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式船模实验环形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97494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式船模实验环形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段式船模实验环形水槽。
【背景技术】
[0002]在循环水槽中,水在循环流动,把试验模型设置在有自由水表面的工作段,可进行长时间的测试,而不受时间的限制,这样不仅便于进行速度和压力的测量,还可通过侧面和底部的观察窗对模型周围的流场进行观察和摄影,这是其它设备所不能代替的。
[0003]目前用于此类实验的环形水槽,不能完全消除横向环流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的精度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水平式多段式船模实验环形水槽,该水槽为环形流道,能够消除横向环流的影响,使得实验数据的精度不会受到影响。
[0005]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多段式船模实验环形水槽,包括支撑装置和水槽本体,所述水槽本体为环形流道,所述水槽本体内设置有依次首尾连接的动力段、出水段、第一拐角、第一流道、第二拐角、稳定段、收缩段、试验段、扩散段、第三拐角、第二流道和第四拐角,
[0007]所述出水段的截面为矩形,平底直壁,其宽度小于稳定段的宽度,其长度与动力段的长度之和构成水槽本体(长边)一侧的长度;
[0008]所述第一拐角、第二拐角、第三拐角和第四拐角均由外侧面和内侧面组成,内侧面为弧形面,外侧面包括互相垂直的铅垂面,两个铅垂面之间设置圆弧形弯角,所述第一拐角、第二拐角、第三拐角和第四拐角处均设置有导流片;
[0009]所述第一流道的宽度与稳定段的宽度相同,且大于出水段的宽度;
[0010]所述扩散段的两侧均为向外逐渐扩展的铅垂斜面,且内侧面的长度小于外侧面的长度;
[0011]所述出水段和第二流道均设置有过滤网;
[0012]所述稳定段设置有蜂窝器。
[0013]所述动力段由水泵提供动力。
[0014]所述出水段的宽度为2.5m。
[0015]所述第一拐角内的导流片为第一导流片,所述第一导流片设置为并列的两排,且奇数设置,每排数量设置为9个。
[0016]所述第二拐角内设置的导流片为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二导流片奇数设置,数量为11个。
[0017]所述第三拐角内设置的导流片为第三导流片,所述第三导流片偶数设置,其数量为10个。
[0018]所述第四拐角内设置的导流片为第四导流片,所述第四导流片并列设置为两排,每排设置的个数为偶数,数量为8个。
[0019]所述收缩段的两侧均由外凸弧形面和内凸弧形面组成,外凸弧形面和内凸弧形面在拐点处自然过渡。
[0020]所述试验段的截面为矩形,平底直壁,宽度为2.3m。
[0021]所述第一流道段的截面为矩形,平底直壁,宽度为4m。
[0022]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水流由较窄的出水段通过第一拐角进入较宽的第一流道,再通过第二拐角进入与第一流道相同宽度的稳定段,然后进入收缩段,第二流道的宽度小于第一流道的宽度而又大于出水段的宽度,这样不仅能够在试验段消除横向环流,获得较为平稳、均匀的流场,且同时获得了在试验段需要的水流速度。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4]图1中:1.动力段,2.出水段,3.第一拐角,4.第一流道段,5.第二拐角,6.稳定段,7.收缩段,8.试验段,9.扩散段,10.第三拐角,11.第二流道段,12.第四拐角,13.过滤网,14.第一导流片,15.蜂窝器,16.第二导流片,17.第三导流片,18.第四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
【发明内容】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请参见图1,一种多段式船模实验环形水槽,包括支撑装置和水槽本体,水槽本体为环形流道,水槽本体内设置有依次首尾连接的动力段1、出水段2、第一拐角3、第一流道段4、第二拐角5、稳定段6、收缩段7、试验段8、扩散段9、第三拐角10、第二流道段11和第四拐角12。动力段I由水泵提供动力。
[0027]出水段2的截面为矩形,平底直壁,其宽度为2.5m,小于稳定段6的宽度4m,其长度与动力段的长度之和构成水槽本体(长边)一侧的长度,水流经过较长距离的出水段2,能够避免大量的空气被带入第一拐角、第二拐角,然后经循环进入水泵,不仅会能够提高泵的工作效率,而且会优化试验段的流动观察和对模型的测量精度,同时使横波逐渐弱化,在出水段2靠近第一拐角3处设置有横向过滤网13,可进一步消除横波的影响,有利于形成较为稳定的轴向水流。
[0028]第一拐角3由外侧面和内侧面组成,内侧面为弧形面,外侧面包括互相垂直的铅垂面(直壁),两个铅垂面之间设置圆弧形弯角,第一拐角3设置有第一导流片14,为了保证水流的出口速度不会发生偏移,确保流场的均匀性,第一导流片14设置为并列的两排,且奇数设置,每排数量设置为9个。
[0029]第一流道段4的截面为矩形,平底直壁,宽度为4m。
[0030]第二拐角5由外侧面和内侧面组成,内侧面为弧形面,外侧面包括互相垂直的铅垂面(直壁),两个铅垂面之间设置圆弧形弯角,第一拐角3设置有第二导流片16,奇数设置,数量为11个。
[0031]稳定段6的截面为矩形,平底直壁,宽度为4m。稳定段6内设置有蜂窝器15。
[0032]收缩段7的两侧均由外凸弧形面和内凸弧形面组成,外凸弧形面和内凸弧形面在拐点处自然过渡,不会发生边界层分离和局部空穴。收缩段进口宽度为出口宽度的1.5-2.5倍,不仅能够将稳定段的来流加速,使工作段的流速达到需要的试验速度,同时可减少驻波,使收缩段出口后的水流速度分布均匀,因此可以改善流场的均匀性、稳定性,降低湍流度。
[0033]水流由较窄的出水段2通过第一拐角3进入较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