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5127发布日期:2020-10-28 12:2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表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其功能相似于一台个人数码助理,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例如指南针、计步器、触摸屏、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作为大容量存储设备等等,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现有的智能手表的表带一般和手表连接固定在一起,在长时间佩戴过程中,表带需要清洗和更换,但人们在拆卸或安装表带时需要使用到工具,无法快速拆卸表带,且人们在佩戴或使用手表中,人们时常不小心的将手表和外界物质相互碰撞或手表掉落在地面上,易造成手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用固定组件可以快速的拆卸或安装表带,采用保护组件可以保护手表在不小心掉落或碰撞物体时内部的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壳体、固定组件、按钮开关和保护组件,所述壳体外部两侧固定有固定组件,壳体前端一侧固定有按钮开关,壳体顶端和内部固定有保护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块、限位槽、表带、第一固定片、按扣、扣槽、第二固定片、固定圈,壳体外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连接块外部贯穿限位槽内部之间连接有表带,表带一端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外部一侧固定有按扣,按扣外部通过扣槽连接有第二固定片,表带外部一侧套接有固定圈。

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凹槽、显示屏、空腔、环槽、卡环、圆盖、缓冲胶层和电器元件,壳体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之间固定有显示屏,壳体内部位于凹槽底端开设有空腔,壳体内部位于空腔顶端和凹槽外侧开设有环槽,环槽内部连接有卡环,卡环底端位于空腔内部之间固定有圆盖,圆盖外部和空腔内部之间固定有缓冲胶层,圆盖内部底端固定有电器元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片固定于表带靠近第一固定片外部一侧,第二固定片和第一固定片大小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扣槽和按扣数量为3个,扣槽开设于第二固定片外部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表带为一种麻布或尼龙材质构成,表带内部固定有弹性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一种塑料材质构成,壳体外侧涂有抗氧化涂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显示屏为一种触摸屏,显示屏和电器元件均与按钮开关电性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通过把表带的一端从表带外侧套接的固定圈中抽出后,在用手捏住表带的中部后,在将表带的一端从壳体上外部一侧的连接块开设的限位槽内抽出,从而使表带从人的手腕上分离开来后,在把手表翻开使表带另一端和连接块固定的部位露出后,将一只手拿出表带另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片,另一只手拿住表带上固定的第二固定片后,用力将第一固定片从第二固定片上拉开使表带的另一端和表带分离,在将另一端从连接块开设的限位槽内抽出,从而完成整个表带的快速拆卸,将显示屏固定在凹槽内,可以使凹槽可以保护显示屏,当手表掉落或和外界物品碰撞时,壳体会直接与地面或物品接触,从而使内部的显示屏不会被碎裂或划伤,且在掉落或碰撞时的冲击力经过壳体传递到内部时,壳体内部和圆盖之间的缓冲胶层可以有效的缓冲冲击力,从而减少冲击力对圆盖内固定的电器元件的损坏,使手表能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一种智能手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手表的按扣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手表的圆盖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一种智能手表,包括壳体1、固定组件2、按钮开关11和保护组件12,壳体1外部两侧固定有固定组件2,壳体1前端一侧固定有按钮开关11,壳体1顶端和内部固定有保护组件12;

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连接块3、限位槽4、表带5、第一固定片6、按扣7、扣槽8、第二固定片9、固定圈10,壳体1外部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3,连接块3顶端中部开设有限位槽4,连接块3外部贯穿限位槽4内部之间连接有表带5,表带5一端外侧固定有第一固定片6,第一固定片6外部一侧固定有按扣7,按扣7外部通过扣槽8连接有第二固定片9,表带5外部一侧套接有固定圈10,表带5套接有固定圈10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限位孔,且表带5上还设有与限位孔配合限位的“t”字型限位凸起(在图中未示出),固定圈10位于“t”字型限位凸起远离,这样设置后在表带5翻折插入固定圈10后再将“t”字型限位凸起与限位孔卡合,此时固定圈10起到了对已表带5翻折限位的作用,“t”字型限位凸起与限位孔不易脱开,使用可靠性较好,同时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固定圈10与表带5脱开,在表带5远离第一固定片6的有端设有止位凸起(在图中未示出),止位凸起可有效地防止在表带5平直状态时固定圈10与表带5脱开,使用更加便利;当佩戴手表过长时,表带5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可以先把表带5的一端从表带5外侧套接的固定圈10中抽出后,在用手捏住表带5的中部后,在将表带5的一端从壳体1上外部一侧的连接块3开设的限位槽4内抽出,从而使表带5从人的手腕上分离开来后,在把手表翻开使表带5另一端和连接块3固定的部位露出后,将一只手拿出表带5另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片6,另一只手拿住表带5上固定的第二固定片9后,用力将第一固定片6从第二固定片9上拉开使表带5的另一端和表带5分离,在将另一端从连接块3开设的限位槽4内抽出,从而完成整个表带5的拆卸,在清洗或更换后,先将有第一固定片6固定有的表带5一端从正面穿过连接块3上开设的限位槽4内,在将第一固定片6上固定的按扣7对准第二固定片9上开设的扣槽8后,将第一固定片6和第二固定片9相互挤压在一起,使按扣7和扣槽8卡扣连接形成圆环套接在限位槽4内,在将另一端的表带5穿过壳体1另一端的限位槽4内,佩戴到手腕后,根据自身的舒适度向外拉表带5到一定距离后,将通过限位槽4表带5的一端在插入到表带5外侧套接的固定圈10内完成佩戴。

所述保护组件12包括凹槽13、显示屏14、空腔15、环槽16、卡环17、圆盖18、缓冲胶层19和电器元件20,壳体1顶端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部之间固定有显示屏14,壳体1内部位于凹槽13底端开设有空腔15,壳体1内部位于空腔15顶端和凹槽13外侧开设有环槽16,环槽16内部连接有卡环17,卡环17底端位于空腔15内部之间固定有圆盖18,圆盖18外部和空腔15内部之间固定有缓冲胶层19,圆盖18内部底端固定有电器元件20,将显示屏14固定在凹槽13内,可以使凹槽13可以保护显示屏14,当手表掉落或和外界物品碰撞时,壳体1会直接与地面或物品接触,从而使内部的显示屏14不会被碎裂或划伤,且在掉落或碰撞时的冲击力经过壳体1传递到内部时,壳体1内部和圆盖18之间的缓冲胶层19可以有效的缓冲冲击力,从而减少冲击力对圆盖18内固定的电器元件20的损坏,使手表能正常运行。

所述第二固定片9固定于表带5靠近第一固定片6外部一侧,第二固定片9和第一固定片6大小相同,采用第二固定片9和第一固定片6便于表带5从连接块3上拆卸或安装,使人们可以方便表带5的整体安装或拆卸。

所述扣槽8和按扣7数量为3个,扣槽8开设于第二固定片9外部一侧,采用扣槽8和按扣7的卡扣连接方式,便于人们快速的拆卸或安装。

所述表带5为一种麻布或尼龙材质构成,表带5内部固定有弹性带,采用麻布或尼龙材质构成表带5便于人们佩戴时的舒适度,弹性带使佩戴更加方便舒适。

所述壳体1为一种塑料材质构成,壳体1外侧涂有抗氧化涂层,采用塑料便于壳体1的成本和使用,抗氧化涂层可以增加美观和使用寿命。

所述显示屏14为一种触摸屏,显示屏14和电器元件20均与按钮开关11电性连接,采用触摸屏便于人们操作,按钮开关11便于开启或关闭手表。

使用方法及其工作原理:当佩戴手表过长时,表带5需要清洗或更换时,可以先把表带5的一端从表带5外侧套接的固定圈10中抽出后,在用手捏住表带5的中部后,在将表带5的一端从壳体1上外部一侧的连接块3开设的限位槽4内抽出,从而使表带5从人的手腕上分离开来后,在把手表翻开使表带5另一端和连接块3固定的部位露出后,将一只手拿出表带5另一端固定的第一固定片6,另一只手拿住表带5上固定的第二固定片9后,用力将第一固定片6从第二固定片9上拉开使表带5的另一端和表带5分离,在将另一端从连接块3开设的限位槽4内抽出,从而完成整个表带5的拆卸,在清洗或更换后,先将有第一固定片6固定有的表带5一端从正面穿过连接块3上开设的限位槽4内,在将第一固定片6上固定的按扣7对准第二固定片9上开设的扣槽8后,将第一固定片6和第二固定片9相互挤压在一起,使按扣7和扣槽8卡扣连接形成圆环套接在限位槽4内,在将另一端的表带5穿过壳体1另一端的限位槽4内,佩戴到手腕后,根据自身的舒适度向外拉表带5到一定距离后,将通过限位槽4表带5的一端在插入到表带5外侧套接的固定圈10内完成佩戴,将显示屏14固定在凹槽13内,可以使凹槽13可以保护显示屏14,当手表掉落或和外界物品碰撞时,壳体1会直接与地面或物品接触,从而使内部的显示屏14不会被碎裂或划伤,且在掉落或碰撞时的冲击力经过壳体1传递到内部时,壳体1内部和圆盖18之间的缓冲胶层19可以有效的缓冲冲击力,从而减少冲击力对圆盖18内固定的电器元件20的损坏,使手表能正常运行。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