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68550阅读:来源:国知局
载所述金相试块的下夹头32,下夹头32设置于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所述上夹头22与下夹头32上下对应设置且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与所述金相试块相匹配的第一放置槽221和第二放置槽321;所述定位调节机构5包括旋钮部51、螺杆52和转动部53,螺杆52与上夹持杆21螺纹配合,该螺杆52的上端固定有旋钮部51,其底端穿过上夹持杆21且固定有转动部53,转动部53与所述下夹持杆31始终相抵靠。
[0032]其中,转动部53为球状或半球状,且转动部53与下夹持杆31光滑接触,一方面上夹持杆21由螺杆52驱动上下移动过程中,转动部53可沿下夹持杆31小范围内移动,防止上夹具2和下夹具3开合过程中发生卡死情况;另一方面避免在下夹持杆31上开设槽或孔,简化加工工艺,提高下夹具3的强度,保证了该仪器外观的整体性。
[0033]本实施例中,由于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相对应设置,其上分别设有的第一放置槽221和第二放置槽321的形状可为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此外,第一放置槽221和第二放置槽321的后挡壁的厚度为2?50mm,上夹头22与下夹头32间的最大开合距离为30mm ο
[0034]所述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分别通过螺丝6与相应的上夹持杆21和下夹持杆31可拆卸连接,上夹头22的上部开设有与上夹持杆21的工作端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222,上夹持杆21的工作端卡设于第一安装槽222内,并通过螺丝6将其与上夹头22固定在一起;下夹头32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322,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卡设于第二安装槽322内,并通过螺丝6将其与下夹头32固定在一起。
[0035]所述手持部I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在减轻夹持机构重量的同时,便于取放,增加操作稳固性。
[0036]所述手持部I上还设有握持槽12,该握持槽12位于手持部I靠近下夹头32的一侧边,设计合理符合人体工学,以减轻操作时外力对手部的冲击,增强握持舒适度。该手持部I与上夹具2和下夹具3均垂直设置,手持部I远离磨抛的金相试块,避免热传导引起烫手的情况,也保证质检人员安全检验。
[0037]工作原理:
[0038]首先根据金相试块的形状和型号选择相应的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的模具,并将其通过螺丝6安装于相应的上夹持杆21和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上,定位调节机构5安装于上夹具2和下夹具3的末端,在工作时,将金相试块放入第二放置槽321内,通过旋钮部51旋转螺杆52使上夹持杆21的工作端带动上夹头22向下移动,对金相试块进行紧固夹持,定位调节机构5的转动部53始终与下夹持杆31相接触,由于螺杆52具有反向锁死的特点,金相试块不会意外滑脱,此时,即可将金相试块在旋转的砂轮上完成磨抛。
[0039]实施例二
[004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种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上夹持杆21和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上分别水平阵列设置若干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其中,所述若干上夹头22及与其相对应的下夹头32为同一形状和型号,所述第一放置槽221及相对应的第二放置槽321为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的一种。而且若干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分别通过销轴7固定为一体,确保夹持动作同步,提高夹持金相试块稳定性,保证打磨面的平直度和磨抛质量,一次实现对多个同一形状和型号的金相试块进行磨抛。
[0041 ] 实施例三
[004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二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二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若干上夹头22及与其相对应的下夹头32可为不同的形状,所述第一放置槽221及相对应的第二放置槽321为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中的多种。其中,若干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分别通过销轴7固定为一体,多个金相试块的高度一致,可一次实现对多个不同形状的金相试块进行磨抛,工作效率高,成本低。
[0043]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便捷,夹持稳定,效率高,成本低,磨抛质量好等特点。
[0044]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力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包括手持部(I)、上夹具(2)和下夹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具(3)设置在手持部(I)的顶端,上夹具(2)和下夹具(3)通过连接件(4)上下转动接合,上夹具(2)和下夹具(3)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其开合的定位调节机构(5);所述上夹具(2)包括上夹持杆(21)和用于压合所述金相试块的上夹头(22),上夹头(22)设置于上夹持杆(21)的工作端;所述下夹具(3)包括下夹持杆(31)和用于承载所述金相试块的下夹头(32),下夹头(32)设置于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且与上夹头(22)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与所述金相试块相匹配的第一放置槽(221)和第二放置槽(321);所述定位调节机构(5)包括旋钮部(51)、螺杆(52)和转动部(53),螺杆(52)穿过上夹持杆(21),旋钮部(51)固定于螺杆(52)的上端,转动部(53)固定于螺杆(52)的底端且与所述下夹持杆(31)相抵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分别通过螺丝(6)与相应的上夹持杆(21)和下夹持杆(31)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22)的上部开设有与所述上夹持杆(21)的工作端相适配的第一安装槽(222);所述下夹头(32)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322)。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持杆(21)和下夹持杆(31)的工作端上分别水平阵列设置若干上夹头(22)和下夹头(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221)和第二放置槽(321)的形状可为半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其他多边形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221)和第二放置槽(321)的后挡壁的厚度为2?5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53)为球状或半球状,且转动部(53)与下夹持杆(31)光滑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头(22)与下夹头(32)间的最大开合距离为30_。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I)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1)。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I)上还设有握持槽(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打磨金相试块的夹持机构,包括手持部、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和下夹具通过连接件上下转动接合,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还设有定位调节机构,上夹具包括上夹持杆和上夹头,上夹头设置于上夹持杆的工作端,下夹具包括下夹持杆和与上夹头上下对应设置的下夹头,上夹头和下夹头上分别对应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定位调节机构包括旋钮部、螺杆和转动部,螺杆穿过上夹持杆,旋钮部固定于螺杆的上端,转动部固定于螺杆的底端且与下夹持杆相抵靠。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上下夹具的开合及固定,上下夹头分别可拆卸更换,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型号的金相试块的夹持固定,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便于操作。
【IPC分类】G01N1/32
【公开号】CN205280460
【申请号】CN201521118545
【发明人】陈仁波, 袁乔林, 张指标, 许磊, 蒋思惠
【申请人】浙江辛子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