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1535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包括主控通讯板(1),所述主控通讯板(1)包括主控制板(11)、用于实现主控制板与外部从设备间进行通讯的本地通讯板(12)、用于方便接入支持网络通讯的各类航电设备的以太网通讯模块(13),外部从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本地通讯模块(12)上,外部网络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以太网通讯模块(13)上,本地通讯模块(12)和以太网通讯模块(13)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主控制板(11)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航电任务系统的各子功能拆分成组件,配合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将各硬件组件整合起来,解决现有软件平台无法有效针对硬件底层合理连结子系统差异性数据链路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 技术背景
[0002] 目前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在接收数据和处理数据时存在成本高、数据传输不 稳定、编程量大等诸多弊端,使得子系统数据吞吐的协调机制完全利用原有软件平台无法 完成。原有的主控装置通常采用PC机外加相应通讯卡的硬件平台,软件上通常提供一个 Windows操作系统。由于PC机上运行非实时WINDOWS操作系统,导致系统的实时性受限。 且在应用开发上用户通常基于MFC进行应用编程采用WinSock库等进行设备通讯,MFC绘 制业务界面,但基于MFC模式的界面设计各个模块之间耦合度大,系统需求扩大时导致软 件复杂度增大,难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数据通信稳定性。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 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可以将航电任务系统的各子功能拆分成组件,配合面向服务的软 件设计将各硬件组件整合起来,解决现有软件平台无法有效针对硬件底层合理连结子系统 差异性数据链路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包括主控通讯板1,所述主控通 讯板1包括将航电任务系统的各子功能拆分成组件并配合面向服务的软件实现任务处理 的主控制板11、用于实现主控制板与外部从设备间进行通讯的本地通讯板12、用于方便接 入支持网络通讯的各类航电设备的以太网通讯模块13,外部从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本 地通讯模块12上,外部网络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以太网通讯模块13上,本地通讯模块12 和以太网通讯模块13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主控制板11上。本装置通过本地通讯板12大 大提高了同时控制不同设备的数量,同时配合以太网通讯模块13方便接入支持网络通讯 的各类航电设备,提高了航电任务系统的效率。
[0006] 进一步,所述主控制板11还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14,以及用于数据存储的 存储模块15。
[0007] 进一步,所述主控制板11内设有编辑组件模块21、组件封装模块22
[0008] 编辑组件模块21用于编辑航电系统的各种功能,将航电任务系统涉及到的各类 底层运行库封装成可方便使用的组件;
[0009] 组件封装模块22采用了 0SGI标准,用于通过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使所属编辑组 件模块生成的所有相关组件可以无缝的同时运行。
[0010]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板11选用ARM-S3C2416主板,本地通讯模块12采用RS422通 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13采用LAN91C92。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航电任务系统的各子功能拆 分成组件,配合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将各硬件组件整合起来,从硬件底层解决了数据吞吐 量与软件平台不匹配的问题,有很好的跨平台性,同时,数据传输稳定,可使得任务系统平 台建立用户友好的编辑系统,方便航电任务系统的布设。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制板内部结构框图;
[0014] 图3为实施例中NAND FLASH芯片的管脚分配图;
[0015] 图4为实施例中DDR芯片的管脚分配图;
[0016] 图5为实施例中S3C2416芯片的管脚分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18] 参考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面向服务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包括主控通讯 板1。
[0019] 主控通讯板1包括主控制板11,本地通讯模块12、以太网通讯模块13、电源模块 14,还包括存储模块15。·
[0020] 本地通讯模块12、以太网通讯模块13、存储模块15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所述主控 制板11上。如图2所示,基于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任务系统平台2驻留在主控制板11上, 包括编辑组件模块21、组件封装模块22.
[0021] 编辑组件模块21用于编辑航电系统的各种功能,将航电任务系统涉及到的各类 底层运行库封装成可方便使用的组件。
[0022] 组件封装模块22采用了 0SGI标准,用于通过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使所属编辑组 件模块生成的所有相关组件可以无缝的同时在该平台下运行。
[0023] 基于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任务系统平台2通过本实施例的主控通讯板1连接各数 据链路,使得编辑组件模块21、组件封装模块22的功能可以可靠运行,避免出现数据误差。
[0024] 结合图1所示,外部从设备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本地通讯模块12上,从而与主控 制板11相连。
[0025] 外部网络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以太网通讯模块13上,从而与主控制板11相连。
[0026]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板采用ARM-S3C2416主板、本地通讯模块采样RS422 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采用LAN91C92。ARM-S3C2416是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的 SAMSUNG ARM9(ARM926EJ)处理器,使得整个航电任务系统的成本降低。RS422模块可以使 主控装置有效的与外围基础设备间进行通讯,最多可采用256各节点,大大提高了同时控 制不同设备的数量。装置还集成了以太网通讯模块方便接入支持网络通讯的各类航电设 备,提高了航电任务系统的效率。主控制板上连接有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和 NANDFLASH闪存,S3C2416芯片连接如图3、图4、图5所示。
[0027] 以上的实施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 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包括主控通讯板(1),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控通讯板(1)包括将航电任务系统的各子功能拆分成组件并配合面向服务的软 件实现任务处理的主控制板(11)、用于实现主控制板与外部从设备间进行通讯的本地通讯 模块(12)、用于方便接入支持网络通讯的各类航电设备的以太网通讯模块(13),外部从设 备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在本地通讯模块(12)上,外部网络设备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以太网通 讯模块(13)上,本地通讯模块(12)和以太网通讯模块(13)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主控制板 (1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控制板(11)还连接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模块(14),以及用于数据存储的存储模块 (15)。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控制板(11)内设有编辑组件模块(21)、组件封装模块(22); 编辑组件模块(21)用于编辑航电系统的各种功能,将航电任务系统涉及到的各类底 层运行库封装成可方便使用的组件; 组件封装模块(22)采用了 OSGI标准,用于通过面向服务的软件设计,使所属编辑组件 模块生成的所有相关组件可以无缝的同时运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服务软件架构的航电任务系统主控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控制板(11)选用ARM-S3C2416主板,本地通讯模块(12)采用RS422通讯模块、以 太网通讯模块(13)采用LAN91C92。
【文档编号】G05B19/418GK203870457SQ20142027996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吕林森, 缪万胜, 周磊, 马晋, 昝济国 申请人: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