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雨型百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343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防雨型百叶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象观测百叶箱,尤其是一种防雨型百叶箱。
【背景技术】
[0002]百叶箱是用于气象观测的重要保护仪器之一,通过在其内安装温湿度仪器已达到测量的目的,其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但现有的百叶箱在防雨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一旦遇上恶劣的雨雪天气,仪器测量值与实际值会有很大的差异。为避免这种测量误差,必须对测温湿元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防雨效果好的防雨型百叶箱。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防雨型百叶箱,结构包括顶板、侧板、撑杆、上盖、一字型叶片、门框、U型叶片、底座和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侧板连接,顶板位于上盖的上部,顶板与上盖之间留有一定空间,顶板通过撑杆与上盖连接,撑杆固定在上盖上,上盖位于箱体上部,箱体由U形叶片叠加形成箱体三个立面,另一立面由门框和其中间一字形叶片叠加组合成可以活动的门,方便更换内部设备和读取设备上显示的气象数据,底座置于箱体底部,底座与门框的底部活动接触,加强了箱体的承受力,底座通过撑杆与支柱连接。
[0005]所述一字形叶片和U形叶片均与水平方向呈向下倾斜。
[0006]所述一字形叶片呈一字上下逐级平行排列。
[0007]所述顶板与上盖之间的撑杆为4个,底座与支柱之间的撑杆也为4个。
[0008]所述支柱为中部内凹的弧形柱体。
[0009]所述的顶板与侧板组成屋檐状结构,有效防止雨水对箱体的侵害。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通风防雨效果好,抗干扰性强,能够很好的反应实际的温湿情况。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高效防雨百叶箱的示意图。
[0012]图中,1-上盖,2- —字形叶片,3-门框,4-U形叶片,5-侧板,6_撑杆,7_顶板,8_底座,9-支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防雨型百叶箱,结构包括顶板7、侧板5、撑杆6、上盖1、一字形叶片2、门框3、U形叶片4、底座8和支柱9,顶板7与侧板5连接,由于顶板7和侧板5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箱体防雨效果,上盖I位于箱体上部,顶板7与上盖I留有一定空间,顶板7与上盖I通过4个撑杆6连接,撑杆6固定在上盖I上,箱体由U形叶片4叠加形成箱体三个立面,另一立面由门框3和其中间一字形叶片2叠加组合形成,所述一字形叶片2和U形叶片4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如此两两相邻叶片间的进口空间小,而向内空间逐级增大,使得风和雨水从相邻叶片进口进入迫使其减速并回旋,使其不会直接进入箱体内,而又不影响气流交换,所述一字形叶片2呈一字上下排开,组合成可以活动的门,方便更换内部设备和读取设备上显示的气象数据。底座8置于箱体底部与门框3活动接触,加强了箱体的承受力,底座8通过撑杆6与支柱9连接,而支柱9主要支撑整个箱体。
[0015]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高效防雨型百叶箱,结构包括顶板、侧板、撑杆、上盖、一字型叶片、门框、U型叶片、底座和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与侧板连接,顶板通过撑杆与上盖连接,上盖位于箱体上部,箱体由U形叶片叠加形成箱体三个立面,另一立面由门框和其中间一字形叶片叠加组合成可以活动的门,底座置于箱体底部,底座通过撑杆与支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雨型百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形叶片和U形叶片均与水平方向呈向下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雨型百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字形叶片呈一字上下逐级平行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雨型百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与上盖之间的撑杆为4个,底座与支柱之间的撑杆也为4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防雨型百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中部内凹的弧形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防雨型百叶箱,结构包括顶板、侧板、撑杆、上盖、一字型叶片、门框、U型叶片、底座和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与侧板连接,顶板通过撑杆与上盖连接,上盖位于箱体上部,箱体由U形叶片叠加形成箱体三个立面,另一立面由门框和其中间一字形叶片叠加组合成可以活动的门,底座置于箱体底部,底座通过撑杆与支柱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风防雨效果好,抗干扰性强,能够很好的反应实际的温湿情况。
【IPC分类】G01W1/00
【公开号】CN204832552
【申请号】CN201520472538
【发明人】王丹
【申请人】东莞东石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