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576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飞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在以往航电联试过程中,各种仿真激励设备、综合测试设备、联试控制计算机往往 是孤立的,座舱内的联试人员对于各种仿真激励测试设备,缺乏很好的监视与控制,到处操 作与查看,费时费力。
[0003]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 中的至少一个上述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所述航电联试综合 控制总成包括:航电检测系统,所述航电检测系统与飞机航电系统连接;显示矩阵系统,所 述显示矩阵系统与航电检测系统连接;联试控制系统,所述联试控制系统分别与航电检测 系统以及显示矩阵系统连接;座舱控制系统,所述座舱控制系统与所述联试控制系统连接; 其中,所述航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飞机航电系统工作状态;所述联试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 述航电检测系统以及显示矩阵工作;所述座舱控制系统用于为所述联试控制系统提供控制 指令;所述显示矩阵系统用于整合并显示画面。
[0006] 优选地,所述显示矩阵系统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视频拼接处理器, 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分别与多个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航电检测系统以及联试控制系统 连接,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用于分配航电检测系统以及联试控制系统所传递的显示信号。
[0007] 优选地,所述航电检测系统包括:仿真激励设备,所述仿真激励设备分别与所述飞 机航电系统以及视频拼接处理器连接,并用于为所述飞机航电系统提供激励源或仿真交联 系统;综合测试设备,所述综合测试设备分别与所述飞机航电系统以及所述视频拼接处理 器连接,并用于测试所述飞机航电系统;座舱监视器,所述座舱监视器与所述视频拼接处理 器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传递的显示信息。
[0008] 优选地,所述联试控制系统包括:联试控制上位机,所述联试控制上位机分别与航 电检测系统以及显示矩阵系统连接,所述联试控制上位机用于控制所述航电检测系统工作 以及将显示信号传递给所述显示矩阵系统;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与联试控制上位 机连接,并用于为所述联试控制上位机传递控制指令。
[0009] 优选地,所述显示矩阵系统中的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数量为6个。
[0010] 本发明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将航电检测系统、显示矩阵系统、联试控制系统 以及座舱控制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各个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完成航电联试任务,相对 于先有技术,具有方便联试人员操作与监视,减轻联试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的示意性连接关系图。
[0012] 附图标记:
[00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 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 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 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1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 "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 限制。
[0016]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的示意性连接关系图。
[0017] 如图1所示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包括航电检测系统1、显示矩阵系统3、联试 控制系统4以及座舱控制系统5。其中,航电检测系统1与飞机航电系统2连接;显示矩阵 系统3与航电检测系统1连接;联试控制系统4分别与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显示矩阵系统 3连接;座舱控制系统5与所述联试控制系统4连接;航电检测系统1用于检测飞机航电系 统工作状态;联试控制系统4用于控制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显示矩阵系统3工作;座舱控制 系统5用于为联试控制系统4提供控制指令;显示矩阵系统3用于整合并显示画面。
[0018]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矩阵系统3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以及视频拼接 处理器,视频拼接处理器分别与多个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联试控 制系统4连接,视频拼接处理器用于分配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联试控制系统4所传递的显 不信号。
[0019] 在本实施例中,航电检测系统1包括仿真激励设备、座舱监视器以及综合测试设 备,仿真激励设备分别与飞机航电系统2以及视频拼接处理器连接,并用于为飞机航电系 统2提供激励源或仿真交联系统,具体地,仿真交联系统为提供在飞机实际飞行过程中的 仿真模拟,例如,飞机所遇到的受力情况或者在风雪天所遇到的状况等;综合测试设备分别 与飞机航电系统2以及视频拼接处理器连接,并用于测试飞机航电系统2 ;
[0020],所述座舱监视器与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视频拼接处理 器传递的显示信息。
[0021 ] 在本实施例中,联试控制系统4包括联试控制上位机以及控制终端,联试控制上 位机分别与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显示矩阵系统3连接,联试控制上位机用于控制航电检测 系统1工作以及将显示信号传递给显示矩阵系统3 ;控制终端用于与联试控制上位机连接, 并用于为联试控制上位机传递控制指令。
[00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矩阵系统中的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数量为6个。可以 理解的是,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而自行设定。例如,2个、3个或者更 多。
[0023]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包括: 航电检测系统(1),所述航电检测系统(1)与飞机航电系统(2)连接; 显示矩阵系统(3),所述显示矩阵系统(3)与航电检测系统(1)连接; 联试控制系统(4),所述联试控制系统(4)分别与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显示矩阵系统 (3)连接; 座舱控制系统(5),所述座舱控制系统(5)与所述联试控制系统(4)连接;其中, 所述航电检测系统(1)用于检测飞机航电系统工作状态;所述联试控制系统(4)用于 控制所述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显示矩阵系统(3)工作;所述座舱控制系统(5)用于为所 述联试控制系统(4)提供控制指令;所述显示矩阵系统(3)用于整合并显示画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矩阵系统(3)包 括: 多个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 视频拼接处理器,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分别与多个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航电检测 系统(1)以及联试控制系统(4)连接,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用于分配航电检测系统(1)以 及联试控制系统(4)所传递的显示信号。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电检测系统⑴包 括: 仿真激励设备,所述仿真激励设备分别与所述飞机航电系统(2)以及视频拼接处理器 连接,并用于为所述飞机航电系统(2)提供激励源或仿真交联系统; 综合测试设备,所述综合测试设备分别与所述飞机航电系统(2)以及所述视频拼接处 理器连接,并用于测试所述飞机航电系统(2); 座舱监视器,所述座舱监视器与所述视频拼接处理器连接,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视频拼 接处理器传递的显示信息。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试控制系统⑷包 括: 联试控制上位机,所述联试控制上位机分别与航电检测系统(1)以及显示矩阵系统 (3)连接,所述联试控制上位机用于控制所述航电检测系统(1)工作以及将显示信号传递 给所述显示矩阵系统(3); 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与联试控制上位机连接,并用于为所述联试控制上位机 传递控制指令。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矩阵系统中的 相互拼接连接的显示器的数量为6个。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所述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包括:航电检测系统,其与飞机航电系统连接;显示矩阵系统,其与航电检测系统连接;联试控制系统,其分别与航电检测系统以及显示矩阵系统连接;座舱控制系统,其与联试控制系统连接;航电检测系统用于检测飞机航电系统工作状态;联试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航电检测系统以及显示矩阵系统工作;座舱控制系统用于为联试控制系统提供控制指令;显示矩阵系统用于整合并显示画面。本发明的航电联试综合控制总成将各个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各个系统相互配合,从而完成航电联试任务,相对于先有技术,具有方便联试人员操作与监视,减轻联试人员负担,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IPC分类】G05B19/04
【公开号】CN105373023
【申请号】CN201510827349
【发明人】刘文旭, 侯宇航, 张宇, 孟凡石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