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7884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属于仪器仪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信息传输由原有的电信号传输转逐步被以光纤为媒介的光信号传输所替代,光纤的大面积使用也给人们的日常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0003]日常工作当中,我们通过光纤对线来判断光纤的好坏,进行光纤线缆的安装、维护、检修等工作。现有技术中,光纤对线采用光纤一端人工光笔打光,末端肉眼识别光源的方式。该方式中,人工光笔为长方体的手电筒形,其包括壳体、电源、灯,电源与灯设于壳体内,电源与灯之间连接有导体,灯与电源连接后发出光线。灯发出光线时,光线沿着光纤的一端头进入,沿着光纤的另一端头射出。此时,对线人员需观察光纤的另一端头的透光情况以便对线,但是该方式一次只能核对一根光纤,效率低,且人工光笔打光费时,易出错,光纤数量多,工程浩大。
[0004]因此,如何准确的对光纤进行排查,快速准确的对光纤进行定位,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时效性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灯,电源与灯设于壳体内,电源与灯之间连接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光纤接口,一个光纤接口对应有一个灯,灯的照射方向与光纤接口的轴向对应,灯发出的照射光沿着光纤接口轴向传出。
[0007]所述光纤接口固定设于壳体的端部。
[0008]所述灯为彩色灯,与灯连接的导体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安装于壳体上。
[0009]例如:市面上常用的光缆形式包括4芯与24芯两种形式(每根光缆中包含2根或者24根光纤),通过设计包含不同颜色的四回光路对线器可以对多路光纤同时对线。
[0010]所述灯与灯之间设有隔光板,隔光板固定设于壳体内。
[0011]壳体的长度H1为10cm~20cm,宽度H2为5cm~10cm,厚度H3为2cm~5cm,壳体的外轮廓与人的手掌心对应。
[0012]所述光纤接口上套接有防护帽。
[00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排查效率高,易于操作,对线准确及时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壳体11、电源111、导体112、光纤接口 12、灯13、开关14、隔光板15、防护帽16、光纤20,光纤头201,光纤线202 ;
[0019]H1为壳体11的长度、H2为壳体11的宽度、H3为壳体11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有技术中,图4所示,人工光笔中对线人员操作壳体,通过壳体中的电源与灯连接,灯发出光线,光线沿着照射方向射入光纤20中,在照射的过程中,部分光线由光纤20的光纤头201进入逐渐的传输至光纤线202的另一端。人工光笔10在照射的过程中散光较大,对线效率较低。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包括壳体11、电源111、灯13,电源111与灯13设于壳体11内,电源111与灯13之间连接有导体112,所述壳体11上设有至少一个光纤接口 12,一个光纤接口 12对应有一个灯,灯13的照射方向与光纤接口 12的轴向对应,灯13发出的照射光沿着光纤接口 12的轴向传出;具有排查效率高,易于操作,对线准确及时的效果。
[0022]图中所示,壳体11中固定安装有电源111与灯13,电源102通过导体112与灯13连接形成光源,光源的光线经过光纤接口 12传输至光纤头201,通过光纤接口 12将光纤头201固定插接,达到更加稳定的传输效果,光线充分的传输至光纤头201中,提高传输光线的效率。
[0023]通过光纤接口 12与一端的光纤头201固定连接,方便对线人员对另一端光纤头201进行排查,提高排查的准确率。
[0024]光纤接口 12与光纤头201互为配对的形成一对连接器,光纤接口 12与光纤头201两者之间为母插接件与子插接件的关系,该连接器可以采用:套管式连接器(FerruleConnector,FC)、FC连接器是金属接头,金属接头的可插拔次数多,耐磨效果好。方形连接器(Square Connector, SC)、SC连接器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不容易氧化优点。朗讯连接器(Lucent connector,LC)、LC连接器与SC接头形状相似,较SC连接器小一些,能够缩小使用空间。刺和扭曲连接(Stab&Twist Connector,ST),ST连接器是一种快速连接头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易于经常插接使用。
[0025]光纤接口 12与光纤头201互为配对的形成一对连接器,该连接器采用ST连接器进行紧固连接,有利于经常插接,且价格便宜有利于易于普及。
[0026]光纤接口 12固定设于壳体11的上侧端部,有利于对线人员握住壳体使光纤接口12与光纤头201进行对接,便于操作。
[0027]灯13为彩色灯,当彩色灯发出的有色光经过光纤20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时,有利于对线人员及时排查到光纤20。该彩色灯可以采用能够发出彩色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1de,LED)。使用LED易于选材,且发光效果好,使用寿命持久,且体积小重量轻,能够安装多个,有利于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缩小体积,设置多个彩色灯。
[0028]例如:设置4个LED灯,分别为红色LED灯、黄色LED灯、蓝色LED灯、绿色LED灯,将4个LED灯分别与4个光纤接口 12对应,可以同时排查4根光纤20,提高对线效率。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不同颜色的彩色灯,以便于同时排查更多的光纤20。
[0029]与灯13连接的导体上安装有开关14,所述开关14安装于壳体11上,灯13与开关14之间连接的导体可以是导线、也可以是金属片。其中开关14优选使用接触式按钮开关,现有技术中的接触式按钮开关种类较多,选用体积较小的弹片接触式按钮开关,占用空间小,质量轻,易于选材使用及更换。
[0030]灯13与灯13之间设有隔光板15,隔光板15固定设于壳体11内,隔光板15为长方体片状结构,避免彩色灯之间产生串色。
[0031]例如:壳体11的长度H1为10cm~20cm,宽度H2为5cm~10cm,厚度H3为2cm~5cm,壳体11的外部轮廓与人的手掌心对应,易于对线人员单手操作与携带该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减轻对线人员的负担,提高操作效率。壳体11呈扁鸡蛋形,壳体11可以采用塑料或者金属式材料制作。其中,壳体11采用丙稀腈-丁二稀-苯乙稀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 ABS)塑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效果,且制作成本低易于普及。
[0032]所述光纤接口 12上套接有防护帽16,防护帽16为U形状,套接在光纤接口 12上,防护帽16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可以选用橡胶材料,也可以采用塑料,提高防护帽16套接在光纤接口 12,防护灰尘进去光纤接口 12中,通过弹性材料制作的防护帽16可以保护光纤接口 12被外部接触物磨损及碰撞。
【主权项】
1.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包括壳体(11)、电源(111)、灯(13 ),电源(111)与灯(13)设于壳体内,电源(111)与灯(13)之间连接有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设有至少一个光纤接口( 12 ),一个光纤接口( 12 )对应有一个灯(13 ),灯(13 )的照射方向与光纤接口( 12 )的轴向对应,灯(13 )发出的照射光沿着光纤接口( 12 )轴向传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接口(12)固定设于壳体(11)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13)为彩色灯,与灯(13)连接的导体上安装有开关(14),所述开关(14)安装于壳体(1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13)与灯(13)之间设有隔光板(15),隔光板(15)固定设于壳体(1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长度H1为10cm~20cm,宽度H2为5cm~10cm,厚度H3为2cm~5cm,壳体(1)的外轮廓与人的手掌心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接口(12)上套接有防护帽(16)。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变电站光纤对线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灯,电源与灯设于壳体内,电源与灯之间连接有导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光纤接口,一个光纤接口对应有一个灯,灯的照射方向与光纤接口的轴向对应,灯发出的照射光沿着光纤接口轴向传出;具有排查效率高,易于操作,对线准确及时的效果。
【IPC分类】G01M11/00, G01M11/02
【公开号】CN204988681
【申请号】CN201520402668
【发明人】周力, 杨波, 王鸣, 胡正茂, 周一飞, 高惠新, 朱晶亮, 沈银海, 周刚, 彭明法, 姚啸雷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