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5395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包括气体点火装置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气体点火装置包括压力计、安全塞、反应管、进气阀、真空泵、放电电极及高压电源;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截止阀、气体连通管、气体浓度检测仪及气体循环泵;所述反应管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安全塞连接,所述反应管的上半部分与压力计、进气阀及真空泵连接,所述反应管的下半部分与放电电极和气体连通管连接,所述气体连通管的两端分别靠近放电电极的正负两端而不与放电电极接触,所述截止阀、气体循环泵和气体浓度检测仪通过气体连通管连接。借此提供一种能够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中测定可燃气体浓度的试验装置。
【专利说明】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浓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可根据GB/T12474-2008进行检测。该标准利用分压原理配制预定比例的混合气体,然后用无油搅拌栗搅拌,将气体混合均匀后检测。然而,由于各组分气体的实际加入量和分布均匀程度均没有直接测定,不同批次试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以及混合均匀度均存在很大差异,致使混合气体间的实际浓度与理论浓度存在偏差,严重影响数据的可信度。尤其是在点火装置附近区域气体的浓度差异,直接影响到最终试验结果。。
[000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试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中测定可燃气体浓度的试验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所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包括气体点火装置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气体点火装置包括压力计、安全塞、反应管、进气阀、真空栗、放电电极及高压电源;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截止阀、气体连通管、气体浓度检测仪及气体循环栗;所述反应管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安全塞连接,所述反应管的上半部分与压力计、进气阀及真空栗连接,所述反应管的下半部分与放电电极和气体连通管连接,所述气体连通管的两端分别靠近放电电极的正负两端而不与放电电极接触,所述截止阀、气体循环栗和气体浓度检测仪通过气体连通管连接。
[0007]所述反应管的材质为硬质玻璃、不锈钢、铝合金或铁合金。
[0008]所述反应管的管长为I?10m,反应管的管内径为10?100mm,反应管的壁厚为I?1mm0
[0009]所述放电电极的间距为I?1mnu
[0010]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通过气体连通管与截止阀连接,并最终与反应管连通。
[0011]所述气体连通管采用耐高温且高压不导电材料制备。
[0012]所述气体连通管采用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一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
[0013]气体浓度检测仪采用红外光谱法检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好处:(I)可精确测量点火微区间内可燃气体的浓度,大幅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2)气体浓度检测仪不破坏测试气体的组分及含量,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3)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17]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在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试中测定可燃气体浓度的试验装置。所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包括气体点火装置I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2,所述气体点火装置I包括压力计11、安全塞12、反应管13、进气阀14、真空栗15、放电电极16及高压电源17;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2包括截止阀21、气体连通管22、气体浓度检测仪23及气体循环栗24;所述反应管13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安全塞12连接,所述反应管13的上半部分与压力计U、进气阀14及真空栗15连接,所述反应管13的下半部分与放电电极16和气体连通管22连接,所述气体连通管22的两端分别靠近放电电极16的正负两端而不与放电电极16接触,所述截止阀21、气体循环栗24和气体浓度检测仪23通过气体连通管22连接。
[0018]所述反应管13的材质为硬质玻璃、不锈钢、铝合金或铁合金。
[0019]所述反应管13的管长为I?10m,反应管的管内径为10?100mm,反应管13的壁厚为I?1mm0
[0020]所述放电电极16的间距为I?10mm。
[0021]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23通过气体连通管22与截止阀21连接,并最终与反应管13连通。
[0022]所述气体连通管22采用耐高温且高压不导电材料制备。
[0023]所述气体连通管22采用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一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或者聚丙烯材料制成。
[0024]本实用新型是在放电电极16附近连接气体连通管22,用于测量点火瞬间放电电极16附近的可燃气体浓度,从而准确测定点火处微区域内可燃气体的浓度。
[0025]具体方法为:首先,检查装置的密闭性:打开截止阀21、关闭进气阀14和安全塞12,用真空栗15将反应管13抽真空至5mmHg以下;然后,关闭真空栗15,若5min后压力计11压力上升不大于2mmHg,则认为体系密闭性符合要求;打开进气阀14,采用分压法进行混合气配制;打开气体浓度检测仪23和气体循环栗24,观察气体浓度检测仪23上显示的可燃气体浓度,直至数值稳定;然后依次关闭气体循环栗24、气体浓度检测仪23和截止阀21,打开安全塞12,并通过放电电极16进行远程点火,观察火焰传播情况。火焰面形成并燃烧至管顶,视为传播;火焰面未形成或未燃烧至管顶视为不传播。通过实验找到最接近的火焰传播和不传播两点的体积分数,取数学平均值,即得到气体的爆炸极限。
[0026]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可燃气体点火装置,在紧靠点火装置附近外接红外气体浓度检测仪,从而能够准确测定气体点火微区域内气体的实际浓度,且不破坏测试气体的组分和含量;同时,气体循环栗既能为气体浓度检测仪输送测试用气体,又能提高反应管内气体的混合均匀程度;截止阀在点火期间处于关闭状态,确保气体浓度检测仪免受冲击波超压的破坏。
[00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包括气体点火装置和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气体点火装置包括压力计、安全塞、反应管、进气阀、真空栗、放电电极及高压电源;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包括截止阀、气体连通管、气体浓度检测仪及气体循环栗;所述反应管的顶端和底端均与安全塞连接,所述反应管的上半部分与压力计、进气阀及真空栗连接,所述反应管的下半部分与放电电极和气体连通管连接,所述气体连通管的两端分别靠近放电电极的正负两端而不与放电电极接触,所述截止阀、气体循环栗和气体浓度检测仪通过气体连通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的材质为硬质玻璃、不锈钢、铝合金或铁合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管的管长为I?10m,反应管的管内径为10?100mm,反应管的壁厚为I?1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极的间距为I?1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通过气体连通管与截止阀连接,并最终与反应管连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连通管采用耐高温且高压不导电材料制备。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连通管采用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一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或者聚丙稀材料制成。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浓度测定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浓度检测仪采用红外光谱法检测。
【文档编号】G01N25/54GK205643224SQ201620450306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7日
【发明人】江安峰
【申请人】南京苏佰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