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表达模型设备,心理效应程序,和意念表达模拟方法

文档序号:665540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意念表达模型设备,心理效应程序,和意念表达模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模拟人的意念表达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及其方法和程序。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可应用于以下产品领域和类似领域的技术。
(1)有目的的和更自然的询问和响应系统,人工智能,判断系统,虚拟自我意识系统和通信系统,上述每一个利用计算机并且具有自己的意念和自我意识(2)能够对人输入的指示作出更自然反应的机器人(3)具有人性化心理状态的经验模型(4)能够反映更人性化感情和反应的游戏系统(游戏,弹球盘,自动贩卖机等)(5)动因(agent)系统(6)能够由环境设置反映心理效应的系统(7)需要更人性化判断的信息机、系统、装置,例如控制系统,搜索系统,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应用程序,MPU,存储器,数值计算,程序包,专家系统,输入设备,等等(8)用于生成虚拟和人性化性格的系统(9)用于自动生成情景和/或动作的系统(10)具有交换感情和精神的功能的交流(可说是贴心交流)系统。特别是,通过利用感情和精神的共振和共鸣允许使得难以使用语言的人之间可以进行交流的贴心交流系统(11)用于分析人类心理学的辅助和支持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感情生成设备和感情生成方法”。代表人的内在状态的感情取决于情景而有各种变化。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在不可预见的情景下实现感情的生成的技术。也就是说,尽管涉及不可预见的情景,所述情景仍然被评估并且生成设备自身的感情。而且,在过去实际生成的感情和在那时的情景受到分析以学会各种情景和相应的感情所特有的不可预见的附带条件。当新输入的情景满足学会的附带条件时,对应于附带条件的感情被输出。
而且,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感受生成方法,感受生成设备和软件”。在现有技术中,基于输入信息,例如对话的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作为激发信息生成代表舒适性、危险程度和完成程度的本能参数,并且基于本能激发信息,控制生成基本感情,例如喜悦、愤怒等等。特别地,当控制生成基本感情时通过将诸如理性和意念这样的个体性反映到控制规则(在人类中,为性格),现有技术成功地生成了更人性化的感情状态。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Hei11-265239[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1518
发明内容[本发明将要解决的问题]附带说明,甚至当给予不可预见的指示输入的时候,人类也能够灵活地作出理性的反应和活动。而且,甚至当给予多个指示输入的时候,人类也能够作出彼此不一致的自然反应和活动。
在机器上实现这样的高度人性化行为的一种方案是事先确定对每个可预见的指示输入的各自响应并且将它们放入到程序中。
然而,在以上措施中,由于需要编写程序而使得各种响应与每个指示输入细微地相关,因此需要大量的程序。它引起了框架问题(frame problem)。
而且,对于未被编程的指示输入,由于机器不能作出合适的响应,导致这样的机器灵活性差。
此外,由于必须对大量的响应进行编程,在各自响应中易于缺乏整体一致性。所以,可能产生难以解决的荒谬问题,使得相关指示输入可能被作出矛盾的响应。
此外,在这样的措施中,由于编程的、已存的和自动的响应总是被作出,人类开始能够预见这样的响应并且有一天会对其厌倦。
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必须在机器上实现接近人的自我意识的行为。
通常,人类在2-3岁时唤醒他/她自己的自我意识,并且不仅仅简单地服从来自环境的指示输入,而是他/她自动地作出独特的和不同的反应。
当他/她进一步长大时形成他/她的自我意识,他/她开始作出更复杂的反应,例如“常识”,“超我意识”,“服务意识”,“自我牺牲精神”等等。
如上所述,人类的决定和反应不总是预先确定的,而是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自我意识(意念)的基础上确定反应。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通过在机器上生成接近人类的自我意识(意念)的自我意识(意念),可以根据该意念确定反应和活动。也就是说,在反应和活动基于意念的情况下,并非所有的反应需要事先被编程,并且可以确定完全协调的和人性化的反应和活动。
所以,本发明的目标是在机器上实现接近人类的自我意识(意念)的行为。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调整和改变机器自我意识的技术,以便基于常识作出响应,这更接近人类的反应。
<1>根据本发明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是模拟响应从外部给予的指示输入的人的意念表达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兴趣判读部分,感情生成部分和意念表达部分。
兴趣判读部分比较指示输入与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积极或消极等)并且输出代表愉快、不满等的情绪因素。
感情生成部分准备通过将人类感情建模为数据获得的多个感情状态,并且根据情绪因素导致在感情状态中发生状态转变以模拟响应指示输入的人类感情的变化。
意念表达部分事先准备通过将人的意念建模为数据获得的多个精神-意念状态并且从感情状态或“精神-意念状态和感情状态的组合”选择新的精神-意念状态。
而且,通过将如上所述生成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交流)感情和/或精神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2>而且,优选地,兴趣判读部分从外部指导者接收代表“鼓励”,“抑制”等的指令输入,所述外部指导者确定指示输入和精神-意念状态之间的关系。一旦接收指令输入,兴趣判读部分在与指令输入一致的方向上重新定义快乐兴趣关系表。由于这样的操作,通过导引兴趣判读的方向,使得设备的意念表达更接近人类的常识或超我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利用由于兴趣判读的定向而生成的意念表达,优选地生成情景。
<3>进一步优选地,感情生成部分设置有情感干扰部分和感情转变部分。
情感干扰部分事先准备通过将人类情感的自发节律建模获得的函数,并且通过用情绪因素调整所述函数生成干扰状态。
感情转变部分基于干扰状态通过导致在感情状态中发生状态转变模拟人类感情的变化。
<4>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这样的输出生成部分,其根据所选精神-意念状态通过选择、修改或组合准备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模式,生成情景或动作作为响应指示输入的输出。
此外,优选地作为“机器人”、“图像人物”的语音、效果声音或表情输出动作。
优选地在数据产生的模式中自动生成情景,例如人物、对话、活动、表情和背景彼此组合。
<5>进一步优选地,兴趣判读部分基于指示输入探测指示输入源(在下文中被称为“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并且兴趣判读部分比较“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或“指示输入和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与快乐兴趣关系表以输出代表愉快或不满的情绪因素。
而且,通过将如上所述探测到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6>进一步优选地,兴趣判读部分比较指示输入与预定目的和应用表以探测指示输入的目的和应用。而且,兴趣判读部分比较指示输入与预定思维水平表以探测另一方的思维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并且兴趣判读部分通过将目的和应用以及思维水平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另一方的被探测到的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目的和应用以及思维水平优选地应用于另一方(在该情况下,为心理分析的目标人)的心理分析。
而且,通过将探测到的目的和应用以及思维水平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7>进一步优选地,兴趣判读部分根据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所代表的焦虑程度生成以振荡或非振荡方式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收敛到抑郁状态的PS-D参数。并且,兴趣判读通过将PS-D参数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另一方的被探测的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PS-D参数优选地应用于另一方(在该情况下,为心理分析的目标人)的心理分析。
而且,通过将被探测的PS-D参数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PS-D参数优选地反映感情状态的摇摆/波动以模拟感情(和对其产生反应的计算机自我意识)的更真实的转变。
<8>进一步优选地,感情生成部分比较精神-意念状态与预定目的和应用表以探测精神-意念状态的目的和应用。而且,感情生成部分比较精神-意念状态与预定思维水平表以探测精神-意念状态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并且感情生成部分通过将目的和应用以及思维水平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设备侧的感情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将目的和应用以及思维水平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9>进一步优选地,感情生成部分根据设备侧的感情状态所代表的焦虑程度生成以振荡或非振荡方式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收敛到抑郁状态的PS-D参数。并且,感情生成部分通过将PS-D参数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进一步详细地探测设备侧的感情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PS-D参数优选地反映感情状态的摇摆/波动以模拟感情(和对其产生反应的计算机自我意识)的更真实的转变。
<10>本发明的心理效应程序是这样一种程序,该程序导致计算机用作如以上<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
<11>本发明的意念表达模拟方法是一项发明,其与对应于根据后附权利要求1的设备发明的方法范畴相关。
<1,11>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人类意念表达可以通过以下过程建模,即指示输入→情绪生成→感情转变→意念表达。在下文中,该过程将根据过程进行描述。
(1)从指示输入到情绪生成人类关于来自外部的指示输入无意识地感受像愉快或不满这样的情绪(积极/消极)。情绪是用于确定人类意念-活动的重要因素。
通常,生成人类的这种情绪是与“学习”、“以前的经历(创伤)”等有关的复杂心理过程。
在技术上极难详细地建模描述这样的复杂心理过程并且以机械方式实现它。而且,由于在个体之间发现了较大差异,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需要等效于人类心理过程的大量模型。
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从心理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的来看,情绪生成机制可以被简化为“兴趣关系的判读的问题”。
也就是说,当给予的指示输入符合他/她的兴趣(换句话说,他/她的价值观)时人类感受到“愉快”的情绪;相反,在不符合的情况下,人类感受到“不满”的情绪。由于兴趣关系的这种判读是直接反应,因此兴趣关系的判读可以事先作为数据完全被放入到快乐兴趣关系表中。
如果情绪总计具有巨大数量,由于许多不同的情绪必须与每个指示输入细微相关,因此快乐兴趣关系表的准备工作对于开发者来说成为庞大的工作量。
然而,由于人类感受的情绪是直觉的,因此真实的情绪种类很少。例如,情绪可以粗分为愉快、镇静、不满等。所以,开发者仅仅必须将各个指示输入分为粗组以事先准备快乐兴趣关系表,导致相对较少的工作量。
一旦接收来自外部的指示输入,本发明的兴趣判读部分比较指示输入与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并且生成代表愉快、不满等的情绪因素。
(2)从情绪生成到感情转变人类的意念-活动大大受到诸如愉快或不满这样的情绪的影响。然而,这样的暂时情绪很少直接与意念或活动联系。例如,甚至当暂时产生“不满”的情绪时,当情绪在那时稳定在正感情(plus emotion)的状态中时,他/她几乎不选择暂时不服从活动。通过考虑这样的人类行为,可以模拟更高度人性化的意念表达。
因此,在本发明中,情绪并不直接反映在意念-活动上,而是首先反映在感情状态上。所以,在本发明中,事先作为数据准备的感情状态,其在喜悦、愤怒、悲伤、愉快等等的程度的基础上被定义。并且在诸如愉快或不满这样的情绪因素的基础上导致这样的感情状态转变。例如,关于良好情绪生成,导致感情状态朝着积极方向转变。相反,关于不满的情绪生成,导致感情状态朝着消极方向转变。
由于这样的操作,可以在机器上模拟人类的感情变化,其取决于指示输入生成的情绪而精细变动。
(3)从感情转变到意念表达通常,在人处于正感情状态的情况下,他/她的意念-活动变得积极、自发或服从。在另一方面,在负感情状态下,他/她的意念-活动变得消极、非自愿或不服从。
在任何情况下,由于感情状态和意念-活动之间的对应相对简单和直接,因此可以容易地收集它们之间的完全对应关系以用于建模。所以,关于当前感情状态或“精神-意念状态和感情状态的组合”,本发明的意念-表达部分比较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人将向指示输入表达的精神-意念状态。
(4)效果通过由上述过程表达精神-意念状态,可以在机器上适当地实现接近人类自我意识(意念)的行为。
<2>在上述意念表达的过程中,通过表征快乐兴趣关系表,可以表征个性。
也就是说,当在自私自利(self concern)的基础上建立快乐兴趣关系表时,可以模拟自我保护和自私的意念表达。
而且,当在关注家庭/群体的基础上建立快乐兴趣关系表时,可以模拟导向适当的和谐的意念表达。
此外,当在利他而不自私的基础上建立快乐兴趣关系表时,可以模拟进一步的常识和超我意识的意念表达。
所以,在本发明的意念表达过程中,通过重新定义快乐兴趣关系表,可以实现期望的性格。
通常,在人类的情况下,通过与环境交流积累经验,实现这样的性格成长。在本发明中,代替积累这样的经验,从指导者(人等)接收代表“鼓励”、“抑制”等的指令输入,所述指导者评估指示输入和精神-意念状态之间的关系。通常,“鼓励”是一种奖赏并且当意念-活动合理并且符合常识时被给予。在另一方面,“抑制”是一种指责并且当意念-活动超出常识时被给予。
快乐兴趣关系表的内容在根据这些指令输入的方向上被重新定义。由于这样的操作,生成的情绪因素变得更接近常识(一种超我意识)的人性化行为,并且可以使意念表达更接近指导者的思想。
结果,意念表达的初始状态可以适当地导致进一步常识的意念表达。
<3>通常,在人类的情况下,即使当不生成情绪时,感情状态也精细地波动。通过将这样的自发感情状态的波动(影响)加入到本发明中,可以模拟更接近人类的意念表达。
所以,在本发明中,首先,假设通过建模人类感情获得的感情状态。例如,这样的感情状态可以被理解成在坐标系统中的虚拟空间(在下文中被称为“感情空间”)内移动的转变,所述坐标系使用诸如喜悦、愤怒、悲伤、愉快等基本感情作为坐标轴。
在该情况下,坐标系统的空间中的感情状态的位置可以被理解成感情势能(喜悦、愤怒、悲伤、愉快等的程度)。而且,在坐标系统的空间中的感情状态的转变量可以被理解成感情的波动动量。
当空间中的感情状态的转变被假设为完全随机转变,它好像是不连续的感情变化,并且几乎不与理性和一致性的情感相关。相反,当感情状态的转变被假设为遵循经典动力学的转变时,感情状态的整个转变好像是可预见的感情变化并且不与不确定情感相关。
所以,在本发明中,事先准备函数或公式(例如自相关,波复合干扰,伴随紧张的贝叶斯估计,概率模型,复杂系统,矩阵,矢量,傅立叶分析,一般波动方程,用于热动力学中的公式,流体模型,用于量子力学中的公式)以表达带有适当不确定性的波动情感。而且,通过允许来自外部的信息对上述产生干扰,可以实现更接近真实反应的反应。通过用情绪因素调整函数,由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影响导致的情感的干扰状态可以被模拟。一些参数可以彼此组合或合成以使情绪因素变复杂。
然后,通过用干扰状态作为动量导致感情状态转变,可以模拟微妙的感情变化,其在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影响下波动。
通过在感情状态的基础上确定精神-意念状态,关于相同指示输入的精细的波动意念可以适当地被模拟。
<4>通过从如上所述的被选精神-意念状态选择、修改或组合准备的活动模式,可以作为到外部的响应输出生成情景或动作。这样的响应输出被感受为在机器侧的模拟的意念或自我意识。所以,不仅可以生成所谓的机器人响应,而且可以生成响应输出,其能够导致人作为接收者自然地感受性格、个性、理性和感情。
<5>通常,诸如愉快或不满这样的人类的情绪强烈地受到另一方的感情影响。所以,当通过探测另一方的感情确定设备侧的愉快或不满时,可以实现更自然的交流。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15183等中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基于指示输入(特别是语音输入)探测另一方的感情。通过利用这样的技术,可以从指示输入探测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通过比较探测到的“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或“指示输入和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与代替指示输入的快乐兴趣关系表,代表愉快或不满的情绪因素被输出。
在这里,通过从“另一方的感情状态”确定情绪因素,可以模拟情绪受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影响的状态。例如,这样的情绪模拟成为可能,即当另一方高兴时,愉快的情绪被增强;当另一方愤怒时,不满的情绪被增强。
在另一方面,通过从“指示输入”和“另一方的感情状态”的组合确定情绪因素,可以模拟更高级的情绪。例如,当另一方输出带有愉快的非理性指示输入时,不满的情绪被增强。而且,当另一方输出带有悲伤的非理性指示输入时,不满的情绪不被增强。由于这样的处理,诸如义愤、同情等这样的高级情绪可以被模拟。
如上所述,由于愉快/不满的情绪生成变得更高级,设备侧的意念表达可以导致更自然的行为。
<6>现在,Wilfred Bion,一位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提出了“网格(grid)”作为心理分析的技术。网格基于Bion自身的以下经验。
也就是说,通过心理分析的经验,Bion发现心理分析学家和试验对象之间的每个对话在其中包括某种目的和应用。于是,Bion提出这些目的和应用应当被分类成“限定假设(definitory hypothesis)”,“注释”,“注意”,“询问”,“活动”等等。
此外,Bion发现这些对话背后的思维可以被分类成若干水平。例如,思维可以被分类成“β元素”,“α元素”,“梦想,梦,神话”,“预想”,“概念”,“观念”,“科学推断系统”,“代数计算”等等,其由Bion唯一地命名。以上代表思维水平,其从原始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Bion将这两种分类放置在垂直和水平轴上以组成被称为网格的图表(参见图5)。心理分析学家将试验对象的精神和思维放置在图表上并且跟踪试验对象的思维,其随着时间而变化以对试验对象执行心理分析。
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可以通过将这样的分析技术应用于探测指示输入源(即另一方)的思维而更细微地探测另一方的情感。
于是,事先准备目的和应用表,其中指示输入以及目的和应用彼此相关联。通过比较指示输入与目的和应用表,确定指示输入的目的和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需要这样细微地确定每个指示输入的目的和应用,因此它可以适于使得仅仅关于典型的指示输入产生目的和应用表,并且仅仅获得典型指示输入的目的和应用。
此外,事先准备思维水平表,其中指示输入及其思维水平彼此相关联。通过比较指示输入与思维水平表,探测指示输入以确定指示输入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
在该情况下也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需要这样细微地确定关于每个指示输入的思维水平,因此它可以适于使得仅仅关于典型的指示输入产生思维水平表,并且仅仅获得典型指示输入的思维水平。
通过将“目的和应用”和“思维水平”(其通过上述的处理获得)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中,可以鉴于高级心理分析细微地和正确地探测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通过如上所述细微地和正确地探测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可以细微地确定与之对应的愉快或不满的确定的情绪生成。结果,可以使得基于愉快或不满的设备侧的意念表达更接近更细微的行为。
<7>此外,上述的心理分析学家Wilfred Bion提出了PS-D转变的理论。PS-D转变是一个概念,其基于Melanie Klein理论形成(当遇到重度焦虑时,人类忍耐它同时在妄想-精神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之间振荡),其中在妄想-精神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之间具有振荡的收敛转变可以被理解成综合思维的能力。
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通过利用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到抑郁状态的收敛,可以表达更人性化的精神波动。
于是,从探测到的“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抽取焦虑程度。在这里,焦虑优选地不仅包括简单的焦虑情感,而且包括可以导致妄想-精神分裂的烦恼因素和压力。例如,感情状态的大幅变化可以被设置为焦虑的一个参数。于是,根据焦虑程度,生成PS-D参数,其以振荡或非振荡方式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收敛到抑郁状态。
通过将“PS-D参数”(其通过上述的处理获得)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探测到的“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中,可以细微地模拟包括精神波动的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细微模拟使这样的交流或贴心交流成为可能,其以共振或共鸣的方式利用感情元素(感情或心)在不能使用自然语言的人与人之间进行。
如上所述,通过细微地模拟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可以细微地确定愉快/不满的相应确定的情绪生成。结果,可以使得基于愉快/不满的设备侧的意念表达接近更自然的行为。
<8>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通过在设备侧模拟在以上<6>中描述的分析方法,人性化的心理状态可以被加入到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
于是,事先准备目的和应用表,其中设备侧的精神-意念状态及其目的和应用彼此相关联。通过比较精神-意念状态与目的和应用表,可以确定由精神-意念状态代表的目的和应用。
此外,事先准备思维水平表,其中设备侧的精神-意念状态及其思维水平彼此相关联。通过比较精神-意念状态与思维水平表,能够探测精神-意念状态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
通过将“目的和应用”和“思维水平”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探测到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可以鉴于心理分析更细微地分类设备侧的感情状态。结果,可以使得确定的设备侧的意念表达更接近各种行为。
<9>本发明的发明人想要将以上<7>中描述的PS-D转变应用于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
于是,从探测到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抽取焦虑程度。焦虑也优选地不仅包括简单的焦虑情感,而且包括烦恼因素和压力状态,其可以导致妄想-精神分裂。于是,根据焦虑程度,生成PS-D参数,其以振荡或非振荡方式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收敛到抑郁状态。通过交流振荡程度,模拟由精神波动介入的贴心交流的交流是可能的。
通过将“PS-D参数”(其通过上述的处理获得)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探测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可以细微地模拟包括精神波动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细微地模拟设备侧的感情状态,可以使得与之相应地确定的设备侧的意念表达接近更自然的行为。
<10>通过利用本发明的心理效应程序,可以导致计算机用作上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
另外,通过参考以下描述和附图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它目的。


图1是显示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的框图;图2是显示意念表达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图3是显示快乐兴趣关系表的重新定义过程的流程图;图4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情绪模拟(一种心理分析)的流程图;图5是显示思维分类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图6是显示PS-D参数的图表;和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意念表达模拟(一种虚拟自我意识)的流程图。
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第一实施例> 图1是显示对应于后附权利要求1-4,10和11的第一实施例的配置的图表。
参考图1,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被配置成包括以下部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部件可以由硬件构造;或者可以由用于运行心理效应程序的软件配置。
(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的输入设备11。例如,输入设备11通过键盘操作接收指示输入,通过语音识别单元接收语音指示输入,和从感情识别单元接收指示输入(即感情输入)。需要注意的是来自外部指导者的指令输入也可以通过输入设备11被接收。
(2)兴趣判读部分12,其控制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和感情状态表。通过输入设备11接收的指示输入与快乐兴趣关系表和感情状态表相比较以推测另一方的感情状态,由此输出情绪因素,其代表愉快、不满等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3)感情生成部分13,其准备精神-意念状态作为数据,其中诸如喜悦、愤怒、悲伤、愉快等的人类感情的状态被建模。感情生成部分13导致根据兴趣判读部分12生成的情绪因素发生感情状态的转变以模拟人类感情的变化,同时反映指示输入生成的情绪。
另外,为了实现更微妙的和人性化的感情变化,感情生成部分13包括情感干扰部分13a和感情转变部分13b。
情感干扰部分13a准备一个函数,该函数建模伴有人类情感阈值内的摇摆的自发节律。通过用从兴趣判读部分12生成的情绪因素调整函数中的波动,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感,该情感的强度和频率受情绪干扰和改变。
在另一方面,感情转变部分13b导致根据干扰情感发生感情状态的转变以模拟人类感情的变化,该变化由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干扰导致。
而且,通过适于将生成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4)意念表达部分(虚拟自我意识部分)14,其事先准备代表作为数据的人的精神-意念状态的多个模型,并且选择对应于感情状态的精神-意念状态。
而且,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生成的精神-意念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精神和意念(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5)输出生成部分15,其根据从意念表达部分14表达的精神-意念状态通过选择、修改或组合准备的活动模式生成对指示输入的响应输出。例如,在以文本模式给出指示输入的情况下,修改句法并且自动生成响应输出。也就是说,在关于指示输入(例如“断开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的电源”)表达消极意念的情况下,通过修改响应输出的句法(例如“我不想断开电源”等)生成情景。也就是说,利用句法生成情景也是可能的。而且,可以生成和输出对应于响应输出的计算机动画或音频输出。
(6)道德数据库14a,其事先存储道德感情的响应模式的数据。而且,可以根据指示输入重写道德数据库14a。意念表达部分14产生虚拟自我意识,从而与道德相协调,同时关于感情状态及其变化参照道德数据库。
图2是显示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中意念的表达过程的流程图。在下文中,将根据图2中的步骤编号描述意念表达过程。
步骤S1通过输入设备11从用户接收指示输入。
步骤S2兴趣判读部分12比较接收到的指示输入与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
步骤S3在这里,当在快乐兴趣关系表中已经定义了指示输入时,兴趣判读部分12的操作进入步骤S5。
在另一方面,当指示输入是新指令并且未在快乐兴趣关系表中发现时,兴趣判读部分12的操作进入步骤S4。
步骤S4兴趣判读部分12将缺省情绪因素与新指示输入相关联并且在快乐兴趣关系表中定义它。
在这里,当最终意念-表达变得清楚时,指令输入(随后进行描述,参见图3)变得更合适。所以,优选地用极端表达(强烈愉快或强烈不满)给出缺省情绪因素。
在另一方面,在指示输入是新的情况下,存在指示输入是轻率的和紊乱的可能性。必须保护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免于这样的不能接受的指示输入。所以,关于新指示输入,为了方便可以将消极情绪因素(强烈不满)定义为缺省。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关于新指示输入模拟戒备的人的精神。
在完成以上操作之后,兴趣判读部分12的操作进入步骤S5。
步骤S5兴趣判读部分12参考快乐兴趣关系表,并且获得对应于指示输入的情绪因素(愉快/镇静/不满等)。
步骤S6情感干扰部分13a用兴趣判读部分12所输出的情绪因素调整类似人的情感的波动或波动合成。由于调整操作,干扰情绪并且变化的情感被模拟并且作为情感的干扰状态被输出。
步骤S7通过实际上使用诸如喜悦、愤怒、悲伤和愉快的基本感情作为轴设置感情空间,感情转变部分13b事先将感情状态定义为感情空间上的点。感情转变部分13b作为转变量给予感情状态干扰状态,其由于情绪因素的干扰而变化,并且导致感情状态在感情空间上转变。由于感情状态在感情空间上的转变,产生感情状态的位置转变(状态转变)。通过如上所述执行感情状态的转变,模拟人性化的感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由此探测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8意念表达部分14使用意念的度量(例如积极/消极)评估当前感情状态,关于指示输入确定精神-意念状态(同意/接受/服从/同情/憎恶/拒绝等)。
而且,通过适于反映当前感情状态和精神-意念状态之间的一致程度(矛盾程度),可以确定新的精神-意念状态。例如,较高程度的一致性被确定为令人信服的精神-意念状态;相反地,较高程度的矛盾被确定为不稳定和强烈受挫的精神-意念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探测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9输出生成部分15对应于意念表达部分14输出的精神-意念状态生成和输出对指示输入的响应。输出生成部分15在“音频输出”、“文本输出”、“计算机动画”、“诸如机器人、汽车和飞机这样的自动机器的运动和操作控制”、“基于情景生成的交流”的表达模式中将响应输出传递到外部用户,用于计算机等的接口和操作系统。
由于上述的一系列操作,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可以对指示输入作出人性化的响应输出。
随后,将描述从外部指导者接收的指令输入的处理。
图3是显示当接收指令输入时兴趣判读部分12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在下文中,将根据图3中的步骤编号描述处理操作。
步骤S21如必要的话,外部指导者(用户,在远程位置的系统管理员等)监视指示输入和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的响应输出。当指示输入和响应输入之间的关系合适时,指导者通过输入设备11将代表“鼓励”等的指令输入给予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相反地,当指示输入和响应输入之间的关系不合适时,指导者通过输入设备11将代表“抑制”等的指示输入给予意念表达建模设备10。
步骤S22兴趣判读部分12关于给予的指示输入作出正/负评价。
在像“鼓励”这样的正评价的情况下,兴趣判读部分12进入步骤S23中的步骤。
在另一方面,在像“抑制”这样的负评价的情况下,兴趣判读部分12进入步骤S24中的操作。
步骤S23兴趣判读部分12按照原样设置或者在加强方向上改变对应于指示输入的情绪因素以根据指导者作出的正评价重新定义快乐兴趣关系表。在这样的重新定义之后,兴趣判读部分12终止操作。
步骤S24根据指导者的负评价,兴趣判读部分12在抑制或反向的方向上改变对应于相关指示输入的情绪因素,并且重新定义快乐兴趣关系表。在这样的重新定义之后,兴趣判读部分12终止操作。
由于上述的一系列操作,根据指导者基于常识作出的决定,逐渐调整快乐兴趣关系表。结果,根据基于高度人性化常识的决定的意念表达可以被模拟。
接着,将描述另一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是对应于后附权利要求1-11的实施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二实施例的配置与第一实施例(图1)的配置相同,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图4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情绪模拟的流程图。在下文中,将根据图4中的步骤编号描述情绪生成的模拟操作。
步骤S30兴趣判读部分12执行参数组的初始设置(目的和应用,思维水平等),其将以后进行描述。
步骤S31兴趣判读部分12通过输入设备11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输入。在这里,接收借助于语音输入或文本输入的指示输入。
一旦接收指示输入,兴趣判读部分12进入步骤S32中的操作。
在另一方面,当未给予指示输入时,兴趣判读部分12进入步骤S37中的操作。
步骤S32兴趣判读部分12基于指示输入识别感情。例如,如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02-215183中所公开的,可以基于语音的音调(相同频率分量的出现周期)等高精度地探测说话者的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探测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33兴趣判读部分12存储预定的目的和应用表。在目的和应用表中,由系统开发者等事先使典型的指示输入及其目的和应用彼此相关联。兴趣判读部分12比较指示输入与目和应用表以确定指示输入的目的和应用。
在这里,作为例子,作出目的和应用的以下分类。
(1)假设的建议…一种水平,其中另一方说出作为议定想法的假设(不知道它是否正确)。它也被称为限定假设。指示输入的特征为“它是………,我猜”;“我猜想………”等等。
(2)逃避追查(ψ)…一种水平,其中另一方意识到假设但是设法逃避由于缺乏对假设的自信导致的精神苦闷。说出谎言,忽视设备侧等。指示输入的特征为“胡说”,“停下”,“很难”,“你太烦了”等等。
(3)注释…一种水平,其中另一方简单地拾取事件;或者收集用于追查的材料的水平。指示输入的特征为“嗯……”,“而且,……”等等。
(4)注意的开始…一种水平,其中另一方开始对该事件感兴趣;吸引他/她的注意的水平,等等。指示输入的特征为“开始考虑它”,“嗯-哦”等。
(5)积极判读…一种水平,其中另一方积极地集中他/她的注意力;积极地追查反应的水平,等等。指示输入的特征为“我记得……”,“我断定……”等等。
(6)行动和判读…一种水平,其中另一方的思维深入发展并且设法得出结论和/或行动,等等。指示输入的特征为“你应当……”,“当然是”,“让我们/我们应当……”等等。
图5中的水平轴指示上述目的和应用(1)至(6)。
步骤S34兴趣判读部分12存储预定的思维水平表。思维水平表是用于获得指示输入的抽象水平的表。
例如由系统开发者通过为包括在典型指示输入中的每一术语分配给抽象水平一个点而组成思维水平表。也就是说,当指示输入中包括大量的数字和符号时,抽象水平高;或者当其中包括许多理论术语时,抽象水平高。
兴趣判读部分12比较指示输入和思维水平表以确定指示输入的思维水平。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可以大致地领会另一方的思维水平(参考图5中的垂直轴)。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探测的目的和应用以及思维水平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35兴趣判读部分12存储预定焦虑程度表。兴趣判读部分12比较步骤S32中获得的“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与焦虑程度表以获得焦虑程度。在该焦虑程度表中,招致较强烈的妄想-精神分裂的感情状态被分配较高的焦虑程度。而且,焦虑程度表对于诸如大幅感情变化或不自然的感情变化这样的一种压力状态指示较高的焦虑程度。
步骤S36兴趣判读部分12计算生成较大的用于较高焦虑程度的PS-D波动。PS-D波动是这样一种波动,其首先摆过妄想-精神分裂状态,然后收敛到抑郁状态。优选地事先调整PS-D波动的收敛时间和频率,从而与当另一方的身体波动收敛时的时间期限一致。而且,可以基于另一方通过在设备侧分析另一方的反应调整收敛时间和频率。
图6是显示这样的PS-D波动的一个例子的图表。图6中的振荡和收敛是PS-D波动,其由于重度焦虑在妄想-精神分裂状态和抑郁状态之间摇摆,然后收敛到抑郁状态。在另一方面,图6中的非振荡收敛是PS-D波动,其一度由于轻度焦虑摆向妄想-精神分裂状态,然后马上返回到抑郁状态。由于随着时间流逝生成PS-D波动,事实上,多个PS-D波动处于重叠和彼此干扰的干扰状态。
因此,兴趣判读部分12使最近的PS-D波动与先前的PS-D波动重叠,并且模拟另一方的复杂波动精神。在这里,多个PS-D波动可以简单地彼此相加。而且,可以通过调整多个PS-D波动之中的幅度或频率模拟相互影响。
步骤S37兴趣判读部分12作为PS-D参数输出重叠的PS-D波动的瞬时值,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探测的PS-D参数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38兴趣判读部分12将“目的和应用”,“思维水平(思维的抽象水平)”和“PS-D参数”作为项数据加入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中以用于分类感情。因此,可以更细微地分类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细微分类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39兴趣判读部分12使用“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或“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和指示输入”的关键词在快乐兴趣关系表上搜索。当PS-D参数的阈值被确定时,并且当波动超出该阈值时,优选地在另一快乐兴趣关系表上进行搜索,所述另一快乐兴趣关系表独立地准备用于心理上的不稳定状态。
步骤S40-S4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3-S4相同的处理。
步骤S42兴趣判读部分12比较“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或“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和指示输入”与快乐兴趣关系表以获得诸如愉快或不满这样的情绪因素。在意念表达模拟(其将以后进行描述)中使用情绪因素。在完成以上处理之后,兴趣判读部分12返回步骤S31中的操作。
图7是显示第二实施例中的意念表达模拟的流程图。
将在下面参考图7中的步骤编号描述意念表达的操作。
步骤S50进行参数组的初始设置(精神-意念状态等,其将以后进行描述)。
步骤S51情感干扰部分13a用从兴趣判读部分12输出的情绪因素调整类似人的情感的波动和波动合成。由于调整操作,干扰情绪并且变化的情感被模拟并且作为情感的干扰状态被输出(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通过交流获得的情感的干扰状态实现感情交流)。
步骤S52感情转变部分13b实际上使用诸如喜悦、愤怒、悲伤和愉快等基本感情作为轴设置感情空间,并且感情状态事先被预定为感情空间上的点。感情转变部分13b作为转变量给予感情状态干扰状态,其由于情绪因素的干扰而变化,并且导致感情状态在感情空间上的转变。由于感情状态在感情空间上的转变,产生感情状态的位置转变(状态转变)。通过如上所述执行感情状态的转变,可以模拟人性化的感情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生成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53感情生成部分13存储预定的目的和应用表。在目的和应用表中,系统开发者等确定精神-意念状态和与之关联的目的和应用。感情生成部分13比较精神-意念状态与目和应用表以获得代表精神-意念状态的目的和应用。
例如,目的和应用被分类成以下项。
(1)假设的建议…一组精神-意念状态(躁狂状态),其中设备侧根据预定情景输出无关建议。
(2)逃避追查(ψ)…一组精神-意念状态(对躁狂状态的反应),其中设备侧在拒绝基于议定想法的建议之后输出尝试、逃避或更不合逻辑的建议。
(3)注释…一组精神-意念状态,其中设备侧将来自另一方的指示输入作为事件存储在存储器上或者按照原样输出存储在存储器上的以前事件。
(4)注意的开始…一组精神-意念状态,其中设备侧在与当前指示输入的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存储器中的以前事件以整理存储器和模拟兴趣的增强。
(5)积极判读…一组精神-意念状态,其中设备侧积极地输出由选择限制的事件。
(6)行动和判读…一组精神-意念状态,其中设备侧由于受到另一方等的赞成而提高意念,并且进一步继续选择以得出结论。
步骤S54感情生成部分13存储预定思维水平表。思维水平表是一种表,其事先定义精神-意念状态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例如,生成更具体的响应输出的精神-意念状态被分类为原始思维水平。生成感觉和视觉响应输出的精神-意念状态被分类为接近梦想、梦和神话的间歇思维水平。此外,生成包括概念、理论术语等的响应输出的精神-意念状态被分类为抽象和高级思维水平。
感情生成部分13比较当前精神-意念状态与思维水平表,并且根据抽象水平将精神-意念状态分类为思维水平。
而且,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生成的目的和应用及思维水平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55感情生成部分13存储预定焦虑程度表。感情生成部分13比较步骤S52中获得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与焦虑程度表以获得焦虑程度。在该焦虑程度表中,招致较强烈的妄想-精神分裂的感情状态代表较高的焦虑程度。而且,关于诸如大幅感情变化、不自然的感情变化等这样的一种压力表达较高的焦虑程度。
步骤S56感情生成部分13对于较高焦虑程度计算生成较大的PS-D波动。PS-D波动是这样一种波动,其一度摆向妄想-精神分裂状态,然后收敛到抑郁状态,如图6中所示。
在时间轴上连续生成的PS-D波动与以前的PS-D波动重叠以生成设备自身的复杂波动精神。
感情生成部分13作为PS-D参数输出重叠的PS-D波动的瞬时值,其随着时间流逝而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生成的PS-D参数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57感情生成部分13将“目的和应用”,“思维水平(思维的抽象水平)”和“PS-D参数”作为项数据加入到步骤S52中获得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中以用于分类感情。因此,可以更细微地分类设备侧的感情状态。
而且,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细微分类的感情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58意念表达部分14根据在步骤S57中获得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的细微分类确定下一个精神-意念状态(同意,接受,服从,同情,憎恶,拒绝等)。
而且,通过适于将如上所述生成的精神-意念状态传递到外部,可以优选地实现能够交换感情和精神(交流)的交流或贴心交流系统。
步骤S59在执行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9相同的过程之后,操作返回步骤S51。
现在,如上所述,通过将PS-D参数加入到另一方的感情探测和设备侧的感情生成两者中,可以产生另一方和设备侧之间的感情关系。将在下面给出关于此的描述。
首先,由PS-D参数表达的波动可以被理解成节律或波动(感情节律),其在感情状态中产生并且从其消失。模拟利用上述的贴心交流的交流是可能的。
在增强另一方的感情节律的模拟精度之后,可能的情况是接近另一方的感情节律的波动可以被给予利用PS-D参数的设备侧的感情状态。在该情况下,设备侧可以具有接近另一方的感情波动。在该状态下,产生与另一方协同工作或相处的类似伙伴的设备(一种感情共鸣状态的产生)。相反地,通过将超出另一方的感情节律的波动给予设备侧的感情状态,可以产生这样的设备,其脱离节律或与另一方不相宜(感情不协调的产生)。
而且,可以获得交换这样的感情状态的交流手段。
也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以用各种方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所以,由于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上述实施例仅仅作为例子给出,所以它们不应用限定的方式来解释。本发明由权利要求规定而不是由描述中的解释限制。此外,与权利要求的等效范围有关的任何修改或变化应当被理解成包括在本发明中。
工业实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可以应用于实现这样一种机器的技术,其中该机器模拟人性化的意念表达。
权利要求
1.一种意念表达建模设备,模拟响应来自外部给予的指示输入的人的意念表达,包括兴趣判读部分,其比较所述指示输入与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并且输出代表愉快/不满的情绪因素;感情生成部分,其准备通过将人类感情作为数据建模而获得的多个感情状态,并且根据所述情绪因素致使在感情状态中发生状态转变以模拟响应所述指示输入的人类感情的变化;和意念表达部分,其事先准备通过将人的意念作为数据建模而获得的多个精神-意念状态,并且从所述感情状态或“精神-意念状态和感情状态的组合”选择新的精神-意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一旦从确定所述指示输入和所述精神-意念状态之间的关系的外部指导者接收代表“鼓励”或“抑制”的指示输入,所述兴趣判读部分在与所述指令输入一致的方向上重新定义所述快乐兴趣关系表以使意念表达更接近人的常识和超我意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所述感情生成部分包括情感干扰部分,其事先准备通过建模人的情感的自发节律而获得的函数,并且通过用所述情绪因素调整所述函数生成干扰状态;和感情转变部分,其基于所述干扰状态通过致使在所述感情状态中发生状态转变来模拟人类感情的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还包括输出生成部分,其根据所选精神-意念状态通过选择、修改或组合所准备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模式来生成作为输出的响应所述指示输入的情景或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所述兴趣判读部分基于所述指示输入来探测指示输入源(在下文中被称为“另一方”)的感情状态;和比较“所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或“所述指示输入和所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与所述快乐兴趣关系表,以输出代表愉快/不满的情绪因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所述兴趣判读部分比较所述指示输入与预定目的和应用表以探测所述指示输入的目的和应用;比较所述指示输入与预定思维水平表以探测所述另一方的思维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和通过将所述目的和应用以及所述思维水平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所述另一方的被探测的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所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所述兴趣判读部分根据所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所代表的焦虑程度生成PS-D参数,其以振荡或非振荡方式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收敛到抑郁状态;和通过将所述PS-D参数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所述另一方的被探测的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所述另一方的感情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所述感情生成部分比较所述精神-意念状态与预定目的和应用表以探测所述精神-意念状态的目的和应用;比较所述精神-意念状态与预定思维水平表以探测所述精神-意念状态处于从原始水平到抽象水平的哪一个思维水平;和通过将所述目的和应用以及所述思维水平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设备侧的所述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所述设备侧的感情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中所述感情生成部分根据设备侧的所述感情状态所代表的焦虑程度生成PS-D参数,其以振荡或非振荡方式从妄想-精神分裂状态收敛到抑郁状态;和通过将所述PS-D参数作为分类项数据加入到设备侧的所述感情状态中,来进一步详细地探测所述设备侧的感情状态。
10.一种心理效应程序,其致使计算机用作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
11.一种致使计算机模拟响应从外部给予的指示输入的人的意念表达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兴趣判读步骤,其比较所述指示输入与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并且输出代表愉快/不满的情绪因素;感情生成步骤,其准备通过将人的感情作为数据建模而获得的多个感情状态,并且根据所述情绪因素致使在感情状态中发生状态转变以模拟人的感情的变化;和意念表达步骤,其事先准备通过将人的意念作为数据建模而获得的多个精神-意念状态,并且从所述感情状态或“精神-意念状态和感情状态的组合”选择新的精神-意念状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响应从外部给予的指示输入的人的意念表达的意念表达建模设备,其包括兴趣判读部分,感情生成部分和意念表达部分。兴趣判读部分比较指示输入与预定快乐兴趣关系表,并且输出代表愉快、不满等的情绪因素。感情生成部分准备通过将人的感情作为数据建模而获得的多个感情状态,并且根据情绪因素致使在感情状态中发生状态转变以模拟响应指示输入的人的感情的变化。意念表达部分事先准备通过将人的意念作为数据建模而获得的多个精神-意念状态并且从感情状态或“精神-意念状态和感情状态的组合”选择新的精神-意念状态。
文档编号G06F19/00GK1934581SQ200580009540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光吉俊二 申请人:A.G.I.株式会社, 光吉俊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