置了3个光纤渗透水压力测点以及3个光纤渗透压 力测点;在实验平台堆积板设置有3个振弦式土压力测点和3个振弦式渗透压力测点,具体 测点的位置分布如图3所示。实验采用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及振弦式压力传感器进行监 测 。
[0079] 渗透水压力
[0080]适用于光纤光栅压力、应变、位移等多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分析仪扫描范围宽,分 辨率高,动态范围大,稳定性高;同步扫描典型频率可在l-5Hz之间设定,最高可达lKHz,内 置波长校准;振弦式采集器可与各种双线圈振弦传感器配套使用,测量压力、应力、应变、位 移等多种物理量,信号平衡输出,具有较强的抗噪声、抗共模干扰能力,适合长距离传输而 不失真、不装减。
[0081] 根据以上仪器设备,为了与实际沟道地表形态更相近,减少实验的基础性误差,监 测泥石流运动时的瞬时渗透水压力采用非理想沟道边界条件下进行实验,多次模拟泥石流 运动冲淤过程中渗透水压力。
[0082] 在实验启动前,选取发生过泥石流的典型小流域,选取沟道内堆积区的泥石流体 作为实验原料。在模拟不同容重下的渗透水压力时调至所需的实验容重进行模拟。
[0083] 在实验台设计时,以基本光滑的钢板作为试验台搭建的实验材料,流通槽侧壁采 用厚度为l〇mm的光滑表面钢化玻璃。在此前提下,进行泥石流运动渗透水压力实验,假定流 通槽为理想边界状态(阻力f = 0),同时将光纤光栅渗透水压力传感器布置于试验台流通槽 的上、中、下段,堆积板上装好振弦式渗透压力传感器,调节试验台流通槽坡度至11°,堆积 板坡度为5°时进行相同泥石流体总量渗透水压力模拟,采用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和振弦 式土压力传感器对泥石流运动时的土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其敏感性参数主要波长、量程、精 度及材料等。检测土压力所用的数据连接器为光纤光栅传感分析仪,是采用ASE和TF技术的 光纤光栅解调仪。
[0084] 根据以上仪器设备,为了与实际沟道地表形态更相近,减少实验的基础性误差,监 测泥石流运动时的瞬时土压力采用非理想沟道边界条件下进行实验,多次模拟泥石流运动 冲淤过程中土压力。
[0085] 同上,在实验启动前,选择取料。在模拟不同容重下的土压力时调至所需的实验容 重进行模拟。
[0086] 在实验台设计时,以基本光滑的钢板作为实验台搭建的实验材料,流通槽侧壁采 用厚度为l〇mm的光滑表面钢化玻璃。在此前提下,进行泥石流运动土压力实验,假定流通槽 为理想边界状态(阻力f = 0),同时将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布置于实验台流通槽的上、中、 下段,堆积板上装好振弦式土压力传感器,调节试验台流通槽坡度至11°,堆积板坡度为5° 时进行相同泥石流体总量土压力模拟。
[008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8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 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 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包括补给箱(1)和堆积板(2);补给箱 (1)和堆积板(2)分别固定在支架(a)上,补给箱(1)和堆积板(2)之间连接有流通槽(3);流 通槽(3)按照不同坡度安装有泥石流激光泥位计(31)、光纤压力传感器(32);堆积板上装有 振弦式压力传感器(33);支架(a)上还设置有摄像机(4)和数据采集器(5);摄像机(4)与数 据采集器(5)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2. -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流通槽坡度和堆积板设定;步骤二,边界条件设定;步骤三,泥石流介质模拟; 步骤四,初始条件设定;步骤五,时间步长的确定;步骤六,0取值;步骤七,实验数据采集和 整理;步骤八,清洗实验平台。其中在步骤一中,根据实验所需调节流通槽坡度,并用电子倾 角仪进行测定;同时根据模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冲出范围,设计堆积板大小为200cmX 300cm,同时在堆积板上等分网格,大小为20 X 20cm,用以确定堆积范围及不同网格的堆积 深度; 步骤二中,为了减少泥石流运动冲淤时的外界阻力的干扰,在实验平台构建过程中,流 通槽侧壁采用钢化玻璃构建,流通槽底部采用打磨光滑的钢板焊接;由此,在实验过程中, 设定实验处于理想状态中进行; 为了对比理想边界条件,对试验台流通槽内壁及底面进行改进,在侧壁喷泡沫胶,使其 与实际沟道两侧山坡相似,泥石流运动时对泥石流体产生侧向阻力;同时在底部铺设砖块, 砖块上部铺设泥石流体,使其近似沟道沟床,泥石流运动时对泥石流体产生正向阻力,由 此,在实验过程中,设定实验处于非理想状态中进行; 在步骤三中,取总量为200~500kg范围泥石流分别进行运动淤积模拟; 容重(r):模拟容重为2 ? 40g/cm3、2 ? 30g/cm3、2 ? 20g/cm3、2 ? 10g/cm3、2 ? 00g/cm3、1 ? 90g/ cm3、1 ? 80g/cm3、1 ? 70g/cm3、1 ? 65g/cm3、1 ? 60g/cm3 等的泥石流运动齡积情况; 泥石流间的摩擦阻力:确定摩擦阻力系数为其重要内容,依照公式(1),基于流体的容 重、泥石颗粒直径、泥石体积比和颗粒的密度等参数确定其摩擦阻力;式中:co表示泥石流中泥石体积比;ai表示微调值范围为〇.042-0.24的微调系数;d表示 泥石流中主要颗粒直径,为范围为17°-37°的动摩擦角;pm为颗粒密度;h为泥石流堆积深 度必浓度系数; 根据泥石流的容重r、颗粒直径d和泥石体积比等参数来分析确定动态摩擦角和微调 系数; 在步骤四中,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及堆积板初始深度h = 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 在流通槽中点处的激光泥位计随时记录泥位的变化过程; 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初始土压力F土 =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在流通槽上、中及 下段由土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土压力F土的变化过程; 设定泥石流启动时流通槽初始渗透水压力F水=0,随着模拟实验的启动,在流通槽上、 中及下段由渗透水压力传感器随时记录渗透水压力F水的变化过程; 在步骤五中,利用理论上恒稳的平均隐式剖分格式,但对于拟线性的方程组来说,也不 是不需要任何的限制; 在实际模拟时取:式中u、v代表可能的最大值; 在步骤六中,0代表运动修正系数,运动修正系数受不同类型的泥石流的影响,其范围 为1-1.25,将运动修正系数确定为1.0、1.05、1.1、1.15、1.2和1.25,分别在下文泥石流运动 冲淤瞬时堆积深度及瞬时渗透水压力及土压力试验中进行六种不同m直的实验模拟; 在步骤七中,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步骤八中,清洗实验平台。3. -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实验方法,具体实验过程包括,(1 ),野外详 细调查泥石流实验沟,选择采样点;(2),调查泥石流取样、分选;(3),上料;(4),实验数据记 录;(5),清洗实验台; 其中在步骤一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泥石流堆积体原材料,同时对样品进行分选,分选 时粒径d>20mm的颗粒剔除,以免影响实验的精度和连续性; 在步骤二中,调制实验原料,根据每次的实验需要,按照所需泥石流体的总量及泥石流 容重,按一定水、土比例调制恰当的泥石流体原料;根据实验设计要求,调整试验台流通槽 的实验坡度,达到实验设计要求;安装实验所需的检测仪器;在实验开始前对整个试验台清 洗,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必要的误差; 在步骤三中,将调制好的泥石流体原料运送至补给箱,调试仪器,实验启动; 在步骤四中,实时记录保存实验数据,实验结束; 在步骤五中,清洗实验台;整理、分析实验数据。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流 通槽(3)上设置有三个光纤土压力传感器预留孔(311)和三个光纤渗透水压力传感器预留 孔(312);堆积板(2)上安装有三个振弦式土压力传感器(313)和三个振弦式渗透压力传感 器(314)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运动冲淤过程中冲击力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补 给箱(1)底端设置有排导口( 11 ),排导口上安装有排导阀板(111)。
【文档编号】G01M10/00GK106053012SQ201610307138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1日
【发明人】舒和平, 马金珠, 张鹏, 齐识, 朱高峰, 杨芳, 刘东飞, 顾春杰
【申请人】兰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