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4056发布日期:2020-08-05 01:00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贮水池采用浮球液位传感器控制进水,浮球液位传感器的信号通过信号线缆连接进水水管阀门,进而实现自动控制贮水池的液位。传统模式中,浮球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贮水池内,在日常使用中会有以下缺点:

1、维护人员日常需要进入贮水池内部对浮球液位传感器进行检查、维修,但是贮水池内部空间狭窄,空气稀薄,贮水池检查孔过小,贮水池内部运行中还贮有大量的水,造成维护人员安装、管理和维护均有极大不便,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浮球液位传感器由于处在不断动态的液态环境中,不断开启与关闭,很容易发生损坏,浮球液位传感器安装在贮水池内部损坏时也难以觉察,不便于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利用帕斯卡的原理,安装浮球液位传感器的外挂浮球水箱通过连通管贮水池相连,解决了传统贮水池需要进入其内部进行维护、安装和清理时的困难及安全隐患,观察可视性良好,投资小效果显著,有效提高设备运行和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贮水池顶部连接进水管,贮水池外部侧面设置浮球水箱,浮球水箱底部设置连通管与贮水池相连;浮球水箱内设置浮球液位传感器,浮球液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缆与进水管上的进水阀关联。

根据帕斯卡原理,连通的两个容器中液位相同,贮水池的液位与浮球水箱的液位相同;当贮水池和浮球水箱液位逐渐下降时,浮球水箱的浮球液位传感器到达低位,电信号通过控制缆线到达进水管的电磁进水阀,电磁进水阀开启,进水管开始向贮水池注水;当液位到达设计水位时,浮球液位传感器电信号再次控制电磁进水阀关闭,即完成一次注水过程。浮球水箱优选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钢化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制作,方便外界对浮球水箱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

所述连通管上设置连通阀。当浮球水箱需要检修或清洁时,关闭连通阀后,即可断开贮水池和浮球水箱的联系,可单独对浮球水箱进行清洁或检修。

所述浮球水箱底部设置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排水阀。当清洁浮球水箱完毕时,需要将其内的污物进行排除,即可打开手动排水阀,污水从排水管排出。

所述连通管的贮水池一端设置栅格网罩。栅格网罩可将贮水池的大块污物阻挡在连通管的外围,防止污物堵塞连通管,影响浮球水箱工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是:

1、维护人员对浮球液位传感器进行检查、维修和安装时,无需进入贮水池内部,均可实现在贮水池外进行检修和安装,浮球水箱易于清洗,减轻了维护人员工作负担,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安全隐患。

2、可以直观地观察液位传感器的工作情况,改变了传统液位传感器的隐蔽难观察的现状,方便且安全可靠;且可实现现有贮水池的改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注序号为:1、贮水池;2、浮球水箱;3、进水管;4、连通管;5、浮球液位传感器;6、进水阀;7、排水管;8、连通阀;9、排水阀;10、栅格网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贮水池1顶部连接进水管3,贮水池1外部侧面设置外挂浮球水箱2,外挂浮球水箱2为透明有机玻璃材质制作,浮球水箱2底部设置连通管4与贮水池1相连;浮球水箱2内设置浮球液位传感器5,浮球液位传感器5通过信号线缆与进水管3上的电磁进水阀6关联。

所述连通管4上设置手动连通阀8。

所述浮球水箱2底部设置排水管7,排水管7上设置手动排水阀9。

所述连通管4的贮水池一端设置不锈钢栅格网罩10。



技术特征:

1.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贮水池(1)顶部连接进水管(3),贮水池(1)外部侧面设置浮球水箱(2),浮球水箱(2)底部设置连通管(4)与贮水池(1)相连;浮球水箱(2)内设置浮球液位传感器(5),浮球液位传感器(5)通过信号线缆与进水管(3)上的进水阀(6)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上设置连通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水箱(2)底部设置排水管(7),排水管(7)上设置排水阀(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的贮水池一端设置栅格网罩(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外挂浮球水箱进水控制装置,贮水池顶部连接进水管,贮水池外部侧面设置浮球水箱,浮球水箱底部设置连通管与贮水池相连;浮球水箱内设置浮球液位传感器,浮球液位传感器通过信号线缆与进水管上的进水阀关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贮水池需要进入其内部进行维护、安装和清理时的困难及安全隐患,观察可视性良好,投资小效果显著,有效提高设备运行和使用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杜剑平;刘海廉;蒋颜平;张兴宇;谭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