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计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167发布日期:2019-01-22 22:0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字计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时器,特别涉及一种教学用计时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数字计时器是一种测量时间间隔的教学仪器,可用于演示运动、时间测量或者计数、测量周期等,一般会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数字计时器包括毫秒计时器以及光电门,在使用时,当运动的物体穿过光电门时,光敏器件被遮光向毫秒计时器发送脉冲信号,触发毫秒计时器进行计时,当运动的物体穿出光电门时,光电门内的光敏器件处于被照亮状态,毫秒计时器停止计时。但是,由于发光器件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温度升高时,发光器件电流减小,发光强度减弱,使得光敏器件输出电压在照亮这状态下数值升高,与遮光状态下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减小,这样毫秒计时器容易对于判断遮光和照亮两这两个状态的判断出错,使得毫秒计时器不能正常工作,导致教学实验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计数器,可以在温度升高的时候,使得光敏器件的输出电压在遮光和照亮两个状态下的有明显的差异,有利于毫秒计时器判别遮光和照亮两个状态,使得毫秒计时器正常工作,确保教学实验的成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计数器,包括毫秒计时器以及与毫秒计时器外接的光电门,所述光电门包括底板以及垂直设置在底板两端的竖板一和竖板二,所述竖板一上安装有串联连接的发光器件一和发光器件二,所述竖板二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光敏器件一和光敏器件二,发光器件一与光敏器件一对应设置,发光器件二与光敏器件二对应设置,光敏器件一的输出端连接有电压比较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温度升高,光敏器件一始终处于照亮状态,起补偿作用,当光敏器件二处于照亮状态时,其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电压比较器内部参考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当光敏器件二处于遮光时,其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电压比较器内部参考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使得光敏器件的输出电压在遮光和照亮两个状态下的有明显的差异,有利于毫秒计时器判别遮光和照亮两个状态,使得毫秒计时器正常工作,确保教学实验的成功,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教学测量之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器件一串联有限流电阻一,所述光敏器件一串联有限流电阻二,这样可以使得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不会因为通过的电流过大而受到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电阻不小于900Ω,这样可以保证发光器件的通过电流不会大于10mA,进更好地确保发光器件不会因为电流过大而损坏。

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流电阻不小于50kΩ,这样可以更好地确保光敏器件不会因为通过的电流过大而受到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器件一和发光器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进而使得工作时温度不会升高过大,同时指向性好,提升照明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敏器件一和光敏器件二为光敏三极管,这样可以提升光照感应的灵敏度,使得毫秒计时器的计时精度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门设置有三个,所述毫秒计时器上设置有三个用于与光电门连接的插口,这样可以使得教学实验的种类方法更多,并且可以交替使用,延长光电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毫秒计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电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电门的内部电路图。

其中,1毫秒计时器,2插口,3竖板一,4底板,5竖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数字计数器,包括毫秒计时器1以及与毫秒计时器1外接的光电门,光电门包括底板4以及垂直设置在底板4两端的竖板一3和竖板二5,竖板一3上安装有串联连接的发光器件一和发光器件二,竖板二5上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光敏器件一和光敏器件二,发光器件一与光敏器件一对应设置,发光器件二与光敏器件二对应设置,光敏器件二的输入端连接有电压比较器;发光器件一串联有限流电阻一,光敏器件一串联有限流电阻二;限流电阻不小于900Ω;限流电阻不小于50kΩ;发光器件一和发光器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光敏器件一和光敏器件二为光敏三极管;光电门设置有三个,毫秒计时器1上设置有三个用于与光电门连接的插口2。

工作时,将光电门与毫秒计时器1通过插口2连接,光敏三极管一始终处于照亮状态,起补偿作用,当运动的物体开始穿过光电门遮挡光敏三极管二时,其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电压比较器内部参考电压,光敏三极管二输出高电平脉冲信号,触动毫秒计时器1开始计时;当运动的物体穿过光电门后,光敏三极管二处于照亮状态时,其输入端的电压低于电压比较器内部参考电压,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光敏三极管二输出低电平信号,触动毫秒计时器1停止计时,这样可以很精确地计算出运动的物体穿过光电门所需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