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6673发布日期:2018-12-28 19:49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慧邮筒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邮寄信件依然是现在非常常用的一种通信手段,由于邮局的投递范围可达到偏远地区,所以邮寄信件这种业务的存在依然非常有必要。目前邮局的邮寄方式是人们将信件投递到邮局的邮筒后,再由邮局的工作人员打开邮筒,分类标记后,在发到分拣中心;如今的邮筒管理严重不足,邮递员往往在开启邮筒前不知道里面是否有信件以及有多少信件,导致邮递员的取件工序繁多,费力,耗时长。

因此,急需一种邮筒的智能管理系统来有效解决上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通过邮筒终端设备监控并上传数据,后台系统进行数据加工,抽取可用数据,并通过局域网在智能终端和邮筒管理平台展示数据,实现对邮筒的监控,解决了现有的邮筒管理智能化不足、邮递员工作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包括邮筒本体和后台服务器,所述邮筒本体周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投信口、按键输入装置和取信门;所述投信口上方内壁上设置有信件投入检测装置;所述取信门内侧面装设有开锁检测装置;所述信件投入检测装置、按键输入装置和开锁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mcu输入端电连接;所述mcu分别与gsm通信子系统和存储单元双向电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与gsm通信子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后台服务器通过局域网分别与智能终端和邮筒管理平台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信件投入检测装置为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用于根据直射投信口的方式检测投寄信件数量。

优选地,所述开锁检测装置为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根据取信门打开和关闭时光线强弱的不同来判断邮筒开关情况。

优选地,所述邮筒本体还包括显示单元和提醒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为led灯组,且所述led灯组的输出端与mcu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提醒单元为蜂鸣器,且所述蜂鸣器的输出端与mcu输入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局域网为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zigbee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电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邮筒终端设备监控并上传数据,后台系统进行数据加工,抽取可用数据,并通过局域网在智能终端和邮筒管理平台展示数据,实现对邮筒的监控,使邮递员能够实时了解各个邮筒内信件数量以及各个邮筒的具体信息,减轻了邮递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邮筒的管理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包括邮筒本体1和后台服务器2,邮筒本体1周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投信口、按键输入装置102和取信门,按键输入装置102可实现更换电池时,手动操作设备,验证工作正常;当所有信件取出时,信件数量归零等操作;投信口上方内壁上设置有信件投入检测装置101;取信门内侧面装设有开锁检测装置103;信件投入检测装置101、按键输入装置102和开锁检测装置103的输出端分别与a/d转换器104的输入端电连接,a/d转换器104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器104的输出端与mcu105输入端电连接,mcu105为单片机,mcu105型号为pic18f45k80;mcu105分别与gsm通信子系统106和存储单元107双向电连接;后台服务器1与gsm通信子系统106通信连接;后台服务器1通过局域网3分别与智能终端4和邮筒管理平台5通信连接。

其中,信件投入检测装置101为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通过直射投信口的方式检测投寄信件数量,也可以通过调试红外接收距离长短不同,适配不同邮筒类型设备。

其中,开锁检测装置103为光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通过检测打开和关闭取信门时光线强弱的不同来判断邮筒是否打开,一旦检测到邮筒打开则表明里面的信件全部取光。

其中,邮筒本体1还包括显示单元和提醒单元;显示单元为led灯组,且led灯组的输出端与mcu105输入端电连接,led灯组采用双色(红绿)指示灯设备;当系统工作时,绿色指示灯闪烁(闪烁频率可修改,实现低功耗);当系统出现gsm通讯等故障时,红色指示灯(闪烁频率可修改);预留云平台与设备连接时,可通过此指示灯输出观测;提醒单元为蜂鸣器,且蜂鸣器的输出端与mcu105输入端电连接,蜂鸣器的作用是为了设备第一次上电时蜂鸣器响,以提示用户。

其中,局域网为蓝牙通讯模块、wifi通讯模块、zigbee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电脑。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邮筒管理系统,涉及智慧邮筒领域。本发明包括邮筒本体和后台服务器;邮筒本体周侧依次设有投信口、按键输入装置和取信门;投信口上方内壁上设置有信件投入检测装置;取信门内侧面装设有开锁检测装置;信件投入检测装置、按键输入装置和开锁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电连接;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MCU输入端电连接;MCU与GSM通信子系统双向电连接;后台服务器与GSM通信子系统通信连接;后台服务器通过局域网分别与智能终端和邮筒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邮筒终端设备监控并上传数据,后台系统进行数据加工,抽取可用数据,实现对邮筒的监控,减轻了邮递员的工作量,提高了邮筒的管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沙玲;吴如伟;徐明;万琳;夏祖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百得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03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