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8903发布日期:2021-03-23 11:1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



背景技术:

原方案中因为无法确定输入电压的大小,与光耦正常工作的电流大小不匹配,无法稳定控制光耦。因为在地铁环境中,我们的电磁锁在90v工作电压650ms做提升动作以后,只需要24v就可以保持状态,供电电源从90v跳到24v的瞬间,容易在线圈中产生反向电动势,此电动势容易在瞬间产生电火花,烧坏元器件,工作性能可靠性低,故障频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磁锁电路的稳定性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之间通过高压光耦u3连接,恒流源电路用于控制输入电磁锁电路的电流,电磁锁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锁的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恒流源电路包括正极vin+、负极vin-、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2,正极vin+、三极管q1、电阻r2和负极vin-依次连接,三极管q1和电阻r2之间设置有连接节点p1,三极管q2一端连接连接节点p1,三极管q2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负极vin-之间,三极管q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电阻r1一端连接在正极vin+和三极管q1之间,电阻r1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之间和三极管q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磁锁电路包括供电电源1、供电电源2、电阻r4、三极管q3、电阻r5、线圈l1、二极管d1、电阻r3和大地gnd,供电电源1上连接有连接触点k1、供电电源2上连接有连接触点k2,连接触点k1和连接触点k2通过开关s1和连接节点p2连接,连接节点p2分别连接电阻r4、三极管q和电阻r5,三极管q3依次通过线圈l1和电阻r3连接大地gnd,三极管q3和线圈l1之间设置有连接节点p3,电阻r4连接连接节点p3,电阻r5通过电容c9连接连接节点p3,二极管d1一端连接连接节点p3,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3和大地gnd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皆为10k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阻r3和电阻r4皆为10kω,电阻r5为20r,供电电源1为90v、供电电源2为24v。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高压光耦u3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和连接节点p1之间,高压光耦u3另一端连接在连接节点p2和电阻r4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内各部件之间皆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了恒流源电路,高压光耦u3输入电压控制范围增大;增加了二极管d1消耗电路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保护了电器元件;在三极管q3两端并联的电容c9和电阻r5降低了三极管q3的关闭速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之间通过高压光耦u3连接,恒流源电路用于控制输入电磁锁电路的电流,电磁锁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锁的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了恒流源电路,高压光耦u3输入电压控制范围增大;增加了二极管d1消耗电路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保护了电器元件;在三极管q3两端并联的电容c9和电阻r5降低了三极管q3的关闭速度。

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正极vin+、负极vin-、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2,正极vin+、三极管q1、电阻r2和负极vin-依次连接,三极管q1和电阻r2之间设置有连接节点p1,三极管q2一端连接连接节点p1,三极管q2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负极vin-之间,三极管q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电阻r1一端连接在正极vin+和三极管q1之间,电阻r1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之间和三极管q2之间。

所述电磁锁电路包括供电电源1、供电电源2、电阻r4、三极管q3、电阻r5、线圈l1、二极管d1、电阻r3和大地gnd,供电电源1上连接有连接触点k1、供电电源2上连接有连接触点k2,连接触点k1和连接触点k2通过开关s1和连接节点p2连接,连接节点p2分别连接电阻r4、三极管q和电阻r5,三极管q3依次通过线圈l1和电阻r3连接大地gnd,三极管q3和线圈l1之间设置有连接节点p3,电阻r4连接连接节点p3,电阻r5通过电容c9连接连接节点p3,二极管d1一端连接连接节点p3,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3和大地gnd之间。

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皆为10kω。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皆为10kω,电阻r5为20r,供电电源1为90v、供电电源2为24v。

所述高压光耦u3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和连接节点p1之间,高压光耦u3另一端连接在连接节点p2和电阻r4之间。所述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内各部件之间皆通过导线连接。

实施例一:正极vin+和负极vin-之间外部3v~36v电源,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电阻r2:两组三极管组成简易的恒流源电路,当通电以后的小电流先经过电阻r1在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产生压降,导通三极管q1。此后电流来到电阻r2产生压降导通二极管q2。当压降过大,超过的电流通过三极管q2放掉。整体“恒流源”的电流大小通过电阻r2控制,此电流就是控制高压光耦u3左侧二极管d1导通的需求电流。

高压光耦u3的右侧间接控制着三极管q3,三极管q3是线圈l1工作的直接控制开关。当三极管q3工作时电路不会产生故障,但是当三极管q3的供电电源从90v降到24v时,线圈中产生的反电动势会反向损坏三极管q3。所以我们在线圈l1端并联一个二极管d1消耗这个电动势;同时,与三极管q3并联的电容c9和电阻r5降低了三极管q3打开速度,从而保护了电气元件。

命令信号通过恒流源内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方式驱动高压光耦u3,高压光耦u3输出驱动大功率三极管,并输出驱动电磁锁线圈,提升信号是需要90v电压,而保持信号只需要24v,在电压切换过程通过并联三极管q3的电容c9和电阻r5进行能量释放回收,对三极管q3启到保护作用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包括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之间通过高压光耦u3连接,恒流源电路用于控制输入电磁锁电路的电流,电磁锁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锁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正极vin+、负极vin-、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电阻r2,正极vin+、三极管q1、电阻r2和负极vin-依次连接,三极管q1和电阻r2之间设置有连接节点p1,三极管q2一端连接连接节点p1,三极管q2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负极vin-之间,三极管q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电阻r1一端连接在正极vin+和三极管q1之间,电阻r1另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之间和三极管q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锁电路包括供电电源1、供电电源2、电阻r4、三极管q3、电阻r5、线圈l1、二极管d1、电阻r3和大地gnd,供电电源1上连接有连接触点k1、供电电源2上连接有连接触点k2,连接触点k1和连接触点k2通过开关s1和连接节点p2连接,连接节点p2分别连接电阻r4、三极管q和电阻r5,三极管q3依次通过线圈l1和电阻r3连接大地gnd,三极管q3和线圈l1之间设置有连接节点p3,电阻r4连接连接节点p3,电阻r5通过电容c9连接连接节点p3,二极管d1一端连接连接节点p3,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在电阻r3和大地gnd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电阻r1和电阻r2皆为10k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电阻r3和电阻r4皆为10kω,电阻r5为20r,供电电源1为90v、供电电源2为24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高压光耦u3一端连接在三极管q1和连接节点p1之间,高压光耦u3另一端连接在连接节点p2和电阻r4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内各部件之间皆通过导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恒流源驱动电磁锁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所述恒流源电路和电磁锁电路之间通过高压光耦U3连接,恒流源电路用于控制输入电磁锁电路的电流,电磁锁电路用于控制电磁锁的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了恒流源电路,高压光耦U3输入电压控制范围增大;增加了二极管D1消耗电路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保护了电器元件;在三极管Q3两端并联的电容C9和电阻R5降低了三极管Q3的关闭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萍;孙烨;陈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