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5686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定时器机芯,尤指一种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及通讯的发达,使得国际间的交流亦日益频繁,跨国的交往也日趋普遍,基于信息传达以及时差等因素的考量,所以,可同时显示其它时区的计时总成,例如时钟(或称世界钟)或手表乃应运而生。而已知的世界钟,最常见的,乃在于钟面上印制世界地图,然后再按图索骥查看时间,此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钟面过于繁杂,在视觉认知与传达上,不符合人体工学。基于现状,尤其是商务人士对世界各时区显示的需求,本发明申请人开发出一系列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例如中国台湾发明公告第480375号专利案(对应于中国第01120668. 3专利案、美国第6,636,457专利案、欧洲第EP 1291738 BI号专利案),中国台湾发明公告第1305873号专利案(对应于中国第200610075120. 3专利案、美国第7,639,568专利案),以及中国台湾发明公告第1322933号专利案(对应于中国第200710079235. 4专利案、美国第7,826,311专利案)。前述各定时器机芯可分别运用于时钟、闹钟或手表,且因功能独特,时区调整是采直觉式的操作设计,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与喜爱。综观前述各定时器机芯是由一动力源,一计秒装置,一计分装置,一计时装置,及一时区显示装置所组成,通过拨动时区显示装置的时区调整环,使本地时区的第一地标对准至某一定点,并校准本地时间,然后再拨动时区调整环至另一时区的第二地标至前述定点,此时该时区显示装置的环齿部带动行星惰轮组及行星基轮旋转,使得扣爪沿着各单向棘孔依序扣接定位,而时前轮则在行星基轮上沿着分轮组呈行星运动,并使与之啮合的时轮旋转,而令时针位移至该第二地标的时间。

由于前述各定时器机芯的基板下方预设至少两扣爪是各自与时区调整环内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单向棘孔依序扣接定位,或者是基板下方预设至少两扣爪与时区调整环上方呈环状排列的多个单向棘孔依序扣接定位,以致时区调整环仅具有单向旋转与定位功能,以致在时区的操作与选择上,仍稍嫌不便,而具有改善的设计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时区调整环具有双向旋转与定位功能,可快速旋转至所欲选择的时区,并实时显示该时区的时间,而具有操作上的方便性。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是由一动力源,一计秒装置,一计分装置,一计时装置,及一时区显示装置所组成,以便在一面板上显示某一时区正确时间;其中,计秒装置带动计分装置的分前轮旋转,该分前轮哨合一枢设于一固定座上且设有第一分针的第一分轮组;而时区显不装置的时区调整环夹设于该固定座与一面板之间,另将一行星惰轮及一行星从动轮枢设于该面板上并彼此啮合,该行星惰轮及行星从动轮分别与时区调整环内设的环齿部及一枢接于固定座底部中央的行星基轮互为啮合,该行星基轮供该第一分轮组穿越,并啮合一枢设于行星基轮底面一侧计时装置的第一时前轮,该第一时前轮进一步啮合一枢设于面板且设有第一时针的第一时轮;以及该固定座底部圆盘径向或轴向开设多个套接孔,另将至少两弹性定位珠套设所选定的套接孔内定位,而时区调整环周缘内壁或底面周缘等角环设二十四个供前述弹性定位珠扣接与定位的定位孔,使该时区调整环得以双向旋转;通过将本地时区地标对准某一定点,并校准本地时间,然后转动时区调整环至另一时区地标对准前述定点,使时区调整环的环齿部带动行星惰轮、行星从动轮及行星基轮旋转,而各弹性定位珠即沿着各定位孔依序扣接定位,使得第一时前轮在行星基轮上沿着第一分轮组进行行星运动,并将与之啮合的第一时轮旋转,而令第一时针位移并显示另一时区地标的第一地时间。本发明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不仅具有可实时显示世界各时区时间的功能外,更进一步包括一显示另一时区的第二地时间,使得该定时器机芯具有可同时显示两地时间的功能。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进一步提供该计分装置的分前轮进一步啮合一枢设于该固定座上且设有第二分针的第二分轮组,该第二分轮组另啮合一枢设于该固定座上的第二时前轮,该第二时前轮则进一步啮合一枢设该固定座上并穿越面板且设有第二时针的第二时轮,以显示第二地时间。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a至图1b为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的立体分解图;图2a及图2b为本发明第一分轮组及第二分轮组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基板顶面各元件组立后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固定座顶面各元件组立后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面板顶面各元件组立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组立后的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8为图7所示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面板顶面各元件组立后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a至图6所示,基本上,本发明定时器机芯是由一动力源1,一计秒装置2,一计分装置3,一计时装置4,及一时区显示装置5所组成。同时,本发明定时器机芯可进一步包括一昼夜显示装置6。如图la、图3及图4所示,动力源I固设于一基板11侧边,该动力源I具有一连接电池的电路板12,以便将电源供应予已知由一线圈131、一定子132和一转子133所组成的步进马达13,使转子133等速旋转,并将动力输出至计秒装置2。计秒装置2是将一秒前轮21枢接于基板11上,并与转子133啮合而随之连动,该秒前轮21另侧与一秒轮22啮合,使该秒轮22每分钟转动360度。该秒轮22下方延伸的秒轴221突伸于一面板53,并接装一秒针/盘222。计分装置3是将一枢接于基板11的分前轮31与秒轮22啮合,该分前轮31下方穿透基板11并分别与枢设于一固定座34上方的一第一分轮组32及一第二分轮组33相哨合,以获得减速效果。该第一、第二分轮组32、33底部各自延伸一第一、第二分轴323、333,以便各自穿越固定座34及面板53的中心孔及周缘的侧孔后,而突伸于面板53,然后再各自与一第一分针324及一第二分针334套接,使第一、第二分针324、334相对于秒针/盘222运转一圈后移动6度。请参阅图1a至图2b,该第一、第二分轮组32、33各自将一第一、第二分轮321、331与一第一、第二分轮轴322、332米活动式套接,其优点在于,当旋转外露于一封盖7且枢设于固定座34顶面的第一或第二调整钮35、36,使各调整钮35、36底部的第一、第二从动轮351,361旋转,进而使与第一、第二从动轮351、361相啮合的中继轮37、第二时前轮42旋转,从而令该第一、第二分轮组32、33及后叙的计时装置4相对运动,以获致调整时间的目的。其中,于前述调整时间的同时,该第一、第二分轮321、331虽然受到分前轮31的带动惟却形成空转,以致秒轴221仍能保持等速旋转,此举可避免在校对时间时,若秒轴221停滞所可能产生的计时误差。此外,该基板11上供前述各元件组立后,是套设于该固定座34顶面,使两者不致分离。再者,该固定座34顶面另设有一与前述电路板12具电路连接的电池室341,以便装设电池(已知未予以图标)后,可提供电源给电路板12。尤其是,该固定座34下方的圆盘周缘同心且等角开设多个套接孔342,然后将至少两弹性定位珠38,例如三颗弹性定位珠38等角地径向套接于所选定的套接孔342内定位,使珠体381外露于套接孔342外。如图1b及图5所示,计时装置4是在该固定座34底面中央枢接一行星基轮51,该行星基轮51底面一侧枢接一第一时前轮41,该第一时前轮41是与穿越固定座34及行星基轮51的第一分轮轴322相啮合,而同步转动,并可随着行星基轮51进行行星运动。此外,该第一时前轮41与一枢设于面板53顶面的第一时轮43相啮合,并经由减速后,使该第一时轮43每60分钟转动30度,该第一时轮43穿出面板53后与一第一时针431枢接,以代表第一地时间。另请参阅图1a及图4,该第二分轮组33穿越一第二时轮44,而第二时前轮42于固定座34上啮合该第二时轮44,并经由减速后,使该第二时轮44每60分钟亦转动30度,该第二时轮44通过一面板53后与一第二时针441枢接,以代表第二地时间。请参阅图1b及图5,时区显示装置5是在该固定座34底面中央枢接前述行星基轮51,该行星基轮51中央孔洞供第一分轮轴322通过,并与枢接于该行星基轮51底面一侧的第一时前轮41相啮合。另将一时区调整环52可旋转地设于该固定座34与面板53之间,该时区调整环52设有多个接合部521,例如螺孔,以便与一载有二十四时区代表城市名称的时区转盘连接;或者所述接合部521以螺丝连结连接支架后,以便与一载有二十四时区及代表城市名称的球形地球仪连接。该时区调整环52内设一环齿部522,且周缘内壁等角环设二十四个定位孔523,以便供前述至少两弹性定位珠38的珠体381扣接与定位之用。该环齿部522与枢接于面板53顶面侧边缺口的行星惰轮54相啮合。此外,该行星基轮51与行星惰轮54之间另啮合一枢接于面板53顶面的行星从动轮55,以形成连动关系。其中,该行星从动轮55是由一下从动轮551上方套接一上从动轮552所组成,其中下、上从动轮551、552分别啮合行星基轮51及行星惰轮54的上齿盘541,而行星惰轮54的下齿盘542则啮合于时区调整环52的环齿部522。因此,当时区调整环52转动至某一时区时,行星惰轮54连同行星从动轮55旋转,而使行星基轮51随着行星从动轮55旋转,并将该第一时前轮41沿着行星基轮51进行行星运动,而使得第一时轮43旋转,进而带动该面板53上的第一时针431同步转动,以显示该某一时区的时间。此外,该第一时前轮41于行星基轮51进行行星运动时,是沿着第一分轮轴322旋转,而不致干扰其运转,所以不会造成时间的误差。尤其是,该时区调整环52周缘内壁等角环设二十四个定位孔523,所述定位孔523是与时区转盘上二十四时区的代表城市相对应,或者所述定位孔523是与载有二十四时区及代表城市名称的球形地球仪相对应。因此,当对时区调整环52转动时,可依据选择某一时区的远近关系,而形成正向或逆向的双向旋转,并通过固定座34径向设置的至少两弹性定位珠38选择性地扣入定位孔523内,除具有明显的段落感外,并进一步具有以整点方式定位的功能。请再参阅图1b及图6,如欲得知某一时区的昼夜情况,本发明进一步包括一昼夜显示装置6,其是在第一时轮43 —侧啮合一枢接于面板53的昼夜齿轮61,使该昼夜齿轮61可随着第一时轮43运转。其中,昼夜齿轮61于面板53底面枢接一表面具代表昼/夜符号饰标621 (请参阅图6)的昼夜转盘62,以显示昼夜情况。由于该昼夜齿轮61恒常地与第一时轮43啮合,因此在正常状态下,昼夜齿轮61及昼夜转盘62随着第一时轮43转动,以显示使用者本地时间的昼夜状况。当使用者拨动时区调整环52时,该第一时轮43亦产生相对旋转,使得昼夜齿轮61亦随着第一时轮43转动。当调整至所欲时区时,昼夜转盘62所显示的饰标621即代表当地时间的昼夜情况。因此,本发明定时器机芯以12小时机芯即可判别其它时区的昼夜状况及相对时间,可谓相当贴心的设计。尤其是,为增加面板53表面的美观,其底面得结合一标示时间刻度或饰纹的饰片56,该饰片56如图6所示具有时间刻度,例如时、分及秒显示,以及一圆形的窗口 561,以观察昼夜转盘62的饰标621所显示的昼夜情况,且前述位于穿出面板53及饰片56中心孔的秒轴221、第一分轴323及第一时轮43分别接装一秒针/盘222、第一分针324及第一时针431,以便显示第一地时间。而前述第二分轴333及第二时轮44亦穿出面板53及饰片56周缘预设的侧孔,并分别接装第二分针334及第二时针441,以便显示第二地时间。事实上,若动力源I的输出动力许可的条件下,该分前轮31可更进一步啮合与传动至少一分轮组,例如第三分轮组、至少一时前轮,例如第三时前轮、至少一时轮,例如第三时轮,并搭配至少一调整钮、至少一分针及一时针,例如第三调整钮、第三分针及第三时针,即可在面板53上扩充显示第三地或以上的时间。封盖7是结合于固定座34,例两者至少两侧壁相对设有可互为扣接的扣槽71及扣勾343,以便将固设于固定座34的上的基板11封闭。其中,该封盖7顶面对应该第一、第二调整钮35、36位置分别开设第一、第二穿孔72、73,以便供该第一、第二调整钮35、36露出,而方便使用者调整第一、第二地时间。如图6所示,是将前述各元件组立成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的立体图,如图1b及图5所示,该时区调整环52的多个接合部521可与一载有二十四时区代表城市名称的时区转盘连接;或者该时区调整环52的多个接合部521通过连接支架接装于一载有二十四时区及代表城市名称的球形地球仪。通过拨转该时区转盘或地球仪,可带动时区调整环52旋转,使周缘内壁环设的定位孔523依序地与固定座34周缘径向设置的弹性定位珠38扣接与定位,以便立即观察其它时区的时间。本发明欲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时区转盘或地球仪的本地时区,例如台北地标对准一定点,例如12时方向,然后旋转第一调整钮35,使其第一从动轮351带动中继轮37、第一分轮组32及第一时轮43,以校准至本地时间,并通过面板53上昼夜齿轮61所带动的昼夜转盘62的饰标621判读显示时间是为白天或夜晚,例如调整至中午12时。如欲观查其它时区,诸如芝加哥(Chicago)时间,只要拨动时区转盘或地球仪,使时区调整环52的环齿部522带动行星惰轮54、行星从动轮55、行星基轮51、第一时前轮41及第一时轮43同步运转,并将芝加哥的地标对准12时方向,此时,第一时针431指示为10时,而昼夜转盘62则显示代表夜晚的饰标621,此即意味意目前芝加哥是晚间10时,已不适合进行商务电话联系O如果当地于每年3月至10月实施日光节约时间,则在饰片56于11时30分位置标示一代表日光节约时间(D. S.T.)的图标562,如欲调整时间至日光节约时间,仅需旋转时区转盘或地球仪,使其同步带动时区调整环52转动,直到将所欲设定的城市地标对准饰片56的图标562位置即可,无须大费周章的调整第一时针431。本发明另一项的优点在于,当按照前述步骤调整至本地时间(第一地时间)后,使用者可根据特殊时区,例如印度新德里与本地时区的时差为2. 5小时,若本地时间为中午12时,使用者则可旋转第二调整钮36,使其第二从动轮361带动第二时前轮42、第二分轮组33及第二时轮44校准至当地时间(第二地时间),例如上午9时30分。此时,若使用者还需知道日本东京时间或印尼雅加达时间,仅需正转或逆转时区调整环52,即可轻易得知日本东京时间为下午I时,而印尼雅加达时间为上午11时,由于该第二时前轮42、第二分轮组33及第二时轮44为独立运转,并不会受到时区调整环52正、逆转的影响,所以前述印度新德里时间(第二地时间)仍然显示为上午9时30分。惟该第二地时间并非全然针对特殊时区所设计,事实上,使用者亦可将的调整至其它时区的城市时间,例如英国伦敦。如图7至图9所示,乃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面板顶面各元件组立后的示意图及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该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亦由一动力源1,一计秒装置2,一计分装置3,一计时装置4,一时区显示装置5,及昼夜显示装置6所组成;而为方便说明起见,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元件,均以相同名称及相同符号代表之。如图7及图8所示,该动力源1、计秒装置2、计分装置3及大部份计时装置4均已装设于封盖7与固定座34之间。而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固定座34底面周缘同心且较佳为等角方式轴向开设多个套接孔342,然后将至少两弹性定位珠38,例如三颗弹性定位珠38等角地轴向套接于所选定的套接孔342内定位,使珠体381外露于套接孔342外。而该时区调整环52内设一环齿部522,且底面周缘等角环设二十四个定位孔523,以便供前述至少两弹性定位珠38的珠体381扣接与定位之用。而如图9所示则为本发明定时器机芯第二实施例组立后的立体图。所以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该固定座34底部套接孔342内弹性定位珠38与时区调整环52的定位孔523是采径向或轴向的扣接定位,但却不影响该时区调整环52具双向旋转的功倉泛。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其所增益的功效在于(I)可双向调整世界时区,由于可旋转的时区调整环与作为固定件的固定座是采用定位孔与弹性定位珠的扣接定位,而非如先前技术所提及的单向棘孔,使得该时区调整环具有双向旋转与定位功能,可快速旋转至所欲选择的时区,并实时显示该时区的时间,而具有操作上的方便性。(2)具第二地时间显示功能,由于被分前轮同步带动运转第二分轮组、第二时前轮、及第二时轮为独立运转,并不会受到时区调整环正、逆转的影响,所以使用者可依据自身需求,将第二时钟调整为第二地时间。(3)时间容易判读,虽然采用十二小时机芯做为时间显示,但可在不改变阅读习惯下,轻易判读本地或其它时区的时间。(4)操作简便和计时准确,如欲查询其它时区的时间,仅需拨动时区调整环,使计时装置的第一时前轮在行星基轮上进行行星运动,并将计时装置的第一时轮以整点方式移动,即可轻易判读两地时间或时差,可谓方便无比。尤其是,本发明是以步进马达作为动力的输出,不易造成时间的误差。(5)具昼夜判读功能,通过昼夜齿轮所带动的昼夜转盘上所呈现饰标的差异,可轻易判别所欲查询某一时区的昼夜情况,堪称诚为同类物品前所未见的一大佳构。本发明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是由一动力源,一计秒装置,一计分装置,一计时装置,及一时区显示装置所组成,以便在一面板上显示某一时区正确时间;其中,计秒装置带动计分装置的分前轮旋转,该分前轮啮合一枢设于一固定座上且设有第一分针的第一分轮组;而时区显示装置的时区调整环夹设于该固定座与一面板之间,另将一行星惰轮及一行星从动轮枢设于该面板上并彼此啮合,该行星惰轮及行星从动轮分别与时区调整环内设的环齿部及一枢接于固定座底部中央的行星基轮互为啮合,该行星基轮供该第一分轮组穿越,并啮合一枢设于行星基轮底面一侧计时装置的第一时前轮,该第一时前轮进一步哨合一枢设于面板且设有第一时针的第一时轮;以及该固定座底部圆盘径向或轴向开设多个套接孔,另将至少两弹性定位珠套设所选定的套接孔内定位,而时区调整环周缘内壁或底面周缘等角环设多个供前述弹性定位珠扣接与定位的定位孔,使该时区调整环得以双向旋转; 通过将本地时区地标对准某一定点,并校准本地时间,然后转动时区调整环至另一时区地标对准前述定点,使时区调整环的环齿部带动行星惰轮、行星从动轮及行星基轮旋转,而各弹性定位珠即沿着各定位孔依序扣接定位,使得第一时前轮在行星基轮上沿着第一分轮组进行行星运动,并将与之啮合的第一时轮旋转,而令第一时针位移并显示另一时区地标的第一地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计分装置的分前轮进一步啮合一枢设于该固定座上且设有第二分针的第二分轮组,该第二分轮组穿越一第二时轮,并啮合一枢设于该固定座上的第二时前轮,该第二时前轮则进一步啮合枢设该固定座上并穿越面板且设有第二时针的第二时轮,以显示第二地时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行星从动轮由一下从动轮上方套接一上从动轮所组成,且该下、上从动轮分别啮合行星基轮及行星惰轮的上齿盘,而行星惰轮的下齿盘则啮合于时区调整环的环齿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动力源固设于一基板,并具有一电路板,而该固定座设有一与该电路板形成电路连接的电池室,以便供应电力至该电路板上的步进马达,使该步进马达的转子等速旋转;该计秒装置由一秒前轮分别与该转子及一秒轮啮合相啮合,该秒轮底部向下延伸一秒轴,且端部突伸于面板,以接装一秒针/盘;以及该秒轮哨合一枢设于该基板的分前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第一分轮组由一第一分轮可活动地与一第一分轮轴套接为一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第二分轮组由一第二分轮可活动地与一第二分轮轴套接为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时区调整环周缘内壁或底面周缘等角环设的定位孔数量为二十四个,以便与二十四个时区相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进一步包括一昼夜显示装置,该装置在第一时轮哨合一枢设于面板上的昼夜齿轮,该昼夜齿轮于面板底面枢接一表面具代表昼/夜符号饰标的昼夜转盘,以便判读昼夜时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面板底面结合一标示时间刻度或饰纹的饰片,该饰片对应该昼夜转盘的饰标位置开设一窗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饰片于11时30分位置标不一代表日光节约时间的图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进一步包括一枢设于固定座上的第一调整钮,该第一调整钮底部具有一第一从动轮,该第一从动轮与第一分轮组间啮合一中继轮;当旋转第一调整钮,使其带动中继轮、第一分轮组、第一时前轮及第一时轮产生相对转动,以调整第一地时间。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进一步包括一枢设于固定座上的第二调整钮,该第二调整钮底部具有一第二从动轮,该第二从动轮与第二分轮组间啮合该第二时前轮;当旋转第二调整钮,使其带动第二时前轮、第二分轮组及第二时轮产生相对转动,以调整第二地时间。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中该固定座顶部进一步结合一封盖,以便将固定座顶部封闭,该封盖表面对应第一、第二调整钮位置分别开设供该第一、第二调整钮露出的第一、第二穿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具世界时区显示的定时器机芯,其是由一动力源,一计秒装置,一计分装置,一计时装置,及一时区显示装置所组成,通过将本地时区地标对准某一定点,并校准本地时间,然后转动时区调整环至另一时区地标对准前述定点,使时区调整环的环齿部带动行星惰轮、行星从动轮及行星基轮旋转,而各弹性定位珠即沿着各定位孔依序扣接定位,使得第一时前轮在行星基轮上沿着第一分轮组进行行星运动,并将与之啮合的第一时轮旋转,而令第一时针位移并显示另一时区地标的第一地时间。尤其是,本发明可进一步显示一第二地时间。
文档编号G04B19/22GK103064278SQ20111032712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林文传 申请人:王鼎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