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钩释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1443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钩释放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浅层地震勘探领域,涉及震源仪,具体涉及一种挂钩释放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建设、环境地质调查、矿藏勘探以及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快速发展,对浅层地震勘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浅层地震勘探作为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对国家的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巨大。
[0003]浅层地震勘探主要是探测地下数百米以内的岩层断裂、黄土层结构、含水层、基岩深度与分布、工程地质情况、地层情况等地下地质问题。探测的基本原理是人工产生地震波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通过在地面检测地震波场达到探测目的。在探测中震源是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
[0004]有效地获得震源,一直是浅层地震勘探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激发震源既要保证获得足够大的激发能量和较高的波动频率,以提高探测深度和分辨率,又不能影响周围环境,尤其在建筑物附近和人口分布较密的区域。
[0005]目前一般采用炸药爆炸、人工抡大锤或重锤夯击等方式来实现震源。虽然炸药震源效果好,能量大频率高,但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炸药雷管控制严格,一般情况下无法使用;而人工抡锤震源虽然操作简单方便,但人工抡大锤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有时高有时低、时斜时正的情况,致使每个勘探激发点震源信号的一致性差。不但费力,而且人工锤击的能量小,冲击速度小频率低(频率与冲击速度为正比关系),例如:20镑(9公斤)大锤人工举高
1.5米,到地面的瞬时速度约为5.4米/秒,冲击功为1350Kgf.cm,如果冲击垫板位移I厘米,冲击力为1.35吨力。重锤夯击震源存在搬动移点不方便,占地面积大,尤其在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更为不便,每次移点激发时都要调整并固定2-3米的高脚架,调整卷扬机或其它起重设备和冲击垫板位置,比较费时费工,虽然夯击的冲击力有所提高,由于完全是自由落体运动,冲击速度提高不显著。例如,45公斤的大夯吊高2米,到地面的瞬时速度约为
6.3米/秒,冲击功约为9000Kgf.cm,如果冲击垫板位移I厘米,冲击力约为8_9吨力。
[0006]总的来说,现有的常规技术都存在着不足,A)炸药震源一般无法使用;B)人工抡大锤震源能量小,冲击速度小,一致性差;C)重锤夯击震源,搬移操作不方便,虽然能量有所高,但冲击速度还是不高。因此,在当前浅层地震勘探那震源现有技术背景下,发明研制了本产品。
[0007]在现有的无电机械式冲击震源中,主动冲击件的扣合与释放还存在不足,A)不能在任意位置释放;B)如果扣合牢靠,就难以释放,如果释放灵敏,则扣合就太不可靠;C) 一般挂钩在释放过程中,不但要克服挂钩与冲击件轴的摩擦力,更要克服挂钩弯曲不合理而产生压力,需要很大的释放力才能释放,有时甚至难以释放。

【发明内容】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浅层地震勘探震源仪的挂钩释放机构,巧妙地实现了挂钩在任意位置自动释放,扣合牢靠,释放灵敏,释放力很小(仅克服挂钩与挂轴的滚动摩擦力),释放作用角度小(小于30度),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无电冲击震源仪在扣合与释放中的不足问题。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0]一种挂钩释放机构,包括释放支架、连接底座和释放滑动盘;
[0011]所述的释放支架为包括一个支架顶板和两个支架侧板组成的下部开放的框形支架;释放支架开放的下端通过支撑轴转动式安装有挂钩,支撑轴固结在释放支架的两个支架侧板之间并且与支架顶板平行;所述的挂钩分为挂钩头和挂钩柄,挂钩以挂钩头和挂钩柄相连接的位置为转动中心能够绕着支撑轴旋转;
[0012]所述的连接底座上设置有一对耳板,耳板之间安装有挂轴,挂钩和挂轴相互配合使用,挂钩绕着支撑轴旋转过程中能够实现与挂轴的扣合和脱离;
[0013]所述的释放滑动盘套在释放支架上,释放支架的支架侧板穿过释放滑动盘,释放滑动盘通过牵引弹簧挂在释放支架上,使得释放滑动盘能够沿着支架侧板滑动;
[0014]支架顶板下方的释放滑动盘为实体盘面,一对支架侧板之间的释放滑动盘下表面固结有释放触发倾斜板,挂钩的挂钩柄端部安装有释放触发滑轮,释放触发滑轮与释放触发倾斜板的倾斜面接触,释放滑动盘沿着释放支架滑动的上限位置使得释放触发滑轮与释放触发倾斜板的斜面保持不脱离;
[0015]当释放滑动盘位于释放支架的上限位置时,释放触发滑轮位于释放触发倾斜板的斜面的最下端,挂钩与挂轴扣合在一起;
[0016]当释放滑动盘相对于释放支架向下滑动时,释放触发倾斜板的斜面挤压释放触发滑轮,使得挂钩绕着支撑轴转动,挂钩与挂轴逐渐脱离;
[0017]所述的释放支架上固结有复位弹簧固定架,复位弹簧固定架上连接有复位弹簧的一端,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挂钩柄上,复位弹簧使得挂钩能够及时恢复到与挂轴扣合的初始状态。
[0018]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0019]对于挂钩释放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释放滑动盘上安装有释放滑动块,释放滑动块上设置有释放滑动槽,所述的释放支架的一对支架侧板两侧设置有与释放滑动槽对应的释放滑动导轨,通过释放滑动槽与释放滑动导轨之间的配合滑动实现释放滑动盘沿着释放支架的滑动;支架顶板上设置有释放滑动块限位板,释放滑动盘沿着释放支架滑动到上限位置时,释放滑动块的顶端顶在释放滑动块限位板上限位,使得释放触发滑轮与释放触发倾斜板的斜面保持不脱离。
[0020]对于挂钩释放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耳板之间转动式安装有挂轴,挂钩头与挂轴接触的面呈以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为圆心的弧面。
[0021]本实用新型的挂钩释放机构用用于浅层地震勘探震源仪的应用。
[0022]具体应用时,对于挂钩释放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释放滑动盘上安装有一组导向杆的一端,一组导向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限位板和上固定板,一组导向杆的另一端通过导向杆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导向杆在释放滑动盘的带动下能够相对于导向限位板和上固定板运动。
[00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4]( I )不用电,便于野外无电源情况下使用。
[0025]( II )根据野外需要,可在任意位置自动释放主动冲击件。
[0026](III )通过复位稳定弹簧使得挂钩的扣合稳定可靠。
[0027]( IV )通过挂钩弧度同轴性设计,释放用力均匀,仅克服滚动摩擦力,大大降低了释放力,同时合理增加扭力臂减小阻力臂,又进一步减小了释放力,使得释放作用灵敏可靠。释放作用角度小于30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挂钩释放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挂钩释放机构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释放滑动盘位置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挂钩释放机构处于扣合状态的示意图。
[0032]图5是挂钩释放机构处于脱离状态的示意图。
[0033]图6为浅层地震勘探震源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7是图6中的牵引压缩机构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5]图8是图6中的挂钩释放机构和冲击机构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6]图9是上固定臂或下固定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是冲击弹簧的零件示意图。
[0038]图11是上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是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3是滑动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