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

文档序号:648051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软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快速的环境中,电脑在生活中、工作中或娱乐中都扮演着举 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在电脑中通常使用非挥发性的记忆体,例如硬碟(hard disk)或是 具有高存取速度及低耗电的快闪记忆体(Flash),来储存作业系统、软件或是重要的资料。
以硬碟来说,其中大致分为磁碟、读写头(Read Write Head)、主轴马达(Spindle Motor)等部份。 一个磁碟可分割成多数个同心圆的磁轨(Track),且每一个磁轨可再分割 成多数个大小相同的磁区(Sector)。然而,一个磁碟中不同的磁区会有不同的读取速度,若 将软件或是资料任意地储存在磁区中,可能会导致作业系统等常用的软件被储存在读取速 度较慢的磁区,以至于在开机或是开启常用软件时会有过长的等待时间,因此,若能在软件 或是资料储存在磁区前,先针对各个磁区的读取速度作分析,再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将软件 存放在适当读取速度的磁区中,如此即可将电脑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在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 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 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 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 设一种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 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存在的缺陷,而提供
一种新型结构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提高电脑工 作效率,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 的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该储存媒体包含多数个储存单元,且至少部分的储存 单元被规划为多个区域;其中该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 :根据该 等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从该等区域中选取一对应该软件的使用率的区域;及步骤 b:将该软件储存该区域中。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该步骤b中,该软件具有一备份
作业系统且将该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该被选取的区域中,而该被选取的区域中储存单元的
读取速度至少慢于其余该等区域其中之一者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被选取的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慢于其余该等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含一在步骤b后的步骤C:将 该被选取的区域设定为隐藏区域。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含一在步骤a与步骤b间的 步骤d :根据该软件的大小,从该被选取的区域中规划出一特定区块,且该步骤b中,将该备 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该特定区块。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储存媒体为磁碟且该等储存单元为磁 区。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储存媒体为固态磁碟且该等储存单元 为记忆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 一种内储用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程序的电脑程序产品,当电脑载入该程序并执行后,可 完成请求项第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再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
出的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该储存媒体包含多数个储存单元;其中该储存软件
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规划部分储存单元为一区域,且该区域内的各储
存单元的读取速度对应该软件的使用率;及步骤b :将该软件储存该区域中。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步骤b中,该软件具有一备份作业系
统且将该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该规划出的区域中,而该规划出的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
度至少慢于其余该储存媒体中其中之一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规划出的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慢于其余该储存媒体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含一在步骤b后的步骤C:将 该规划出的区域设定为隐藏区域。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储存媒体为磁碟且该等储存单元为磁 区。 前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中该储存媒体为固态磁碟且该等储存单元 为记忆单元。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 提出的一种内储用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程序之电脑程序产品,当电脑载入该程序并执行 后,可完成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可知,为达到上述目 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若该储存媒体包含多数个储存单元且 至少部分的储存单元被规划为多个区域,则首先根据所述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从 这些区域中选取其中之一对应该软件的使用率的区域,再将软件储存该区域中。
若该储存媒体中的储存单元并未被规划为多个区域,则规划部分储存单元为一区 域,且该区域内的各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对应软件的使用率。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所指的使 用率泛指预测使用率或实际使用率,若该软件实际上或预测上为较常被使用的软件,则对 应规划或选取出 一个读取速度较快的区域。
该被选取或规划的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至少慢于其余该等区域其中之一 者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较佳地,该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慢于其余该等区域中全 部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且该软件具有一备份作业系统且将该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被选取 或规划的区域中,并在软件储存在其中后,将该区域设定为隐藏区域。 再者,本发明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可以利用程序烧入或安装于电脑程序 产品中,使得当电脑载入该程序并执行后,储存媒体即可执行该方法进行软件储存。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 效果 本发明可以加快开启软件的速度,进而縮减开启软件的等待时间,以提高电脑的
工作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一流程图,说明本发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电路方块图,说明本发明储存媒体应用在硬碟中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 图3是一示意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储存媒体的内部结构; 图4是一流程图,说明本发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 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
、方 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l,为本发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方法是根据 储存媒体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从中选取一个适合该软件种类及使用率的区域供软件储 存,如此即可提升电脑系统在读取该软件时的效能。以下是以回复(recovery)作业系统的 例子来说明。 本实施例所指的软件泛指Windows、 Mac等作业系统、各种软件或是资料等等,而 以下将针对一个具有备份作业系统的软件进行说明。值得一提的是,该备份作业系统会与 主作业系统分别储存在储存媒体中的不同区域,其用意在于当主作业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或是储存主作业系统的区域损坏时,可利用储存在不同区域的备份作业系统进行重灌或是 将主作业系统还原。 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储存媒体1为一应用在现今常用于储存资料或软件的硬碟 (Hard Di sk) 2中,该硬碟2还包含一读写头(Read Write Head) 3及一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4。配合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媒体1为一现有通用的磁碟(Disk),其中 是由多个碟片(Media)相互堆迭形成,且每一个碟片又分割成多数个磁轨(Track),每个磁 轨包含多数个可供资料储存的储存单元ll,也就是所谓的磁区(Sector),其容量皆为512
6位元组(Bytes)。当欲从这些储存单元11中读取资料时,微处理器4会先控制读写头3移 动到欲被读取的储存单元11上,之后读写头3才会针对该储存单元11中的资料进行读取。
当然,本实施例的储存媒体1也可为固态硬碟(Solid State Disk)中的快闪记 忆体(Flash)晶片(图未式),在固态硬碟中会包含多数个快闪记忆体晶片及快闪记忆体 晶片的控制电路,而快闪记忆体又可分成单级单元式(Single Level Cell, SLC)、多级单元 式(Multi Level Cell,MLC)及多位单元式(Multi Bit Cell,MBC)三种架构,而一个固态 硬碟中诸多快闪记忆体晶片的架构可为同一架构,也可以是复合(Combo)式架构,例如单 级单元式与多级单元式的组合。而相对应的储存单元11则为固态磁碟中最小的记忆单元 (Cell),一个单级单元式快闪记忆体的记忆单元可储存1位元(Bit),而一个多级单元式快 闪记忆体的记忆单元可储存2-3位元(Bit),因此,根据所用的储存媒体1不同,所相对应的 储存单元11的容量大小也会不同。 以下将详细说明如何从储存媒体1中选取适当的区域供软件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储存媒体1为磁碟且其中的储存单元11已被规划为多个区域。规 划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利用磁轨的不同来规划或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来分区域,而 本实施例是依据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的不同而规划出一快区域(Fast Area)及一慢区 域(Slow Area),快区域的读取速度会快于慢区域的读取速度。此外,本实施例是针对储存 媒体1中全部的储存单元11进行规划分类,也可以只针对储存媒体1中其中之一个分割 (Partition)中的储存单元ll,例如一般磁碟常会被分为C、D两槽,而其中之一分割槽即 是C槽或D槽。 因此,参阅图1及图3,首先步骤61,根据已规划的区域中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 度,从该等区域中选取其中之一对应该软件的使用率的区域。在此所指的使用率泛指预测 使用率或实际使用率,若该软件实际上或预测上为较常被使用的软件,则对应规划出一个 读取速度较快的区域;相反地,本实施例的软件为备份作业系统,作为当主作业系统无法运 作时重灌或系统还原之用,也就是说该备份作业系统并不会像主作业系统一般经常地被使 用,使用者可能是定期地半年或一年才系统还原一次。因此,在本步骤中是从快区域及慢区 域中选取出慢区域,以将读取速度较快的快区域保留给主作业系统或较常使用的软件、资 料储存。 步骤62,根据软件的大小,从慢区域中规划出一特定区块。在本实施例的软件中 除了备份作业系统外,还包含一些安装时所需的程序,例如开机程序、作业系统载入程序 等等,当然还包含哪些程序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而作增减,不以此为限。在确定软件的大 小后,即可规划出一个供该软件储存的特定区块。重要的是,该特定区块的大小会小于慢区 域,也就是说软件在储存在慢区域中,但并不会填满整个慢区域,而其余尚未被储存的储存 单元ll可用于日后作为扩充之用。当然,特定区块的大小也可等同于慢区域的大小,即软 件会填满整个慢区域,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在规划出特定区块后进入步骤63,将该软件储存在特定区块中。通过步骤61-63, 即可将备份作业系统按照规划的储存在储存媒体1中读取速度最慢的储存单元ll,而不是 随机的储存在储存媒体l中,因此将不会影响到执行其余常用软件的时间。此外,为了避免 使用者在执行其他程序或软件时,误修改了备份作业系统的内容,于是步骤64,将慢区域设 定为隐藏区域(Hidden Partition),以保护备份作业系统的内容。特别强调的是,步骤64的动作是根据软件的特性及使用者的需求而定,并未一定要强制设定为隐藏区域,所以不 以本实施例为限。 此外,使用者在安装主作业系统时,同样也是通过步骤61-63,将主作业系统安装 在储存媒体1中读取速度最快的储存单元11,即快区域,以縮短电脑开机时的等待时间。 当主作业系统发生损毁或无法开启时,使用者可以在电脑开机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以下简称BIOS)进行开机自我测试时,通过按下一快速键 (Hot Key),使BIOS选择由慢区域的备份作业系统开机,且直接将该备份作业系统重新载入 快区域中,再重新开机后即可完成作业系统重灌或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备份作业系统是在硬碟处于工厂生产阶段时,就储存 在磁碟中的储存单元ll,也就是该硬碟中会内建一个备份的作业系统,如此使用者在执行 重灌或还原时,将不需要额外的光碟即可完成。另外,本实施例之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l的 方法可以利用程序烧入或安装于电脑程序产品中,使得当电脑载入该程序并执行后,储存 媒体1即可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软件储存。 再者,储存媒体1所规划的区域的数量并不以上述的快区域及慢区域二个区域为 限,但是为了使备份作业系统不影响到常用软件的开启时间,储存备份作业系统的储存单 元11的读取速度须至少慢于其余区域其中之一者中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即储存在较 慢或是最慢的区域中。然而,软件要储存在储存媒体1中的哪个区域,可以是通过储存媒体 1在生产阶段时,根据软件的种类及特性将软件储存在指定的区域,或是通过一个使用者介 面(User Interface),让使用者自行决定要储存在哪一区域,决定的方式也不限制。
参阅图3及图4,图4为本发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1的方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 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储存媒体1在储存软件之前并未被规划出多 个区域。 因此,步骤71,规划部分储存单元(例如C槽或D槽)为一区域,且该区域内的 各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对应软件的使用率。换句话说,本实施例是在欲储存软件时,才根据 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而「规划」出一区域,并不是从已规划好的多个区域中「选取」出一 个区域来储存软件,所以在本实施例的储存媒体1中区域的数量会与所储存的软件数量相 同。 在此提供一种判断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的方法,但不以此为限。首先,将储存 媒体1中的等储存单元11利用资料填满,之后再读取每一个储存单元11中的资料并记录 读取该资料时所需的一资料传输时间,如此即可得知每一个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因此 本步骤是根据每一个储存单元11的资料传输时间,从中规划出一适合备份作业系统储存 的区域。 在规划出该区域后即执行步骤72及步骤73,将软件储存在该区域中并将该区域 设定为隐藏区域,同样地,是否将该区域设定为隐藏区域需视软件的特性及使用者的需求 而定。此外,由于在步骤71中已针对软件的大小规划出该区域,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 在特别规划出特定区块供软件储存。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所规划出的区域也为一慢区域,也就是其中储存单元ll 的读取速度至少慢于储存媒体1中其余其中之一的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或是慢于储存 媒体1中其余全部的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即该区域中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相较于其余储存单元11的读取速度为较慢或最慢者。 综上所述,本发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1的方法是先根据其中储存单元11的读取
速度及欲储存软件的特性,选取或规划出一个适当的区域来供软件储存,例如上述所指的
两个实施例中是将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储存媒体1中读取速度最慢的储存单元11中,如此
不会影响到执行常用软件的时间,以提升电脑系统在读取该软件时的效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
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
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该储存媒体包含多数个储存单元,且至少部分的储存单元被规划为多个区域;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根据该等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从该等区域中选取一对应该软件的使用率的区域;及步骤b将该软件储存该区域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中,该软件 具有一备份作业系统且将该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该被选取的区域中,而该被选取的区域中 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至少慢于其余该等区域其中之一者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被选取的区域中 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慢于其余该等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一在 步骤b后的步骤C :将该被选取的区域设定为隐藏区域。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一在 步骤a与步骤b间的步骤d :根据该软件的大小,从该被选取的区域中规划出一特定区块, 且该步骤b中,将该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该特定区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媒体为磁碟 且该等储存单元为磁区。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媒体为固态 磁碟且该等储存单元为记忆单元。
8. —种内储用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程序的电脑程序产品,当电脑载入该程序并执行 后,可完成请求项第1至7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 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该储存媒体包含多数个储存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a :规划部分储存单元为一区域,且该区域内的各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对应该软 件的使用率;及步骤b :将该软件储存该区域中。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中,该软 件具有一备份作业系统且将该备份作业系统储存在该规划出的区域中,而该规划出的区域 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至少慢于其余该储存媒体中其中之一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11.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规划出的区域 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慢于其余该储存媒体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一 在步骤b后的步骤C :将该规划出的区域设定为隐藏区域。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媒体为磁碟 且该等储存单元为磁区。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储存媒体为固态 磁碟且该等储存单元为记忆单元。
15. —种内储用于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程序的电脑程序产品,当电脑载入该程序并执行后,可完成请求项第9至14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c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储存软件至储存媒体的方法,该储存媒体包含多数个储存单元且至少部分的储存单元被规划为多个区域,该方法首先根据所述区域中储存单元的读取速度,从这些区域中选取其中之一对应该软件使用率的区域,再将软件储存该区域中,如此可以加快开启软件的速度,以提高电脑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G06F12/02GK101788953SQ20091000528
公开日2010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李毓轩 申请人:宇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