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划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146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区域划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的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使用自动售货机销售商品的装瓶机(ボトラ一)等的从业者,必需定期对各自动售货机进行商品补充、库存确认、现金回收、零钱补充、垃圾回收等工作。现在当由多名操作员分担一个营业地区的自动售货机的巡回管理时,利用地图大致相等地人工划分各担当区域的面积。这样,通过使用地图来进行划分,能够在视觉上掌握区域划分的状态。
另外,为了提高各操作员巡回管理的效率,提出尝试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来提高自动售货机的巡回管理效率的方案。例如提出有通过事前由配送车掌握各自动售货机的库存情况,从而减轻对自动售货机进行商品补充的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参照专利文献1)。再例如,还提出了使自动售货机具有通信功能,通过网络从各自动售货机收集销售实绩信息,基于销售实绩信息制定巡回、补充的计划,由此提高各操作员的巡回管理效率这样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平9-204561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2-42217号公报但是,既使大致均等地划分各区域的面积,也因为在每一个区域内自动售货机数量和各种环境条件不相同而会产生巡回管理工作量的差别。另外,在人工划分区域的过程中,由于担任划分工作的人的随意性,工作量分配缺少客观性,会在操作员中间产生不公平感。这样,直到现在,仍然不考虑各个区域的环境条件的差别,只重视面积来进行区域划分,因此,就不能够客观地掌握各操作员的工作量。
另外,现有的提高巡回管理效率的方法只是从如何能够尽快地巡回预先分配的担当区域的观点来进行探讨。尽管通过提高每个操作员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方法依存于每一个操作员的努力,因此加重了操作员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使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感到公平而客观地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多个担当区域的技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使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工作的操作员的工作量平均分配而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多个担当区域的技术;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视觉上把握划分状态的情况下,客观地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的技术;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能够提高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巡回工作效率而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多个担当区域的技术;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能够减少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工作的操作员全体的总工作量而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多个担当区的技术。
本发明提供一种区域划分系统,其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其中,具有初始设定部,其根据担当者的人数,在地区内设定多个至少包括一台自动售货机的区域;计算部,其计算出根据各区域内包含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确定的统计量;处理部,其在考虑统计量而选择特定区域之后,反复进行在其特定区域内增设自动售货机从而扩张区域的处理,并在满足了规定条件时停止处理,将所得的区域定为多个担当者的担当区域。
在此,自动售货机的特性包括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和自动售货机之间的配置信息、操作时间、销售额、销售种类、在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从据点等规定的地点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等。另外,统计量既能够根据该区域内包括的全部自动售货机的特性计算出,也能够根据与其他自动售货机相比,显示特定性质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计算出。在此,所谓的规定条件可以是例如在该地区中全部的自动售货机归属于任意一个区域时、进行了规定次数候补的选择处理时、在区域之间的统计量之差为规定的范围以内时、或者是满足适当组合上述的条件形成的条件时。
通过这样反复进行扩张区域的处理,就能够根据规定的基准把成为对象的地区客观地进行区域划分。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具有候补选择部,其按每一个区域选择要增设的候补自动售货机。计算部对各个区域算出增加候补自动售货机时的统计量,处理部能够考虑增加候补自动售货机时的统计量,而选择特定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处理部在任意一个区域内增设了自动售货机的状态下能够选择特定区域,使各区域的统计量的差减小。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处理部评价在任意一个区域内增设自动售货机时的各区域的统计量的均等性,能够根据该评价结果选择特定区域。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处理部能够选择特定的区域,使在任意一个区域内增设自动售货机时的各区域的统计量的差最均等。这样,能够使统计量均等地把自动售货机归属于某一个区域,能够公平地划分成为对象的地区。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处理部能够改变增设自动售货机成为对象的区域,评价在各种情形中的统计量的均等性,通过比较该均等性,选择特定区域。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具有存储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存储部,候补选择部能够参照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选择候补。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候补选择部能够根据已经分配给各担当者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并考虑距要确定的代表地点的距离,依次进行选择。因为本发明是考虑从区域的代表点的距离来选择成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故能够把成为对象的地区适当地划分为规定形状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候补选择部能够基于已经分配给各担当者的所有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来确定代表地点。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候补选择部能够把已经分配给各担当者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的重心地点作为代表地点来确定。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统计量可以作为各担当者在巡回各担当区域内包括的自动售货机并进行操作时的工作量。根据本发明,因为考虑各担当者的工作量来进行区域划分,所以,例如能够使各担当者的工作量均等地把成为对象的地区公平地划分为担当区域。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计算部能够考虑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时间计算出统计量。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具有存储关于各自动售货机特性的信息的特性信息存储部。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特性信息存储部能够存储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计算部能够基于自动售货机之间的位置信息计算出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时间。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地区能够包括据点,计算部还能够考虑据点和各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时间来计算出统计量。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包括存储据点的位置信息的据点信息存储部。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计算部能够考虑对各自动售货机的操作时间,计算出统计量。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计算部能够基于各自动售货机的种类计算出统计量。
在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中,处理部能够在各担当区域内增设自动售货机,使各担当区域内包括的自动售货机之间的距离为规定的限制距离之内。这样,互相之间的距离在规定范围内的比较近的自动售货机被分类在同一区域内,因而能够把成为对象的地区划分为区域状。另外,当在自动售货机之间巡回、操作时,能够缩短在各区域内的工作时间。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包括加权值设定部,其按每个区域在统计量中增加加权值,计算部能够考虑加权值计算出统计量。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具有组合指定接收部,其接收在多个自动售货机中应该包括在同一担当区域内的自动售货机的组合指定。初始设定部或者处理部能够使被指定组合的自动售货机包括在相同的担当区域内。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具有存储地区的地图信息的地图信息存储部和显示处理部,该显示处理部把各担当区域内所包含的自动售货机与地图信息一起显示出以表明每个担当区域的不同。
本发明的区域划分系统还能够具有通过网络接收关于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的信息输入的特性信息接收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进行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时使用的数据结构,其中,包括第一数据部,其按每一个担当区域,将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自动售货机的识别信息和将要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作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的识别信息区分并储存;第二数据部,其存储有基于有关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自动售货机和将要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作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的信息计算出的统计量。这样,能够区别处理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的自动售货机和将要归属于各担当区的作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同时也能够组合处理这些自动售货机,并计算出统计量。
本发明的数据结构还能够包括数据部,其把由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的自动售货机和将要归属于各担当区的作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决定的统计量按每一担当区域进行存储。
在本发明的数据结构中,关于上述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的信息包括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上述数据结构还能够包括数据部,其把基于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确定的代表地点的位置信息按每一个担当区域进行存储。
本发明的数据结构还能够包括当存储在上述第一数据部中的上述自动售货机的识别信息发生变动时,在相应的担当区域内付加标记的数据部。


关于上述的目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优点,通过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会更进一步明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顺序的模式图;图3是表示进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的区域模拟装置的结构的方块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自售机信息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5是详细地表示图3所示的初始设定部的方块图;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初始设定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7是详细地表示图3所示的划分控制部的方块图;图8是详细地表示图3所示的逻辑存储部的方块图;图9是表示图3所示的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种子点的设定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图10所示的种子点的设定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2是说明图10所示的种子点的设定处理的另一例的图;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4是表示选择图13所示的步骤102的候补自售机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5是说明图13和图14所示的区域划分处理的一例的图;图16是表示各划分区域中的合计路线数的计算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17是表示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图18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19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20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21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22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23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24是表示调整接受部从用户接受更换处理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25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种子点设定处理和区域划分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2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候补种子点数和选择条件的设定画面的图;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区域模拟装置的结构的方块图;图28是详细地表示图27所示的初始设定部的方块图;图29是详细地表示图27所示的逻辑存储部的方块图;图30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种子点设定处理和区域划分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31是表示图30所示的步骤222的区域数计算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图32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33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34是表示用于进行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的图;图35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区域模拟装置的区域模拟系统的图;图36是表示自售机信息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另一例的图;图37是表示自售机信息存储部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另一例的图;
图3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区域模拟装置具有数据登记接收部时的结构的方块图;图39表示用于进行自售机信息数据登记的画面;图40表示用于进行自售机信息数据登记的画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把设有多个自动售货机(以下简称为“自售机”)的营业地区划分为从事自售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在此,由多个操作员分担进行对划分对象的营业地区内所包含的自售机的巡回操作时进行区域划分,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并均等地分配各操作员的工作量。另外,规定各操作员进行下述的巡回工作,即每天以营业所等据点为出发点,巡视自己担当区域内的自售机,进行商品补充、配送等操作,一天工作结束时再返回据点。因此,为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在进行区域划分时,最好使各操作员移动的据点-自售机之间及自售机-自售机之间的距离都相隔得近一些。另外,为了均等地分配各操作员的工作量,一边调整多个区域内巡回工作的工作量,一边进行区域划分为好。
(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首先进行区域划分处理中必要的各种数据的登记(S1),接着进行区域划分中必要的参数设定(S2),再进行设置在营业地区内的区域数的设定(S3)和作为各区域的起点的种子点的设定(S4)等初始设定,然后,进行以种子点为起点的区域划分(S5),之后,显示区域划分结果,进行评价及调整(S6)。
图2是表示图1所示顺序的模式图。
在进行区域的划分处理之前,先进行地图信息数据、据点信息数据、自售机信息数据等各种数据的登记。接着,基于登记的各种数据,在画面上绘制地图信息并在该地图信息的对应位置上标出据点和自售机的点。另外,进行区域划分中必要的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基于参数和初始设定由区域划分引擎对营业地区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在画面上显示地图信息和区域划分状态图像,同时显示各个区域的统计量一览表。在此所谓统计量是指表示各区域中所包含的自售机的特性的信息,例如各区域的路线数(每日的工作量)、各区域内所包含的自售机台数、每台自售机的平均装填操作时间、每台自售机的平均月装填次数、从据点到每台自售机的平均距离、自售机之间的平均距离、每一路线上的自售机台数、总销售额、每台自售机的平均销售额等。用户能够在画面上(不作图示)看到所显示的划分区域和统计量并能够确认区域的划分状态。基于各个区域的统计量,根据需要可以用手动或自动进行参数的再设定,再一次进行区域划分。另外,用户基于所表示的信息,能够手动进行归属于各区域的自售机的定位点更换操作。通过以上的处理制作区域划分数据并且存储该数据。
图3是表示进行本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的区域模拟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区域模拟装置100具有显示处理部108、参数设定部110、初始设定部114、划分处理部115、地图信息存储部T1、据点信息存储部T2、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参数存储部T4、初始设定存储部T5、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逻辑存储部T7。划分处理部115具有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和划分控制部118。
地图信息存储部T1存储成为划分对象的营业地区的地图信息数据。据点信息存储部T2存储据点信息数据。据点信息数据包括据点识别码、据点名称、据点位置(纬度和经度或者x座标和y座标)等。这里所谓的据点例如是该营业地区内的营业所。
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存储自售机信息数据。自售机信息数据包括据点识别码、自售机识别码、自售机名称、自售机位置(纬度、经度、高度或者x、y、z座标)、月营业额(日元)、月装填量(个)、每次装填操作时间(分)、月装填次数、从据点移动的速度(km/时)、自售机之间移动速度(km/时)等。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在此,例如,自售机码为“a”的自售机属于据点码为“1000”的据点,名称是“超市”,位置是“(X1、Y1)”,高度是“地上”,在该自售机上的操作时间是“25分”。
返回图3,显示处理部108进行在画面上(不作图示)显示各种数据的处理。参数设定部110接受用于对营业地区进行区域划分所必需的参数的设定。参数包括各操作员一天的标准工作时间、在各自售机的标准操作时间、在自售机之间的标准移动速度、据点和自售机之间的标准移动速度、距离倍率、自售机取得限制距离等。参数存储部T4存储上述参数。
初始设定部114进行把营业地区划分成区域中所必需的初始设定。初始设定部114接收用户指示的种子点设定方法的选择、区域数、加权值设定以及组合指定等。图5是详细表示图3所示的初始设定部114的方块图。初始设定部114具有种子点设定部122、组合指定接收部132、加权值设定接收部134、结束条件设定接收部135。种子点设定部122具有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种子点设定接收部126、区域数设定接收部128、种子点选择部130。
在此,种子点是指在进行区域划分时作为各区域的起点的自售机。在本实施例中,例如把成为划分对象的营业地区划分为4块时,设定4个种子点。种子点设定部122从多个自售机中选择作为种子点的自售机。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接收作为种子点设定方法的手动或自动的选择。当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接收手动的种子点设定方法时,种子点设定接收部126接收来自用户的种子点的设定的输入。另外,当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接收自动的种子点设定方法时,区域数设定接收部128接收来自用户的区域数的设定。种子点选择部130自动地选择在区域数设定接收部128设定的数量的种子点。关于种子点的自动设定方法有多种,但是,种子点设定成当以各种子点为起点将营业地区内的自售机分类时,营业地区被进行区域划分。
组合指定接收部132从用户接收在多个自动售货机中划分在同一区域内的自售机组合的指定。用户既能够参照绘制在画面上的自售机的点进行组合指定,也能够参照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进行组合指定。
加权值设定接收部134,在计算出以由种子设定部122设定的种子点为各个起点而设定的多个区域的统计量时,接收加入统计量中的加权值设定。
结束条件设定接收部135接收用于结束区域划分处理的条件的设定。作为结束条件,例如可以是(i)所有自售机都属于某一个区域时;(ii)在一个区域内取得自售机的处理进行了规定次数时;(iii)各区域的统计量的差为规定范围之内时;或者,适当组合(i)~(iii)的条件被满足时。
返回图3,初始设定存储部T5存储这些初始设定。图6是表示初始设定存储部T5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在此,例如,假设在划分对象的营业地区内设有自售机码为“a”~“z”的自售机。在此,选择自售机码为“a”的自售机作为区域1的种子点,选择自售机码为“e”的自售机作为区域2的种子点。另外,在区域1加上加权值“1”,在区域2加上加权“2”。另外,自售机码为“c”的自售机和自售机码为“d”的自售机被指定组合。由此,当自售机码为“c”的自售机和自售机码为“d”的自售机中的任意一个被某一个区域取得时,自售机码为“c”的自售机和自售机码为“d”的自售机中的另一个也同时被该区域取得。
返回图3,划分处理部115以在初始设定部114设定的各种子点为起点,进行划分对象营业地区的区域划分。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对于各区域分别选择距该区域的代表点近的自售机作为分到该区域内的候补。划分控制部118相对于某一个区域将所对应的候补自售机归属于该区域,使各区域的统计量在区域之间最均等。如图7所示,划分控制部118具有统计量计算部136、候补归属处理部138、调整接收部140。统计量计算部136算出基于各区域内所包含的自售机计而确定的统计量。候补归属处理部138把多个自售机依次归属于各区域,使由统计量计算部136算出的各个区域的统计量在全部区域内大致均等。在经过候补选择处理部116、统计量计算部136和候补归属处理部138进行的区域划分之后,调整接收部140接收来自用户的归属于各区域的自售机更换等的调整。当调整接收部140接收来自用户的调整时,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在进行调整时的各区域的统计量,结果,若经过调整产生的变化量在容许范围内,调整接收部140则容许调整。
如图8所示,逻辑存储部T7包括种子点选择用逻辑存储部T7a、候补选择用逻辑存储部T7b、统计量计算用逻辑存储部T7c。种子点选择用逻辑存储部T7a存储在种子点选择部130中种子点自动设定所必需的逻辑。候补选择用逻辑存储部T7b存储在候补选择处理部116中用于选择归属于各区域的候补点所必需的逻辑。统计量计算用逻辑存储部T7c存储在划分控制部118的统计量计算部136中用于计算统计量所必需的逻辑。
当划分处理部115进行的自动区域划分处理结束时,其结果被存入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内。图9是表示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在此,营业地区被划分成区域1~区域4的4个区域。例如,自售机码为“a”和“b”的自售机属于区域1,同样地,自售机码为“d”、“u”、“z”的自售机分别属于区域2、3、4。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能够按每个区域存储基于属于各区域的自售机的自售机信息计算的各种数据,例如,存储据点-自售机之间平均移动时间M1、自售机之间平均移动时间M2、必需处理的自售机数量N2、统计量(合计路线数)等。关于这些数据的计算方法以后说明。
另外,显示处理部108在画面(不作图示)上显示区域划分状态。由此,用户能够掌握区域划分状态,用户可根据所显示的区域划分状态进行再次的参数设定、初始设定变更、或者属于各区域的自售机的更换等调整。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在种子点选择用逻辑存储部7a内的、种子点选择部130进行种子点的自动设定所必需的逻辑的流程图。
区域数设定接收部128接收来自用户的区域数(种子点数)设定(S10),接着,种子点选择部130从对应营业地区内的多个自售机的点中选择区域数的任意的点作为初始点(S12)。并且,能够参照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按表中顺序选择初始点。种子选择部130检测出所选择的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I1(S14),接着,种子点选择部130选择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的表中的下一个自售机作为检查点(S16),计算出初始点中距离检查点最近的初始点与检查点的最短距离I2(S18)。然后,种子点选择部130进行第一检查(S20),在第一检查中,比较在步骤14中检测出的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I1和在步骤18中算出的最短距离I2(S22)。当最短距离I2比最短距离I1大时(S22为是),种子点选择部130把检查点与初始点中的任一个置换,作为新的选择点(S24)。这里,成为置换对象的点是在构成初始点之间最短距离I1的点中距离检查点最近的初始点。
在步骤22中,当最短距离I2在最短距离I1以下时(S22为否),种子点选择部130计算出从检查点到最邻近的初始点以外的初始点的最短距离I3(S26),并且算出从最邻近的初始点到其他初始点的最短距离I4(S28),然后进行第二检查(S30)。在第二检查中,种子点选择部130对最邻近的初始点和其他的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I4与在步骤26中算出的最短距离I3进行比较(S32)。最短距离I3大时(S32为是)进入步骤24,种子点选择部130把检查点与最邻近的初始点相置换并作为新的选择点(S24)。
在步骤32中,当最短距离I3小于最邻近的初始点和其他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I4时(S32为否),不进行点的置换。
以上的处理对于营业地区内的全部的点进行规定次数,例如,在此进行100次。在步骤34中,当i在100以下时(S34为否),返回步骤14,选择新的选择点之间的最短距离I1,种子点选择部130选择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的表中的下一个自售机作为检查点(S16),以下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34中,当i>100时(S34为是),结束点的选择处理。种子点选择部130选择在该阶段的选择点作为种子点。
图11是参照图10说明的种子点的设定处理的具体的说明图。在此设区域数为3。首先,如图11(a)所示,选择点a、点b、点c作为初始点。种子点选择部130检测这些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在此,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最短距离L1,然后选择点d作为检查点。种子点选择部130检测出距离点d最近的初始点,计算出点d和最邻近的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这里点d和点c之间的距离为最短距离L2。种子点选择部130比较最短距离L1和L2,本实施例中因为最短距离L2>最短距离L1,故种子点选择部130把点d与其他的初始点置换并作为新的选择点。在此,成为与点d置换的对象的点是构成最短距离L1的点a或者点b中的一个点。如图11(b)所示,种子点选择部130为了决定与点d置换的置换对象点,计算点d与置换对象点a、点b之间的距离L3、L4。这里因为L4>L3,故点a成为置换对象。如图11(c)所示,通过以上的处理,点b、点c和点d成为新的选择点。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选择完成了规定次数的处理时的选择点作为种子点。
图12是说明种子点的设定处理的另一例的图。在此也设区域数为3。首先,如图11(a)所示,选择点a、点b、点c作为初始点。种子点选择部130检测出这些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这里,点a和点b之间为最短距离L1。然后,选择点e作为检查点。种子点选择部130检测出距离点e最近的初始点,计算出点e与最邻近的初始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这里,点e和点b之间为最短距离L2。种子点选择部130比较最短距离L1和最短距离L2,本实施例中因为最短距离L2<最短距离L1,故种子点选择部130进行第二检查。
如图11(b)所示,种子点选择部130计算出最接近作为检查点的点e的初始点b之外的其次邻近点e的点a和点e之间的最短距离L3,并且,还计算出最邻近的点b与最接近的点a之间的最短距离L1。种子点选择部130比较最短距离L3和最短距离L1,本实施例中因为最短距离L3>最短距离L1,故把点e与最邻近的点b置换。通过以上的处理,如图11(c)所示地,点a、点c和点e成为新的选择点。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把在完成了规定次数处理时选择的选择点设定为种子点。
在以上的处理中,在第一检查中,因为在既存的选择点与检查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比既存的选择点之间的最短距离还长时进行选择点的置换,故点之间的距离短的点的组合将被排除。另外,在成为置换对象的选择点之中,与检查点的距离短的选择点被置换,因而,能够进一步加长新的选择点之间的距离。另外,即使不能满足第一检查的条件,在第二检查中,在置换既存的选择点和检查点的情况下,在与其他的选择点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长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点的置换。因此,置换选择点以使点之间的距离加长。通过以上的处理,在多个自售机中能够将互相的距离被均等地延长的自售机设定为种子点。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区域模拟装置100进行区域划分处理顺序的流程图。首先,通过初始设定部114手动或自动设定种子点(S102),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对于各种子点选择归属于同一区域中的候补自售机(S104)。
在此,参照图14说明在步骤104中,候补选择处理部116选择归属于各区域的候补自售机的顺序。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候补选择用逻辑存储部T7b内存储的、候补选择处理部116选择候补所必需的逻辑的流程图。因为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对于各区域进行相同的处理,故只对一个区域进行说明。首先,候补选择处理部116算出各区域的代表点的位置,在此,候补选择处理部116以在该区域已取得的自售机的重心为代表点来进行计算(S130)。在各区域内只包括种子点的阶段,以种子点的自售机的位置作为重心。
接着,候补选择处理部116从还不属于任何区域的无所属自售机中检测出距离区域的代表点最近的自售机,作为临时候补(S132)。接着,计算出已经归属于该区域的自售机中的、距离作为临时候补被检测的自售机最近的自售机与该临时候补自售机之间的最短距离(S134)。将该计算出的最短距离与由参数设定部110预先设定的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进行比较(S136),最短距离在限制内时(S136为是),决定以该临时候补的自售机作为该区域的候补(S138)。在一个区域内决定了新的候补时,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在该区域内立一面小旗。另一方面,在步骤136中,当最短距离超出限制时(S136为否),就判断是否有其他的无所属的自售机(S140)。当有其他的无所属自售机时(S140为是),返回步骤132,检测出下一个距区域代表点的距离最短的位置上的自售机,作为临时候补,以下,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
在步骤140中,当没有其他的无所属自售机时(S140为否),从也包括已经被其他区域获得的取得完的自售机的全部自售机中,检测出距离区域的代表点最近的自售机,作为临时候补(S142)。并且,计算出已经归属于该区域的自售机中的、距离作为临时候补被检测的自售机最近的自售机与该临时候补自售机之间的最短距离(S144)。然后,把该计算出的最短距离与由参数设定部110预先设定的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进行比较(S146),当最短距离在限制内时(S146为是),决定以该临时候补的自售机作为该区域的候补(S138)。另一方面,在步骤146中,当最短距离超出限制时(S146为否),判断在已被取得的自售机中是否有其他的可夺取的自售机(S148),当有可夺取的自售机时(S148为是),返回步骤142,检测出下一个位于距区域的代表点的距离最短的位置上的自售机,作为候补。以下,反复进行同样的处理。另外,在步骤148中,当没有可能夺取的自售机时(S138为否),结束对于该区域的候补的选择处理。
再返回图13,判断在步骤104中是否选择了候补(S106),统计量计算部136根据各区域内是否树立着小旗来判断在步骤104中是否已选择了候补。当在步骤104中选择了候补时(S106为是),统计量计算部136就计算出包括候补自售机的该区域的统计量(S108)。作为统计量,例如能够用合计路线数,关于合计路线数的计算方法以后说明。
接着,候补归属处理部138检测区域的统计量为最小的区域(S110),当通过候补归属处理部138检测出统计量最小时(S110为是),候补归属处理部138使该区域取得候补的自售机(S112)。接着,候补归属处理部138参照初始设定存储部T5,判断区域划分处理是否满足结束条件(S114)。作为结束条件,例如能够设定为在营业地区内已经没有无所属的自售机;步骤112的取得候补处理进行了规定次数,例如100次以上;各区域中的统计量的差为规定范围以内等。当不满足结束条件时(S114为否),返回步骤104,选择下一个候补。在步骤114中,当满足结束条件时(S114为是)结束区域划分处理。
在步骤110中,当检测出统计量不是最小时(S110为否),进入步骤116,候补归属处理部138在由其他区域取得候补之前保留该区域的处理(S116为否)。在步骤116中,当由其他区域取得了候补时(S116为是),候补归属处理部138检测在该区域已经取得的自售机是否被其他区域夺取(S118)。当没有被夺取时(S118为否),则说明在该区域中的既得的自售机以及候补中没有变动,故返回步骤110,再次能判断出统计量是否为最小(S110)。
在步骤118中,该区域已经取得的自售机被其他区域夺取了时(S118为是),进入步骤114,判断出是否满足结束条件。在此,当不满足结束条件时(S114为否),返回步骤104,候补选择处理部116进行选择新候补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104中候补没被选择时(S106为否),进入步骤120,候补归属处理部138在由其他区域取得候补之前保留该区域的处理(S120为否)。在步骤120中,当由其他区域取得了候补时(S120为是),候补归属处理部138检测在该区域已经取得的自售机是否被其他夺取(S122)。当在该区域已经取得的自售机被其他区域夺取了时(S122为是),进入步骤114,判断出是否满足结束条件。在此,当不满足结束条件时(S114为否),返回步骤104,候补选择处理部116进行选择新候补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122中,在该区域已经取得的自售机没被其他区域夺取时(S122为否),进入步骤124,候补归属处理部138参照初始设定存储部T5判断区域划分处理是否满足结束条件。在步骤124中判断为满足结束条件时(S124为是),区域划分处理将结束。另外,在步骤124中,当判断为不满足结束条件时(S124为否),返回步骤120,候补归属处理部138在由其他区域取得候补之前保留该区域的处理(S120为否)。以下,进行同样的处理。
另外,在步骤104的候补选择处理中,对作为某一个区域的候补而被选择的自售机以无所属进行处理。另外,当多个区域的候补自售机重复时,规定“取得”的优先顺序位高的区域取得该自售机。
图15是说明图13和图14所示的区域划分处理的一例的图。在此,为使各区域中的合计路线数分配均等,进行区域划分。如图15(a)所示,在该营业地区内设置有对应点a~点z的自售机和据点。以下,说明由初始设定部114将区域数设定为4的情况。
如图15(b)所示,种子点设定部122把点a、d、u、z分别设定为区域1、2、3、4的种子点。显示处理部108进行将属于不同区域的点用不同的标记和不同的颜色显示的处理。
如图15(c)所示,候补选择处理部116选择分别归属于区域1、2、3、4的候补点。在此,候补选择处理部116选择点e作为区域1的候补,选择点g作为区域2的候补,选择点q作为区域3的候补,选择点y作为区域4的候补。统计量计算部136按照后述的计算方法逐步算出各区域中的合计路线数。候补归属处理部138,从合计路线数为最小的区域中取得候补,在每一次某区域取得候补时,检测出合计路线数最小的区域,反复进行取得候补的处理。
若这样地依次在各区域内选择点,则如图15(d)所示,多个点逐渐属于各区域。
以下,参照图15(d),说明在区域3选择下一个候补点的处理。如图14的步骤132所说明,候补选择处理部116,首先,从无所属的点中检测临时候补,此时的临时候补是点o。候补选择处理部116计算已经被区域3取得的点中距点o最近的点s和点o的距离,将该距离和预先设定的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进行比较。在此,设计算出的距离比取得限制距离大。此时,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就不能选择点o作为区域3的候补。
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对于无所属点,按照距离区域3的重心的距离较近的顺序依次检测临时候补。结果,当所有的点与已经归属于区域3的点的最短距离都比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大时,候补选择处理部116就把已经被其他区域取得的自售机包括在内,重新进行临时候补的检测。结果,候补选择处理部116检测出已经归属于区域4的另外的点x作为临时候补,并且,计算已经被区域3取得的点中距离点x最近的点s与点x之间的距离。候补选择处理部116把该距离与预先设定的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进行比较,在此,当计算的距离在取得限制距离以内时,选择点x作为区域3的候补。
另外,对在即将进行的处理中从其他区域夺取的点,例如通过树立小旗以使其不被夺取。如果这样做,例如,点x本来被区域3取得了,当在即将进行该处理之前被区域4夺取了时,区域3就不能够从区域4再夺取点x作为下一个候补,由此,就能够防止在两个区域之间反复进行一个点的夺取而实际上使候补的取得处理停止的问题。
根据本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选择离区域的重心等代表点近的位置上的自售机作为下一个候补,因而,能够把各区域形成方块形。由此,对营业地区内的多个自售机,一边考虑自售机的统计量一边将其划分为多个组时,能够使这些自售机不跨区域地按区域地划分。因此,容易把握分组状态,能够使操作员感到公平。
图16是表示在统计量计算用逻辑存储部T7c中储存的、用于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各区域中的合计路线数的逻辑的流程图。因为对于各区域进行相同的处理,所以在此只说明一个区域。统计量计算部136适当参照在据点信息存储部T2中存储的据点信息数据,在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中存储的自售机信息数据、在参数存储部T4中存储的参数,按以下的顺序计算出合计路线数。
统计量计算部136,首先计算从据点移动到已经属于区域的自售机和候补自售机的平均移动时间M1(S160)。先求出从据点到各自售机的合计距离,然后,用由参数设定部110设定的据点-自售机之间移动速度除该合计距离,求出合计移动时间,然后,用该区域内的全部自售机数除该合计时间,算出M1。
接着,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自售机之间平均移动时间M2(S162)。首先,求出从各自售机到近处的n个自售机的合计距离,之后,用由参数设定部110设定的自售机间移动速度除该合计距离,求出合计移动时间,接着,用n除该合计移动时间求出从各自售机到其他自售机的平均移动时间m1~mn。然后,合计这些平均移动时间m1~mn,并且用各区域内的全部自售机数除,算出M2。这里,当n值小时,能够以该区域内的全部自售机数为n。
接着,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一天内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1(S164)。一天的合计操作时间是TZ=2×M1+M2×(N1-1)+T×N1,(T是一台自售机的平均操作时间),把该式变形,计算N1=(TZ-2×M1+M2)/(M2+T)。
另一方面,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出每一天必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2(S166)。首先,计算出每台自售机每月的装填次数,并合计各自售机的每月装填次数,由此计算每月的装填次数W。接着,计算各操作员一个月的工作日数为5日×4(周)=20日/月,求出N2=W/20。
然后,统计量计算部136用一天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1除每一天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2,由此计算出各区域中的路线数=N2/N1(S168)。
根据以上的处理,在计算一天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1时也考虑从据点到各区域的自售机的移动时间,因而,能够距各据点的距离大致均等地划分各区域。另外,路线数也是考虑在各区域中的自售机间的距离而计算出来的,因而,就能够使各区域中的移动距离均等地划分营业地区。
图17是表示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图。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包括区域栏、归属自售机码栏、候补自售机码栏、表示即将从其他区域夺取的自售机的即将夺取栏、表示选择新的候补而必需再计算统计量的区域的再计算栏。如图9所示,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还包括每一区域中的据点-自售机之间平均移动时间M1栏、自售机之间平均移动时间M2栏、必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2栏、统计量(合计路线数)栏。图17(a)设想把多个点如图15(a)所示地按区域分类的情况,并对其进行说明。此时,因为把点a分类在区域1中,故在区域栏“1”中对应的“归属自售机码”栏内存储“a”。另外,因为把点c作为区域2中的候补,在区域栏“2”中对应的“候补自售机码”栏内存储“c”。点w虽然归属于区域4,然而因为又是区域3中的候补,故就在区域栏“4”中对应的“归属自售机码”栏内也存储“w”,并且在区域栏“3”中对应的“候补自售机码”栏内也存储“w”。在此,例如在区域3中,当选择点w作为候补时,必须重新计算区域3的统计量。此时,在区域3对应的再计算栏内会存储标记。由此,统计量计算部136能够把握需要进行统计量再计算的区域,只对付加有标记的区域进行统计量再计算。由统计量计算部136算出的结果存储在该区域的据点-自售机间平均移动时间M1栏、自售机之间平均移动时间M2栏、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2栏和统计量(合计路线数)栏内。
另外,点w本来已被区域3取得,当在即将处理之前被区域4夺取时,如图17(b)所示,在区域栏“4”中对应的点“w”的即将夺取栏内会记入标记。由此,区域3和其他的区域就不能选择点w作为下一个候补。
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区域模拟装置100,因为从合计路线数等统计量为最小的区域依次地取得自售机,故能够均等地分配全部区域中的统计量。另外,在各区域中选择候补自售机时使自售机之间的距离缩短,因而,能够减少在各区域中的移动时间,并且也能够减少全区域中的移动时间。由此,能够提高营业地区中的工作效率。
图18~图23表示用于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图18表示选择划分方法用的画面。在此,选择“东京2”作为划分对象据点。另外,划分方法的选择种类有“种子点手动设定”和“种子点自动设定”。在此,选择“种子点手动设定”。
图19表示划分用的基础条件的设定画面。在该营业地区,设定各操作员一天的工作时间(操作时间)、每台自售机上的操作时间、据点-自售机之间的移动速动、自售机-自售机之间的移动速度、距离倍率、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在此,设定各操作员一天的工作时间为“7小时30分”、每台自售机上的操作时间为“20分”、据点-自售机之间的移动速度为“50km/h”、自售机-自售机之间的移动速度为“50km/h”、距离倍率为“1”、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为“10km”。这些参数用于计算参照图16说明的各区域中的路线数。
此时,如果设定距离倍率为“2”,则在图16的步骤160和步骤162的处理中,将从据点到各自售机的合计距离以及从各自售机到最近的n个自售机的合计距离以两倍的值计算而得出平均移动时间M1和平均移动时间M2。由根据据点-自售机之间、自售机-自售机之间的移动距离计算出的移动时间和各自售机的操作时间计算出各区域的路线数,然而,通过适当地设定距离倍率能够在移动时间上乘以加权值。在本实施例中,用据点-自售机之间以及自售机-自售机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路线数。但是,实际在据点-自售机之间以及自售机-自售机之间移动时,大多数是通过弯弯曲曲的道路或者复杂路况的道路。因此,作为每个营业地区的地区特性,设定规定的距离倍率,从而能够使数线数反映实际的移动距离。
另外,如果设定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为“10km”,则在图14的步骤146中,距离任何一个已经被该区域取得的自售机的距离超过“10km”的自售机都不能被该区域取得。因此,能够限制各区域中的自售机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0km以下,并能够把营业地区划分成多个区域块。可以根据要划分的营业地区的大小适当设定取得自售机的限制距离。
在图18所示的划分方法选择画面中选择“种子点手动设定”时,如图20所示,显示出种子点设定画面。如图20(a)所示,用户能够从自售机表中设定种子点,另外,如图20(b)所示,也能够从地图上设定种子点。
如图20(b)所示,种子点一旦被设定就会在地图上显示所设定的种子点。在此,在地图上用“●”显示代表自售机的点。另外,对于作为初始种子点而设定的自售机要在“●”的周围圈上“○”。该设定显面中包括“自售机信息”显示画面和“统计信息”显示画面,用户点击地图上的任何一个自售机,就会在“自售机信息”显示画面上显示有关该自售机的信息。
另外,当在图18所示的划分方法选择画面中选择“种子点自动设定”时,如图21所示地显示区域数输入画面。在此,用户输入属于划分对象的据点的区域数(种子点数)。在此设定区域数为“6”。
接着,如图22所示地显示加权值设定画面。例如,当区域是1~6时,能够用加权值乘任意一个区域的路线数。在此设定的加权值用于在各区域中计算统计量。例如,在此对于区域4设定加权值为2。因此,当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处理图16所示的合计路线数时,用在区域“4”计算出的路线数的两倍的值与其他的区域的路线数比较。这样,最终将区域4的路线数设定为其他区域的大致一半。例如,把计时操作员分配为区域4的担当者时,能够进行这样的加权值设定。
接着,如图23所示地显示组合指定画面。在此,能够在多个自售机中指定想划分到同一区域内的自售机的组合。例如,用户能够指定将如位于同一建筑物内的自售机、在同一基地内并列设置的自售机、或者配送车泊车地点相同的自售机等划分在同一区域内才更能提高整体效率的自售机组合。例如,在此把点c和点d指定组合,此时,当候补选择处理部116选择点c或者点d中的一方作为一个区域中的候补时,点c或者点d中的另一方也被选择为该区域中的候补。统计量计算部136考虑被指定组合的所有点来计算统计量。这样被指定组合的点c和点d同时被一个区域取得。
另外,如图37所示,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除了图4所示的数据结构之外,还能够存储预先设定的关于自售机组合的信息。在此,例如自售机码为“b”、“c”和“d”的自售机设置在同一个大楼内,名称分别是“圆楼1”、“圆楼2”和“圆楼3”,因为被设置在同一大楼内,故它们的平面位置大致相等,为座标“x2、y2”。另外,自售机码为“b”、“c”和“d”的自售机的高度分别是“2层”、“5层”和“8层”。当选择这样指定组合的自售机点作为候补时,统计量计算部136也考虑各自售机的操作时间的合计时间以及被指定组合的点之间的高度方向的移动时间计量出统计量。
另外,例如,自售机码为为“e”和“f”的自售机一起并列设置在研修所A内,名称是“研修所A1”和“研修所A2”,因为被并列设置,所以它们的平面位置大致相等,都是座标“(x3,y3)”。另外,自售机码为“e”和“f”的自售机的高度都是“地上”。当选择这样被指定组合的自售机的点作为候补时,统计量计算部136可以不考虑自售机之间的移动时间,但要考虑在各自售机的操作时间的合计时间计算出统计量。
如上述那样进行区域划分处理时,其结果则存入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内。用户能够适当地从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中读出区域划分状态,并且能够通过显示处理部108显示在画面上。调整接收部140,能够有限地接收来自用户的修正指示。来自用户的修改指示的限制应该是各种状态,但调整接收部140,例如,只在由修改产生的各区域的统计量之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时能够接收修改。
图24是表示调整接收部140接收了来自用户的更换处理时进行处理的顺序的流程图。当从用户接收更换自售机的指示时(S270),调整接收部140判断是否有更换处理的权限(S272)。在此,是否具有更换处理的权限的判断,能够通过该用户是否具有权限的用户认证来进行。另外,对于该区域划分处理,在已经进行了多次更换处理时,如果几次更换处理都被许可了,酒没必要进行自动区域划分,因此,可限定次数来判断是否在该设定次数内。在步骤272中,当判断为有更换处理的权限时(S272为是),统计量计算部136则计算按照用户指示进行了更换的状态的各区域中的统计量(S274)。接着,调整接收部140判断进行了更换时的各区域中的统计量的差是否在容许范围内(S276)。当统计量的差在容许范围内时(S276为是),就把反映用户的更换指示的区域划分结果作为新的区域划分结果存入区域划分信息存储部T6内(S278)。另一方面,当在步骤272中判断为没有权限时(S272为否),或者在步骤276中判断不在容许范围内时(S276为否),调整接收部140不能够接收来自用户的更换指示(S280),而发出不能更换通知。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区域划分处理,因为在各区域中以自售机之间的距离缩短的方式依次取得自售机,最终,把区域间的距离短的自售机分类在各区域内。因而,能够把一个营业地区划分成为一方块一方块的区域,以能够减少在各区域中的自售机之间的移动距离等。这样,根据本实施例中的区域划分处理可提高各区域中的自售机的巡回工作效率地划分营业地区。另外,在各区域取得自售机,使各区域内包括的多个自售机的统计量分配均等,因而,能够使操作员感到公平。进而,因为还把上述结果与地图信息一起制成画面,所以,担当者能够客观地认识公平度。
(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图1所示的步骤4的种子点设定处理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此,首先选择比实际必需的种子点数还多的数量的种子点,从该种子点中选择满足规定条件的种子点作为最终的种子点。
图25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种子点设定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区域数设定接收部128接收候补种子点数和选择条件的设定(S200)。在此所谓选择条件是指从候补种子点数中以怎样的条件最终选择几个种子点等等。
种子点选择部130以与图10所示的相同的顺序设定候补种子点(S202),该候补种子点(S202)具有作为候补种子点数而设定的数量。接着,种子点选择部130进行分组(S204),使营业地区内的自售机归属于在步骤202设定的候补种子点中的一个。
作为分组,能够把营业地区内的自售机归属于在步骤200中设定的候补种子点中分别位于最近位置的候补种子点。另外,作为分组的另一例,在划分处理部115,也能够以在步骤200中设定的候补种子点为起点,用与图13和图14所示的相同的顺序进行预备的区域划分。
此后,种子点选择部130考虑分组结果和按各候补种子点划分的自售机的信息,根据选择条件选择几个候补种子点,作为种子点(S206)。
通过上述的处理,设定用于实际进行区域划分的种子点,用与图13和图14所示相同的顺序进行区域划分(S208)。
图26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候补种子点数和选择条件的设定画面的图。在此,作为种子点候补输入“6”。并且,作为选择条件显示如下的条件“根据划分结果,从自售机台数多的组中选择几个作为候补种子点?”和“根据划分结果,从自售机台数少的组中选择几个作为候补种子点?”。在此,对于“根据划分结果,从自售机台数少的组中选择几个作为候补种子点?”这种条件输入“3”。
这样输入时,首先选择6个自售机作为候补种子点,把其他的自售机归属于这6个自售机中之一进行分组。然后,检测各组中的自售机数,在6个组中从自售机少的组中按顺序选择3个组,选择这3个组中的候补种子点作为最终的种子点。
根据本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以各个种子点为起点进行区域划分,使多个区域中的路线数均等。因此,在自售机密集的地区设置种子点时,该种子点到邻近的自售机的移动距离变小。由此,包括该种子点的区域与另外的区域相比,即使路线数相同也可能会包括很多自售机。多个区域中的自售数量相差甚远时,即使相同地设定路线数,恐怕也会在操作员之间产生不公平感。
另外,当在距其他自售机极远的位置上只设置一台自售机作为种子点时,会增加从该种子点到邻近的自售机的移动距离。因此,在包括该种子点的区域,在区域划分处理中的路线数的计算处理中,即使按照与其他的区域相同的路线数据进行区域划分,实际上也有可能形成效率不良的区域划分结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能够避免在自售机密集的地区设定种子点,或在距其他自售机极远的位置上设定种子点,因而,能够均等地分配多个区域中的路线数,同时,也能够以使各区域中包括的自售机数量接近的方式进行区域划分。由此,能够减少担当各区域的操作员的不公平感。
(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种子点数的设定也可自动进行,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
图2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区域模拟装置100的结构的方块图。在本实施例中,区域模拟装置100具有划分状态判定部120,这一点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区域模拟装置100不同。在图27中,对于与图3所示的相同的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说明。
划分状态判定部120在由划分处理部115进行划分处理后,比较划分出的各区域中的统计量,判断划分是否适当;当划分状态判定部120判断所进行的划分不适当时,再一次进行参数和初始设定,再一次进行划分处理。
图28是详细地表示本实施例的初始设定部114的方块图。初始设定部114除在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说明的结构之外,还具有路线数设定接收部142和区域数计算部144。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作为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种子点手动设定、种子点自动设定和路线数设定的选择。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接收种子点手动设定或种子点自动设定时,进行与第一实施例或者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处理。种子点设定方法接收部124接收路线数设定的选择时,路线数设定接收部142接收来自用户的数线数的设定,区域数计算部144根据路线数设定接收部142接收的路线数计算出区域数。
图29是详细地表示本实施例中的逻辑存储部T7的方块图。逻辑存储部T7除了第一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结构之外,还具有区域数计算用逻辑存储部T7d。逻辑存储部T7d存储在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区域数中所必需的逻辑。
图30是表示在区域数计算用逻辑存储部T7d中存储的、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划分营业地区的区域数所使用的逻辑的流程图。
路线数设定接收部142接收来自用户的各区域中的路线数的输入(S220)。在此所谓的路线数是指各操作员在一天内能够做的工作量,因而,设定“1”作为各区域中的路线数的初始值。但例如在繁忙时期,路线数也可以设定为1以上,考虑巡回操作以外的业务时间,路线数也可以设定为1以下。接着,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出该营业地区内的必需的区域数(S222)。
图31是表示存储在区域数计算用逻辑存储部T7d中的、用于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该营业地区中必需的区域数的逻辑的流程图。该处理用与参照图16说明的计算各区域中的合计路线数相同的顺序进行。区域数计算部144适当地参照存储在据点信息存储部T2中的据点信息数据、存储在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中的自售机信息数据、存储在参数存储部T4中的参数,按以下的顺序计算出合计路线数。
首先,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从据点到该营业地区内的自售机的平均移动时间M3(S250)。先求出从据点到各自售机的合计距离,再用由参数设定部110设定的据点-自售机间移动速度除该合计距离,求合计移动时间。接着,用全自售机数除该合计移动时间,求出M3。
接着,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自售机之间的平均移动时间M4(S252)。首先,求出从各自售机到最接近的n个自售机的合计距离,再用由参数设定部110设定的自售机之间的移动速度除该合计距离,求出合计移动时间。接着,用n除该合计移动时间,得出从各自售机到其他的自售机的平均移动时间m1~mn。然后,求出这些平均移动时间m1~mn的合计时间,并且用全自售机数除,计算出M4。
接着,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在该营业地区内一天中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3(S254)。因为一天的合计操作时间是TZ=M3×2+M4(N3-1)+T×N3(T是每台自售机的平均操作时间),故把该算式变形,计算出N3=(TZ-M3×2+M4)/(M4+T)。
另一方面,区域数计算部144计算出平均每一天必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4(S256)。首先,通过计算出各个自售机每台每月的装填次数,合计该装填次数,从而计算出每月的装填次数W。接着,以各操作员1个月的工作日数为4周×5日=20,求出N4=W/20。
此后,区域数计算部144把平均每一天必需处理的自售机数N4用一天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3除,从而,计算出每一天必需的路线数=N4/N3(S258)。区域数计算部144把这样计算出的必需的路线数用在图30的步骤220中输入的数线路数去除,计算出在该营业地区必需的区域数(S260)。
再返回图30,种子点选择部130用与图10所示的相同的顺序设定计算出的必需的区域数的两倍数的种子点(S224)。
接着,种子点选择部130用与在第二实施例说明的相同的顺序进行分组(S226)。此后,种子点选择部130考虑分组结果和归属于各种子点的自售机的数量,从自售机少的种子点依次选择必需的区域数的种子点,在此,被选择的种子点设定为最终的种子点(S228)。
通过以上的处理,设定用于实际进行区域划分的种子点,再用与图13和图14所示的相同的顺序进行区域划分(S230)。
接着,划分状态判定部120计算出用该条件实际地划分的区域中的路线数,并且评价划分状态(S232)。结果,如果计算出的路线数是在容许范围内(S234为是),则该处理结束,并且显示结果。而不在容许范围内时(S234为否),返回步骤222,计算出新的区域数。
图32~图34表示用于进行本实施例中的参数设定和初始设定的画面。图32表示选择划分方法的画面。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对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8说明的内容之外,作为划分方法的选择种类还包括“路线数设定”。在此,选择“路线数设定”作为划分方法。
图33表示用于划分的基础条件的设定画面。在本实施例中,除了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9说明的内容之外,作为一个项目还包括每周工作日数。在此,设定每周工作日数为“5”。
在图32所示的划分方法的选择画面中,如图34所示,当选择“路线数设定”时,显示路线数输入画面。在此,用户输入各区域的路线数;本实施例中输入“1”作为路线数。接着,用户输入容许误差范围,在此,设定为+10%和-10%。因此,进行区域划分,使各区域中的路线数为0.9~1.1。
根据本实施例的区域划分处理,只进行各区域中的路线数的设定就能够把划分对象的营业地区划分成多个区域。自动地划分营业地区,以利用区域模拟装置100将各区域包括的多个自售机的统计量均等分配,因而,能够进行客观的区域划分,并能够使操作员感到公平。另外,在各区域中,因为以自售机间的距离缩短的方式依次取得自售机,最终,把各区域间的距离短的自售机分类在各区域内。因此,能够把一个营业地区划分成以块为单位的区域,同时,能够减少各区域的自售机之间的移动距离等,因而,能够提高自售机的巡回管理效率。
(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统计量计算部136在计算各区域的路线数时,考虑在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中存储的各个自售机每一台的实际操作时间,计算出路线数,这一点与第一~第三实施例不同。在第一~第三实施例中,例如在第一实施例,如在图16的步骤164说明的那样,为了计算各区域中的路线数,使用作为图19的基础条件输入的在每台自售机上的平均操作时间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现有的自售机中,也有从远处进行库存量确认的类型和不用现金的类型,实际上在自售机的操作时间根据自售机的种类等特性而各不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统计理计算部136参照在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内存储的自售机的类型和特性、反映对每台自售机设定的操作时间计算出统计量,因而,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出与实际的操作量相称的路线数。这样,在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中存储每个自售机的特性,通过利用该信息能够更严密地进行区域划分,并能够均等地分配各区域中的操作员的工作量。
参照图16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统计量计算部136的处理。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出从据点到已经属于该区域的自售机和候补自售机的平均移动时间M1(S160),接着,统计量计算部136与第一实施例同样,计算出自售机之间的平均移动时间M2(S162)。
接着,统计量计算部136计算在一天内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1(S164)。首先,统计量计算部136参照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计算出在该区域内已经取得的自售机和候补自售机的操作时间的合计时间To。此时,一天的合计操作时间TZ=2×M1+M2×(N1-1)+To。把该算式变形,求出N1={(TZ-2M1-To)/M2}+1。
另一方面,统计量计算部136与第一实施例同样,计算出每一天必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2(S166)。此后,统计量计算部136用一天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1除每一天必需要处理的自售机数N2,这样,计算出各区域中的路线数=N2/N1(S168)。
图36是表示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的数据结构的一部分的另一例的图。在此,自售机信息数据按每台自售机而包括“自售机分类”和“泊车状况”等。这里,自售机种类能够根据该自售机的操作量来确定。例如,可以把因为不用现金并且具有通信功能就不需要回收销售款并能够预知补充量的自售机分类为“A”,把不需要回收销售款但不能预知补充量的自售机分类为“B”,把需要回收销售款、补充找零用的钱、确认补充量的自售机分类为“C”。另外,泊车状况可以根据配送车泊车的容易度来决定。例如,把能在自售机旁边泊车的情况设定为“1”,把自售机与泊车位置之间的距离在例如20m以内的情况设定为“2”,把自售机和泊车位置之间的距离超过20m的情况设定为“3”。统计量计算部136可以根据各自售机的分类和泊车状况、未作图示的装填量等计算出各自售机的操作时间。此时,统计量计算部136能够利用这样计算出的操作时间来计算上述各区域中的路线数。
如果按以上执行,统计量计算部136就能够参照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反映每台自售机实际的操作时间和每台自售机的状况的差异并计算出统计量,因而,能够更精密地计算出路线数,并能够均等地分配各区域中的操作员的工作量。另外,当计算出一天内能够操作的自售机数N1时,因为也要考虑从据点到各区域的自售机的移动时间,所以能够使各区域离据点的距离大体均等地划分各区域。另外,因为也考虑各区域中的自售机之间的距离来计算路线数,所以就能够使各区域中的移动距离均等地划分营业区域。
(实施例5)图35是表示包括第一~第四实施例中说明的区域模拟装置100的区域模拟系统146的图。在第一~第四实施例中说明的来自用户的处理能够通过网络148从用户终端150进行。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50只要是能够通过网络148与区域模拟装置100通信的终端设备即可。例如,用户终端150可以是PC、PDA、移动电话、其他任意的硬件。
这样,用户就能够携带着用户终端150,一边实际地在设置有自售机的营业地区内巡回,一边把区域划分处理所必要的指示发送到区域模拟装置100。由此,就能够反映实际的现场的状况,例如,向组合指定接收部132输入组合指定,或者向调整接收部140输入更换处理。
另外,第一~第四实施例说明的区域模拟装置100除了具有各实施例说明的结构之外,也可以具有接收据点信息数据和自售机信息数据等各种数据登记的数据登记接收部。
图38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区域模拟装置100具有数据登记接收部152时的结构的方块图。数据登记接收部152接收来自用户的各种数据登记,并且把这些数据存入据点信息存储部T2或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内。由此,用户可以手持用户终端150,一边在设置有自售机的营业地区内实际地巡回,一边进行各种数据登记。因此,能够在据点信息存储部T2和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内存入更正确、更准确的信息。另外,尽管预先在据点信息存储部T2或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内登记了各种数据,但在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也能够迅速地进行数据更新。通过准确、迅速地整理在据点信息存储部T2和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中存储的各种数据,能够适当地进行对象营业地区的区域划分。
图39和图40表示用于进行自售机信息数据登记的画面。图39(a)表示输入登记数据的自售机的自售机码的画面。图39(b)表示对应输入在图39(a)中的自售机码的自售机信息数据的输入画面。在此,在图39(a)中,作为自售机码输入“b”。当有来自用户的自售机码的指定时,数据登记接收部152就参照自售机信息存储部T3,判断是否已经存储有对应的自售机的自售机信息数据。当对应的自售机的自售机信息数据已经存入时,数据登记接收部152就读出该自售机的信息数据。在图39(b)的画面上表示数据登记接收部152读出的自售机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当对应的自售机的自售机信息数据还未被存入时,或者有未被存入的项目时,图39(b)的画面以空栏状态显示。在此,显示有自售机码为“b”的自售机信息数据,其自售机的据点码是“1000”、名称是“圆楼1”、位置座标是[X=X2]、[Y=Y2]、高度是“2层”。当需要修改时,用户可以更改这些自售机信息数据。另外,因为操作时间显示为空栏,可以由用户输入操作时间。
如图40(a)所示,当图39(b)的画面的输入结束时,数据登记接收部152就询问是否将自售机码为“b”的自售机和某一个自售机进行组合指定。在此,当用户选择“否”时,结束自售机码为“b”的自售机信息数据的登记。而当用户选择“是”时,数据登记接收部152指定用户进行组合指定的自售机。此时,数据登记接收部152既可以输入用户进行组合指定的自售机的自售机码,也能够例如图40(b)所示地,根据自售机码为“b”的位置信息等向用户提示进行组合指定的可能性高的自售机表。此时,用户能够从表中包括的自售机中选择指定与自售机码为“b”的自售机组合的自售机。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网络148从用户终端150向区域模拟装置100发送、接收必要的信息,因而,能够一边在营业地区内实际地巡回,一边向区域模拟装置100发送区域划分所必需的信息。因此,例如能够准确、迅速地更新各种数据,能够最适当地提高区域划分的精度。
以上,用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是示例,使本领域专业人员能够明白实施例的各结构要素和各处理过程的组合中能够形成各种变形例,另外,这样的变形例也是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以下,说明这样的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15说明的区域划分处理能够用各种顺序进行。例如,在图13的步骤104的候补选择处理中,将在各区域中检测距离已取得的自售机的重心最近的自售机作为候补(图14,S130和S132),但也可以将在各区域中检测距离作为种子点设定的自售机最近的自售机作为候补。此时,能够用与图14相同的处理进行判断是否决定以检测出的自售机作为候补。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说明了当输入路线数时,自动地设定种子点数。然而,初始设定部114在接收来自用户的路线数输入时,也能够参照逻辑存储部T7,通过图31所示的处理计算出区域数,向用户提示必需的区域数。此时,用户能够选择手动或者自动地设定种子点,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加权值设定等微调整。
另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将各区域的合计路线数作为统计量,以此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各区域中使例如各区域中所包括的自售机台数、每台自售机的平均装填操作时间、每台自售机的日平均装填次数、每台自售机距据点的平均距离、自售机之间的平均距离、每一路线的自售机台数、总销售额、每台自售机的平均销售额等,路线数以外的统计量分配均等。例如当使用每台自售机的平均销售额作为统计量时,能够使各区域中的销售额均等地进行区域划分。也能够把这样的处理与第二、第三实施例所说明的、设定比实际需要的种子点数多的候补种子点进行分组的处理相结合。此时,能够适当地设定包括在各区域内的自售机数均等的种子点,最终,对各区域中的路线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等地分配,并也能够使各区域中的销售额均等。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员的公平感。
另外,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了把营业地区划分成多个区域的例子,在设定多个营业地区时,也能够用相同的方法。此时,也能够用与在以上的实施例中设定种子点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设定各营业地区内的据点。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以上,根据本发明能够客观地把设置有多个自售机的地区划分成多个担当区域,使从事自售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感到公平。另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把设置有多个自售机的地区划分成多个担当区域,使从事自售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工作量均等分配。根据本发明,能够在视觉地把握划分的状态的情况下客观地把设置有多个自售机的地区划分成从事自售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根据本发明,能够把设置有多个自售机的地区划分成多个担当区域以提高从事自售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巡回工作效率。根据本发明,能够把设置有多个自售机的地区划分成多个担当区域以减少从事自售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全体的总工作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区域划分系统,其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从事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其特征在于,具有初始设定部,其根据担当者的人数,在上述地区内设定多个至少包括一台自动售货机的区域;计算部,其计算出根据各区域内包含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确定的统计量;处理部,其在考虑上述统计量而选择了特定区域之后,反复进行在该特定区域内增设自动售货机从而扩张区域的处理,并在满足了规定的条件时结束所述处理,将所取得的区域定为上述多个担当者的担当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候补选择部,其按每一个区域选择要增设的候补自动售货机,上述计算部对各个区域计算出增设上述候补自动售货机时的上述统计量,上述处理部考虑增设上述候补自动售货机时的上述统计量,而选择上述特定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部在任意一个区域内增设了自动售货机的状态下选择上述特定区域,使各区域的上述统计量之差缩小。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上述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存储部,上述候补选择部参照上述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选择上述候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候补选择部根据已经分配给各担当者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并考虑距要确定的代表地点的距离,依次进行选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候补选择部根据已经分配给各担当者的所有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来确定上述代表地点。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候补选择部把已经分配给各担当者的自动售货机的位置的重心地点作为上述代表地点来确定。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统计量是各担当者在巡回在各担当区域内所包含的自动售货机并进行操作时的工作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部考虑上述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时间而计算出上述统计量。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与各上述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相关的信息包括各上述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所述区域划分系统还具有存储该自动售货机的位置信息的特性信息存储部,上述计算部根据上述自动售货机之间的位置信息,计算出上述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时间。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地区包括据点;上述计算部还考虑上述据点和各上述自动售货机之间的移动时间而计算出上述统计量。
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部考虑在各上述自动售货机的操作时间而计算出上述统计量。
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部根据各上述自动售货机的种类计算出上述统计量。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处理部在各区域内增设上述自动售货机,使在各担当区域内所包含的自动售货机之间的距离在规定的限制距离内。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每个区域在上述统计量中增加加权值的加权值设定部,上述计算部考虑上述加权值计算出上述统计量。
16.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组合指定接收部,其接收在上述多个自动售货机中应该包括在同一担当区域内的自动售货机的组合指定,上述初始设定部和上述处理部使被指定组合的自动售货机包括在相同的区域内。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存储上述地区的地图信息的地图信息存储部;显示处理部,其把各担当区域内所包含的自动售货机与上述地图信息一起显示,以表明每个担当区域的不同点这样地。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区域划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特性信息接收部,其通过网络接收关于上述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的信息的输入。
19.一种数据结构,其在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为进行自动售货机巡回管理的操作员的担当区域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数据部,其按每一个担当区域区别并存储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自动售货机的识别信息和将要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作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的识别信息;第二数据部,其存储根据有关已经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自动售货机和将要归属于各担当区域的作为候补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的信息计算的统计量。
全文摘要
一种区域划分系统,其把设置有多个自动售货机的地区划分成担当区域,使各操作员能够高效地巡回。初始设定部(114)在地区中设定多个至少包括一台自动售货机的区域作为初始值。划分处理部(115)计算出根据各区域内包括的自动售货机的特性确定的统计量,把多个自动售货机归属于某一个区域,使各区域中的统计量的差缩小。
文档编号G06Q30/02GK1662940SQ0381393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3日
发明者梶贵 申请人: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