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1538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定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飞机平尾大轴周向焊缝X射线检测有效透照区精确定位的装置,属于航空检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飞机的平尾大轴在修理时需要对其周向焊缝、定位焊点、内部变径R处等部位进行X射线检测。按GJB 1187《射线检验》的规定,在检测环形焊缝时,对于直径大于90 mm的环形焊缝,每次透照的有效区域只能是一定长度的弧长。平尾大轴周向焊缝X射线检测时,至少需要分七段进行透照,才能保证产品完整检出。平时靠工作者用经验来转动平尾大轴以确定透照有效区域,此方法时常因为工作者每次转动平尾大轴的角度不同造成透照的有效区域重叠或偏离,对偏离的需要重新透照,否则可能发生漏检,给飞行安全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能够实现飞机平尾大轴周向焊缝X射线检测有效透照区的精确定位。
[0004]一种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包括两个分度盘、两个支座和一个底盘,外围设备为平尾大轴;
[0005]所述支座的上端为V型开口结构,下端为平面结构,支座的一侧表面上刻有基准线;
[0006]所述分度盘的表面上具有360度的等分刻度线;
[0007]所述两个支座通过下端的平面结构对称的固定连接在底盘的上表面上,所述平尾大轴的两端的圆柱段分别置于两个支座上端的V型开口结构内,所述两个分度盘连接在平尾大轴的两端的圆柱段的端面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度盘上加工有圆柱形的内凹结构,分度盘通过该内凹结构与所述平尾大轴的两端的圆柱段配合安装,便于装配和拆卸。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凭人工经验来判断焊缝X射线检测有效透照区来说具有很高的精准度,同时也能提高检测的效率并降低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3]其中,1-分度盘;2-支座;3-底盘;4_平尾大轴;5_射线源;6_基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15]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该定位器包括两个分度盘1、两个支座2和一个底盘3,外围设备为平尾大轴4 ;
[0016]所述支座的上端为V型开口结构,下端为平面结构,支座的一侧表面上刻有基准线6 ;
[0017]所述分度盘I的表面上具有360度的等分刻度线;所述分度盘I上加工有圆柱形的内凹结构,分度盘I通过该内凹结构与所述平尾大轴4的两端的圆柱段配合安装,便于装配和拆卸。
[0018]所述两个支座2通过下端的平面结构焊接在底盘3的上表面上,所述平尾大轴4的两端的圆柱段分别置于两个支座2上端的V型开口结构内,所述两个分度盘连接在平尾大轴4的两端的圆柱段的端面上。
[0019]当进行X射线检测时,射线源5位于平尾大轴4待检测位置的正上方,并使分度盘的“O”刻度与支座2上的基准线6对齐,用手转动平尾大轴4并带动分度盘I转动,即可知道平尾大轴4的转动角度,从而确定平尾大轴4的有效透照区域。
[0020]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度盘(I)、两个支座(2)和一个底盘(3),外围设备为平尾大轴(4); 所述支座(2)的上端为V型开口结构,下端为平面结构,支座的一侧表面上刻有基准线(6); 所述分度盘(I)的表面上具有360度的等分刻度线; 所述两个支座(2)通过下端的平面结构对称的固定连接在底盘(3)的上表面上,所述平尾大轴(4)的两端的圆柱段分别置于两个支座(2)上端的V型开口结构内,所述两个分度盘连接在平尾大轴(4)的两端的圆柱段的端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盘(I)上加工有圆柱形的内凹结构,分度盘(I)通过该内凹结构与所述平尾大轴(4)的两端的圆柱段配合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机平尾大轴X射线检测定位器,属于航空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定位器包括两个分度盘、两个支座和一个底盘,外围设备为平尾大轴;支座的上端为V型开口结构,下端为平面结构,支座的一侧表面上刻有基准线;分度盘的表面上具有360度的等分刻度线;两个支座通过下端的平面结构对称的固定连接在底盘的上表面上,平尾大轴的两端的圆柱段分别置于两个支座上端的V型开口结构内,两个分度盘连接在平尾大轴的两端的圆柱段的端面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凭人工经验来判断焊缝X射线检测有效透照区来说具有很高的精准度,同时也能提高检测的效率并降低检测成本。
【IPC分类】G01N23/02
【公开号】CN204924987
【申请号】CN201520669059
【发明人】周德武, 刘莉莉, 林泓弛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〇六工厂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