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吸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0203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热解吸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仪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热解吸仪。
【背景技术】
[0002]对于热解析采样管的加热和解吸处理,市面上常见的是加热块体预热,自动或手动六通阀切换。但是以上技术在经过实践后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加热块体升温及降温速度慢,220V的加热电压易因老化漏电而发生安全隐患,六通阀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污染损坏,难于清理。并且由于进样管路较长,保温差,热解吸气体极易在阀内及管路上吸附,造成堵塞,引起检出灵敏度降低,峰形畸变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解吸仪,包括加热器,采样管插入到加热器中,通过采样管三通连接固定装置,所示固定装置将软管m与采样管固定连接,所述软管m通过切换阀I与气源连接,所述采样管的进样端插入转化阀内,所述转化阀内部有三条彼此相通的通路分别与标样注射端、软管π和进样装置连接,形成互通,所述软管π通过切换阀与气源连接。
[0004]优选地,所述转化阀内通路为通路I,通路π和通路m,所述通路π与采样管的进样端连通,所述通路π的一端与标样注射端连通,通路I分别与软管π和进样装置连通,通路m分别与通路π和标样注射端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区域为一圆柱形通孔,四周缠绕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区域是采样管内样品吸附区域的1.5-4倍。
[0006]优选地,所述加热丝区域是采样管内样品吸附区域的3倍。
[0007]优选地,所述采样管固定装置包括密封锁母I,密封圈I,阀门,密封锁母Π和密封环,密封锁母I与采样管固定安装,中间安装有密封圈I,密封锁母I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阀门的一端通过密封锁母π与软管固定连接,密封环安装在密封锁母Π和阀门之间。
[0008]优选地,所述阀门是二通阀门。
[0009]优选地,所述阀门是三通阀门。
[0010]优选地,所述三通阀门与支路连接,支路上连接有切换阀m和气阻。
[0011 ]优选地,所述标样注射端为可拆卸结构,包括一个针孔状进样口,在进样口端部有一个锥形凹槽,进样隔垫将通路与标样注射端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进样装置通过螺母螺接安装在转化阀一端上,所述进样装置包括进样针和铜压环。
[0013]优选地,所述转化阀通过后固定块与三管转换阀连接,插在半圆形固定环上的三根采样管插在三管转换阀上,在三管转换阀阀体内部,与采样管进样端的相通的通路汇聚成一条通路,与所述转化阀内通路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热解吸仪使用15VDC低电压,1A大电流。
[00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一针式直接进样,采用三管加热,由于结构进程短,采样管加热解吸后的气体可迅速经由转化阀进入气象色谱,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解吸率亦相应提高。不用清理。降低了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热解吸仪工作原理图;
[0017]图2是本发明三个加热器固定在架子上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发明三管转化阀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发明切换阀完全开合状态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发明切换阀旋转过程中状态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发明切换阀闭合状态示意图;
[0022]图7是图1中转化阀6的局部放大图;
[0023]1.加热器;11.加热丝;12.密封圈;13.软管ΙΠ; 14.切换阀ΙΠ; 15.气阻;2.采样管固定装置;21.密封锁母I; 22.密封环;23.密封圈I; 24.阀门;25.密封锁母Π ; 3.软管I; 4.切换阀I; 41.固定件;42.转动件;43.转动件开合挡柱;44.转动件闭合挡柱;45.转轴;46.固定件管孔I;47.转动件管孔Π ;5.切换阀Π ;6.转化阀;6a.通路I ;6b.通路Π ;6c.通路ΙΠ ;61.密封圈Π ; 62.进样隔垫;63.标样注射端;64.密封锁母ΙΠ ; 65.铜压环I; 7.进样装置;70.螺母;71.进样针;72.铜压环Π;8.采样管;81.吸附器;9.软管Π; 10.支路;20.固定环;30.三管转换阀;40.后固定块;50.架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发明的热解吸仪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所示,本发明热解吸仪主要包括加热器I,内部带有吸附器81的采样管8插在加热器I内进行加热,加热器I加热区域是圆柱形通孔,四周设置有加热丝11,采样管8的尾端,通过采样管三通连接固定装置2,通过固定装置2与软管13连接,软管13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接,在软管13与起源连接的管路上安装有切换阀4。
[0026]在采样管8的前端插入到转化阀6内,转化阀6内部有三条通路6a,6b,6c,该三条通路彼此互通,但不在一个点上汇聚。转化阀6内的通路6a在竖直方向上,上端与软管Π 9连接,软管Π9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下端直接通向进样装置7,如图7所示,水平方向上通路6b一端与插入转化阀6的采样管8相连接,另一端连接标样注射端63,转化阀6内还有一条通路6c,在竖直向上上端与通路6b相通,下端与进样装置7相通,此设计可防止加热时产生虹吸现象,是被测样品的响应谱图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跟高的灵敏度。
[0027]若加热器I中的采样管8内的样品为标样,在与采样管8相连接的软管13上连接一条支路10,通过采样管固定装置2进行固定,该支路上通过软管连接有切换阀ΙΠ14和气阻15ο
[0028]采样管固定装置2内密封锁母121和密封圈123与采样管8固定安装,密封锁母121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24,阀门24使用二通阀门或者三通阀门中的一种,在采样管8内样品的一般样品时,阀门24为二通,在采样管8内的样品是标样时,阀门24采用三通阀门。
[0029]阀门24通过软管ΙΠ13连接切换阀ΙΠ14和气阻15至放空,完成标样的操作。阀门24的另一端通过密封锁母π 25与软管3固定连接,在密封锁母Π 25和阀门24之间有密封环22。
[0030]软管3与气源连通,中间通过切换阀4对气体的进出进行控制,本发明所有的切换阀见图4-图6,切换阀包括固定件41,转动件42;转动件开合挡柱43和转动件闭合挡柱44,该切换阀用电机驱动,控制软管的折弯和伸展,由此控制气路开合,速度快,直接进样全程无污染、无死体积。气路软管折弯密闭性佳且可随时方便更换,工作进程一目了然,工作寿命大为提高。如图所示,固定件41和转动件42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固定件41固装在平面上,固定件41可以看成是两个四方体叠加而成,一个有水平向通孔46的小四方体坐落在大的四方体上,和与转动件42相对的面对齐,这样小四方体与大四方体形成在与转动件42相对面的相反方向上形成一个台阶。这样,在软管穿入通孔时,给软管一个支撑平台,防止软管折弯导致气路不畅。
[0031]转动件42上的轴45与电机连接,电机带动转动件42旋转,转动件也可以看成是两个四方体连接而成,坐落于上面的四方体长于位于下端的四方体,长出的舌体部分有一个竖直向的通孔45,转动件42的高度低于固定件41通孔46底端高度,这样软管穿出固定件41的通孔时可以顺利进入到转动件42上的通孔45,在转动件42的两端,分别有转动件开合挡柱43和转动件闭合挡柱44,使电机带动转动件42转动时可以在指定位置及时挺住,在开合状态时保持气路畅通,在闭合状态时保证其气密性。图4中软管为伸展状态,即由小电机控制着转动件42顺时针旋转,此时气路处于接通状态,图5为转动件42旋转过程中的中间状态,图6为气路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塑胶软管结实耐久,且一旦折弯处有老化的迹象,可很方便的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