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8559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矿井浅部、简单条件下煤炭资源的减少和矿井开采强度的加大,煤矿持续向深部和复杂条件开采转移,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越来越凸现;为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及作业人员安全,需要精确监测围岩的变形;但是,现在的仪器大多比较昂贵,监测也不是很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采用支杆套接和调节旋钮,使得主体框架可以调整,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采用控制装置,把主要零件集成放置在一起,方便维修检测和数据传输;采用多个监测装置,减小了偶然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采用方形套筒和调节旋钮,使得监测装置可以在C支杆上任意位置固定,增强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加大了可监测范围;采用可调节高度的监测装置,使得光纤应变传感器可以与围岩紧密连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采用光纤应变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A支杆、B支杆、C支杆、A调节旋钮、控制装置、监测装置;A支杆与底座垂直,且A支杆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中心处4调节旋钮设置于A支杆顶端一侧;B支杆的底端与A支杆的顶端套接;C支杆的两端均与B支杆的顶端套接;C支杆上设置多个监测装置;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控制装置的一侧与A支杆连接;控制装置的顶端一侧开有A圆孔,且A圆孔靠近A支杆;控制装置的一侧下端开有B圆孔。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B调节旋钮、C调节旋钮、D支杆、E支杆、光纤应变传感器、方形套筒;方形套筒与C支杆配合山支杆固定设置于方形套筒顶端中心处;E支杆的底端与D支杆的顶端套接;光纤应变传感器设置于E支杆的顶端调节旋钮设置于方形套筒的一侧;C调节旋钮设置于D支杆的一侧上端。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蓄电池、控制器、光纤解调仪、矿用光缆;蓄电池设置于控制装置的底部内壁一侧;控制器设置于控制装置的底部内壁另一侧;光纤解调仪设置于控制装置的底部内壁中间位置;矿用光缆穿过B圆孔与光纤解调仪连接。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蓄电池、光纤解调仪、光纤应变传感器均与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C支杆为圆弧形。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支杆套接和调节旋钮,使得主体框架可以调整,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2、采用控制装置,把主要零件集成放置在一起,方便维修检测和数据传输;3、采用多个监测装置,减小了偶然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4、采用方形套筒和调节旋钮,使得监测装置可以在C支杆上任意位置固定,增强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加大了可监测范围;5、采用可调节高度的监测装置,使得光纤应变传感器可以与围岩紧密连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6、采用光纤应变传感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底座部分结构不意图;
[0012]图3为A支杆与B支杆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B支杆与C支杆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座;2、A支杆;3、B支杆;4、C支杆;5、A调节旋钮;6、控制装置;7、监测装置;8、蓄电池;9、控制器;10、光纤解调仪;11、A圆孔;12、B圆孔;13、B调节旋钮;14、C调节旋钮;15、D支杆;16、E支杆;17、光纤应变传感器;18、方形套筒;19、矿用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001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6所示,包括底座1、A支杆2、B支杆3、C支杆4、A调节旋钮5、控制装置6、监测装置7 ;A支杆2与底座I垂直,且A支杆2固定安装在底座I顶端中心处;A调节旋钮5设置于A支杆2顶端一侧;B支杆3的底端与A支杆2的顶端套接;C支杆4的两端均与B支杆3的顶端套接;C支杆4上设置多个监测装置7 ;控制装置6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且控制装置6的一侧与A支杆2连接;控制装置6的顶端一侧开有A圆孔11,且A圆孔11靠近A支杆2 ;控制装置6的一侧下端开有B圆孔12 ;监测装置7包括B调节旋钮13、C调节旋钮14、D支杆15、E支杆16、光纤应变传感器17、方形套筒18 ;方形套筒18与C支杆4配合;D支杆15固定设置于方形套筒18顶端中心处;E支杆16的底端与D支杆15的顶端套接;光纤应变传感器17设置于E支杆16的顶端调节旋钮13设置于方形套筒18的一侧;C调节旋钮14设置于D支杆15的一侧上端;控制装置6包括蓄电池8、控制器9、光纤解调仪10、矿用光缆19 ;蓄电池8设置于控制装置6的底部内壁一侧;控制器9设置于控制装置6的底部内壁另一侧;光纤解调仪10设置于控制装置6的底部内壁中间位置;矿用光缆19穿过B圆孔12与光纤解调仪10连接;蓄电池8、光纤解调仪10、光纤应变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9通过导线连接;C支杆4为圆弧形,具体尺寸根据巷道确定。
[0019]使用时,把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放入巷道内;根据巷道顶部尺寸,选择合适的C支杆4 ;采用支杆套接和调节旋钮,使得主体框架可以调整,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把多个监测装置7安装固定在C支杆4合适的位置上,采用多个监测装置7,减小了偶然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采用方形套筒18和调节旋钮,使得监测装置7可以在C支杆4上任意位置固定,增强了装置的可调节性,加大了可监测范围;采用可调节高度的监测装置7,使得光纤应变传感器17可以与围岩紧密连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采用光纤应变传感器17,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光纤应变传感器17把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控制器9,通过光纤解调仪10和矿用光缆19把数据传输到外部;采用控制装置6,把主要零件集成放置在一起,方便维修检测和数据传输。
[002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主权项】
1.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⑴、A支杆⑵、B支杆(3)、C支杆(4)、A调节旋钮(5)、控制装置(6)、监测装置(7) ;A支杆⑵与底座⑴垂直,且A支杆(2)固定安装在底座(I)顶端中心处4调节旋钮(5)设置于A支杆(2)顶端一侧;B支杆⑶的底端与A支杆(2)的顶端套接;C支杆(4)的两端均与B支杆(3)的顶端套接;C支杆(4)上设置多个监测装置(7);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I)上,且控制装置(6)的一侧与A支杆⑵连接;控制装置(6)的顶端一侧开有A圆孔(11),且A圆孔(11)靠近A支杆(2);控制装置(6)的一侧下端开有B圆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监测装置(7)包括B调节旋钮(13)、C调节旋钮(14)、D支杆(15)、E支杆(16)、光纤应变传感器(17)、方形套筒(18);方形套筒(18)与C支杆(4)配合;D支杆(15)固定设置于方形套筒(18)顶端中心处;E支杆(16)的底端与D支杆(15)的顶端套接;光纤应变传感器(17)设置于E支杆(16)的顶端调节旋钮(13)设置于方形套筒(18)的一侧;C调节旋钮(14)设置于D支杆(15)的一侧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6)包括蓄电池(8)、控制器(9)、光纤解调仪(10)、矿用光缆(19);蓄电池⑶设置于控制装置(6)的底部内壁一侧;控制器(9)设置于控制装置(6)的底部内壁另一侧;光纤解调仪(10)设置于控制装置(6)的底部内壁中间位置;矿用光缆(19)穿过B圆孔(12)与光纤解调仪(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蓄电池(8)、光纤解调仪(10)、光纤应变传感器(17)均与控制器(9)通过导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C支杆(4)为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纤监测巷道围岩变形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A支杆、B支杆、C支杆、A调节旋钮、控制装置、监测装置;A支杆与底座垂直,且A支杆固定安装在底座顶端中心处;A调节旋钮设置于A支杆顶端一侧;B支杆的底端与A支杆的顶端套接;C支杆的两端均与B支杆的顶端套接;C支杆上设置多个监测装置;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控制装置的一侧与A支杆连接;采用支杆套接和调节旋钮,使得主体框架可以调整,增强了装置的适用范围;采用控制装置,把主要零件集成放置在一起,方便维修检测和数据传输;采用多个监测装置,减小了偶然误差,使结果更加准确。
【IPC分类】G01B11/16
【公开号】CN204854649
【申请号】CN201520572124
【发明人】张啸宇, 王猛, 张攀, 范博楠, 赵耀, 胡春阳, 郭傲兵
【申请人】张啸宇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